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转眼又过了足足半月之久。

    随着天气渐渐转凉,整个汴京城也似乎宁静了下来。

    只不过在皇宫之内,却又是另一幅热闹的模样。

    几日之前赵桓主动请缨离开汴京前往应天府可是着实让王黼高兴了一会。

    谁知道赵桓在得到了诏令之后,并没有急着出发,反倒是以久病未愈的借口,继续呆在汴京。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暗中支持赵楷的王黼和李邦彦不由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太子好点了吗?”

    一个面容英俊,衣着华丽的中年人此时正在慢条斯理的说着,一扇巨大的青铜屏风立在他的身后,而屏风前面这是一个看上去雕琢的极为精细的巨大太师椅,甚至可以和坐床有的一拼。

    正是宋徽宗。

    而在他的下首边,则坐着一群衣着各不相同的人,只是当这些人看到了皇帝的这副神情之后,却又是神色各异。

    此时并不是正式上朝的日子,因此来,也并没有几个人除了几位宰相和几位重臣之外,也就只有太子赵桓。

    “儿臣好些了,多谢官家挂念。”

    听到皇帝的询问之后,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赵桓并没有起身而是坐在椅子上回答道。

    谁知道他的话音才刚刚落下,却有人紧接着问道。

    “太子殿下你主动请缨前往应天府,却又不动身,这是何道理?”

    见到其他人的都不开口,首先打破沉默的是一个坐在下首左手边第一个位置的老人,他缓缓的走到了大厅的中央,抱着拳,行礼之后才开腔说话。

    身为宰相的王黼站了出来。对着赵桓不住地发问,言语之间的语气似乎像是在诘问一样。

    “相公此言差矣!桓这几日偶感风寒实在是动不了身。”

    赵桓面色苍白,言语之间也没有什么中气。

    时间此时还只是刚刚入秋,他的身上却已披上了厚厚的皮裘,再加上那有气无力的回答似乎像是病入膏肓了一样。

    只不过,王黼却并不认同。

    “我前两天问过刘太医,说殿下您的身体全然不像是生病了。”

    王黼冷笑着当季就揭穿了赵桓的话。

    言语之间并没有留一丝一毫的情面。

    伴随着他的话,郓王一系的几位重臣也纷纷附和着说道,言语之间的意思,大多都是指责赵桓为何还不赶紧动身。

    “自当日朝会主动请缨之后已经过了足足有半月之久,应天府的局势紧张,还请太子殿下,您赶快动身。”

    就在赵桓被群臣围着攻讦的时候,另一位宰相李邦彦此时也不甘落后,微笑着说道。

    很明显,这位朝堂上出名的墙头草,已经完全站在了赵楷那里。

    目光回转到那个说话的王黼身上,只见他此时却是一副似笑非笑的神情,仿佛时时刻刻都能给人一种老好人一般的感觉。

    显然今日的王黼是有备而来的,果然伴随着李邦彦的话,下手边又走上来了一个人,却是一个年纪看上去和李邦彦差不多的老人。面容州长表情严肃,一袭暗青色的袍子,仿佛也能反映出此人的性格。

    “老臣今日刚刚回朝廷,但还是觉得储君贸然出京有些不应该了。”

    这个看上去古板异常的青衣老人,一边说着,一边却又欲言又止,也像是陷入了为难之中。

    不得不说,他的话到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不过,场上众人那交头接耳的模样却并没有影响到那个盘腿而坐的徽宗皇帝。

    直到声音渐渐落下,他才抬着头,扫视了一圈四周,却依旧没有说话。

    “童相公说的不错,臣也这么认为,储君不应该轻易离开。”

    而说话的则是蔡攸,一上来就是给别人鸣不平,言语间的意思自然是要皇帝收回成命。不过他这些话听上去却都是真心实意的,因此众人也不觉得他的提议有什么不对。

    看到两大权臣站在了赵桓这里,一时间朝堂之上大部分大臣也改变了风向,隐约之间居然在话语权上面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赵桓多年在朝所积累的威望此时才算是完全的展现了出来。

