<TD></TD></TABLE>

    间所有的安适的,优美的态度。蒋纯祖向他说南京底战事,但由于蒋纯祖底热烈和夸张,他

    显得对战事不关心。而在蒋纯祖表示了对军人底崇敬后,他便兴高彩烈地讲起上海底豪奢的

    生活和他底各种有趣的闲事来了。

    徐道明,对于上海底物质享受,是极端赞美的;他认为那种种东西以及那种种人类底形

    态,是人类文明底最高成就。徐道明带着一种鉴赏家的态度讲述着他们,而在讲述中间愤怒

    地批评了中国人。他说,在那一个咖啡所里,一共有两百个座位,但寂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

    下的声音都听得见。这就证明,那一个社会,那一种民众,是受了怎样高的教育;而中国

    人,是永远无法教育成功的。一个中国人,在走进大光明电影院的时候,便变得和外国人一

    样雅静了他不敢说话但一走进低级的电影院,他便仍然只是一个中国人;他便叫

    嚣,放纸箭,任意吐痰和抛掷果皮。徐道明说:这便是奴才根性,和国家衰弱的根本原因。

    徐道明,在讲述这一切的时候是具有放逸的,军人的,甚至流浪者的气度的。但蒋纯祖

    认出来他是可亲近的;蒋纯祖朦胧地感到这个人,是并没有那种创痛的灵魂底凝炼的大的气

    魄的;蒋纯祖觉得,一个勇敢的灵魂,是必会在徐道明所讲述的这一切里受伤,因而不会讲

    述这一切,至少要在另一种态度里讲述这一切。在对这个人的这种发现里,蒋纯祖是自觉优

    越,感到欣慰了。

    徐道明活泼而优美,在发现角落里的那个盖着大衣和军毡的兵士坐了起来,向他凝望

    时,他便向他讲述了一段,争取他底同意。这个兵,对上海底豪华,是朴素地笑了笑。蒋纯

    祖注意到军官和兵士间底这种友谊,并注意到这个微笑,不知何故认为这个微笑对于徐道明

    是致命的。

    那个兵站了起来,说他对于自己在上海底战争里没有受伤,觉得遗憾。

    “你要看见那四面全都是大火啦”这个河北人说。“对于咱们中国人,唉,没得

    说”

