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的信念,还向她讲解了一些认知治疗中合理情绪疗法的内容。最后,医生让她回去认真思考自己的哪些想法是合理的,应该保留的;而哪些想法又是不合理的,应该放弃的。

    一周后,刘女士第三次来咨询时,她对自己一些不合理的,应该放弃的思维和信念有了一些认识,虽然已经认识到了,但是,有些时候还是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医生和她进行了关于自我肯定与认知的讨论和辩论,让她进一步正确认识到自己原先的不合理的信念。

    之后,刘女士又来做了两次咨询治疗,经过四次的咨询治疗后,刘女士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变,情绪好了许多。

    刘女士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过去有很多想法是不合理的、不正确的,而自己曾经却还被这些错误想法所困扰,了解了一些认知治疗中合理情绪疗法的内容,并确定以后是绝对不会再这么想了。不过,刘女士还向医生说道,当自己一个人在家时,心里还会感到空空的,不知道要干什么。医生告诉她,这是一种正常现象,现在她对生活对自己有了正确的态度和观点,但更重要的是要付诸于行动。

    之后,医生还给她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要多进行体育锻炼、多参与社会活动,比如可以每天晚上跳跳舞,闲暇时可以听听音乐放松一下;其次要主动与丈夫、家人多交流,在双休日可以和丈夫及孩子到户外去郊游爬山;最后是要正确面对现实、面对生活,形成理性思考的习惯,主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要再去逃避。

    刘女士表示有了新的认识,打算回去后再慢慢体会医生的建议。一个月后,刘女士来电话向主治医生表示感谢,说自己的抑郁症已经好了,还明确了以后的生活目标。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病理状态,它的特点是:与精神病相比,没有幻觉、妄想症状;它伴随有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等;对自我所处的客观环境极易产生情绪低落的反映。具体又分为内源性抑郁症和心因性抑郁症。上述案例就属于心因性的抑郁症,是由于受外界的不良刺激和内心矛盾冲突所致。

    现在心理学界已形成共识: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需要心理治疗,这种心理疾病吃药打针虽能缓解病情,但最终”心病还要心药治”。美国的心理学家曾作过一项研究,发现人际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患者比较有效,有效率为百分之六十至八十。科学的疏导、排除人们的心理障碍,早已是世界心理学界的一个重大课题,并且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际应用中,认知行为疗法对于抑郁症的治疗的确是一种可行而又有效的方法。

    第三部分第47节:适当发泄,做情绪的主人1

    第六章适当发泄,做情绪的主人

    我们前进的道路是坎坷曲折的,但是道路两旁盛开着五彩芳香的花,我们头顶上洒满了温馨的阳光。生活如此美好,我们为何要愤怒暴躁无法改变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无法控制别人,但可以掌握自己。

    情绪不好的时候,一定不要憋在心里。这时如果大闹一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样做经常会带来一些自己事后会为之后悔的不良后果。不发泄,埋在心里,就可能为未来的一次爆发种下一粒种子,结果可能更不好。问题不是该不该发泄,而是该怎样发泄。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情绪的主人,把握好自己的心海罗盘,让自己驶向健康、美好的生活彼岸。

    拔出心中所有的钉子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其实又何尝不是如此,冲动的情绪其实是最无力的情绪,也是最具破坏性的情绪。许多人都会在情绪冲动时做出使自己后悔不已的事情来。一个人要有伟大的理想,有好的心情,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学会克制脾气,要学会拔掉心中的钉子,否则坏脾气将会成为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害人不利己。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发一次脾气或跟人吵架,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来他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比钉钉子要容易的多。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就高兴地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今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于是,父亲牵着他的手来到后院,告诉他说:”孩子,你做得很好。但看看篱笆上的坑坑洞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从前的样子了,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那些钉孔一样,会在人们的心中留下疤痕。你这样做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了某人的身体,然后再拔出来。无论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那伤口都会永远存在。其实,口头上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们的**没什么两样”从此,男孩终于懂得管理情绪的重要性了。

