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索。倘若一切真理都被他发现干净,倘若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从

    而教训人或者故意安抚人,那么他就无力去影响别人了。唯有当他在探索之

    中的时候,观众、听众、读者才会跟他在探索之中心心相印,携手共进。”

    这种探索精神包括他在作品中无情地解剖自己。以他三部著名的长篇为例,

    战争与和平中,在彼埃尔身上;安娜卡列尼娜中,在列文身上;复

    活中,在聂赫留道夫身上,都可以看出托尔斯泰的身影,他和他们一道在

    生活的激流中经受锻炼,和他们一道在困惑中思考,承担烦恼、痛苦、疑虑,

    一道探求人生的意义。那些篇章读来是如此亲切,而且激发读者的思考。

    我无意在这里去研究托尔斯泰的艺术观点和艺术实践,那是一个浩瀚

    的海洋。我只是在读了茨威格的走向天国这个短剧后感到在这个老人悲

    剧性的行为中,还是可以看到他的仁厚的心,他的对生活的激情、对人生的

    执着,他的真诚,他的探求真理的精神一句话,他的伟大的人格力量。

    作为自己的教义和信念的“殉道者”,他并没有能走向“天国”,但是,凭着

    这样的人格力量,在文学的道路上,他却通向了“圣殿”。他在这方面所留

    下的许多宝贵的经验,是值得我们认真汲取的。

    意大利作家皮奥维尼曾经谈到过,当代西方的批评家和活跃的艺术家

    page44

    们,在十九世纪的俄国灿烂的小说家星群中,基本上只提出了两个名字

    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而大部分西方作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陀思妥

    耶夫斯基的影响,譬如从卡夫卡到贝尔纳诺斯。而要在新一代的小说家中找

    到托尔斯泰的文学传人,就不那么容易了。他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

    数不清的支流,乃是我们的现实,而托尔斯泰却是理想。对我们来说,按照

    托尔斯泰的方式,如果不是形似,写满一张纸,要困难得多。而要做到在我

    们身上也具备足以容许我们真诚地写下这张纸的那种内在的精神力量,那就

    更难了。”这谈的是西方的情况,但恐怕也是值得我们的作家想一想的。

    托尔斯泰的出走和他的死,当时是震动了俄罗斯大地的一件大事,也

    使全世界瞩目。茨威格通过戏剧的形式,在浓缩的篇幅内,再现了这一历史

    事实。因为究竟是文学作品,这里面有一点虚构。但从总体看,它是真实的。

    对于托尔斯泰,茨威格当然是崇敬的,而他并没有“拔高”他。这种严肃、

    认真、力求符合真实的态度,也值得我们传记文学的作者们参考。

    悲剧与赞歌

    关于卓别林的舞台生涯

    不能将舞台生涯简单地看作是一个悲剧。它是一个悲剧,但

    也是生的赞歌。

    在这部影片里,卓别林不是以他已为全世界所熟悉而且喜爱的流浪汉

    的形象出现,而几乎是以他本人的形象出现的。也不像他过去的影片,它不

    是喜剧。它在风格上更严肃,而且带着一种悲怆的气氛。比起他的别的作品

    来,卓别林在这里进行了更深入的人生探索和更强烈地表现了他的人生信

    念。因而,对于了解卓别林,它是重要的。影片在艺术上达到了诗的高度;

