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乐起来的最好办法就是自己争气,去做更好的自己。在工作、爱情、学习中遭受挫折,即使生气也无济于事。生气只会让别人感觉你的自制力差,一味的沉浸在低落的世界里,让自己滞留在原地,毫无进取心。气愤时冷静下来观察,有时会发现,挫折是在给自己的提醒与警告,个人在为人处事及能力上的欠缺在这个时候最明显。

    越是逆境中,越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生气没有用,伤心更没有用,只有为自己赌口气,自己去争气,这才是你唯一的出路。你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容易生气呢因为你遇到困难时毫无办法,总是想着逃避。为什么你总喜欢去计较,因为你不懂得争取和放弃。告诉你一个最好的办法,让自己做得更好,那就是生气不如争气。

    在**曾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当他要生气,要与人起争执的时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圈,然后坐在地上喘气。

    爱地巴工作非常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但不管房地有多大,只要与人争论生气,他还是会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爱地巴为何每次生气都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所有认识他的人心里都感到十分疑惑,但是不管怎么问他,爱地巴都不愿意说明。

    后来,爱地巴老了,他的房子和土地已经十分广大了,他生气时,仍拄着拐杖艰难地绕着土地跟房子走,等他好不容易走完三圈,太阳都下山了,爱地巴独自坐在田边喘气。

    他的孙子在身边恳求他:”爷爷,你年纪已经很大了,这附近地区也没有人的土地比你的更大,您不能再像从前,一生气就绕着土地跑啊您可不可以告诉我这个秘密,为什么您一要生气就绕着土地跑上三圈”爱地巴禁不起孙子恳求,终于说出隐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他说:”年轻时,我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就绕着房地跑三圈,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小,我哪有时间,哪有资格去跟人家生气,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于是就把所有时间用来努力工作。”孙子问到:”爷爷,你年纪大了,又这么富有了,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地跑”爱地巴笑着说:”我现在还是会生气,生气时绕着房地走三圈,边走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我又何必跟人计较一想到这,气就消了。”

    我们常劝解生气中的人”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这无可厚非,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宽慰人心的方法,但多多少少有些阿q精神,理性的看待事情,积极去弥补修正错误和不足才是正确之举。要做到”争气”,首先就要加强个人修养,以平常心看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做人何必那么较真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做人不能太较真,这正是有人活得潇洒快活,有人活得抑郁烦闷的原因所在。快乐的养生之道在于人的胸襟广阔,气度雍容。为人不骄不躁,谦恭而不张扬,处事不惊不慌,冷静而不失措,对小人的嘲讽谩骂,不愠不馁。有一颗平凡之心,拥有大庸大俗的豪放与粗犷,才能行效君子的美德。

    做人虽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看上去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起来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许多人都会被看成罪不可恕、无可救药的了。

    第三部分第61节:忘掉过去所带来的痛苦7

    孔子带众弟子东游,途中,走累了,又有些饿,正好看到一个酒家,孔子就吩咐一弟子去向老板要点吃的。这个弟子走过去对酒家的老板说:”我是孔子的学生,我们和老师走累了,给点吃的吧。”老板说:”既然你是孔子的弟子,我写个字,如果你认识的话,随便吃。”于是写了个”真”字,孔子的弟子想都没想就说:”这个字太简单了,真字谁不认识啊,这是个真字。”老板大笑:”连这个字都不认识还冒充孔子的学生”于是吩咐伙计将之赶出酒家,孔子看到弟子两手空空、垂头丧气地回来,问后得知原委,就亲自去酒家,对老板说:”我是孔子,走累了,想要点吃的。”老板仍是说,”既然你说自己是孔子,那么我写个字,如果你认识,你们随便吃。”于是又写了个”真”字,孔子看了看,说这个字念”直八”,老板大笑:”果然是孔子,你们随便吃。”弟子不服,问孔子:”这明明是真嘛,为什么念直八”孔子说:”这是个认不得真的时代,你非要认真,怎会不碰壁处世之道,你还得好好学啊。”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人不能太较真。在工作中,不是你把所有的事情做好了就是认真,有时候事情没做好,在领导的眼里也是认真,因为你认真地揣摩了领导的需要而且尽可能地配合了领导的需要。认真不是较真,为什么很多兢兢业业工作的人没有得到晋升,而工作并不出色的人反而得到提升,因为前者多较真,而后者是认真;前者多被领导表扬,但和领导走得远,后者多被领导批评却和领导走得近。你说谁更认真糊涂是外人看到的糊涂,郑板桥说”难得糊涂”,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在公共场所遇到不顺心的事,那就更不值得为之较真生气了。有时素不相识的人冒犯了你,其中肯定是另有原因,不知哪些烦心事使他此时情绪恶劣,行为失控,只是正巧让你赶上了而已。与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较真,实在不是聪明人做的事。假如对方没有文化,与其较真就等于把自己降低到对方的水平,很没面子。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方的触犯是发泄和转嫁他心中的痛苦,虽说我们没有义务分摊他的痛苦,但确实可以用你的宽容去帮助他,使你无形之中做了件善事。如果这样一想,也就会容忍他了,还有什么无缘无故的气愤与烦恼呢