    发脾气为什么和抑郁症联系在一起呢如果仔细地分析,我们会发现,容易动怒和激怒是一种痛苦和压抑的释放,有时是一种寻求帮助的呼叫。激怒性抑郁没有典型的思维抑制,语言并无明显的减少,说话并非有气无力,其行为和动作也未必呆板和迟钝。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容易动怒,芝麻小事可大发雷霆,觉得眼前的一切都不顺眼。一向脾气温和者会让人感觉变了一个人,有时不为同事和家人所理解,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本质上仍然是情绪低落,同时反映了抑郁症患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力求摆脱的心态,有时也是一种对抑郁情绪的掩饰。

    如果我们将抑郁症比喻成为一幅油画的话,那么,”情绪低落”作为抑郁症最基本的表现就是一层灰暗的底色。在灰暗的背景之上可见各种各样的画面。如果我们能够心平气和的慢慢地和患者交谈,就会发现他们的内心是痛苦的,情感的”底色”是灰暗的,而且这种底色影响着这幅”油画”精神活动的每一个”画面”,如神经功能紊乱、进食减少、睡眠障碍、性功能减退、精力不济等都是抑郁症的常见表现。

    好脾气的人常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较好,人际关系也会有反作用,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心情舒畅。能否受到别人的欢迎,所到之处留下的是阵阵欢笑而不是沉闷和压抑,与处世为人的原则和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经常在向别人咆哮之后说:对不起,请原谅,我脾气不好。这是一种可怕的误区。为什么不努力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反而要别人努力地去宽容你情绪不是不可以控制的,这需要平时的锻炼。

    第三部分第48节:适当发泄,做情绪的主人2

    1学点辩证法。

    应懂得用一分为二、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把事物”看死”。

    2陶冶情操。

    要培养广泛的兴趣,如书法、绘画、弈棋、种花、养鸟等,可择其所好,修身养性。

    3改造自己的脾气。

    不要经常发脾气,遇事要量力而行,要有自知之明,要相信别人,多为别人着想。

    4学会发泄。

    有欢乐,不妨学学孩子跳几跳,放开嗓子吼几句。有苦恼,也不要闷在心里,可以向亲朋好友倾诉一番,甚至大哭一场。要广交朋友,消除孤独。多参加体育锻炼,也是与”情绪锻炼”相辅相成、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请记住:不能够制怒的人,所欠缺的不仅仅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好心态,同时也是缺乏起码的文化修养的表现。

    操纵好自己情绪的”转换器”

    和人打交道时拥有好情绪非常重要,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第一印象形成过程中,主体的情绪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你与陌生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你的情绪不正常,就可能引起对方的情绪不正常,而当对方情绪糟糕时,他就会毫无根据地觉得你是一个无理讨厌的家伙,无法对你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美国洛杉矶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做了一个实验,他将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和一个整天愁眉苦脸、抑郁难解的人放在一起,不到半个小时,这个乐观的人也变得郁郁寡欢起来。加利斯梅尔随后又做了一系列实验证明,只要20分钟一个人就可以受到他人低落情绪的感染。一个人的敏感性和同情心越强,越容易感染上坏情绪,这种传染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许多人都知道一些交际的心理知识和一些交际技巧,每当他们自信地和人打交道时,结果却因为自己不能保持良好的情绪,让人际交往的结果大打折扣。原因很简单,他们注意到了很多技巧性的东西,却忽略了自己的情绪,这些或紧张或烦躁,或失落的情绪直接反映到一些细节上,例如,双眼暗淡无神,不时地看手表,表情僵硬等。这些小细节都会给对方无聊、紧张、冷漠的心理暗示,在这种暗示的影响下,他们原本的情绪就会不自觉地被牵引,变得十分糟糕,进而对交往产生障碍。

    既然坏情绪会使得对方的情绪变得恶劣,从而使他讨厌你,而良好的情绪也能感染对方,让他愉快地接受你。因此,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就是我们第一步要掌握的。

    1自己的情绪自己来控制。

    旁人的称赞会使你获得良好情绪,但是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种种不如意的挫折以及反对的意见等。所谓自己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就是不等待别人的鼓励和暗示,自己利用积极的心态来控制和改善自己的情绪。

