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要开怀大笑。

    在这次的火灾之后,赵天知,为了替蒋纯祖复仇的缘故,就用同样的方式把中心小学点

    着了。但他当场就被捉住了,挨了一顿毒打,被捆进了镇公所。关于蒋纯祖们,传来了凶险

    的消息,于是他们就在黎明之前,离别了他们底纯洁的爱人们,开始了逃亡。

    这些事情,是发生在这年的初春,在这个时期,在国内,是发生了一些严重的事情;那

    种猛烈的波浪,是激荡到石桥场来了。石桥场是下了决心,要肃清蒋纯祖们了。对于蒋纯祖

    们啊,在这个斗争和流亡里,他们是始终听取着这个时代底壮烈的呼号,和它底光荣的命

    令:“前进”

    张春田悲痛而矜持,拒绝逃亡:他要留下来,拯救他底学生。王静贤是没有和大家见面

    就逃到县城里去了,对于这,蒋纯祖觉得悲伤。蒋纯祖和孙松鹤,跑到万家姊妹底家里去,

    警告她们应该暂时躲避,从她们拿到了一些钱她们底积蓄向荒野逃亡了。

    孙松鹤说,他临县的乡下有朋友,他们应该下乡。“那么,我们去吧”蒋纯祖热情地

    想去了,“亲爱的石桥场,纯洁的姊妹,亲爱的克力啊让我们前进”张春田,为了拯

    救他底学生,和他底生平的唯一的知己,托了一些人,并且在镇公所后面的荒地上徘徊了一

    整夜,有时假装大便,有时钻在草堆里,有时,就迫近了那间房子,把眼睛,嘴巴,耳朵,

    轮流地贴在壁缝里。

    “走开叫大家都走开不要紧,我不要紧”赵天知在壁缝里回答说。

    张春田,就从壁缝里,塞进了五十块钱去。第五天,赵天知被放在滑竿上抬到县城里去

    了。赵天知,从一种单纯的献身的决心在这个世界上,他底先生和朋友,是那样地爱着

    他就非常的安心了。他相信,他底献身在纵火的时候,他是绝对地可以逃跑的,但

    他,为了怕连累朋友们,挺身受缚了是拯救了他底朋友们。在滑竿上,这个猛烈的囚

    徒,是非常的欢欣,他准备像阿q那样画一个圆圈,他像阿q那样耽心会画得不圆。经过山

    顶上的一家小店的时候,他突然有奇想,请求别人停一停,下来买了一串炮竹。他买了一串

    炮竹;这是谁也不会想到的。他坐上滑竿,得意地放起炮竹来了。

    但事情也并不怎样可怕,何寄梅们,是有些胡涂的,赵天知,他底狡猾,是足够应付他

    们。最初,赵天知听说他明天就要被枪毙了,随后又听说他已经被判定无罪了。但不管有罪

    无罪,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逃掉了。

    他拼命地奔了回来,在一间破庙里,找到了张春田。他们相抱哭泣。张春田仍然不愿逃

    亡,于是赵天知就陪伴着他。他们每天换一个居所。最后,他们就睡到赵天知家附近的一个

    被密林遮盖着的,阴湿的岩穴里去。赵天知底母亲每天在黎明时送进炭火和粮食来,这样,

    他们住了五天,未出岩穴一步。

    岩穴里面的奇异的生活,也有可以作乐的地方。他们不停地谈笑:他们,在痛苦的心情

    里,谈一些猥亵的故事,用来娱乐自己。他们在岩穴里放声大笑。他们看见追寻的人在对面

    的山坡上走过;在夜里,他们紧张地戒备着野兽。有一些凶厉的鸟雀,在黑夜中啼鸣着;有

    一只猫头鹰,每次总由远而近,最后停在这个岩穴底顶巅上,发出它底显赫的啼叫。在第

    四,第五夜,赵天知觉得非常的烦恼,爬出了岩穴,和它做着勇猛的斗争了。它飞回去,又

    绕了回来,发出絮絮的声音,它底不闭的,激视的,怀疑的眼睛、在黑暗中显得明亮,妖