    但是,也表明了由于作者的思想的限制而来的艺术成就上的限制。

    这是关于一个年轻的舞剧女演员和一个年老的丑角的故事。影片描写

    了这两个萍水相逢的艺人的不幸的遭遇,他们的相互帮助和他们之间的纯真

    的感情。

    舞剧演员梯丽是令人同情的。她由于贫病交加而企图自杀。她还那么

    年轻,而对生活却已那么绝望。那个丑角卡伐罗也是令人同情的,他曾经是

    一个名震一时的伟大的演员,而今他老了,潦倒了,连挣得一次演出的机会

    都这样困难,在演出的中途又被撤换了下来,他终于只有混迹在街头艺人中。

    一代伶人的下场竟是如此。

    卡伐罗将自杀的梯丽从垂危中救活了过来。为了替她治病,他忍痛卖

    掉了心爱的小提琴。他细心地照料她,使她恢复了健康;他想尽一切办法鼓

    舞她,使她恢复了再生活下去的信心和男气。正是由于卡伐罗的帮助,

    梯丽又重新走向了舞台,而且获得了成功。于是,她又想尽一切方法去帮助

    卡伐罗。从这中间,我们看到了“天涯沦落人”之间的动人的情谊。

    但更使人感动的,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关系。梯丽成名以后,提出要和

    卡伐罗结婚。卡伐罗感到温暖而且深受感动。他对她当然也是有感情的。但

    page45

    正因这样,他不能接受她的感情。

    他认为梯丽只是仅仅只是想爱他。不是么,他是太老了,而

    且身体这么坏。他知道梯丽过去悄悄地倾慕过一个年轻的音乐家,机缘使这

    个人现在正和梯丽同在一个剧团中,而且是她的舞蹈的钢琴伴奏者。在一个

    夜半,醉酒的卡伐罗无意中听到了那个音乐家对梯丽倾诉他的爱情。那么,

    他也是爱她的。卡伐罗喜悦因为梯丽将有一个可以为她带来幸福的伴侣

    而又痛苦因为他不得不离开梯丽,为了成全他们,为了使梯丽忘掉自己,

    卡伐罗孤独地走进了茫茫人海中。

    梯丽没有接受年轻音乐家的爱情。卡伐罗的出走真正伤了她的心,使

    她大病了一场。她对卡伐罗的爱可能只是感激的升华,但她提出要和卡伐罗

    结婚并不是虚伪和矫情。她的名声遍及欧洲,她更惦挂不知流落到什么地方

    去了的卡伐罗。她跑遍伦敦全城,终于在一家小酒店里找到了他他穿着

    街头艺人的服装正在卖艺。少女含泪微笑着,坚决要与老人生活在一起。她

    说:“只要能使你幸福,我做什么都愿意。”而老人说,正因这他才痛苦,才

    不得不离开。他们之间的纯真的、高洁的感情使他们的灵魂发出光辉。卓别

    林自己在未成名前也经历过穷困的生活。他深知沦落江湖的艺人的辛酸和痛

    苦。他是带着深厚的挚爱和同情来刻画这两个受着生活重压的小人物的。

    但影片更可贵的是表现了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于命运的不屈的精

    神。卡伐罗向躺在病床上,对于生活已感到厌倦和畏缩的梯丽说:“幸福,

    它是存在的。为幸福而搏斗这是壮丽的事。”他说:“不要对不幸和死亡

    步步迁就。当然,死亡是免不了的,但是,也还有生活生活生活想想

    那蕴藏在宇宙中的力量,那使地球旋转、使草木生长的力量,这同样的

    力量在你内心也是有的呀只要你能鼓起这种力量、勇气和决心。”卡伐罗

    自己,虽然潦倒了,还保持着人的尊严;虽然衰老了,还追求着胜利和荣誉。

    在梯丽的帮助下,他终于得到了一次为他而举行的隆重纪念演出。梯丽的心

    情兴奋、激动、紧张,她了解卡伐罗,她知道这次演出的成败对卡伐罗是生

    死攸关的。而在卡伐罗自己,当他这次重返舞台,只有一个选择,他需要的

    不是观众的宽宏大量,不是同情和哀怜他的自尊心使他决不能接受这个,

    而是真正的成功。在演出前,他偷偷地喝了一些威士忌,他知道这对于他可

    能是致命的,因为他有心脏病;但是,为了演出的成功,这却是必需的,他

    要得到刺激和灵感。

    演出真的得到了极大的成功。卡伐罗在舞台上恢复了青春。前台后台

    都轰动、沸腾了。

    他达到了他的艺术的顶峰,同时,他也堕入了死亡的深渊。他在

    听到了观众的雷鸣般的掌声和彩声后,在舞台的侧幕边死去,如同一个胜利

    的将军死在战场上。

    这是一个悲壮的象征:为了艺术的胜利,不要害怕死亡;用艺术的胜