    住在山下的居民们一直为一座大山挡住去路而发愁,于是他们东拼西凑了些钱,请来一位法师,想让他帮忙把山搬走。法师对他们说,这世上本无移山之法,能移动的只有人,而不是山,山不会走而人会走。居民们明白了法师的意思,于是他们把家搬到了山的外边。

    就如现实中的例子:有一个人,自小酷爱文学,并且一直不断的写作,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他寄出去的稿子始终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他甚至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觉得人生太悲哀了,总是一片空白。后来,他决定放弃他久无起色的写作,下海经商。他的才智在商海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现在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蔬菜大王”。

    如果这个人当初仍然执迷不悟,不改变一下自己的方向,现在可能已经迷失在”方格”中。人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调整自己的人生坐标,不能对于一个久未实现的愿望较真下去,钻牛角尖,要以平常心看待生活,看待人生。

    停止抱怨,用心赞美生活

    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困,也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本来活得好好的,各方面的环境都不错,然而你却常常心存厌倦。

    有一个师傅对于徒弟不停的抱怨这抱怨那感到非常厌烦,于是有一天早上让徒弟去取一些盐回来。

    第三部分第62节:忘掉过去所带来的痛苦8

    当徒弟很不情愿地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

    徒弟吐了出来,说:”很苦。”

    师傅笑着让徒弟带着一些盐和自己一起去湖边。

    他们一路上没有说话。

    来到湖边后,师傅让徒弟把盐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

    徒弟喝了口湖水。师傅问:”有什么味道”

    徒弟回答:”很清凉。”

    师傅问:”尝到咸味了吗”

    徒弟说:”没有。”

    然后,师傅坐在这个总爱怨天尤人的徒弟身边,对他说:”人生的苦痛如同这些盐,是有一定数量的,既不会多也不会少。我们承受痛苦的容积的大小决定痛苦的程度。所以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就把你承受的容积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个湖。”

    当你工作着的时候,你渴望着过一种自由自在、肆意放松的生活。当你真正无所事事时,你又企盼着工作时的那份充实和忙碌。可当你重新开始工作时,你又会无比厌烦,继续渴望着你的关于美好生活的想象。曾经感动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动你,吸引过你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过你的一切也不再激怒你,对这种因生命的平淡和缺少激情而苦恼的心态,如果仅仅用不知足来解释是不够的,这是因为你忽视了自己的心灵,所以即使面对再精彩的生活,你也会对它的精彩熟视无睹。

    这时候,需要改变的不是世界,不是环境,而是你的心态。你应该用心去感受一下,不能太急躁,否则往往没有过程只有结果,这太对不起自己。人至少要给人生一点惊奇,惊奇处便在停脚处,只有停下脚步的人,才能窥见生命之美。停一停,望一望,生活的美丽便会进入你的脑海。

    多数的生命是平常的,多数的人生是平淡的,就在这平淡之中藏着真情,寻常里面寓有深意。如果想体验,你要用心才行。把目光从物质上稍稍移开,留点时间和空间给心灵和精神,为他们寻找一个家园。西方一位名人说过:”养成观察事物好的一面,比一年赚一千镑更重要。”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觉得生活乏味无趣,是因为我们太苛求生活了。在我们心目中总是对生活提出太高的要求,我们不肯接受生活真实的面目,其实如果我们摆正心态,告诉自己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有苦有甜,那么我们就会变得充实和乐观起来。

    荷马史诗中,西西弗斯是人间最足智多谋又机巧的人,由于他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劳役,石头推到山顶又滚下来,推到山顶又滚下来然而西西弗斯在日复一日的劳役中,突然顿悟了,他不再期盼劳役的终止,因为那是神的罚咒。他停止了哀叹,只是活在推石头的当下,天天在尘土飞扬的环境中,满身大汗地推着,他不再觉得难以忍受,他觉得这就是他的生活。这时,神觉得既然西西弗斯已经不再觉得这是”劳役”,那么这种”惩罚”对他来说也算不上是”惩罚”了,所以神也就停止了对西西弗斯的诅咒。

    我们这些凡人未尝不是如此,我们日复一日地哀叹着工作的繁重与无趣,可是如果我们想想生活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那么我们那颗委屈的心就会变得平静和喜悦起来。平凡的生活其实才是最本质的生活,学会享受生活,从最平凡的事开始吧。

    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无风景”,其实并不完全正确,生活中所蕴藏着的景色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我们肯去发现,就会不断的有惊喜。看事情本来就是两个面,负面看人生,事事都糟糕;正面看人生,处处有生机。一个人愈能理解这一点,便愈能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和人生的快乐。

    第三部分第63节:忘掉过去所带来的痛苦9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

    接受现实的自我

    小军今年26岁,去年结了婚。小军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小的时候,父母因经常吵架而分居了。他从小就很内向,不爱说话,不爱交往,朋友极少。经过努力,虽然比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仍很差。他自己形容自己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和观察力都很差。

