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景

    周末或者假期,可以与家人或朋友到郊外或风景区去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尤其是森林茂密的地区,负氧离子比城里多好几倍,是天然的氧吧,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的氧气,其效果比城里的”氧吧”效果更好。

    7写日记

    写日记是一个很好的发泄渠道。当你有了什么心事,又不便对他人提起,或者有什么委屈和愤恨,都可以用笔记下来。现在似乎写日记的人越来越少了,其实在写的过程中,你会感到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写完之后,你也许会发现,当初的激动也许就不见了。

    8放慢速度

    把生活中的速度放慢,吃饭的时候细细品味,开车的时候不要为堵车烦心。放下手中的工作,喝一杯茶或咖啡,让自己定定神。整个的节奏放慢下来,心情也就会舒缓一些。

    9放弃酒精

    有许多男士喜欢下了班去酒吧喝酒。如果你是为了享受那种轻松的氛围倒也无妨,但是绝不可以用酒精来麻醉自己的神经,寻求暂时的解脱。酒醒之后你就会明白,酒精只会让你更紧张。

    如果我们要在生活中变得轻松自如,那么只有从平时做起,训练自己不要将苦闷埋在心中,通过休闲放松,来缓解压力和抑郁。我们不难发现,有自信的人,其心理上所获得的平静祥和,远比没有信心的人多得多。当医生告诉病人要放松时,病人自己都知道这只不过是一句安慰的话,可它却能使病人消除心里的紧张感。

    所有休闲放松的前提就是有一个放松的心理状态,只有在相信潜意识所赋予的强大能力的基础上,并不断进行正面的自我暗示,才能使你拥有真正的放松。

    不要让思想着魔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同样一件事物,在不同人眼中是不一样的,人生的感悟也不尽相同。有的人看到的是秋风落叶,于是悲伤,有的人看到的却是收获的季节到了,于是笑了。试图把自己的心里感受复制给别人是不可能的,向别人推销自己的所谓”真理”,无疑等于一种说教和强加。相反,别人的不理解也仅仅是属于别人,与自己何干有些人却因为一些想不通的问题、不被理解的想法钻牛角尖,深陷抑郁,不能自拔。

    第二部分第33节:你可以靠自己打败抑郁5

    南辕北辙的故事大家都熟悉吧至少成语的意思是明白的,这个成语告诉我们的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但又不仅仅这个寓意,请别忘记了路人的建议,一个人选错了方向,不要紧,还有更正的可能,但就是因为不听别人的劝告,固执己见才导致南辕北辙的悲剧的。

    现实中就有很多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和建议,固执己见,钻牛角尖,不能自拔的人。”牛角尖”是民间俗语中用来说那些脑筋死板、不转弯、不开窍、又喜欢对一个问题寻根问底的人。当然这个根底如果确实值得追寻,无可厚非,问题是不值得花费时间来追问的。

    有这样一则脑筋急转弯:”一个人要进屋子,但那扇门怎么也拉不开,为什么”答案是:”因为那扇门是要推开的。”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犯一些诸如拉门进屋,不知推门的错误。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有时爱钻牛角尖,不会变通。有时候,周围的环境变了,我们却不变通,还固执一端,钻牛角尖,认死理,结果就会闹出笑话了。

    吕氏春秋里记载:楚国有一个人乘船过江,一不小心,身上的剑掉进水里。同船的人都劝他下水去捞,但他却不慌不忙,从身上拿出一把小刀,在剑落水的地方刻个记号,有人问他:”做什么用”他回答说:”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我做个记号,等会儿等船靠岸时,我就从这个刻了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把剑找回来。”船靠岸时,他就这样去找剑,结果自然没有找到。

    刻舟求剑,就是一种刻板的不知变通的思维方式。有时候我们的思想就像那把剑,环境的大船已经变了,而我们却还在那里原地不动。俗话说:”变则通,通则久。”只要我们学会变通,许多事情都会由不可能变为可能,也有可能变好事为坏事。

    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由于天气炎热,非洲人向来都是赤脚,怎么会要我们的皮鞋呢”于是,其中一个人便沮丧而回。另一种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穿皮鞋,这皮鞋市场大的很呢”于是,他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最后他发大财而回。

    第一个人不懂变通,一味钻牛角尖,总以为牛不喝水,便不能强按头。第二个人则不然,他会变通一下,换个角度看问题。

    关于皮鞋的由来,据说还有这样一个典故:

    早期没有鞋子穿,人们走在路上,都得忍受碎石咯脚的痛苦。某一国家有一个侍者把国王的所有房间都铺上了牛皮,当国王踏在牛皮上时,感觉双脚非常舒服。

    于是,国王下令全国各地的马路上,都必须铺上牛皮,好让国王走到哪里,都会感觉舒服。有一个大臣建议:不必如此大费周折,只要用牛皮把国王的脚包起来,再栓上一条绳子就可以了。于是国王走到哪里,都感觉舒服。

    这个故事中的大臣是聪明的,他的变通,使舒服与节约两全其美。假如,我们在工作学习之余,能学会变通,随时调整自己的方向和步骤,便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变通,当思想陷入维谷,转换一下心情,说不定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变通能让我们少一些郁闷,多一些开心,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幸福。