    异。这对眼睛,使赵天知激动得差不多要发狂;好几次,赵天知从岩石上滚了下来,落在枯

    草和荆棘里。这一段生活,在过去了之后,便在他们心里产生了一种美丽的,紧张的情

    绪,这只猫头鹰,便成了一位值得怀念的,在他们底凄凉的生活中玩弄着善意的恶剧的友

    人。

    终于,赵天知说服了张春田,他们开始逃亡了。

    到了现在,对于这个世界,张春田是整个地失望了;他觉得,并不是失败了,而是失望

    了,因为,在人生里面,他是还是有着一种他自觉是高贵的执着的。如果有谁明白,他是怎

    样地爱着那一切纯洁的,新生的东西蒋纯祖说,怀着它底偏见谁便能懂得,他底失

    望,在这一瞬间是怎样的彻底了。在这一瞬间,他是毫不挂念他底胡德芳,和他底儿女们

    了。他向赵天知说,他希望从此脱离这个社会底一切,他预备上山去当土匪,或者到庙里去

    做和尚。赵天知当然是完全地赞同他,赵天知悲凉地觉得,好久以来,他便怀着这样的念头

    了,在人世,是一无可为。

    于是他们就向深山中出发了。在他们最初,觉得是看破了一切,他们沿途讲着荒唐的故

    事,不住地哈哈大笑,是非常快乐的。但这样地毫无目的地走了两天之后,他们就困倦,失

    望起来,不能知道自己要走到哪里去了。

    在快乐时,张春田觉得自己简直像那个贾宝玉。但到了踌躇起来的时候,他就觉得去做

    和尚,或者当土匪,是不可能的。沿途看到的那些寒酸的,破烂而荒凉的庙宇,使他觉得厌

    恶。他们走进一座庙宇,看见里面一切都倒塌了,蒙着厚的灰尘,而在角落里,睡着一个乞

    丐。这样,他底那个感伤的,古中国的幻想,就受到了毒辣的嘲笑了。

    他走到佛座后面去,随即他苍白地,厌恶地走了出来。“快走快走”他叫,一口气

    奔到门外,而站在冷风里。第三天他们在深山里找到了张春田底一个亲戚。落着雨,这地方

    是这样的荒凉,他们爬上山顶的时候,已经全身透湿,而且完全疲惫了。这家人家没有一点

    声音;张春田底亲戚,一个老人,蜷伏在快要熄灭的火旁。这个老人,曾经当过土匪,关于

    他,有很多的传说,但现在他疲弱,无生机,不想动弹了:差不多整个冬天都这样地坐在火

    旁。对于张春田底到来,他不觉得奇怪,他不愿和他谈话。而晚餐的时候,由他底媳妇用红

    苕和糙糠拼凑起来的那一点食物,是使张春田落在强大的痛苦中了。

    张春田底对于蛮荒的幻想就是这样地破灭了。他们来到一个小镇上,不知往何处去,住

    下来了。

    他们都变得非常的阴沉。他们在这座小镇底一个脏臭的客栈里住了一天,两天,三天。

    因为张春田没有动作的意思,赵天知就避免提起。赵天知明白,张春田是非常地痛苦。整整

    三天,他吃得很少,说话更少;他躺在黑暗的角落里,几个钟点几个钟点地用呆钝的目光凝

    视着一个固定的地点。他差不多是完全的没有生机了,在他自己说来,在这种状况里,他不

    忧愁,不痛苦,他什么感觉也没有,他不觉得自己是在生存着。这种状况是把赵天知骇住

    了。在这三天内,赵天知一步都没有离开他,对他表现出一种彻底的忠心,用无微不至的关

    怀使他舒适,安慰着他。第三天,钱不够了,赵天知向客栈里主人卖去了他底唯一的一件毛

    线背心。他对张春田瞒住了这个。他觉得很难受,因为他心里的那种热情的缘故,他觉得他

    对张春田有罪。他觉得,因为他所怀的积极的理想的缘故,他对张春田有罪,正如一个准备

    结婚的充满希望的青年,面对着他底失恋的,贫病交迫的朋友,觉得自己有罪一样。

