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求收藏求追读,薯片拜谢

    得月楼。

    得月楼位于文德桥边,月色好的时候,得月楼上,甚至能够看到文德桥奇观。

    许路不止一次在得月楼前路过,但从来没有进来过。

    原因只有一个——

    他偶尔也会怀疑自己在做梦,要不然,自己怎么突然就成了得月楼的主人?

    要是放在前世,一座五星级酒店的老板有多少钱?

    穷日子过惯了,许路无法想象这得月楼能值多少钱。

    东家,这是楼里的账册和花名册。

    一个四十来岁,看起来颇为富态的中年男子应该是提前得到了消息,验看了许路手上的契约,就抱来了一堆账本。

    这些我就不用看了。

    许路摇摇头,说道,虽然得月楼划到了我的名下,但以前如何,现在还是如何,一切都照旧。

    虽然得月楼很不错,但许路的志向,可不在于经营一座酒楼。

    你就简单跟我说一说,得月楼的盈利情况如何。

    许路随口说道。

    是,东家。

    这中年男人是得月楼的大掌柜,有个很罕见的姓氏,第五。

    第五火荣,就是他的名字。

    他本来是陶家培养出来的大掌柜,这次被陶了了连着得月楼一并给转让了出来。

    虽然不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但表面上,他对许路十分客气尊重。

    得月楼一天的流水,平均在一百五十两银子,除去菜肴人工费用和各项开支,利润大概在七十两,一月的利润,在两千两上下。

    去年一年,楼里总体的利润已经超过了两万两,今年到现在来看,应该比去年还要多一些。

    第五火荣没有翻看账本,直接就开口说道。

    这么多?

    许路想过得月楼会赚钱,但没想过会这么赚钱。

    也不算很多。

    第五火荣道,酒楼的利润本来就大,加上之前咱们的采购走的都是陶家的渠道,价格比外面要便宜一两成,所以利润要比其他酒楼更高。

    但是现在,得月楼从陶家剥离出来,以后这各种采购的价格,怕是要涨上一些,这个老朽要提前跟东家说明白。

    许路恍然,陶家号称半城,他们的生意怕是涉及方方面面。

    得月楼现在倒是归了自己,但依然得依赖陶家的渠道,赚了钱,照样有陶家一份

    行,陶大少跟我说了,第五掌柜你是行家,这些事,你看着办就行。

    许路扯了一把陶了了的虎皮,这话听起来,好像他和陶了了很熟一般。

    其实他和那陶大少,一共说了没几句话。

    第五掌柜,生意的事我不太懂,不过我这里有件事,需要拜托你办一下。

    许路说道。

    东家请吩咐。

    第五火荣微微躬身,说道。

    你找个字画店,把这首诗放大了装裱起来,挂在酒楼的大厅里。

    许路把卷成一卷的纸递给第五火荣。

    第五火荣应了下来,然后请示了许路一下,得到许可之后,他才把卷轴打开。

    只是看了一眼,第五火荣立马色变。

    东家,这——

    他声音微微有些颤抖地道。

    第五掌柜也懂诗词?

    许路笑道。

    老朽不敢说懂。

    第五火荣道,不过咱们江都文风鼎盛,得月楼的客人,又多是文人墨客,老朽多少也学了一些。

    那你觉得这首诗如何?

    许路笑问道。

    这老朽可不敢评价。

    第五火荣连连摇头,说道,不过老朽妄自揣测,这可是四大才子之一的新作?

    四大才子?

    许路脸上露出不解。

    第五火荣笑了笑,说道,这四大才子,是坊间的笑称,是那些酒客在酒桌上的谈资,不值方家一哂。

    四大才子都是哪几位?

    许路好奇地问道。

    这四大才子呢,有陈四明陈先生赵启昌赵先生,咱家大少,近来有个外来户,叫做池方书,也被列在四大才子里面。

    陈四明赵启昌被列为四大才子不奇怪,毕竟赵启昌人品虽然不行,学识可能还是有的。

    不过这陶家大少

    池方书许路不认识,就不作评价了。

    这四大才子,还真是业余

    众所周知,四大才子,一共有五个。

    第五火荣继续说道,还有一人,叫做吴元壁。

    许路:

    实证了,这就是一个业余榜单。

    难怪陈四明他们,包括李跃忠,也没有提过此事。

    不是,这首诗不是他们五个任何一个所做。

    许路随口说道,末尾有署名,你照我说的去办吧。

    老朽明白了,我这就去,陶家有很好的手艺人,老朽保证办得漂漂亮亮的。

    第五火荣说着,珍而重之地把那张纸卷起来,快步向外走去。

    许路像是地主老财一般,巡视了一圈得月楼,然后满意地离开了。

    跨过文德桥,许路来到陈四明的家中。

    成了陈四明的入室弟子之后,许路不用再交学费,而且每天的学习时间,也从一个时辰延长到了两个时辰。

    他付出的代价,是需要每天从得月楼给陈四明带一壶好酒。

    许路在陈四明家中安心地跟随陈四明学习的时候,却不知道,外面,已经炸开了锅。

    如果说之前那一首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流传是有人故意为之,那么如今,许路这一首诗的流传,则是纯粹的自发。

    第五火荣找人装裱的时候,恰好被一个在场的人看到,然后那人就迅速地告诉了另外一人。

    如此,一人传一人,在许路和东方火荣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江都城,几乎所有的文人墨客,都已经知晓了这首诗的存在。

    砰!

    门被一脚踹开。

    装裱字画的老师傅手一哆嗦,几十年名声差点毁于一旦。

    一脸愤怒地抬起头,看清来人之后,他脸上露出苦笑。

    大少,你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陶家大少,大名陶了了的青年。

    诗呢,诗在哪里?

    说话间,陶了了直接扑到桌子上。

    果然!

    他满脸兴奋,好诗!好字!当赏!

    他兴奋地满地转圈。

    大少

    老师傅小心地说道,唯恐陶了了把文稿给弄坏了。

    哪里来的?

    陶了了问道。

    大少,这是楼里的新东家拿来的,让老朽放大装裱,准备挂在楼里用的。

    旁边的第五火荣开口解释道。

    新东家?

    陶了了愣了一下,恍然道,许路?

    正是。

    第五火荣说道。

    真是好小子!

    陶了了拍着大腿,说道,这么好的诗,竟然不卖给我!

    大少,这首诗,不是东家作的。

    第五火荣说道,他当然知道这位陶大少的脾气,作诗的,是一个叫做白展堂的人。

    你当我眼瞎?

    陶了了没好气地说道,你知道白展堂是谁?

    你能找到白展堂?

    不知道,不能。

    第五火荣弱弱地道。

    那不得了,不还得先找许路那小子?

    陶了了鼻孔哼哼道。

    你们继续,对了,这底稿给我留好了,回头我来拿。

    陶了了说着,人就往外走去。

    大少,东家那边

    第五火荣连忙道,这底稿可不是他的。

    我这就去找许路那小子,一张底稿,他好意思不给我?

    陶了了背对着他们,说道。

    看着陶了了匆匆离去的背影,第五火荣嘴里嘟囔道,看来,这四大才子,又要加一个人了

    许路!

    一声大喝,打断了正在上课的师生二人。

    陈四明有些不悦地抬起头,瞪着突然闯入的陶了了。

    陶了了!

    就算你是陶家大少,这么擅自闯入我的书房,如果不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事也没完!

    陈四明愤怒地道。

    一场兰陵坊的花酒!

    陶了了大手一挥。

    有辱斯文!

    陈四明意动,不过当着自己学生的面,自己不要面子的吗?

    许路,白展堂在哪?

    陶了了鄙视地看了一眼陈四明,没搭理他,转头看向许路,一脸激动地问道。

    啊?

    许路还有些发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啊什么啊,我问你,白展堂在哪里?

    他卖诗词不卖?价格好说!

    陶了了继续说道。

    似乎,好像,应该——是不卖的吧

    许路弱弱地说道。

    陶了了怎么知道白展堂了?

    第五火荣告密了?

    白展堂?那是谁?

    陈四明一头雾水地道。

    问他!

    陶了了指着许路,老陈,我告诉你,我刚刚,可是看到了天下第一诗!

    天下第一诗?

    陈四明更加疑惑了,这话也能乱说?

    许路,许兄弟,来,你把白展堂的那首诗,给你家先生写一遍!

    陶了了不由分说,直接往许路手里塞了一支笔,开口道。

    写啊。

    他一脸期待,催促道。

    先生?

    许路看向陈四明,陶了了这个家伙,怎么突然就跑来了呢?

    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写吧。

    陈四明比许路还疑惑呢。

    那好吧。

    许路有些无奈,只能提笔开始写。

    他的左手字,丑得如同初学者。

    君不见,

    曲江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砰!

    陈四明撞倒椅子,猛地站了起来。

章节目录

秘法长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乐不思薯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乐不思薯片并收藏秘法长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