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结结实实的一顶青草绿的帽子被扣在头上,贾琏气得想要找凤姐儿大战三百回合。然而他吵不过她。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事情,明明没道理的事,她都能讲出道理来,并且让他不得不承认他是错的。想到这里,贾琏连跟凤姐儿掰扯的心思都没了。跟她掰扯什么?掰不明白的。反正这件事,她一定是无辜的。╮(╯▽╰)╭站在帘子外差不多有一刻钟的时间,贾琏才掀了帘子走进去。凤姐儿看到贾琏一脸挫败的样子,张嘴想要嘲笑他两声。只话才到嘴边,贾琏一双眼睛就看了过来,于是所有的话又都咽了回去。贾琏的眼里有一种让她无处遁形的东西在静静流淌,这种东西没由来的让凤姐儿心慌。隐隐感觉自己好像做错了事,也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贾琏没说什么,只对着屋里的主仆说了声,“天快亮了,歇了吧。”凤姐儿眉头跳了几下,觉得这样的贾琏有些陌生。凤姐儿坐在那里没动,平儿左右看看,扬声朝外喊了一嗓子,屋外侍候的丫头便端着水进来侍候这俩口子梳洗。其实也没什么好梳洗的,毕竟他们今晚早就梳洗过,歇下了。此时不过是再简单收拾一回,凤姐儿和贾琏便躺回床上去了。天确实快亮了,但此时屋里却仍是漆黑一片。黑暗的屋子里隐隐有月光透进来,夏天过去了,夏蝉也不再叫得人心烦得睡不着。夜里安静的仿佛能听到彼此的呼吸以及心跳。这么折腾一回,凤姐儿着实睡不着了。她就躺在那里,一双眼睛在黑暗中睁得大大的,时不时的还会扭头看一眼身侧的贾琏。贾琏也没睡着。他有些冷的拉了拉被子,又过了一会儿,他长舒一口气,声音淡淡的一旁说道:“宫里传出消息,当今确实病了如今老太太也病着,东府敬叔叔长了咱们一辈,咱们与珍大哥哥也是没出五服的关系。虽然闹得不像话,到底是一家子。趁着这会儿,要个孩子吧。”声音中还带着些许疲惫和无奈。荣国府如今是多事之秋,不提和宁国府的纠纷,只大房和二房就多有摩擦。王子腾之妻之前提醒贾琏的话,如今再回想,贾琏发现这真真是警世良言。趁着现在生个孩子,能解决不少麻烦。当时说这话的时候,只当今和老太太病着。当时提醒他们,说的就是国孝家孝要不了孩子,与其等到几年后,还不如趁着现在抓紧时间呢。如果有了孩子,无论是老太太还是二房就会少一些理由折腾。“哼,二爷说的倒轻巧,这孩子是想生就能有的。”这个话茬一说出来,凤姐儿直接炸了。“我就是那没福的,赶明儿二爷找了好的来”贾琏拳头握了握,再舒展开,“你说这话亏不亏心?我们成亲不是一天两天,掰着手指头算算,一个巴掌都不够用了。五六年了,我说要个孩子有错吗?二太太如今拿咱们没孩子说事,最近府里又传出叫宝玉身挑两房的话来。这些暂且都不说,只说我原就比你大几岁,当年成亲时心疼你年纪小,明儿你只管打听打听去,谁家爷们像我似的。”刷的一下,凤姐儿就从床上坐了起来。气急败坏的朝贾琏骂道,“冤有头,债有主,二爷心里有气也别往我身上撒。当初你家上我们王家提亲的时候,难道不知道我年纪小,这会子再说这个就没意思了。”凤姐儿说话快,不等贾琏张嘴说什么,一大串连削带打的话说顺嘴秃噜出去了。骂贾琏心里有气不找那对奸夫□□,撒她身上。又说生孩子也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来来去去这么多个女人,别种子不好赖地皮。总之就是一句话,生不出孩子可不是她一个人的错。贾琏气得说不出反驳她的话,也从床上坐起来,俩口子坐在床上一个怒目而视,一个咬牙切齿,说这两人是仇人也有人信。