    第四天早晨,张春田问到了赵天知底毛线背心,赵天知说,不见了,被人偷去了。张春

    田,在他底静止的,空虚的状态中,明白赵天知底心情,明白周围的一切,不愿有所表现。

    在第四天早晨,这一切印象,是突然地集中了起来,唤起了他底极大的悲哀。他沉默了一

    下,说他们应该走了。他未说要到哪里去,赵天知沉默地跟随着他。赵天知,无疑地是要跟

    随着他,直到世界底尽头的,假如他真的会走到世界底尽头去的话。这是晴朗的,阳光辉煌

    的早晨,他们走出这座小镇,投入一阵红亮的炫光中,就消失了。

    这次他们向重庆走去。

    二

    孙松鹤和蒋纯祖,在亡命的当时,是非常的激动;差不多是非常的快乐。离开石桥小

    学,走过那间暗淡的,发臭的,积着废纸的办公室时的温柔的、虔敬的、哀伤而严肃的心

    情,蒋纯祖永远记得,怆惶地锁闭着面粉厂,在一阵短促的凝静里,听到了山坡上的凄凉的

    歌声,这时的感激的,庄严的情绪,孙松鹤永远记得。那样亲切,那样严重,那样的热烈、

    痛苦,觉得有无穷的话要说:告别两姊妹时的情形,永远是庄严,纯洁的回忆。亲切地痛苦

    着的儿女之情啊假如他们当时能够知道即将发生的那一切啊

    这个时代底热望和冷淡,是严厉地苛责着他们底儿女心肠。但虽然如此,在亡命的道路

    上,在寒凉、饥饿、疾病里,温柔地呼唤,并抚慰着他们的,仍然是这种儿女心肠。那在先

    前被认为不值得重视的,被诅咒,被憎恶的一切,是灿烂地集合了起来,成为福音了。爱情

    在他们心里;他们从来没有经验过这样新鲜,这样浓烈,这样温柔,纯洁的爱情。他们宝贵

    这个,甚于人的一切;他们确信,在苦难底末尾,他们将得到丰盛的报酬。他们相互之间现

    在是这样的坦白,实在;他们谈论他们底爱情,正如两个单纯无知的青年。他们,在潦倒

    里,常常地振作,乐观了起来,显得那样的天真,唱着恋歌。在这里,优越的才情,虚伪的

    骄傲,冷酷的自私,虚荣的竞争,是都完全消失了。蒋纯祖温柔地相信,活着,必须行动,

    他应该像所有的人一样地去结婚,承担一切:那个“胡德芳”,终归是并不怎样可怕。在这

    个温柔的信念里,他是怎样地赞美着他自己底纯洁呀;假如他觉得痛苦,那便是他底自私的

    过去不肯轻易地饶恕他。

    他向孙松鹤告白了,他说他已经明白了自己底自私,傲慢、虚荣;从此他将照着大自然

    底样式,在春天开花,在冬天抱着对春天的庄严的信念,平实地为人;他将照着一个穷人的

    样式,平实地为人。孙松鹤由衷地为这个欢呼;因为在过去,这个蒋纯祖,是扰得他那样的

    痛苦。

    他们每个人在身上背着一条军毡,他们每个人拿着一根木杖,急急地通过了那些人烟稠

    密的,或荒凉破落的乡场。他们在预定的几个目标上都遭到了失望。他们到保育院里去找朋

    友,但保育院已经驻了兵;他们到某个县城底小学里去找朋友,但这个朋友已经不在:他在

    一个星期以前遭到了不幸的变故。他们流浪了半个月,用光了所有的钱,他们无路可走了。

    在一个完全黑暗的,凄惨的夜里,他们从县城动身了。他们不知道要到哪里去。他们底心情

    都可怕了起来,在黑暗中摸索着走过一座破而窄的石桥的时候,蒋纯祖突然震动,吐血了。

    他听见他底朋友急急地在前面走着,完全没有注意到他。他惨痛地叫了一声。孙松鹤摸索转

    来,他说,他决定死在这里了,因为这个世界要他死在这里。他底声音是这样的可怕,以致

    于孙松鹤不得不抵抗它。孙松鹤愤怒地责骂他没有意志。他颤栗着,倒在水沟里。