    这个河北人就站住不动了,望着昏暗的马灯。这种深沉的凝视,对于他底祖国和人民,

    是表露了一种袒护和忧郁,表露了一种意志。徐道明严肃起来,以明亮的眼睛望着他底下

    属,好像有些戒备,又好像有些爱惜。

    随后徐道明轻轻地叹息。有长久的静寂。船底颠簸重新可以感到;特别因为徐道明底叹

    息,江上的风景显得更猛烈。从黑暗的天际,风暴无阻拦地刮过平原,在江上扑击,掀动江

    浪。风暴膨胀,潮湿,充满精力;在黑暗中它底自由无限。天际有深沉而强劲的声音:近处

    有波涛底沉重而粗野的声音。在这两种巨大的力量和声响之间,稠密的芦苇丛发出无力的呼

    号了。

    天际的声音向江面奔驰,好像倾倒的大厦。大家等待这个声响近来:在黑暗中的人类等

    待着毁灭或奇迹。那个巨大的精灵,伴随着它底单调的音乐,落在江面上。于是波涛愤怒地

    翻腾,给予可怖的回答。渐渐地寂静了,人类恐怖地谛听着。于是又一个强劲的,庞大的,

    咆哮的精灵从天际奔来;波涛在短促的寂静中作着可怖的等待船内照着昏暗的灯光。兵

    士们和船案们全醒来了;坐着或站着,严肃地屏息着。而在他们各个底心中,从恐惧和悲壮

    的感情里,生出力量和意志来。人们感到共同的患难是什么了。

    此外,人们感到,随着风暴底壮烈的呼吼,一种特别严肃,特别亲切的东西走近来,而贴在

    跳动着的心上。人们感到,每个城市和乡村都在火焰中,而他们底兄弟们在流血,人们是从

    风暴中听到了他们底兄弟底呼唤:没有任何字眼可以说明在一九三七年冬季流动在中国底旷

    野上的这种感情。在这只孤零的木船里,是站着军官,兵士,船案,和一个陌生的青年,他

    们现在是因风暴而燃烧了想象,他们都身受着这种苦难,他们是以最高贵的情操,**了整

    个的灵魂,而对他们底燃烧的城市和流血的兄弟们敬礼了。

    在一阵风暴过去后的短促的寂静中,大家听见船头上有说话声。另一阵风暴降临,说话

    声便被消灭。徐道明从衣袋里摸出手电掀开军毡,走出去。蒋纯祖跟着走出去。在看见被电

    光照着的一个穿宪兵制服的矮小人的时候,一种嫉妒的感情便在蒋纯祖心中燃烧了起来

    蒋纯祖,像一切青年一样。本能地不愿别人加入他们底亲密的集团使蒋纯祖痛苦。

    但这人底温和的,抑制的,疲乏的说话声使蒋纯祖改变了情绪。这个矮小的,有些阴沉

    的宪兵,最初和哨兵说话,然后和徐道明说话,用同样安静的态度,同样的抑制的,温和的

    声音,特别因为他底安静与温和,蒋纯祖想到他在风暴和黑暗中所走的路程,感到敬畏。

    这个人不笑,不焦急,蒋纯祖觉得他有些阴沉。这个人底态度表示,假若被拒绝,他仍

    然可以孤独地行走,但他相信不会被拒绝。这种态度令蒋纯祖敬畏。

    徐道明同样感到这种尊敬,很慷慨地使这个人到船上来。这种慷慨又使蒋纯祖嫉妒。蒋

    纯祖,是在结识了徐道明之后,连他底爱情也要的。因此蒋纯祖希望迅速地结识这个宪兵,

    而领有徐道明在这个宪兵身上所领有的感情。

    但在徐道明和宪兵进舱后,为了考验自己,或者为了年青人底那种精神上的示威,蒋纯

    祖改变了主意;蒋纯祖在一阵狂风里走到船头,站在哨兵身边,凝视黑暗的江流。“你们这

    些人,是和我不同的,那么我多可羞,但是今夜底风暴,今夜底长江会证明我底心我底祖

    国在危险中啊”蒋纯祖想,想着是对徐道明和那个宪兵说话。

    “同志,你冷吗”他向哨兵说,哨兵没有回答。他踌躇了一下,走进舱。

    舱内空气紧张,大家在听那个新来的人说话。从最初听到的两个字里,蒋纯祖明白南京

    已经陷落,或者快要陷落:就是这种紧张的空气统治着全舱。徐道明倚着棚柱好像他是在

    一种强烈的情绪里倚到棚柱上去的,含着一个凄楚的笑容。朱谷良蒋纯祖从徐道明底

    最初的回话里知道了这个新来的人底名字站着,看着大家,以和缓的严肃的声音讲述南

    京底战事。

    蒋纯祖后来知道,朱谷良并非宪兵,他是上海底工人。他是从十二岁起便进入一所中日

    合办的炼铁厂的;在鼓风炉旁消磨了二十年。最初十年,对于朱谷良,是黑暗的长夜;后来

    十年,朱谷良被卷进了求生的猛烈的潮流,而以他底对人类的特出的智慧获得了某些胜利,

    成为一颗发亮的星。在某几个震动上海,甚至震动全中国的大的运动里,朱谷良以强烈的、

    阴沉的力量获得了胜利,正如人们对他所期望的。在一二八战争里面,他是义勇军底组织

    者之一:他到了前线,经历了一个中国人所能经历的,在腹部带着创伤回来。被工厂开除

    后,他就从上海消失到看不见的处所去了。在连续的打击里,他底家庭是毁灭了;剩下的一

    个儿子,也在一二八以后的一年死在猪鬃厂底废毛堆里。朱谷良,是在上海底阴暗的地底

    下,成了一个孤独的人,具有孤独的人所有的一切偏执和严刻。在他心里,是有着对人类的

    痛切的憎恨,和那种对一切人隐藏着的,对人类的可怕的野心。

    像所有的人一样,朱谷良是带着爱情走进世界,希望以爱情获胜的;虽然对于他,所谓

    爱情始终是奇特的东西。但中国人,生活在上海,怎样被教育起来,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可