回想当初,结这门亲事的前因后果,贾琏不得不说二太太当初就没安好心。不然为啥叫自己娶了一个小好几岁的媳妇回来。老太太瞧不上大太太,说是小门小户一身小家子习气,眼皮浅,人又贪财,虽是自己的继母,亲事却不能由这样的人摆布。二太太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就起了这等心思,时常将凤姐儿接到府中小住。凤姐儿口齿伶俐,人又机敏,很得老太太欢心。这一来二去的,二太太再敲敲边鼓,哪怕年纪小了些,这门亲事在老太太看来也是极好了。自小一块长大,本就有着旁人比不得的情份。凤姐儿颜色又好,少年慕艾本是常事,贾琏对这门亲事也是极欢喜的。毕竟他们成亲那会儿,王家已经隐隐压了贾家一头。凤姐儿比他小了几岁,他也愿意宠着她,让着她。只是到头来却是这般,到让贾琏心凉了不少。“我只问你,你想不想生?”凤姐儿一顿,气势明显因着贾琏这话散了些去。说不想,那是骗人的。可说想,凤姐儿又有些面上下不来。于是坐在那里,将头撇向一侧,不看贾琏,也不说话。贾琏见此,心里没由来的有些累。到底也看出来凤姐儿的软化。朝窗户那边看了一眼,竟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一下雨,天亮的就晚。贾琏见此,赤脚站起来,脱了身上的中衣又重新上了床也许生个孩子就好了。贾琏将他们婚姻里的矛盾都寄希望于未来的孩子身上,又因为秋桐和贾瑞的事,凤姐儿下手太狠,便也不敢再生出什么异心来。直到日上三竿,贾琏从床上下来。去了外间由丫头侍候着洗漱一回。又叫平儿将他藏在她那里的私房银子拿过来。这几个月,贾琏不光跟秋桐发展了友好互助的关系不说,在凤姐儿给邢夫人立规矩,又忙着陪二太太礼佛的时候,贾琏也碰了几个丫头。想到秋桐的遭遇,以及他是真心想要跟凤姐儿安生过日子的心。直接将私房银子拿出来,将老太太和大老爷邢夫人赐下来的丫头都打发走了。这些丫头可不似秋桐,若真再出了昨晚的事,说不定就有想不开直接投缳自尽的。放她们走,说不定还是保了她们一命。贾琏好女色,但她却有个好处。强人所难,逼人就犯的事从来不做。他心里有自己的一道底线,像贾珍,贾赦对女人不择手段的作法,他不认同,但他却从来不说什么。不是什么孝道友悌,而是他怂。真的怂。宁国府的男人是胆子撑破了肚皮的傻大胆,而荣国府的男人胆子都小。胆子仿佛都长在了府里老中轻三代贾家媳妇身上了╮(╯▽╰)╭话说回来贾琏认为凤姐儿对付秋桐的手段太过冷酷残忍,一时心绪起伏。他不造孽,更不想凤姐儿再继续造孽下去了。“想想秋桐,再看看你们自己,都拿着银子各奔前程去吧。”荣华富贵再好,也没性命重要。秋桐的事发生在半夜里,可这消息却差不多传遍了东西两府。今早贾琏又来了这么一出,那几个破了身子的丫头也没敢留下来,都乖的跟兔子似的悄悄收拾东西回家了。过了一个幸福滋润的后半夜,一起床又听到了这么个让人心情愉快的消息,凤姐儿这一天的心情都美滋滋的。“打发个人去秋桐屋里,将她的东西都收拾了给她带出去。再去帐房领二十四两银子,就说这是秋桐姨娘一年的月钱。”凤姐儿哪里知道贾琏的心思,只以为秋桐让贾琏‘回心转意’了,一时竟起了打赏秋桐的心思。秋桐昨儿以为活不成了,蹦高似的要跟凤姐儿鱼死网破。一夜过去,发现命还在,到是后怕起来。昨儿凤姐儿那事办得干净利落,为的就是折辱秋桐寒骖贾琏。若心思再狠一狠,直接将秋桐打晕了丢井里去,或是打晕后带出府,卖到脏地方哪怕是秋桐这样生冷不忌的性子也想得一身冷汗跟瀑布似的往后喷。摸了摸自己越想跳得越快的胸口,秋桐虽然恨毒了凤姐儿,却再不敢跟她拧着干了。