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那双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似乎带些慈悲和怜悯。

    中医里说儿童是”纯阳之体”。儿童的病没有大人那么复杂,而且容易治愈,恢复得快。为什么因为他阳气充足。不仅仅是身体的阳气,心里的阳气,也充足。小孩子有着纯阳的性格,所以总是无忧无虑,也很容易快乐起来。那是天性主宰着他。

    一个人的天性要是能够一直保存,作用和能量是不可估量的。可惜,随着长大,环境会影响他,心里的烦恼、身体的欲求会困扰他,于是天性也就慢慢地被蒙蔽了。人的性格中于是出现不良的习性和禀性。

    天性是纯阳的,纯阳为神、为仙,是有灵气的、善良的;身体是纯阴的,只有实实在在的感觉,没有灵气,它是用来接触事物、产生感觉的,所以身体有贪欲贪食、贪睡、贪图感官享受,人类的一切恶习,无不从身体的贪欲而来,人们也或多或少知道用心的力量去制约身体的种种贪欲。心灵处在天性和身体之间,上可以与天性沟通,产生”道心”,即为人之心,下可以与身体交流,产生”人心”,即为己之心。所以它是一个阴阳兼有,善恶交争的场所。人是善,还是恶;是快乐,还是愁苦;是通达,还是堕落;是疾病,还是健康;病了是走向康复,还是走向死亡,全在这一念之间。

    为什么这么说呢

    身体,这个纯阴属性,企图通过控制心去影响人的天性,如果人所做的一切完全以”身体”为中心,那就坏了,他必然会有很多嗜好,好吃懒做,贪得无厌,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身体的嗜好牵动心灵,心里的阳气被身体的阴气所吞噬,只剩下阴沉沉的私欲。心是用来明理的,然而私欲蒙蔽了良心后,人会变得不知天高地厚,恣情纵欲,哪管什么天理人伦这就叫迷了心窍。孔子说的”小人无忌惮”,也是这个意思。

    心里的私欲把人美好的天性污染了,在人的性子里增加了人的禀性。遇事就发脾气,这就叫动了禀性,怒、恨、怨、恼、烦都是禀性,五脏的病都是从这里来。为什么这些禀性都是身体带来的,它们必将以疾病的形式还给身体。五脏是身体的五脏,如果一切都以身体为中心,那么疾病也会以身体为中心,包围上来。

    这是性格、心灵和身体的一个恶性循环,疾病和厄运会在这个循环中源源不断地捞取生存的资本。

    第八章 五行性格与健康之成人篇

    养生是为了提高整个生命的质量,而不单是为了身体健康地活着。真正的养生,要做到性子好、命运好、身体好,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成人健康与什么相关

    1性子不好,养生事倍功半

    现在人们喜欢谈”养生”,但他们谈的养生其实是”养身”,仅仅是想把身体养好,并且总以为做点什么运动,就能达到目的健康长寿。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什么是养生养生是为了提高整个生命的质量,而不单是为了身体健康地活着。真正的养生,要做到性子好、命运好、身体好,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接触到的”养生之道”,无非是让人们吃点什么、喝点什么,以及补充点什么”人体必需的物质”;或是让人做点什么运动,强健一下筋骨;再不就是练个什么功法其实这些都只是针对身体而言的,在心理状态正常的情况下,这些”养生之道”都是有效的,可一旦心态有问题,性子不好,就不灵了。管你什么食疗、药补,身体不能吸收;管你怎么练功、练气,身体不能接受。其实,现代人并不缺乏营养,也不缺乏运动,他们最欠缺的是心理的健康。所以,养生从养心开始,对于现代人而言极为重要。

    如何养心我们之前说过,心的本原状态是祥和、安宁和喜悦,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把心弄得躁动、苦闷、烦恼,把这种躁动、苦闷和烦恼的心境扭转过来,就是养心。千字文说:”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维鞠养,岂敢毁伤”四大,是佛家所言的地、水、火、风,人体的各部分都可以归入这四类,所以,古人常用”四大”来指代人体。五常则是仁、义、礼、智、信这五种美德,”四大”和”五常”是一体的。我们爱惜自己的身体,是在追求健康,也是在尽自己的孝道,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是父母给的,不爱惜身体就是不孝。人之所以要修五常,说到底,还是因为这五种美德归根到底是有利于我们的身体的。修德,修心,就是修身;而要修身,就得修心、修德。