    利去征服死亡。不,这不仅仅是为了艺术。人,为了真正的幸福,为了

    尊严和荣誉,要作出最大的努力,要不惜任何代价,去攀登应该达到和可以

    达到的高峰。

    当梯丽软弱的时候,卡伐罗鼓励她站起来。当梯丽病后第一次正式参

    加演出,临出场前,她惶乱,恐惧,觉得自己的瘫痪病又要犯了。在这关键

    的时刻,卡伐罗对她猛击了一掌,使她奔向了舞台人生的战场,而卡伐

    罗自己,虽然他也灰心过,颓唐过,甚至绝望过,现在又用他的胜利和死,

    page46

    表明了艰苦、勇敢的搏斗精神。我们我的意思是,包括那些经受过无产阶

    级战斗洗礼的人们不能不为他的这种精神所感动,而且,我们也不是不能

    从那当中汲取力量的。

    所以,我们说,不能将舞台生涯简单地看作是一个悲剧。它赞美

    了生,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追求,对人的荣誉和尊严的渴望,歌

    颂了不屈不挠的搏斗精神。这应该是这部影片所想表达的真正的主题。

    然而,舞台生涯又不能不是一个悲剧。在繁华而黑暗的资本主义社

    会中,那些处于底层的小人物的命运不能不笼罩在阴影中。他们的个人搏斗

    虽然惨烈然而是无力的。他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获得成功的只是少

    数。有几个登上了艺术宝座的卓别林呢而无数的梯丽在青春年华就走向了

    毁灭;无数的卡伐罗还流落在街头,度过他们凄凉的晚年这部影片的片

    头上写着:迷人的脚光之下年老的死去,

    让年轻的登场。

    卡伐罗弥留时,梯丽正在舞台的明亮而柔和的灯光下舞蹈。她跳跃、

    旋转她正当艺术的青春。就这样,卓别林通过卡伐罗歌颂了老人的

    悲壮的死,而对年轻的梯丽们表露了衷心的祝福。

    然而,悲剧是不应该延续下去的。卡伐罗的潦倒的暮年,不应该是将

    来的梯丽的命运。

    而为了这一点,那些小人物应该有新的理想,新的搏斗方式。但

    这却是卓别林没有想到、在影片中没有探讨到的。这里就正显露出卓别林的

    思想限制。

    同情那些小人物,希望他们能有更好的命运;赞美生,赞美不屈不挠

    的搏斗精神。这都很好。从这中间表明了卓别林的人文主义精神。然而,这

    一切并没有放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面,他借卡伐罗对梯丽所说的那些鼓励的

    话,如前面我们所引的,虽然好像很豪壮,却是空洞的。仅仅只是争取个人

    成就的搏斗,并不能改变卡伐罗们和梯丽们的命运。那样,生活延续下去,

    搏斗延续下去,而悲剧也同时将延续下去。卓别林有一颗善良的心,但他对

    梯丽们的祝福,只能是美丽的泡沫。有人指出过,舞台生涯带着一些自

    传的性质,在卡伐罗身上可以看到卓别林自己的影子。这话是有道理的。当

    然,卓别林不同于卡伐罗,他在年轻时就获得了极高的地位和声誉。然而,

    卡伐罗的那种对生活的信念和搏斗精神,应该也就是卓别林自己的。卡伐罗

    说:“年龄愈大,愈想活得热烈些。”我记得卓别林晚年也对人说过:即使拄

    着拐杖,也要拍好最后一部影片。这种“壮心不已”的精神是令人感动的。

    在舞台生涯中,卡伐罗最后的演出是成功了。那是卓别林为了鼓舞人们,

    也为了鼓舞自己,不能不叫他成功。但卓别林的最后几部影片却没有达到人

    们所期望的水平,那不是由于年老才尽,而是因为他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没有达到这个时代可以达到的高度。

    卓别林不愧为一代的艺术大师。他受到全世界千千万万的观众的喜爱

    和赞扬,这不仅由于他的卓越的辉煌的表演艺术,也由于他对小人物的同情

    和热爱,人文主义的精神渗透在他的许多作品中。然而,我们也看到,不是

    安身立命于坚实基础上的人文主义,有时又会反过来成为他艺术斗争中的限

    制和负担。1979年北京

    page47

    阴影中的凯旋门

    凯旋门的主要情节是:恋爱与复仇。作者雷马克在另外一部小说

    流亡曲中,借一个人物的口说过:“恋爱与复仇是人生最快意的两件事。”