而对贾琏这个男人,秋桐一边在心里鄙夷的唾骂,一边又不由感激他没为了面子和帽子就将她点了天灯,钉了门板。说起这个,秋桐又发现昨天要不是贾琏心慈手软,她怕是会一个口不遮拦就就将琏二奶奶和那府小蓉大爷不干不净的事说出来了。年纪比隔房侄子还小的婶子半倚半靠的半躺在床上,跟夫君年纪差不多大的侄子就蹲在炕边嬉笑不已这事好说不好听。秋桐想,她昨儿要真敢将这话吐出来,那她就真的活不了了。晌午前看着送来的二十四两月钱,秋桐这种想法就更坚定了。罢了,罢了,惹不起,她还躲不起吗?秋桐是惹不起就躲了,可差不多知道凤姐儿整个计划的贾瑞就没那么好命了。他被送回去时,人还是好好的。不过贾琏派去的嚣张下人在将他祖父贾代儒损了一通后,贾瑞就成了他祖父消气的工具了。一顿棍棒加身,直接瘫在床上了。贾瑞家就是普通的贾氏族人,看病也只请的起普通的郎中。好在这一回凤姐儿直接给他玩了一把大的,没用钝刀子一刀一刀割他的肉,吸他的血。棍棒的伤不致命,没几天就能养好,快养好的时候,贾瑞收到一张字条,然后便背着家人出门了。哪知前脚一出门,后脚就被一伙不知道哪里来的人套着布袋子打晕带走了。在古代买卖人口是合法的,不但合法,他的买卖流程也并不严谨。有许多人靠着其中的漏洞发些小财。在什么年代,都有人贩子一说。就好比原著里的香菱,想要买卖得有户籍。而这户籍只要有门路的人都能办得出来,差别不过是花多少银子罢了。买卖贾瑞没什么难度,熬一副哑药,先将人毒哑了,然后直接卖给口碑不怎么好的人伢子,那人伢子意思意思的付了一点银子,便接收了这么一个壮小伙。户籍这玩意,人伢子手里不缺,直接给贾瑞安了一个,就听着吩咐将人往边界那边卖了。贾瑞醒来,除了要面对突然哑了的自己,就是人伢子的皮鞭子沾凉水,生生将这么个色胆包天的怂货抽得乖巧老实了,再不敢生事。不知道是卖身为奴保住一条命好,还是像原著那样罪有应得的窝囊死更好一些,总之这事黛玉除了叫朱珠用妖法变出一份离家出走的贾瑞笔迹的上进信外,便就此放下了。瞧,耍流氓耍到母老虎屁股上了,挨咬了吧。该~(→_→)贾瑞种种皆是后话,时间再回到黛玉和惜春入京城探病的时候。两人进了京城,让人送了林家的帖子去宁国府后,当天晚膳前就收到了回帖。这个时代有规矩的人家以及在现代比较讲究的人家都会在上门做客前先下个帖子或是打个电话通知一下家主人。我是为什么要去拜访,又是哪天哪个时辰过府拜访都会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但如此,还会有人将去拜访的人是什么身份也都在帖子上标注出来让人家心里有数。收到帖子的人家,如果同意拜访,便也会回份帖子来。上面会写着恭迎大驾,扫榻相迎一类的客气词。两方一对接,这次的拜访就正式成立了。等到那日按时按点的过去就行。秦可卿收到拜帖,本想立时就回话的,不过想到她上面还有婆婆,便又拿了帖子去见尤氏。尤氏正在那里打发人给尤老娘送消息,可能是对这个继母和她带来的跟自己没血缘的两个妹妹着实厌恶,尤氏面上能看出明显的厌烦来。秦可卿站在一侧,对此并未言语。谁家还没几个糟心亲戚呢,她理解。就像她老子,就是叔伯兄弟太多了。“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尤氏打发了送消息的婆子,转头问秦可卿,看她手里拿着个帖子,顺嘴便问了句,“这是谁家的帖子。”“林家的帖子,西府敏姑太太家的,太太请看。”一边说秦可卿一边将帖子递给尤氏。以前两府关系亲密,所以府里大小事情几乎都以荣国府为主。就像这称呼上。因老太太尚在,贾珍又和贾琏是一个辈份的,所以尤氏是珍大奶奶,秦可卿是小蓉大奶奶。