    以说,朱谷良是强硬的,能够忍受的,但从这种忍受,从忍受者底特殊的冷酷,朱谷良是获

    得了独特的经验;他底结论,是相当可怕的。朱谷良是制造过阴谋,为人类底野心出卖过朋

    友,而走在这条艰苦的大道上。人们不能明白,在这一切里面,爱情和其他各种善良的,平

    凡的情感,所占的位置,所以人们只能说朱谷良是从特殊的智慧获得了胜利。

    有些人们,特别是这种人里面的弱点较深的人们,是时常谈论热爱,光明,和理性的。

    但朱谷良,对自己和对别人一样,都是诚实得可怕。朱谷良被埋葬在地下,失去了一切,看

    着同伴惨死各种样的惨死因此不懂得,不信仰热爱,光明,和理性。他是曾经信仰

    过这些。但现在他只信仰力量。而因为憎恨和胜利的快感,他是在心里深藏着压伏人类的野

    心。

    他是走上了这条艰苦的道路:较之带着理想,宁是带着毁灭。强烈的精神,在黑暗中生

    活,和周围的一切搏斗,是较之理想,更能认识现实的经验的。现实的经验常常等于理想,

    但朱谷良底强烈的偏执,像一切人底偏执一样,使他底经验成为独特的。于是渐渐地,朱谷

    良,失去那种纯洁的理想,并厌恶一切理想的说教了。而且,在愈来愈深的偏执里,朱谷良

    是否认一切人底经验了。假如理想和共通的经验只是战斗以求光明的生活,朱谷良是承认

    的;但对于怎样是光明的生活。特别在深埋在黑暗中,而心中又领有力量的人,是有各样的

    理解的。有的人认为衣食富裕,行动自由,是光明的生活;有的人认为高踞一切人之上是光

    明的生活;有的人认为消灭了敌人,占据了世界上的一切,是光明的生活。但深埋在黑暗

    中,为战争底胜利而出卖过朋友,失去了一切,蒙受了心灵底毁灭的人,是不再能适应这些

    种类的光明的生活了。朱谷良不能想象他会满意于一切平常的经营,虽然这条道路底终结正

    是这个,正如一个凶悍的老兵不能想象自己会满意于回家种田的生活,虽然战争底目的正是

    这个。朱谷良,在这一切之外,在这一切之上,是还要求着一种难以说明的,强烈的东西,

    正如很多人要求着这种东西。因此朱谷良是充满罪恶和不幸,永远不曾得到胜利。

    朱谷良,是过着尖锐的生活,而训练出气魄来的。朋友转瞬间变成敌人,在他,是平常

    的事;用那种轻蔑的面容掩饰内心的友情底痛苦,并决裂得更彻底以证明他是对的,在他,

    是平常的事。他是走了一步,不得不走第二步,明白自己不能回头了。惯于用真理底力量扑

    杀敌人,惯于相信自己就是真理,但又明白自己底罪恶的诚实的人,他底灵魂,是在过着一

    种激烈的生活。但他底外貌,却永远安静,抑制,平淡,恰如那种对人类具有深澈的认识的

    人。

    朱谷良参加了八一三底战事,和朋友们共同逃亡,中途失去了联络,孤单地到达南

    京。他留在南京一共三天,企图找到一个熟人。光华门城破的时候,他逃开南京。

    正是光华门争夺战最激烈的时候。炮火笼罩南京,街上充满军队;而躲藏着的,留恋财

    产的数万南京市民被可怖的炮火从各个住宅里震撼了出来,向挹江门逃亡。于是中山路上充

    满了难民,箱笼,车辆。这些人首先失去了信心,其次是军队失去了信心,于是开始了十二

