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旗不定的焦急兴奋状态,导致晚上失眠多梦。

    但面对同样的挫折、困难,有人能应付自如,有人却做出种种荒唐的举动,甚至走上自杀道路,这与个人的心理素质特别是挫折承受能力密切相关。近年来自杀、抑郁、精神类疾病的数据居高不下,可以看到现代人的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多么脆弱,因此,加强人们的心理素质是预防抑郁症的重要途径,学会正确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的处境,对应付挫折作好心理准备。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消极处世。

    自然环境产生心理疾病

    自杀的人通常是因为受到某些打击刺激,心情极度糟糕,所以才会选择自杀的方式让自己得到”解脱”。而天气是影响一个人心情的重要因素,北欧地区由于地处北半球,冬天相对比其他地方要长,而冬天则是人们心情比较低落的时候,所以北欧国家自杀率高是具备这个条件的,另外漫长的黑夜也会让人十分压抑。

    有关芬兰自杀调查的报告出台十几年后,芬兰的自杀率仍然是高于欧盟国家平均数的两倍以上,同时只是低于日本和东欧一些国家。芬兰人最有威胁的敌人是忧郁、悲伤,还有无尽的冷漠。但是当地的民众却说生活在这样一个常年寒冷似乎有着无尽的冬夜和黑暗的国度里,让人更容易思短见。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在芬兰的邻国瑞典,同样也是经历这漫长而黑暗的冬季,但是在2000年,每10万人中只有12个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芬兰却是215个人,而欧洲的平均水平是102个人。

    确实有”冬季抑郁症”的说法,人在冬季,或寒冷地区,抑郁比较容易发生。医学界估计,德国每年至少有8万人受到冬季抑郁症的困扰。同样存在的还有春天的舒畅、夏季的兴奋和秋季的多愁善感。研究人员早就猜测,阳光和阴暗与我们大脑中的某些物质存在关联。现在,他们首次在实验室中证明了这一点。有关专家选择了101名没有抑郁症病史的男性,在一年中的不同时间从大脑血管中直接采集血样进行检测。研究人员发现,在受试者大脑中含有血清素的神经元活性在秋天和冬天最低,在日照时间最长的春天和夏天,这种神经元的活性最高。大脑中血清素的含量不仅在抑郁症患者中较低,即使是健康人在寒冷和黑暗的季节,大脑内的血清素含量也会下降。

    第一部分第15节:是什么让我们抑郁4

    影响人类抑郁情绪的因素,从其受纬度的影响看,阳光照射时间变化也是一个因素。有一种理论是,由于冬季阳光照射时间短,调节心情睡眠及性激素的生物钟运动缓慢,所以在缺少阳光照射的地区,抑郁症患者比较多。而抑郁症患者在接受日光照射后症状常有所改善,这种治疗方法被称为光疗。专家发现,不管什么季节,如果在白天接受日光照射的时间延长,那么患者大脑中的血清素水平就会上升。亮光能够激活神经元,而神经元中含有一定量的血清素,因此亮光能够增加大脑中的血清素水平,从而改善患者情绪。

    除此之外,专家还发现,不管在什么季节,白天采集的血样中含血清素的神经元活性高于晚上采集的血样。大脑中血清素的水平与其白天接受日光照射的数量直接相关。尽管本研究中的受试者都是男性,但是研究人员认为在女性中应该存在同样的情况,在白天短一些的季节,人们大脑中血清素的水平会下降。但是他们认为血清素水平变化的幅度在不同性别之间有所不同,因为人体内性激素水平会对含有血清素的神经元活性产生影响。

    环境变化得越快,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就越大。在澳大利亚内陆,工业活动已将很多地方变成不毛之地,人们的自杀率成直线上升。再看看美国的新奥尔良,哈佛大学的科学家曾在卡特里娜飓风之后,对该市居民做过一项调查。这里的居民称,他们遭受了极其痛苦的精神折磨,严重程度是三年前的两倍以上,其中有近10的人甚至为此有过自杀的想法。生理创伤是抑郁的原因之一,但环境恶化造成的心理阴影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

    上世纪40年代,很多美**人离开家乡后,患上了严重的思乡病,他们中有很多人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如今,美国政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出现,已经改用自愿入伍的形式征兵,而且大多数军人也不再像前辈那样,需要跋山涉水到其他地方去打仗。但是,危机将以另一种方式降临:当世界越来越热,越来越干燥的时候,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即便从未离开过家乡,人们也回不到曾经美丽的家园,心理的痛苦或许将伴随人们的一生。