    他把是否为社会的进步而努力,作为判断一个人先进或落后的标准。他很喜欢读书,一天当中,除了工作时间外,大部分时间用来看书、学习,并且讨厌闲聊,讨厌做一些对个人进步、社会进步意义不大的事,更讨厌无所事事。不与周围的人闲聊、喝酒、打牌赌博及谈论别人,觉得这样很浪费时间,不利于自己进步。他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人,成为一名在任何时间都能用全部的感情去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人。因为这样小军才觉得不是浪费宝贵的生命,但他的心情无法宁静下来,很困惑不知如何是好。

    案例分析

    家庭对小军的人格产生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让其形成了一种消极的自我观念,认为自己”智力太差”,处处感到自卑;另一方面却形成了过高的自我期望,偏要做”优秀”的人。其结果自然是难以接受自己,陷入更为消极的思维、消极的情绪和消极的自我之中,最终导致了抑郁。就是说,造成小军心理问题的根源,就是不能接纳现实的自我。那么怎样帮助他告别痛苦简单说来,只需要做到一点就够了,那就是从心灵深处接纳现实的自我。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

    首先是挑战消极的思维。

    学会挑战如下消极的思维方式:1情绪性推理。是指推理过于依赖于自己的情绪而拒绝理性。例如,”我感觉我最笨,所以我很笨。我是如此感觉的,所以这一定是真的。”消极情绪往往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请记住:一定要反省你的情绪,要寻找其他可能性,找到支持和反对的证据。2偏执性期望。就是偏激固执地看待自己,强迫自己必须如何的自我期望。”我必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追求上进固然可喜,但你要将”必须”转变为”希望”,”我希望优秀,但首先是做一个平常人。”3过分概括化。这是根据片面的、根本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信息就作出的概括。由一个小小的失败,推论永远都是失败,或一次失败证明所做的都是失败,这是不对的。一叶有时未必能知秋,你需要多角度看事物,看看事物别的方面,就知道以偏概全不可取。

    其次是挑战消极的情绪。

    抑郁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自己点滴的成功。于是,心里就会有一个”情绪放大器”开始工作,来放大自己的消极情绪。思维会生发出许多消极的观念,各种消极观念间的相互反馈,不断恶性循环,从而使我们的心态更加抑郁。因此,你要向消极情绪挑战。你可以因自己的积极表现鼓励自己,你可以学会鼓励自己的努力,而不在乎其结果。你可以告诫自己:尽管我现在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但这并不等于说我是个没用的人。你还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比如,比起那些一直没有走进大学校门的人,比起那些毕业后为工作发愁的人,比起那些失业的人,你不是很幸运,很成功吗

    最后是挑战消极的自我。

    抑郁者的自我评价都是非常消极的,脑子里都有一个自己给自己贴上的”消极的自我标签”。消极的人应该来一点小小的改变,把对自己的否定评价改为肯定评价,向消极的自我挑战,接受现实的自我。可以告诉自己,”我诚实,我勤奋,我上进,我有爱心,我毕业后有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所以,你也应该说,你是诚实的人,勤奋的人,上进的人,有爱心的人,也是一个成功的人。换一个积极的自我标签,你由此也就换了一种心境,换了一种人生体验:”我不再抑郁,我的心情好起来了,我的生活希望在前。”

    一个人要学会发现自己的可取之处,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优点和长处。看到了自己的长处,生活的希望、自信就重新回到了你的心中。你也就知道,我们都是平常人,我们的幸福和希望就在平常的生活里,何必再让太多”优秀”的空想来害自己

    如此一来人际关系就会得到改善,心理压力也就得到缓解。当你融入现实生活的时候,你的心态会更加平和而安宁,因为你已经把自己和大家看成是一样的平常人。

    第三部分第64节:用积极替代消极1

    第十一章用积极替代消极

    对处境感到无能为力、无望、可怜、孤独自责、整日没有一点笑容,难道今天你又抑郁了吗

    抑郁,就像一张挣脱不了的罗网,将文学巨匠海明威紧紧地缠绕,但他一生都在与之抗争。”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海明威的内心独白,也是海明威一生的写照。

    没有负面情绪,只有正面情绪,那是圣人,而我们作为普通人,都希望自己的正面情绪增加,负面情绪减少。但生活的最大乐趣就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好事之所以让人高兴,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是一个惊喜。

    请坚信,美好的降临并非不可能,失误也许是成功的前奏。不要挥霍、浪费精力,将它投到有意义的事情中去。当你下意识品尝生命的欢愉时,美好就会出现。当你积极地看待生活,并以此作为你的日常准则时,你就会找到快乐的真谛。

    告别悲观,迎接生活的暖阳

    积极的人把每一天都当做新生活的开始而充满希望,尽管这一天有许多事情麻烦他;积极的人又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倍加珍惜。美国潜能成功学家罗宾说:”面对人生逆境或困惑时所持的信心,远比任何事都来的重要。”这是因为,积极的信念和消极的信念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成败和心情愉悦。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

    ...  </P></TD>

章节目录

你和快乐的距离:跟抑郁者聊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高志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志鹏并收藏你和快乐的距离:跟抑郁者聊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