    月十日的惨痛的,可怖的局面。

    南京已被包围,除长江以外无退路,挹江门奉令封锁,难民们无法出城。在最危急的时

    候,挹江门开放,但难民们依然无法出城,因为他们太可怕,而城门太小。有人爬城墙过

    去,有人从阴沟洞钻出去,但这究竟是少数:从城门到道路底远处,拥满了求生的,可怕的

    人们。

    炮火和相互的践踏时常使这些人们里面少去几个或几十个。是严寒的,冻结的天气。人

    们像可怕的水流,永远在箱笼,车辆和尸体的礁石上冲击。在礁石四围形成可怕的旋涡,卷

    去倒下的不幸者,倒下去的人,是像堕入深渊一般,从平面上永远消失。情形渐渐更可怕起

    来了,加入了散兵们,他们徒然地用手榴弹和刺刀开辟道路。而在军队宣布撤退的时候,情

    形就更可怖了。那些疯狂的兵,是用他们底武器攻击人群,在血底河流尸体底山丘上面咆

    哮,那些解剩余的战车,是从人们底身体上颠簸着驰了过去朱谷良从一位军官底尸体上

    得到了一只手枪,被卷到这可怖的场面里来了。有三次他几乎覆没。他是保持着他底沉静和

    坚定。但在散兵们放枪射击的时候,他便猛烈地冲击起来了。一个浪潮使他两脚腾空,异常

    徼亻幸地把他冲近城门。趁着这个力量,朱谷良向天空放枪,而爬到人们底头顶上,迅速地

    爬了出去。尸体是堆积得那样高,以致他底头只离门顶数尺。他刚刚爬出门,一辆战车便驰

    了过来,压碎了他从他们肩上爬过来的那些疯狂的,不幸的人。这辆染着血的战车底行为是

    惹起了一种可怕的静默的愤怒;在负伤的人们底呻吟声上面,统治着这种愤怒。于是一颗手

    榴弹从城墙上面掷了下来,准确地落到战车里面。在一声沉闷的爆炸之后,弹烟冒了出来,

    这辆染着血的战车便停止了。

    城洞里面的未死的人们,对于这个复仇,喊出了一种兴奋的声音。朱谷良因这声音而站

    住,他是突然懊悔自己从这些人们身上爬了出来:这些人们是已经死去了。但同时,他对这

    辆战车有一种深刻的同情。他底地位是奇特的,可以是那些死去了的人们,可以是这辆战

    车。但一瞬间,对于这一切,他有一种深刻的悲哀。他想到,不知因为什么缘故,这一切人

    和自己都成了软弱的东西,**裸地交付给命运。但他永远记得那种静默的愤怒和随后的那

    一声喊叫。人们在软弱中和不幸中的相爱使他涌出眼泪在这里,英雄的朱谷良是**了

    但同时他感到一种渺茫的恐惧。

    他是穿着破烂的短衣,抓着手枪,站住不动,眼里有眼泪,凝视着冒烟的战车。朱谷

    良,是凭着他底诚实,他底坦白的心胸,站在这里;正如凭着他底诚实的友爱和阴谋站在人

    类底另一些场所;凭着他底掩藏,恶毒的锋芒和对人类的野心站在又一些场所一样。

    江边的情形,是和城内的情形同样可怕。为争夺仅有的船只,军队互相开火。各处有枪

    声,近处有炮声,显然敌人底攻击是迫近了。绝望了的难民们和兵士们在抱着木柱或木板往

    江里跳,有的妇女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江水显得特别汹涌,江上的小舟、木板,和时出时