现在两府闹掰了,秦可卿直接建议家里的称呼长一辈,到是全票通过了。如今尤氏是太太,秦可卿是奶奶。“敏姑太太进京了?”一边说一边打开帖子,看到上面只写了黛玉和惜春的名字,眼睛一转便明白了。“到底是讲究人家,也怪难为她的。”尤氏明白贾敏和老太太是亲母女,这种事情还真的不方便说什么,不过能打发两个姑娘过来探病,到让尤氏心下满意极了。“两个姑娘进京,家里也没个大人,蓉哥儿媳妇看着照应一二也是咱们的道理。”“我年轻想得不周全,还是太太想的周到。前儿庄子上送了东西来,媳妇一会儿让人收拾出一份,跟回帖一道送过去。”顿了顿,秦可卿又笑道,“林家的姑姑是极好的人,当时若不是林姑姑当机立断带着咱们姑姑回去,指不定又要那府多少磨搓呢。太太看,是不是也送一份谢礼过去,再有姑姑在林家小住,月钱银子,府里的份例是不是也按时送过去?”养个小姑娘一年也没多少钱,将来不过一份嫁妆罢了。秦可卿什么出身,手里又握着不知道多少好东西,也因此做事大方,很有气度。这会子跟尤氏提起这个,其实想的也不是惜春住在林家麻烦了谁,而是惜春如今住在林家一来给她省了不少麻烦,二来还能帮着疏通林家的关系。旁的不提,自打上个月传出扬州巡盐御史失足落水不幸陨落的消息后,秦可卿就知道活着离开扬州的林如海,他的这个通州转运使有多少含金量了。虽然尤氏和邢夫人一样没有亲生儿女,但明显她的命要比邢夫人好一些。所以在银钱和管家上,尤氏都不与秦可卿起冲突。“这事你看着办吧。”这会儿听秦可卿这么说,尤氏可有可无的点头,说完这句话,尤氏不由又说起惜春来。亲爹老子和亲兄长被人害成这样,这姑娘咋还坐得这么稳呢。那还不是随了他们老贾家了。当然这话秦可卿没说出来,只是安静贤惠的陪在尤氏跟前,听她絮叨。等尤氏说完,秦可卿直接将锅踢给贾母,将惜春身上种种不宜都算在了贾母没用心教养上。“也多亏了林家知礼,肯送咱们姑姑回来。”“谁说不是呢。孰是孰非的,摊上那么个娘,姑太太也是为难。”尤氏听了,还挺认真的点了点头。“本以为她辈份高,出身好,却不想越老越不着调。府里的大姑娘,我到是见过一回,人品相貌皆是不俗,通身的气派虽不及你,却也比旁人强了许多,就是心气养的太高,忘了自己的身份。除了她,二丫头三丫头养的就跟小鬼似的。尤其是二丫头,十来岁的大姑娘了,那性子”摇了摇头,一副惋惜又不看好的模样,“好一好,也就是庶子媳妇的命。”那样的性子,若不是出身在那里,说是谁家内定的姨娘侧室也有人相信。尤氏的格局在那里摆着呢,秦可卿还好一些,小的时候也是宫里的教养嬷嬷用心教养过的,如今听到尤氏谈起三春,也有些物伤其类的感慨。虽是嫡庶有别,但三姑娘只认嫡母不认亲妈亲兄弟的作派,也不叫人看好。二姑娘到是个好性子的,可惜养得跟块木头似的,木讷又懦弱。自己房里的事都管不明白,谁又能对她有多少期待呢。至于四姑娘,虽然是府里嫡亲的姑姑,但秦可卿要说,那位的性子更像林家那位姑娘。不过是一个有人宠着,一个没有罢了。黛玉多得林如海宠溺,东西两府的人再没有不知道的。说起她哪个女人不嫉妒,不羡慕?反正秦可卿就羡慕极了。婆媳俩个又拿着帖子说了一通话,秦可卿就起身去按着尤氏的吩咐准备东西去了。派了个嘴巧又会说话的管事婆子将回帖和东西都送到林家。黛玉和惜春在黛玉的院子里见了那婆子,坐在那里听了那婆子转述秦可卿的话,随手打赏了两个荷包便让人回去了。秦可卿是表侄媳妇,是晚辈,坐着听很正常。其实就算尤氏派来的人,因为是同辈,黛玉和惜春其实也可以坐着听的。因为嫁进夫家的媳妇不及未嫁的姑娘尊贵。翌日,黛玉就算再不想离开温暖的被窝,到底还是艰难的起床了。让人梳了个简单的发型,只带了两朵宫花,一只珠钗,黛玉便不再让丫头往她头上堆首饰了。