    所以不论是健康人群还是抑郁症患者,平时最好早睡早起,经常到室外去锻炼,适当晒晒阳光,参加一些有益的文娱活动。这样,不但能给自己带来一个好心情,也能改善自己的认知功能,使自己更能与环境与他人保持和谐。阳光也能使人大脑内的脑啡肽分泌增加,有助于提高人的情绪和情致,增加乐观情绪,减轻抑郁症状,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社会压力让人喘不过气

    有首歌唱道:”人性,难道有种尺度衡量;理想,难道有一致的方向;自然,难道最终汰弱留强;仁义,难道牵强。人性,难道这么变换无常;理想,难道要举世都景仰;实情,难道似筑了道围墙;期望,难道心伤。命运要拷我问我怎自处,现在最需要人治或法治,用霎时已超过的限制,定永远的正义,就看我怎应变,收放多自如,别再定格,无谓沉默对视。”这首歌唱出了社会人的无奈以及生存在社会中的压力。

    在钢筋水泥包裹的城市里,无形的压力压得人无处可逃。工作、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让人变得既强大又虚弱。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发展再迅速,古语里”一物降一物”的真理却是亘古不变的。如今,高压力已经成为我们健康的”隐形杀手”。曾经在上海某区医院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怪事:一向开朗仗义的小刘医生却不明缘由的上吊身亡了。当时医院里一度议论纷纷,各种说法甚嚣尘上。有的认为是小刘恋爱受挫;有的则说是因为经济原因导致婚期无法如期举行;还有人认为是小刘医生与父母关系不好所致。更离奇的说法是,小刘医生想吓唬吓唬别人,结果弄巧成拙,命丧黄泉。后来经过多侧面的了解和仔细的分析,才弄清楚了这场悲剧的来龙去脉。

    第一部分第16节:是什么让我们抑郁5

    原来,小刘医生虽然表面开朗,内心却很孤独。家庭的贫穷、父母文化程度的低下,使他一直有着强烈的自卑心理。个人的恋爱经历也磕磕绊绊,很不顺利。好不容易找了个对象,因为经济原因却始终无法走进婚姻的殿堂。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导致了其常常彻夜难眠。

    为了维持日常工作,他不得不长期依赖传统的安眠药来助眠。而传统的安眠药不仅容易使个体产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依赖,有时候它还会使个体产生欣快、漂浮感和幻觉,有时候还会使个体产生失落和绝望感。那天晚上,小刘医生就是在情绪低落,加上安眠药的作用下,稀里糊涂地走到了所谓的”彼岸世界”。各方面的种种压力、打击和药物的多重作用,使小刘医生的内心世界始终处于尖锐冲突之中,而为了维持其公众形象,他又不得不千方百计的加以掩饰,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重了他内心的痛苦。最后在绝望和痛苦之中,选择了”一了百了”的解决痛苦的消极方式。

    如今的我们被置身在网络和各类电子产品裹挟的21世纪,快乐不再那么容易得到,郁闷却如无处不在的空气。我们开始借助各种现代的工具**生存,却疏远了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嚣张一时的sars病毒可以被人类一举消灭,但与抑郁症相比,后者显然顽固多了。

    人们在承压状态下不仅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免疫系统下降等,更容易导致精神上的崩溃。那么,我们的压力又源自哪里

    首先是环境因素。失去配偶、离婚、夫妻分居、结婚、自己或家人生病、怀孕、家庭纠纷、搬迁等等,都是压力的来源。

    其次是人格因素。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美国两位心脏病专家麦尔弗雷曼和雷罗斯曼在8年内调查了3000位年龄在3559岁的健康男性,试图发现人格特征与心脏病发病之间的关系。其中一组人突发各种形式心脏病的发病率是另一组的2倍多,而这一组人的个性特征是:争强好胜,缺乏耐心,充满敌意。另外工作因素、社会生活因素也都会成为压力源。

    超负荷的社会压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喘不过气,在人们惊呼越来越需要心理医生的同时,却没有意识到预防心理崩溃的最好心理医生就是自己。心理医生也是通过排解和培养人的抗压能力来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所以,在面临压力时用乐观坚强的内心击退恐惧,减少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高压病症最好的”药方”。在压力事件发生前,尽量做好心理准备和应对工作,消除、弥补或减少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面对压力,我们应直面问题,并努力解决它。这是避免压力留下”后遗症”所必须要做的,接下来则是采取行动、改善处境,而不是回避所面临的压力。