    为自己找到生活的目标

    如果一个人有生活目标,他就会努力去寻找实现的方法;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那么隐藏在他潜意识里的目标就很消极,进而其身体状损机制就会悄悄启动,会每况愈下,甚至导致死亡。而有生活目标的人会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而所谓的伤心沮丧的事在梦想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卑微,时间有限,实现目标才是自己的任务,那还有什么必要纠缠那些想不通的问题、过不去的槛呢抑郁也就会适可而止。

    第二部分第34节:你可以靠自己打败抑郁6

    在墨西哥,有一位老人被检查出患了癌症,将不久于世。然而,当他的儿子儿媳在一场车祸中不幸双双身亡,他的病突然好了。按照常理,在遭受精神打击后,老人的病情应该是恶化。事实上老人有了新的生活目标:他必须抚养无依无靠的孙子。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精神呼唤最终使他战胜了病魔。

    人为什么要有生活目标呢显然,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了不虚度此生,体现一个人的价值,不然不就白白为人一场吗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热海的波澜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这个简洁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些生活的本质。芸芸众生中,真正的天才与傻瓜都不多,大多数人的智力其实相差不多。然而,这些人在走过漫长的人生之路后,有的功盖天下,有的却碌碌无为。这本是智力相近的一群人,为何他们的成就却有天壤之别呢卡耐基的一份调查或许能够说明问题。

    卡耐基曾对世界上一万个不同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他发现,只有3的人能够明确目标,并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而另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明确,要么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10年之后,他对上述对象再一次进行调查,结果令他吃惊的是:调查样本总量的5找不到了,95的人还在;属于原来97范围内的人,除了年龄增长10岁以外,在生活、工作、个人成就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起色,还是那么普通与平庸;而原来与众不同的3,却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他们10年前提出的目标,都不同程度得以实现,并正在按原定的人生目标走下去。

    卡耐基的结论同样令我们震惊。原来,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人生的目标就像那匹马与驴子,当马始终如一地向西天前进时,驴子只是围着磨盘打转。尽管驴子一生所跨出的步子与马相差无几,可因为缺乏目标,它的一生始终走不出那个狭隘的天地。生活的道理同样如此。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说,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平庸的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

    1932年,澳大利亚精神病学家沃尔夫听完众多生活没有目标的人诉苦之后,用这样一段话总结了他的幸福哲学:”如果你观察一个幸福人的生活,你会发现他或在造一艘小船,或在谱一曲交响乐,或在悉心教育自己的孩子,或在花园中照看美丽的花,或在戈壁滩上耐心寻找恐龙蛋。”生活有目标的人比那些没有确切目标和梦想的人要幸福得多。找到一个幸福的人,你就会看到一项正在进行中的工程。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人生目标呢

    拿出几张空白的纸或者打开一个文字处理软件,在纸的顶部或者文档的顶部写上:”我真正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第二部分第35节:你可以靠自己打败抑郁7

    写下你脑海中最先想到的一个答案。当你写出一个答案时,你会为之而惊叫,那它就是你的目标了。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无论你是律师还是工程师,亦或是健身教练,它都会有效。对一部分人来说这个方法会起到效果,但是另外一部分人却会认为它是如此的愚蠢。通常它需要花费15~20分钟的时间来理顺你头脑中混杂的、被周围环境影响的人生目标,错误的答案会从你的心里和记忆中不断地冒出来,但是当正确的答案最终出现的时候,你就感觉到它好像来自于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这才是你要寻找的答案。

    在你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一些答案可能会非常相似。你可以将前边写的答案列一张表,然后回过头来看一遍,你就有可能从中再想到其他的10~20个答案。这样的效果会非常好,你能够不断地将头脑中最先想到的答案添加到列表中。

    你可能也会发现一些答案会使你感到些许的兴奋,但是它们不会让你为之惊叫它们只会让你感到一点心动。在你做这件事的过程中给这些答案做个标记,当你回过头来看它们的时候你会产生一系列新的答案。每一个答案都反映着你的一部分目标,但是它们每一个又都不是你的最终目标。当你开始得到这些答案时,那就说明你正在逐步接近正确的答案。

    有人说抑郁者都是虚无主义者,那么抑郁者就更应该试着放松地去寻找答案,”我没有人生目标”或者”生活毫无意义”的想法必须暂时抛弃。如果你一直带着这样的观点去思考,你最终会一无所获。

    当你找到一个独一无二的答案来回答你为什么而存在时,你会感觉到它会与你产生深深的共鸣。每一个词语对你仿佛都充满了力量,当你读这句话的时候,你会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

    找到人生目标简单,困难的是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它。找到了目标后,就需要不断地完善你自己来实现这个目标,用实际行动填充你的生活,实现思想的蓝图。

    多做运动,激发身体活性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心情不好时,到操场上跑几圈,心情就会改善很多。这是偶然的吗对于这种现象,美国心理学家马尔曼作了研究,结果发现:人在运动后,焦虑、抑郁的水平显著下降,而愉快程度则会显著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体育锻炼的短期情绪效应。相对于这种短期效应,长期参加锻炼的人其快乐程度和不参加或不坚持参加锻炼的人相比,也有明显的差异。