再轻也是重量,坠得头皮生疼。因还未入冬,哪怕天凉一些,一般人家也不起火烧炕。想着进了屋子不能再穿披风,黛玉又披了条湖蓝织锦厚缎子的披肩在身上。浅金米黄二色撒花褙子,粉色立领中衣,再一条浅粉色马面裙,配上湖蓝色的织锦披肩倒是好看的紧。衣服换好了,黛玉又在几件披风里找了条浅色暗花缎子镶边披风。白嫩小爪子指了指那件披风,丫头们便将其他的拿下去,将黛玉挑好的留下来。风铃最后又举了个描金匣子,黛玉在里面挑了只金丝镂空镶珠子的镯子戴在手腕上,又挑了对耳坠小心的戴在耳朵上,便叫风铃将东西拿下去了。从楼上下来,惜春已经坐在一楼的暖阁里了。惜春不像黛玉,穿衣打扮随心所欲。当然了,一来是妖精的思维叫黛玉对这些事并不怎么上心。二来也是因为林家家世和家底,她就算随便穿戴,也不会让人小瞧了她。这就好比原著里的薛宝钗。都说百万薛家,豪富一方。再有薛蟠花钱跟流水似的爽快大方,薛宝钗哪怕天天一身家常半新不旧的衣裳也没人会说她穷酸破落。当初的薛宝钗这样,现在的黛玉也是如此。但惜春却不能像黛玉那般了。米嬷嬷借调给惜春,惜春在规矩人情上又比往日多了几分通透。话不必太多,惜春便知道她今日必须打扮得富贵堂皇,否则转天就得有人编排林家的不是。黛玉于贾敏来说,那就是个熊到南天门的熊孩子。惜春跟黛玉一比,乖巧得让人感动。本来只是因为那点血缘亲情对惜春多有照顾,随着惜春伶俐听话技能的满点,贾敏对惜春绝对跟亲妈似的。衣裳首饰,贾敏都配套好了让人给惜春送去。穿什么衣服,配什么裙子,戴什么首饰,人家姑侄,哦不,是姨甥可有话聊了。去林家没几天,光是各类首饰就比在贾家几年攒的还要多。今天要回宁国府,因着已经入秋了,所以惜春特意带了一套小巧精致雕玉兰花的红玉金饰,不过由于年纪太小,这套大首饰也有几样没上身。除那套首饰,惜春腕上又带了两只镶了大珠子的虾须镯,摆动间生动可爱。衣服是鹅黄绣玉兰花圆领袍子,草绿撒花马面裙。丫头手里搭着的斗篷则是杏红镶边石榴红的对襟羽缎斗篷。这一身打扮下来,竟是比在荣国府时还要贵气逼人。相信再没人敢嚼舌头说林家对惜春不好了。黛玉有多能磨蹭,惜春太知道了,来了也不让人催黛玉,只拿了本书坐在那里一边等黛玉一边自己打发时间。因不是上门祭拜,所以为了吉利,俩人穿的都比较喜庆。黛玉下楼来,姐妹俩互相打量了彼此一回。穿上丫头拿过来的衣罩,便牵着手去吃早膳了。早膳仍旧带着些扬州特色,京城的传统早膳也有两样,算是照顾了姐妹俩不同的口味了。姐妹俩捡自己爱吃的吃,没一会儿功夫就吃饱了。漱了口,再脱下防味防油渍的衣罩,披上各自的披风坐着马车去了宁国府。哦,今儿她们除了探病外,还得将惜春的身世透出来。顺便将惜春的名字从贾家的族谱中划掉作者有话要说:电视剧版的,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就是刘姥姥初进荣国府的时候,贾蓉找凤姐儿借东西的一幕。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浮图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新,,,

章节目录

红楼之仙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外乡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外乡人并收藏红楼之仙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