    要学着积极乐观地思考,避免消极其实并不难。例如,平时进行一些自我对话,在头脑里进行无声演讲,将不愉快情绪或心情当作需要自我谈话的信号;或者进行积极的适度膨胀的自我幻想,转移注意力,当一个不利的想法产生时立即用一个愉快的想法代替,这些都是走出消极和缓解压力的好方法。我们也可以通过身体放松的愉悦来缓解压力,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身体坐直,下巴舒适地贴在胸前,手臂放在膝盖上,闭上眼睛,享受一下音乐和阳光,用心感受周围一切美好的事物。

    刺激性生活事件

    2001年9月11日世贸大楼遭到恐怖袭击,身上着火的人从101层的纽约世贸中心”双子楼”上一跃而出,不一会儿,曼哈顿岛上的这两幢标志性建筑物轰然倒塌。成吨的楼体碎片从天而降,像仪式上的碎屑一样在空中四射开来。随后的几小时中,成千上万的纽约人从曼哈顿岛蜂拥而出,惊恐地涌上连接曼哈顿岛和大陆的跨海大桥。人们尖叫着,绝望地四处躲藏,这些慌忙逃命的人从头到脚粘满灰白色的粉尘,一些不知所措的人在街上边走边哭泣

    第一部分第17节:是什么让我们抑郁6

    达威拉是第一个赶到现场展开救援的纽约紧急医疗服务队e警官。在现场,他成立了抢救指挥中心,并指导救护车将受伤者送到布鲁克林和曼哈顿的医院。由于达威拉在”911”救援行动中的杰出贡献,2003年,纽约市长布隆博格专门向他颁发了一枚”世贸中心奖章”,他也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911”第一英雄警官。事实上早在”911”之前,他就已经参加过多次纽约重大灾难事故的营救工作,但所见的事故现场情景远远没有他在”911”那天见到的可怕。他说:”我曾看过许多惨状,但从来没有见过人们纷纷从高楼跳下,并在我周围摔成肉酱。我还看到一个小伙子躺在地上,他的胸口上破了一个足足有拳头那么大的洞。”

    ”911”给达威拉造成了重大精神创伤。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2005年9月,当新奥尔良地区发生卡特里娜飓风灾难之后,达威拉终于彻底崩溃了。新奥尔良灾区的悲惨画面,又唤起了他对”911”的恐怖回忆。他说:”我再也不想看到其他人死去的情景了。只要我一闭上眼睛,就会看到那些911死者的鬼魂在我眼前晃动哭泣。”

    达威拉从此陷入颓废中。过去19年来一直滴酒不沾的达威拉竟然染上酗酒恶习。后来,他干脆连班也不上了,整天旷工待在家中,抱着酒瓶喝得烂醉如泥,而这令他的健康状况更加糟糕。他说:”我甚至曾企图自杀。有一次我将一个小丙烷罐用胶带绑在我的左胳膊上,打算把自己炸成碎片,幸亏朋友发现并及时劝阻。我简直就仿佛是被911死者的幽灵附体一般。”就这样,昔日的”911”英雄达威拉竟沦为疯子由于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并产生幻觉,被迫接受精神病治疗。虽然达维拉曾经参与救火等多种应急事件,但在火灾中,他会预料将见到被烧焦的尸体;在水灾中,他可以预见到被淹死的尸体;但对于”911”这样从未出现过的出乎人意料的状况,在他的逻辑中很难想象出来,所以当他见到种种恐怖的死亡情景,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

    恐怖的事件会给人破坏性的强烈的印记,之所以达维拉在见到尸体的第一时间是去救援而不是恐慌,是因为当时支配他的是强烈的职业道德感,而没有过多时间去想那些惨烈的画面。但恐怖的印记却深深的留在了他的脑海里,在日后他会慢慢消化这些痛苦,会觉得”后怕”。就像唐山大地震后,生还的人得精神病的几率高过普通人15倍,都是相同的道理。

    人生活在社会中,其寿命、健康和疾病无不与之息息相关,人的烦恼、幸福、悲痛、舒畅、焦虑等,这一切维持或破坏人的正常生理功能的情绪都与社会紧密相连。生活条件包括社会、文化和客观环境的变化,婚姻、家庭、个人身体状况和人际关系的变化,经济条件的变化,个人学业成败等。生活中凡能造成强大的精神压力、严重的精神创伤或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的条件都可成为诱发人们抑郁的心理因素。

    诱发抑郁症的因素很多,多数就是突如其来的应激**件,如夫妻不和经常吵架、离异、意外伤残、亲人分别、工作困难、人际关系紧张、严重的疾病等都可以使患者产生焦虑、沮丧、郁闷。尤其是身体健康的中老年人退休后,突然离开工作岗位,心理落差很大。有的老年人丧偶后,精神上受到刺激,痛苦万分,都极易出现抑郁症。