    没的无数的头颅,在灰白而沉默的天空下,给予了凄惨可怕的印象。

    朱谷良是看见,为了求生,人类濒于疯狂。朱谷良是看见,由各种原因而致衰病的民

    族,得到这种惩罚,向无言的历史呈献了空前的牺牲。朱谷良好久站在江岸上,感觉到他底

    仇敌底一切压力,企图在决定怎样做之先先使自己获得安静。他是被面前的景象骇住,站在

    痴呆的沉思中。在他左边不远的地方,一只负载过多的囤船,因为人们继续从江里向上爬,

    并且互相恶斗的缘故,覆没了;在灰暗的江面上,发出了一种可怕的喊声。随即朱谷良看

    见,一个衣裳破烂,肩部流血的女子,默默地把她底婴儿掷到水里去,然后自己跳到水里去

    了。朱谷良,从她底冷酷的,阴惨的面容,想起很多这样的面容来。朱谷良是遇见过很多和

    这同样可怕的事。在那些事件里,他是冷酷的,因为他是仇恨着;但现在这件事使他震动,

    因为现在的世界是过于庞大,并且那个投水的女子是蔑视一切。朱谷良看着她投下婴儿,希

    望她从恐怖中向他发出什么声音来。明白这个希望底不可能时,朱谷良心中便突起热望,向

    前奔去。但这位女子已沉没了。

    朱谷良看见这位女子在江波中浮起,并且随着江波向远处荡去。朱谷良凝视着。那种仇

    恨那种痛切的热望是在他心中燃烧。于是,关于他自己,关于他底民族,他作了短促的,强

    烈的思想。他想他是无可责难的,他底活着,是有益的,因为他知道这个民族比一切人更多

    朱谷良,凭着他底各种创痕,是有权利这样自信的人而他以后的事业,便是,确定

    他内心底种种热望南京底这一切,是强烈地启示了他在苍天之下,替这个跳水的女

    子复仇。

    想了这个之后,他便毫无顾虑地跳到水里去了。他向一根漂流着的电杆泅去。他抱住了

    这根电杆,顺着江波向江心荡去;波浪不时把他覆没,以致到了江心的时候,他便除了紧抱

    电杆以外失去一切知觉了。

    他到达对江时已经黄昏。他扑倒在沙岸上。在他初有知觉时,他首先想到的,便是那个

    跳水的女子,并且在想到的时候,他心里有沉静的,尊敬的感情。他凝视着灰白的,膨胀

    的,沉默的天。他发见,那个伟大的天宇,对于他底思想和感情抱着尊敬。

    他向一个船家求助,而被收留了。晚上,对江的炮火更猛烈,渡了江的兵士们通过这里

    向江北逃亡。深夜的时候,一个宪兵叩门,慌张地要求一套便衣。朱谷良,从他底草堆中出

    来,对这个兵士底懦弱表现了一种轻蔑,脱下了自己底潮湿的衣裳,而取得了宪兵底制服和

    手枪,成为蒋纯祖们看见他时的那个样子。

    于是,天亮以前,朱谷良向西走。南京城底升在空中的火焰照亮了他底道路。而在第二

    天深夜里,在可怖的风暴中,他便遇到了这只木船。

    他所能告诉徐道明的,只是南京所处的情况。他用一种低缓的,抑制的声音叙述挹江门

    和江边的可怖的局面,而没有提及他自己。他没有说明他究竟是不是宪兵,而在可能触及这

    个疑问的时候,他用一种安静的,不可透渗的,大胆的视线探入对方底眼睛。他底谈话中间

    的那一种沉思,是和他底视线一样不可渗透。这个人,对于人类,是怀着深刻的戒心,但决

    不因这戒心而不安;别人是看不出他底戒心来的,他在说话的时候,是一种冷静的,诚恳的

    态度,具有奇特的魅力,不容怀疑。

    特别因为这个矮小,面孔丑陋的人底确实的,安静的态度,舱内是统治着极端的严肃。

    大家在想象着在可怖的炮火下挣扎着的南京。蒋纯祖是长久地,严肃地凝视着这个人。“那

    么,你们底部队原来是担任什么职务”徐道明,希望更明白南京提到部队,那种深挚

    的感情便在他心中激动

    ...  </P></TD>

章节目录

财主底儿女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路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路翎并收藏财主底儿女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