    不过,他的话才刚刚说完,赵桓却并不认同此时依旧只是坐在椅子上,见到众人的纷纷反对,便接着开腔说道:“桓乃太子。”说罢,却又好似不忿的接着道:“现下朝政有陛下和诸位相公,桓自当为官家分忧,再说了郓王身负宰相之才,桓自认才疏学浅还是干点力所能及的事。”

    赵桓冷笑着扫视了一圈刚才说话的所有人,只有在看下那个面徽宗皇帝时,才收回了几分嘲讽。

    可是他的心里却乐开了花,自己的父皇是个什么脾气赵桓早就摸得门清了,越是这种时候,皇帝反倒越是容易因为忌惮而下定了将他快速赶出朝廷的心思。相对应的对于赵桓所提出来的意见也会尽可能的满足。

    尤其是在和郓王一党完全撕破了脸皮之后,皇帝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将赵桓赶出朝廷,但是碍于赵桓麾下的势力,徽宗又不能一下子就废了太子,现在所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赵桓离开之后,尽量的破坏太子党的势力。

    而王黼之流显然不可能看破这个计划,在赵桓的预想中这人接下来必然会把矛盾透明化。

    果然,赵桓的话音才刚刚落下,那边的诘问就接踵而至了。

    “殿下你这是何意?”

    伴随着之前赵桓的话,坐在下首边的王黼被赵桓当众点出了心中所想,竟然有些恼羞成怒。

    “我说的难道不是实话吗?王相公的心思难道不是这样吗?”对于王黼的威胁,赵桓却并不在意,依旧冷笑着看着对方,还不等,王黼回话便又如同连珠炮一般的接着说道,“三日后,三日后我就离开,前去应天府,不过我却有事向父皇和童相公请求。”

    一听到赵桓的话,王黼也不再说话了,再次开口的却是童贯。

    “哦?不知老臣有什么事可以帮助殿下。”

    徽宗皇帝还没有开口,童贯有些惊讶的问道。

    不过,对于对方的提问,赵桓并没有急着回答,反倒是将目光投向了上坐的徽宗皇帝。

    “说说!”

    看到自己儿子的目光,徽宗皇帝也是饶有兴趣的问道。

    “孩儿要求有二,第一就是赦免一名镇江关押的罪徒,此人名叫宗泽,精熟兵事和政事,孩儿不识兵事,此人可以助我一臂之力。”

    赵桓站起身来,郑重其事的说道。说实话他的话只要是明眼人都可以听出来是托词,很明显这个宗泽一定是赵桓的心腹,要不也不会请求徽宗的大赦。

    然而就是这么明显的事情,徽宗皇帝却并没有揭穿,一听之后,只是稍稍沉吟了一会,便微微点头说道:“此事允了!再说说别的事!”

    见到徽宗同意了,赵桓就接着说道:“第二就是儿臣需要父皇派遣禁军的帮助,燕人和辽人遗民彪悍异常,而应天府归德军治下厢军却武备废弛,恐怕无法弹压燕地旧民,请调精锐西军五千同行。”

    此话一出,在场的所有宰相都面色大变,不得不说,这个要求实在是太过分了,区区流民哪里需要大宋朝最精锐的西北军去镇压,还需要五千之多。

    就连童贯也听不下去了,苦笑着劝道:“太子若是害怕流民生变,不若由老臣带军陪您一起去!”

    然而童贯的话还没有说完,徽宗皇帝却一抬手打断道:“此事也可以,不过五千太多了。”说着,不由得顿了顿,似乎是在思考什么,踌躇了许久之后,这才又开口说道:“三千!右卫将军种师道正好负罪在京城,你就从他哪里选一些人!”

    “谢父皇!”

    赵桓听后先是一愣,旋即又好像是大喜过望一样,连忙跪在地上磕头谢恩。

章节目录

大宋有昏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公子萧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公子萧落并收藏大宋有昏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