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汴京的歌舞升平不同,在南京应天府此时却是另一幅模样。

    “府尹大人,这几日燕地逃过来的人和本地的百姓已经起了十数次冲突了。再这样下去恐怕就要激起民变了!”

    一个师爷模样的人,此时正对着一位官员,满脸担忧的说道。

    他的手里攥着一本小册子。而里面的内容便是对于历次冲突的详细记录。

    谁知道这位府尹大人却并不在意,面对自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的师爷,极其淡然的说道:“写一封奏折,向陛下回报此时,直言民变愈演愈烈,急需一位钦差来稳定民心。”

    他的话说得并不快也给了师爷足够的时间记下来。

    “大人,现状还没有这么不可挽回!”

    师爷似乎对于自家老爷所说的话有些惊讶,在他看来眼前应天府的情况,虽然棘手,但是却完全还报不了民变的可能。

    这样向上报上去,岂不是夸大的事实。

    自古以来这种事只有往小了说的,可从来没有像府尹这样往大的说的。

    “就按我说的写!”

    很显然,应天府府尹并没有和师爷讨论这件事的想法,冷着脸又吩咐了一遍。

    师爷此时虽然依旧是满腹疑惑,却再也不敢怠慢了随即便坐在书案上草拟了一份稿子。

    ————————————————————————————

    又到了朝会的日子。

    文德殿里人头攒动。

    而出乎意料的是赵桓此时竟然也站在群臣之中,难不成他的禁足被解除了,脸上却是一副唯唯诺诺的表情。

    原来在拿到了他的好处之后,蔡攸自然也不怠慢,只用了不到五天时间,就草拟了一份回报递给了徽宗皇帝。

    这事本来就极其蹊跷,再加上又查无实据,皇帝自然就解除了对太子的禁足。

    “应天府刚刚递上了折子,说燕人流民和本地人矛盾丛生,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居然已经起了十几次冲突,府尹害怕因此酿起民变,上书请求朝廷派遣一名钦差大臣前去安抚。”

    右相李邦彦向前走了一步,看着精神有些萎靡的徽宗皇帝,踌躇了许久,这才开口。

    听到了李邦彦的话,赵桓的心里愈发激动了,谋划了这么多天终于要收获了,当然他的脸上却还是在努力维持之前的表情。

    “哦?”

    这则消息一下子就把徽宗皇帝所有的睡意都驱赶掉了,毕竟太行山宋江等一伙匪徒和方腊叛乱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因此对于这些事情,此时的徽宗可再也不敢忽视了。

    “诸位爱卿可有什么想法?”徽宗面色凝重的问道。

    皇帝的这个提问更是让赵桓在心里乐开了花,他偷偷地抬起头,和蔡攸对视了一眼,眼神交流之下就已经互相了然了一切。

    因此,就在皇帝的话音刚刚落下之后,接着他的话头。蔡攸便首先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此事非同小可,朝廷可一定要重视。燕人流民本来就是辽国余孽,一向不以大宋为母国。此时和本地之人生了嫌隙,恐怕很容易出大问题。而且辽人一向悍勇,这事就更加不能掉以轻心了。”

    蔡攸的面色虽然没有大的变化,可语气却极其严肃,直言不讳的说出了自己所有的想法。

    果然伴随着自己宰相的话,皇帝的脸色也变得愈发难看了。

    “那爱卿可有什么主意?”徽宗皇帝急忙问道。

    赵桓早就料想到,之前的几次大起义已经给徽宗留下了很深的恐惧感,若是再听到蔡攸添油加醋一般的话语,一定会更加害怕,甚至是病急乱投医。

    “臣以为,我们不光需要派一名钦差过去,而且这个钦差的身份还不能低。最起码也得是亲王或者宰相前去安抚。”在赵桓眼神的暗示之下,蔡攸抚摸了一会自己的胡须,这才下定了主意,说话的时候却面露难色。

    这也难怪宰相身兼国家的重责,哪能轻易就派出去。若是指派一个小官过去,怕是没办法指挥的动府尹。

    而宋徽宗显然也想到了这层,他思虑了良久之后,这才说道:“宰相不可轻动,不如派与一个亲王过去!”