    但立刻他就爬了起来,勇猛地前进了。使他爬了起来的,是她,万同华。

    他不再能够相信,使他爬了起来的,是这个时代底命令,壮志,和雄心。他很明白,使

    他再生的,是一个忠实的女子,是那一份爱情。他爬了起来,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

    人,一个女子,还需要他,并且被他需要。他在那短促的几分钟内冷静地经历了死亡,他冷

    冷地觉得,他已经报复了他底朋友,和这个世界了。但在这个时候,她,万同华,在微光中

    俯下身来了,向他说:“我喜欢听你说这个,真的,我真的喜欢”并且露出了她底爽朗的

    微笑。他确实地听见了她底声音,并且看见了她底微笑;他从冰冷的泥水里站起来了。

    他相信,很多年来,他只有这一次的跌倒和爬起是毫不虚伪的。他后来想到,当一个人

    企图包容整个的时代,在虚荣心和英雄的激情里面高高地飞扬的时候,他就不得不虚伪了。

    他相信,从这一次的经验,他懂得了何者是真实和爱情。

    他们走了一整天,在一个乡场里找到了一个关系极为疏远的朋友,在他底家里痛苦地住

    下来了。到了这里,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是给他们底爱人和亲戚写信。在写信的时候,他们

    都冷冷地,痛快地觉得他们即将分离了。到了可以希望将来的现在,他们相互之间就又有了

    仇恨的情绪。和外面的那个世界一发生联系,他们就各各地希望着自己底将来;在蒋纯祖心

    里,英雄的热情开始蠢动了;在孙松鹤心里,形成了对蒋纯祖底尖锐的敌意:他相信,这个

    自私的家伙,一有了出路,就会立刻抛弃他。孙松鹤是隐隐地觉察到了这个蒋纯祖在世界上

    对他的威胁的。特别痛苦的是,他觉得蒋纯祖是好人:他始终无法用一个确定的观念范围

    他。

    面对着那个他即将进入的他一直和它激烈地斗争着的世界,蒋纯祖,放任地想象着自己

    底辉煌的才能,就重新反对“平庸的日常生活”,轻视那个被他敬畏过的孙松鹤了。他确信

    孙松鹤将到重庆去准备结婚,他确信自己将到重庆去做孤注一掷的,天才的战斗。

    这种傲慢,是在制造着不可弥补的创痛。蒋纯祖底身体是可怜到极点了,可怕的热情继

    续地摧毁着它。他没有一刻能安静,除非他证实了他自己底天才。住在这个小镇上,他底创

    作能力在突然之间升得极高:他是成熟了,那些果实,是雨点一般地落了下来。他整天躲在

    角落里忙碌,差不多不要吃东西。他寄了一些乐曲到重庆去。

    孙松鹤冷淡地看着他。在每个机会里,孙松鹤都冷淡地表示他不懂这个;他表示,对于

    他所不懂的东西,他底心是诚实而谦逊的。但蒋纯祖敌意地表示,即使对于他所不懂的东

    西,他底心也是骄傲而辉煌的。

    过了十天的样子,蒋淑珍寄了钱来了。蒋纯祖,是经过了这么多艰苦的时间,没有向他

    底姐姐们求助。现在他心里觉得宽慰。他向孙松鹤提议,他们明天一路动身到重庆去。但孙

    松鹤,对蒋纯祖底那些热望怀着敌意蒋纯祖底这些热望,是威胁着他犹豫地拒绝

    了。他底理由是,假如他也走了,他底父亲底来信便会扑空:他相信只要再等四天的样子就

    成了。他愿意蒋纯祖先走。蒋纯祖明白他底心情,坚持留下来等待他。但到了第三天,蒋纯

    祖还是变了心:他觉得他不能再等待了。于是,他丢下了一些钱,独自离去了。孙松鹤甚至

    连这一点钱也企图拒绝,蒋纯祖觉得难受。但在寂寞的旅途上,对这个,他并不怎样回顾;