    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得了抑郁症。人们在遭遇某些生活事件后,出现失眠、烦躁、情绪消沉、身心俱疲等现象时,未及时找心理医生咨询。轻度抑郁症患者中,约有34的人未求助过心理医生,饱受着心理和生理的痛苦和折磨。因为轻度抑郁症不但本人不认识,而且家属和同事也难以察觉,所以在被生活事件诱发患病后,常被认为是”闹情绪”、”思想狭隘”。病人因躯体不适症状而反复就诊于内、外、神经及中医各科,却毫无效果。疗效不佳及沉重的经济负担又加重了病人的心理负担,使之更加失去生活的信心。要想通过自己使情绪修正,关键在于思维方式要改变。要通过换位思考、自得其乐、增加兴趣、见多识广、丰富业余生活、追求事业等形式,来拓展自己的视野,从而求得心理的平衡。无数事实反复证明,黑暗和困难总是暂时的,熬过去就是胜利的曙光。

    第一部分第18节:是什么让我们抑郁7

    其实每个人的血肉心脏,都在不停地被迫接受无数次针刺,这些偶尔的疼痛就像被蚂蚁咬了一口,只有一丝感觉。但是经过无数岁月的洗礼,经过无数次风雪的侵蚀,这个肉质心脏,也许其实早已经千疮百孔了,这时只需要蚂蚁叮上一口,这个人就倒下了,就如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样。每个人内心深处,其实都需要一个休息的地方。

    生物和遗传上的影响

    有证据认为,抑郁症与遗传有密切关系。如果孩子的父母皆患有情感性精神障碍,那么孩子会有很大的可能患上情感障碍。对于有家族性遗传史的抑郁症患者,后代的遗传率相对较高。抑郁症发病越早,其家属患重性抑郁的危险就越大。如果在20岁以前首发重性抑郁,则其亲属的危险性比首发病在20岁以后发病的更高。尽管通常要发现家中抑郁患者何时首次出现抑郁症状并不容易,但一定要找到。患病亲属年龄越小,则危险就越大。

    张女士最近特别关心抑郁症的问题。丈夫五六年前患了抑郁症,治疗之后没有明显的抑郁反应,但整个人一直有些不振作。最近她发现11岁的儿子好像也有抑郁倾向:不爱说话,成绩好但很自卑,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不敢展示自己,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张女士越想越不明白,为什么成绩优秀的儿子会如此没自信,难道是遗传了丈夫的抑郁症吗

    专家在对孪生子的研究中发现,双胞胎中有一人有情感性精神障碍,那么另一人得情感障碍的同病率为80。虽然上述研究支持遗传对该病的影响,但不能排除环境对此病的影响。孪生子出生后分养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观察,专家发现,12对孪生子中有8对分别抚养,其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同病率与一起生活者没有明显差别,可见该病的起因与基因有密切关系,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孪生者未患同病,也表明社会及环境因素会起一定的作用。

    大家普遍认为抑郁症的出现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但内因性抑郁症一般受生物学因素影响,尤其是受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应激事件影响而出现的反应性抑郁,其遗传几率相对较小。

    但有反应性抑郁症的孕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后天抑郁症是否遗传的问题,答案基本是否定的,但母体的情绪状态会影响胎儿是否会形成具有抑郁倾向的气质和个性。因此常有抑郁情绪,心境不稳定的反应性抑郁症患者想要怀孕,首先应请心理医生对自己进行治疗指导。

    父母任何一方患抑郁症,都会遗传给孩子,但遗传并不代表孩子一定会得抑郁症。美国有一项研究,征集了数千名怀孕的抑郁症母亲,接下来在孩子5到10岁时观察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结果发现,如果母亲患抑郁症,孩子控制不良情绪、和人交往的能力会相对比较弱,但并没有明显的”一对一”关系,也就是说,母亲患抑郁症,孩子不一定也有抑郁症。

    此外,子女受家庭环境、父母影响很大。这些外部环境对抑郁症的发生也很重要,家庭的和谐,科学的教养是预防孩子患上抑郁症的重要保证。最值得关注的一种情况是,父母关系不和,长期不和睦的家庭气氛,很容易让子女形成和抑郁

    ...  </P></TD>

章节目录

你和快乐的距离:跟抑郁者聊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高志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志鹏并收藏你和快乐的距离:跟抑郁者聊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