    找出使自己情绪不好的原因,努力排除它。当你情绪不好的时候,你要问一下自己,是什么使自己不高兴然后想这件事是否真的有那么重要即使它真的很重要,你也应该保持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完全没有必要被它困扰。最后你应该用实际行动排除掉那些烦扰你的事情,释放你的心灵。

    1用自我暗示法调节情绪。

    有时,引起你情绪不好的原因很难排除。这时候,你就先接受它,然后进行自我暗示。常用的自我暗示方法就是自我鼓励,例如:对自己说”我是xxx,xxx是最坚强的”这种积极的暗示能够调节情绪。

    2用行动转移法调节情绪。

    心情开始不好的时候,去忙忙别的事情,使自己没有时间去思考不愉快的事情,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第三部分第49节:适当发泄,做情绪的主人3

    2将自己不愉快的事情说出来。

    人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应当有节制地发泄,把闷在心中的不快倾诉出来。你可以试着把烦扰自己心灵的事情说给自己的好友或者家人听,这样也许能得到他们的安慰、开导,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学会幽默。

    幽默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也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工具。具有幽默感,可使人们对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许多看似烦恼的事物,用幽默的方法对付,往往可以使人们的不愉快情绪荡然无存,立即变得轻松起来。

    除了这些心理上的调节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遵循特定的生理规律来调节情绪:

    1保证充足的睡眠。

    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罗拉德达尔教授的研究发现,睡眠对我们的情绪影响极大,人们在睡眠充足时心情最舒畅,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更加乐观。

    2合理饮食。

    大脑活动的所有能量都来自于我们所吃的食物,因此情绪波动也常常与我们吃的东西有关。科学家认为人们要确保心情愉快,就应养成一些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就餐、限制咖啡和糖的摄入、每天至少喝68杯水等等。

    3经常运动。

    另一个极有效的驱除不良情绪的自助手段是健身运动。哪怕只是散步10分钟,对克服一个人的坏情绪都能起到立竿见影之效。研究人员发现,健身运动能使人的身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其功效与那些能提神醒脑的药物类似。但比药物更胜一筹的是,健身运动对你有百利而无一害。

    虽然这些方法只能帮助你调节情绪,并不能应用到与人打交道中去,但是拥有真正的好情绪,就等于是成功的开始。

    别让紧绷的弦断裂

    洪水大了,桥堤会崩溃,风太大了,树木也会卷地而飞,电脑运行久了,系统会崩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诸如此类的现象,而我们人类也是,如果过度劳累,身体会报销,负荷太多的压力,精神会崩溃。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承载压力范围,超过了范围,就等于自寻死路。我们在现代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工作的竞争压力,生活的经济压力和情感烦恼,人际关系的不顺与自我情绪的矛盾。而在重重压力将要把我们逼疯之前,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减压处理,将冲击降到最低。

    生活赋予人们的内容是平等的,成功、快乐、健康,每个人都具有拥有它们的条件,但是智者在成功的同时,能自己减轻压力,在轻松自在中享受到快乐、健康,心灵像自由自在的小鸟,任意飞翔;而愚者在成功的背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像飞转的车轮,无法停止转动,像陀螺,承受着压力的鞭打,使原本应该美好的生活,变得枯燥、压抑、紧张、毫无乐趣,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爱迪生在枯燥的千百次实验中,常常用两三句诙谐的笑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前仰后合。而林肯更胜一筹,他能在事态严重、大家精神紧张、面临很大压力的时候,用诙谐的语言或幽默的举动,将阴云密布的局面冲破,以使大家心理松弛、思想活跃,寻找出解决难题的最佳方案。一段关于美国哈佛大学一位校长的亲身经历。有一年,校长向学校请了三个月的假,然后告诉自己的家人:不要问我去什么地方,我每个星期都会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校长只身一人,去了美国南部的农村,尝试着过另一种全新的生活。他到农场去打工,去饭店刷盘子。在田地做工时,背着老板吸支烟,或与工友偷偷说几句话,都让他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

