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宫里的第二日,上面就下了圣旨,分别册封了此次随行伴驾的秦晚箫和霍黎。

    储秀宫内,秦晚箫携珞芸,掌事宫女清悠等一行人跪在广场上听旨。

    前来传旨的太监将那根避尘揣在怀里,随即展开手中那道明黄黄的圣旨,唱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答应秦氏,柔嘉淑顺,品德贤良,性姿敏慧,兹仰太后慈谕,即着册为正四品贵嫔,另赐号庆,即日起入主关雎宫,钦此——”

    “妾,谢主隆恩。”跪在前头的秦晚箫行了个跪拜礼后,双手接下传旨太监递过来的圣旨,又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其余众人也跟着齐声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话毕,众人起身,秦晚箫则搭着珞芸的手站了起来,那天坠崖除了韩煜修受了伤,她也不例外,而且伤的还是膝盖,才跪了这么一小会就有些疼得受不了了。

    秦晚箫强装无事,向珞芸递了个眼神,珞芸会意,上前悄悄给传旨太监塞了包银两。

    传旨太监收下那包银两之后,谄笑道:“奴在这给贵嫔娘娘道声喜了,既然这圣旨已送到,那奴就回去复命了,稍后会有专人带娘娘前去关雎宫。”

    “公公客气。”秦晚箫同样回了一个礼貌的微笑。

    送走传旨太监后,来带秦晚箫前去关雎宫的宫人正好到了。

    秦晚箫和珞芸回屋收拾了些东西后,便随着宫人一同离开了。

    在走出储秀宫的那一瞬间,秦晚箫还不忘回头看了眼,此时她的眼眶里蓄满了泪水。

    曾经,她有多么希望能从这道门走出去,如今,心里就有多么不舍。

    ……

    来到一处宫殿外,她们停下了脚步。

    秦晚箫抬起头,紧紧注视着那块匾额上的“关雎宫”这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

    “主子,别在这站着了,我们进里头去看看吧?”珞芸出声道。

    “之前怎么劝你改口都改不了,现在你这称呼倒是改得挺快。”秦晚箫笑了笑,带着珞芸就往里头走去。

    珞芸吐了吐舌头,“今时不同往日嘛。”

    她们边走,边好奇地环顾四周,这里到处都散发着一股富丽华贵的气息,但却不失其淡雅,而且一切看起来都很新,就好像刚建成不久一样。

    走了好长的一段宫道,秦晚箫她们才到达正殿,此时,一位长相清秀的姑娘正领着众位宫人在殿前等候多时。

    看到来人后,那人便上前施礼道:“婢子锦竺拜见庆贵嫔娘娘。”

    见锦竺跪地后,那些宫人也跟着跪了,“拜见庆贵嫔娘娘!”

    秦晚箫有点被眼前这阵势给吓住了。

    怎么这些宫里人动不动就是跪啊拜啊的……

    过后,她又缓了缓神,颇为尴尬地说道:“咳,都、都别跪着了,起来吧。”

    秦晚箫等他们都起了身,便往殿内走去,眼下,她正坐在椅子上,来回翻动着手中那本书籍。

    珞芸去收拾内室了,殿内只剩锦竺一人在为秦晚箫烹着茶。

    “那个谁,锦竺是吧,你过来。”秦晚箫放下手中的书籍,朝不远处的锦竺招了招手。

    锦竺闻言,端上一杯刚煮好的茶走过去,将手中的茶杯放在桌面上以后,转而又来到秦晚箫面前,行了个礼:“娘娘可是有何事要吩咐?”

    秦晚箫摆摆手,说:“也不是什么大事,我问你啊,你可是这关雎宫里的掌事宫女?”

    锦竺恭敬答道:“回娘娘的话,婢子正是,是前些日子才调到这关雎宫里当差的,另外同婢子一起来的,还有一位小太监,不过他方才去内务府为娘娘领今年过冬用的炭火去了,想来他稍后便会来向娘娘问安。”

    秦晚箫点点头,又问了她其他一些问题,经过一番仔细盘问,她才知道了个大概。

    原来,这关雎宫是韩煜修去年下旨命人建的,不知为何,这座宫殿建成之后并未取名,也未曾有人在这住过,就这样一直任由它空着。

    至于为什么现在又有了名字,而且还取名为“关雎宫”,锦竺她是这么回答秦晚箫的,她说,这座宫殿的名字据说是皇上取的,取自《诗经·周南》里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诗。

    而殿门前悬挂的那块匾额,就是他亲笔题的字。

章节目录

千秋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朝时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朝时暮并收藏千秋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