    不管他怎样责备自己,在现在,孙松鹤对于他只是黯淡无华的存在。他是在极大的兴奋中;

    他底兴奋掩藏了一切,他不明白他所离开的是什么,他并且不明白他自己究竟希望什么。

    离别的时候,他们曾有僵硬的,痛苦的谈话。蒋纯祖问孙松鹤计划怎样,孙松鹤冷淡地

    回答说,他只有听天由命而已。孙松鹤明白,蒋纯祖只是虚伪地问一问而已;对于他底痛

    苦,他底接连的失败在面粉厂上,他是丢掉了三千块钱他相信蒋纯祖是并无感觉

    的。孙松鹤异常严峻地对蒋纯祖说,依他底感觉看来,在这个社会上,有一种人是会升到辉

    煌的宝座上去的,另一种人,懂得很少,能力也很微小,只能过一种平凡的生活,成为大的

    建筑下面的一撮地土。孙松鹤说这一段话的时候的严峻的表情,那种火焰似的苍白,那种压

    抑住的兴奋,蒋纯祖永远记得。蒋纯祖当时觉得自己有罪,有痛切的忏悔的情绪;但他没有

    表露。这几句话,到了后来,是放出一种光辉来,指引着他:指导着他和他自己做着猛烈的

    斗争,虽然在旅途上的那种兴奋中,他是完全地不能懂得它底意义。

    贫穷破烂的村落,江边的寒风,姑娘们仔细地照护着的炭火,孙松鹤坐在上面讲话的那

    一张破旧的床。蒋纯祖要永远记得,永远感激;虽然在旅途上的那种兴奋中,他完全不能明

    白它们底意义。他是向着他所不十分知道的他确信是光辉灿烂的东西走去了,因而兴奋;他

    是向着他一直在和它恶斗着的那个世界走去了,准备和它做更大的恶斗;他是向着光荣,遗

    忘了那朴素无华的一切,燃烧了他底一半成熟,一半腐蚀的青春。不必讨论他底傲慢和虚

    荣,自私和善良,纯洁和丑恶。在内心底狂风暴雨里,他是逐渐地迫近了他底最后;迫近了

    某一个神圣的真理:为了这一类的神圣的真理,在世界上,过去、现在、未来、无数的人牺

    牲了他们底生命。

    蒋纯祖最先到达蒋少祖那里。在武汉分手后,他们一直没有见面;这中间,经过了四

    年。对于蒋纯祖,这是突飞猛进的,火焰般的四年:对于蒋少祖,这是忧苦的,冷静的四

    年。他们现在突然地,意外地见面了,他们觉得,这四年的时间,中间经过那么多的变化,

    有如一个世纪那么长,但是,熟悉的面貌唤起了往昔的回忆,这一段时间,他们底生命,又

    显得是这样的短。

    蒋纯祖觉得,带着他底全部的光华突然地站立在哥哥面前,是一件光荣的,生动的事

    情。蒋少祖并未准备接待他;但蒋少祖是常常地挂念着他。尤其在最近一年,对于这个不幸

    的弟弟,他确实相信弟弟是非常的不幸蒋少祖是异常的同情。兄弟间的稀少的通信,当

    然不会是怎么愉快的;从蒋纯祖底简短的,冷淡的,乐观的,故意傲慢的来信,蒋少祖经历

    到一种苦恼的内心波动。他朦胧地觉得他底弟弟很有理由如此,但他固执地惋惜着他底弟

    弟,因为弟弟,被这个时代所欺骗,是接近灭亡了他觉得是如此。蒋少祖并不永远嫉恨

    这个弟弟,有些时候,想着弟弟底聪明才智,他是异常的悲观,异常的惋惜。他惋惜他不能

    够在弟弟身上发生影响,他惋惜逝去的时日。他很想帮助弟弟,假如弟弟能

    ...  </P></TD>

章节目录

财主底儿女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路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路翎并收藏财主底儿女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