    最有趣的是,有一次他在一家餐厅找到一份刷盘子的工作,干了四个小时后,老板把他叫来,跟他结账。老板对他说:”可怜的老头,你刷盘子太慢了,你被解雇了。”

    第三部分第50节:适当发泄,做情绪的主人4

    ”可怜的老头”重新回到哈佛,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后,却觉着以往再熟悉不过的东西都变得新鲜有趣起来,工作成为一种全新的享受。这三个月的经历,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搞了一次恶作剧一样,新鲜而有趣。更重要的是,回到一种原始状态以后,就如同儿童眼中的世界,一切都那么有趣,也不自觉地清理了原来心中积攒多年的”垃圾”。他通过这种定期给自己的心理清污的方式,更好地享受到了工作和生活的乐趣。他的做法可谓别具一格。

    希望以下内容能给濒临崩溃的你一点点帮助。

    1相信自己。考虑细节是应该的,但拘泥于细节,过分注重细节,容易使思维受细节所束缚而难以自拔。事先作好计划打算、想得周到细致,也是必要的。但凡事谨小慎微、要求过高过严,容不得半点不完美,则是有害的。这样只能滋生内心的不安全感和烦躁不安,产生不必要的焦虑。

    2直接面对。与其无端烦恼,不如直接面对。干脆坐下来静心思考尚未完成或即将去做的工作的各个细节,认真分析其中的要点和难点,想出应对的办法,然后将其写下来,使自己心理上有充分的准备。写下来十分重要,必要时也可以挂在显眼的地方,以强化自己足以完成工作的把握和信心。

    3释放压力。如果难以摆脱这种无形的负担,那就干脆关掉手机、电脑,找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并紧握双拳,收紧腹部和肩部肌肉,几秒钟后尽情地呼气,并彻底放松所有肌肉,或者轻微向前倾斜身体。给自己一个热烈的拥抱,或者用双手大拇指按住耳朵,其他手指在后脑勺轻轻按摩头部。

    4刺激遏止。如果仍然难以自控,则可以用厌恶刺激与不必去想工作的强迫念头结合起来,以遏止这种念头。办法是:当出现这种影响工作和生活、导致心理负担的念头时,在鼻翼或人中部位涂抹风油精或清凉油进行痛苦刺激,或者将少许黄连素片嚼碎给予自己苦味的刺激。这些厌恶刺激只要有足够的、难以让人忍受的强度,就足以遏止这种强迫性的念头。

    5转移视线。当不易摆脱这种念头时,有时可以强制自己立即去从事自己感兴趣且无暇思考其他事情的活动,如打乒乓球、羽毛球、唱歌等。这些活动都要求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借此足以摆脱这种念头。但是,看小说、看电视因为可以分心,所以是无济于事的。另外,有烦恼的你,如果不愿直接面对医生的话,那就试试打个电话,通过电话倾诉也是一个很好的减压方法。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美丽可爱之处值得我们发现和欣赏。许多真正懂得成功的人,都是忙里偷闲的好手,都是心态健康平和的人。他们或者每天至少抽十几分钟的空闲进行沉思或神游,或者不时亲近一下大自然,再不然就躲进洗澡间舒舒服服地泡上半个小时,放松自己的心灵。

    当然,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偷懒,而是学会一种生活的艺术忙里偷闲,享受生活。而要做到这一点,无需探寻任何技巧,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只要允许自己偶尔偷得半刻闲暇,无事可做,然后有意识地坐下来,停止手中的工作就可以了。

    当怒则怒,当服则服

    亚里士多德说过这样一句话:”那些在不应当愤怒时而愤怒的人,被视为无能;愤怒的方式,愤怒发作的时刻,以及愤怒的对象不适合时,也被视为无能的表现。”人生在世,少不了喜怒哀乐,磕磕碰碰是常事。怒则伤肝,气则伤脾,火气太旺当然要伤身子,医生总是这样开导人们。动辄怒发冲冠、动辄暴跳如雷,是缺乏涵养的表现。

    第三部分第51节:适当发泄,做

    ...  </P></TD>

章节目录

你和快乐的距离:跟抑郁者聊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高志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志鹏并收藏你和快乐的距离:跟抑郁者聊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