    但读完凯旋门后,却没有使人感到快意,充溢和笼罩着全书的是低沉伤

    感的气氛。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雷维克是作者的英雄。他是一个德

    国人,一个有名的外科医生,善良,正直,勇敢,慷慨。在纳粹初上台时,

    他帮助过几个受通缉追捕的人,因此自己被关进了监狱,经受了酷刑。妻子

    遭牵累也被捉了去,受尽折磨后自杀了。雷维克经过极大的艰危越狱出来,

    逃亡到巴黎,没有护照,非法地过着极不安定、毫无保障的生活。

    他从前曾经有过的很多东西安全、希望、信仰、抱负现在都

    没有了。他自己说:“至多有一点儿绝望,一点儿勇气,否则便是内在和外

    在的生疏。”他只能随遇而安,得过且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别人,

    也从一些还算正直、善良的人那里,从一些与他处境相同或类似的人那里,

    得到一点儿温暖和帮助。他将这样生活下去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在他的

    非法处境中,这种意外出现的可能是太多了,一直到他的暮年,到死。不,

    连这些都是他很少想到的:没有明天。

    但一个女人撞进他的生活中来。在寒冷的黑夜中,在赛纳河边,他同

    一个刚到巴黎的女子邂逅。一个偶然的意外,使这个意大利籍的女子孤独无

    倚。雷维克出于同情帮助了她,一如他帮助任何人。那个女子琼恩,出身于

    小资产阶级家庭,受过一点教育,凭着她的美丽和一点小的才能,在繁华而

    又黑暗的大都市中出没,在人生的海洋上浮沉。她渐渐地爱上了雷维克。雷

    维克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一向将爱情当作负担,却也渐渐爱上了她。琼恩对

    雷维克有着真实的感情,在生活上却是比较随便的。雷维克并不追究她的过

    去,但当他发觉,彼此相爱后她还与人同居,他的心灵就受到深重的损伤了。

    不过,也不能完全怪罪于她,这是由于雷维克在一次意外的放逐中所引起的。

    谁让他在街头去抢救一个因偶然事故受伤的老太婆呢。他被带到警察局去做

    见证人,却暴露了非法的难民身份,以致被驱逐出境。琼恩焦急地等待了几

    个月,毫无音讯,以为他不会回来了。

    雷维克真心爱着她。他是先感觉到真正为她所爱,因而渐渐地爱上她

    的。在动荡的艰难的生涯中,能够真正为人所爱是一种幸福,一种慰藉,一

    种温暖;是夜行中的星光,是风雪中的茅屋,是沙漠中的清泉。那个女子虽

    然过着放荡的生活,却有着一颗还算是纯洁的心。

    而雷维克在玩世不恭的掩盖下也还有着一颗热切的心。由于他是认真

    爱着,因而对那个他认为是损伤了他的女子就采取了抗拒的态度。这不是嫉

    妒。他自己也有过露水似的情谊,随风而逝的爱情。只是由于他现在是认真

    地爱着,于是他要求完整的爱:全或无。

    几乎与这一场惨淡的恋爱进行的同时,他遇到了那个在德国曾审讯他,

    对他施过毒刑,逼死了他妻子的纳粹军官。那个人负着秘密任务被派到巴黎

    来。这次偶遇使雷维克热血沸腾,复仇的渴望甚至超过了恋爱的激情。鲁迅

    page48

    先生在他译的契诃夫的小说坏孩子的后记中就说过,复仇的欢乐是大过

    爱情的欢乐的。爱情是对寂寞的心的一种安慰。而复仇也是一种安慰:对带

    创的心,对屈辱的灵魂;而且不仅对受难的生者,也对含冤怀恨的死者。他

    将爱的纠葛推在一边,集中全部精力,作出种种努力,经过煞费苦心的安排,

    经过坐卧不安的焦躁的期待和守候,而且冒着极大的风险,终于将那个纳粹

    军官暗杀了。

    他享受了复仇的欢乐,但这不是兴奋和狂热,而是心灵得到了某种平

    静。也许,他甚至感到有一点茫然和空虚吧。事情往往是如此的,奔赴目标

    时的激动,甚至超过了到达目标以后。对于雷维克来说,他亲手杀死了敌人,

    却在生活中失去了目标。而另外,他还没有至少暂时没有别的什么目标

    可以奔赴。

    而这时,给予他复仇的胜利以嘲笑似的,在乌云翻滚的欧洲,纳粹德

    国将战神的车轮转向了巴黎。他杀死了一个纳粹,但依然没有逃脱纳粹的魔

    影。杀死了一个敌人,但一个强大得无比的敌人又逼近了。

    不久,又一个人死在他的怀中。这一次是他的情人。琼恩被与她同居

    的那个男子开枪打伤了。琼恩带着伤打电话请雷维克去。雷维克以为她又和

    以前一样在玩鬼把戏,想骗他到她身边。但是,当他一知道情况属实以后,

    就立即改变了冷淡的、抗拒的态度,显得十分慌乱了。他急急忙忙地赶了去。

    爱者在血泊中。

    ...  </P></TD>

章节目录

曾卓散文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曾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曾卓并收藏曾卓散文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