    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呢运动让人放松,运动使人快乐,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运动对人的情绪具有良好的调节功能。在运动过程中,个体的很多能量通过合理的方式宣泄了,因此,分配到负面情绪上的能量相对就少了。

    从生理上来看,运动本身可以促进人体的内分泌变化,大脑在运动后会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一个人心情的好坏,同大脑内分泌的内啡肽的多少有关。运动可以刺激内啡肽的分泌,使内啡肽的分泌增多,在内腓肽的激发下,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内啡肽因此也被称为”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它能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甚至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不快。

    而大多数抑郁者觉得自己无能、无用,他们不想活动,不想做任何事情,也没有做事情的兴趣和热情,有的甚至觉得前途黯淡、人生苦长,认为无论做什么都是无济于事。这就是抑郁症患者的”无助感”。这种”无助感”与抑郁之间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关系:抑郁越严重,无助感越强;同时无助感的增强又会导致抑郁病人情绪更加低落,工作和活动的热情进一步降低,结果当然更是一事无成,于是又责备自己无能、无用,从而加剧了抑郁症状。

    第二部分第36节:你可以靠自己打败抑郁8

    要治疗抑郁症,就必须打破这种恶性循环,而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增加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大量科学研究表明,运动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美国预防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说道,坚持有氧运动三到五周,便能使中度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减缓一半。

    但并非所有的运动都可以产生这种效果,内啡肽的分泌需要一定的运动强度和一定的运动时间,才能使它分泌出来。一般中等偏上强度的运动,比如健身操、跑步、登山、羽毛球、网球等,运动30分钟以上才能刺激内啡肽的分泌。缓慢的散步并不能达到上述效果,但散步可以转移人的注意力,舒缓郁闷或紧张情绪,达到减轻抑郁的效果。

    究竟怎样的运动才能获得更好的抗抑郁效果呢下面我们给出若干运动建议供大家参考:

    1循序渐进。

    不要幻想从来没有运动习惯的你能一下子就接受高强度的运动量,这只会打击你的士气甚至使肌肉受伤。记着循序渐进这个原则,刚开始的第一个星期可以仅仅是运动三天,每天就短短的几分钟到十分钟就够了。第二或第三个星期再慢慢增加运动量,慢慢增加到每次运动一刻钟或半小时,每星期运动四天。

    2分开时段锻炼。

    完全没有必要一次性的把每天的健身计划做完。很多人都喜欢量少形式多的健身模式,而且每天的健身计划分出不同时间去完成。譬如对于45分钟的慢跑,分三次每次15分钟会比一次跑完45分钟的效果还要好。

    3做你喜欢的运动。

    很多人所选择的运动并不是他自己最喜欢的,而是他觉得这样做是最有效的,而像这样机械的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运动,是不可能坚持多久的。锻炼身体的方法有很多,但我们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锻炼模式。如果你喜欢游泳的话,可以经常去附近的游泳池游泳,而不必逼自己去慢跑;如果你喜欢看电视的话,也可以把跑步机放到电视机前,边看电视边锻炼。你需要做的是尝试不同的运动方式,并找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种。

    4找个健身伙伴。

    一个人进行锻炼是不会坚持多久的,可能某个时刻你不想锻炼就不锻炼了。但如果和起朋友约定了健身计划后,你就不会那么容易动摇了,因此找个健身伙伴很重要的。譬如说约一下邻居一起去慢跑,或者是与朋友找个时间每星期都去打乒乓球等等。同样道理,参加一些健身班,如瑜珈或健身操的培训班,都能迫使自己坚持锻炼下去。

    5每天多活动活动身体。

    要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除了有健身计划外,我们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活动活动自己的身体。譬如回家的时候不乘电梯而改爬楼梯;上班的时候把车停远一点好让自己能多走一段路程;把电视的遥控藏起来,迫使自己每次换台的时候都要亲自走到电视机前。久而久之,这些天天积累下来的多余的活动也会使我们的身体好起来。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运动来对抗抑郁症吧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

    小君是上海某高校的研究生,青年才俊,是女孩子们追求和谈论的焦点。

    小雅是实验室助手,细致周到,十分合小君的意,每次来做实验时,他总是喜欢请小雅做他的助手,他们配合得非常默契,感情上也是情投意合,不久他们相爱了。

    但在众多的追求者中,小雅是最不起眼的一个,她学历最低,相貌也很平常,连她自己都觉得没有希望。尽管小雅觉得自己配不上小君,她还是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他。怕别人笑话,她从来不敢把她的爱情表达出来,为了离心爱的白马王子近一些,她暗暗报考了业余大学。

    第二部分第37节:你可以靠自己打败抑郁9

    雄心勃勃的小君感到在研究所无法施展才华,他与小雅结婚后,去了美国,不久小雅申请陪读也去了美国,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互相安慰、互相鼓劲。

    90年代中期

    ...  </P></TD>

章节目录

你和快乐的距离:跟抑郁者聊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高志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志鹏并收藏你和快乐的距离:跟抑郁者聊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