    这话说完之后,赵桓的心里简直乐开了花,不由得暗暗地感叹了起来。

    “陛下所言极是!”

    不光是蔡攸,其他的几位宰相也急忙附和道。于公于私他们可都不想千里迢迢地跑到应天府去。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够守着自己的安乐窝一切就足够了。

    至于朝廷之上的几个王爷更是成了鹌鹑,就连郓王赵楷也不由得向后退了一步,缩着脑袋不再说话,生怕会引起皇帝的注意。

    只不过和赵楷不同,此时却有个人主动站了出来。

    “儿臣愿往!”

    一直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的赵桓,此时却突然主动站了出来。强行压制住了心里的想法之后,一改唯唯诺诺的样子,快步走上前去。

    他的话仿佛是一道惊雷一样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就连徽宗皇帝也愣了半晌。

    “不可!”

    首先跳出来反对的却是宰相李邦彦,他和赵桓暗暗地对视了一眼,火急火燎的站了出来。

    “太子乃是国之储君,岂可轻易离京?”李邦彦紧接着说道。

    “不错,(是的),相公说的对!”

    而李邦彦的话显然引起了许多大臣的共鸣,纷纷附和。在他们看来储君怎么可以离开京畿之地呢?便不由分说的反对了起来。

    原本支持郓王的大臣一下子就成了少数派,全然没办法和支持太子的大臣相抗衡。

    见到这幅情况,赵桓的心里更是激动了,对于自己的父皇他自认为是很了解的,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出于对自己麾下势力的忌惮,反倒会乾纲独断,力排众议。

    果然,就在大臣们纷纷反对的时候,更加出乎意料的事情却发生了。

    “可以!”

    出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徽宗果真选择了无视其他大臣的话,竟然如同顺水推舟一般同意了赵桓的请求。

    不过也许是为了安抚一下太子,亦或者为自己争取足够的时间清除太子党。

    紧接着,还不等其他臣子反应过来,皇帝便又大笔一挥说道:“封太子赵桓为南京留守,归德军节度使,节制京东路。全权处置应天府事物。”

    徽宗皇帝的话说的并不快,但是每一个字都在朝堂之上激起了千层浪。

    不得不说,皇帝的手笔极其大方,不但给赵桓加封了节度使,还把整个京东路的处置大权送了过去。

    然而,即使是这么慷慨,太子突然远离了首都也是实实在在的,一些中立派的大臣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难不成皇帝起了换太子的想法?”

    一时间这个念头竟然充斥在了每个大臣的心里。

    本来最近的汴京就流传着赵楷乃是榜眼之身的流言,而太子所写的那首抒发苦闷心情的词更是家喻户晓。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觉的投向了赵桓和赵楷。

    有些人甚至已经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

    现下眼看着太子就要失势了,他们自然要想想出路。

    “要是无事启奏的话就退朝!”

    而徽宗皇帝却并没有在意大臣们的想法,见不再有人奏报事情,冷着声说道。

    ——————————————————————————

    三个时辰之后,

    郓王府。

    “相公!传遍京城的那件事可是你安排的?”

    赵楷一边喝着茶,一边问道,眉飞色舞的样子却暴露了他此时所想。这几日由于京城内的传闻,本就已然让他名气大涨,今日赵桓又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主动离开了汴京。

    对于赵楷来说,这一切无不是极其有利的。

    对于帮他造势的传闻,赵楷想来想去也只有王黼会这么做,因此,这才刚刚散朝,就把对方请到了自己的府上。

    “此时不是殿下自己安排的?”

    然而,王黼在听后,却也是满脸诧异。

    “我?”赵楷不由得愣了一会,这才否认道:“不是的,我以为是相公你干的!”

    说罢便面露奇怪的看向了王黼。

    “难不成是贵妃娘娘?”

    王黼皱起了眉头,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而赵楷显然也没办法给他答案。

    就这样,一老一少两个人竟陷入了无言的尴尬之中,面面相觑的对视了起来。

章节目录

大宋有昏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公子萧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公子萧落并收藏大宋有昏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