    心的本原状态是善,所以,养心就是修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养,其实是通过对心灵的修和养,达到身与心的双重健康。身心都没有病的时候,要注意”养”,养身、养心、养性;身心有病的时候要修,通过修心,达到修身的目的。修身,就有修理身体的意思。平时自己经常修一修,就免得日后被按在手术台上,让医生用手术刀来修啦。

    身心靠什么来修养靠仁、义、礼、智、信,古人教我们这些美德,是为了我们好啊,偏偏有人认为这是说教,对我们不利,还不如直接来点”养身”的东西实惠。其实,仅仅为保养身体而养生,往往没有任何效果,它局限在身体上了。只有把养生的重点放在养心、养性上,让自己美德的阳光照亮我们的整个身体,烦恼也没了,杂念也少了,性子也好了,身体的根本健康才有保障,那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2泻心与养心

    心有虚实之分,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在精力过剩的情况下,通过宣泄可以达到心理的平衡。现代很多电视节目、娱乐活动和体育比赛,都是以泻心为目的的。

    有一位朋友对我说,他每天上班都很累,晚上回家想通过看电视放松一下子,但是疲劳还是不能缓解,睡觉前甚至感觉更累了。

    我问:”你看什么电视节目”

    他说:”都是一些很轻松的娱乐体育类节目,看着不用动脑子的;电视剧都没敢看,怕情节太复杂造成心理疲劳。”他还说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

    其实,这毫不奇怪。人各有别,并不是所有人都使用同一种方式休闲娱乐。那么,人的差别如何分辨呢这样根据身体状况。身体状况大体可以分为虚和实两种。邪气过盛谓之”实”,正气不足谓之”虚”。所以,产生疲劳,首先要分清是”实”导致的,还是”虚”导致的。内经谓”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意思是消除疲劳有两种途径:”泻”和”补”。在身体非常健康的情况下,工作了一天,如果心里郁积了很多令人不愉快或者烦心的事情,感觉堵得慌,或者欲罢不能,那就是实证,需要泻掉;如果体质较弱,工作了一天,觉得被工作搅和得筋疲力尽,那就是虚症,就需要补一补了。

    现在电视中流行的娱乐体育节目,其实都是主”泻”的。它们各有功效,让人很快进入它的情景,进入它们或轻松、或兴奋、或激动、或紧张的氛围,忘掉现实中的烦恼,消解心中的郁结。而且,在节目设定的情境中,我们还可以发泄掉过剩精力,归于平静。这种平静是另一种形式的疲劳,它可以带来很好的睡眠。

    然而,一个体质虚弱的人那里,情况就大为不同了。娱乐和体育节目的喧闹、紧张、兴奋给他的身体带来的是进一步的消耗。七情皆可致病,喜则伤心,恐则伤肾,忧思伤脾,在身体虚弱疲劳中,进入娱乐和体育节目设定的情境,虽然当时不觉得累,但也只是阴虚带来的阳亢,久而久之,消耗过度,不但当时的疲劳得不到缓解,反而可能导致内伤,中医上说的”虚痨”败血病、尿毒症等很可怕的病都属于这个范畴就是由这样的内伤导致的。

    那么,虚证的疲劳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缓解呢首先要养心。心为君主之官,神志出焉,它统摄其他脏腑,统摄人的各种情绪,只要心静下来了,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就不会对人产生多大伤害,而五脏也可以在这种环境中迅速恢复健康状态。

    所以,体质虚弱的人,疲劳之后,不要看电视,不要盲从打牌、打游戏、唱卡拉ok、跳舞等以发泄为目的的休闲娱乐,那样往往得不偿失。其实,静静地躺一会儿、坐一会儿,也就不累了,就这么简单。

    有人说:我静不下来,坐不下去,我爱热闹,怎么办

    我说:这么虚的人还静不下来,还是阴虚则阳亢。这就像灯油将枯时候,灯芯上的火不是小了,而是大了,但这样的火是维持不了多久的,必须小心啊

    这件事情很值得继续推敲。钱穆先生认为,中西方文化的很多东西是相反的,中国文化是向我心内求的,而西方文化是向我心之外求的;中国文化是以静为主的文化,西方文化是以动为主的文化,如此等等。他也认为,近代以来,因为我们学习西方,所以很多东西都搞反了,给国人身心造成了很大损害和痛苦,但他没有说出所以然。我们将中西放在五行中,就容易解释了。

    中国,为什么叫中国呢并不是因为中国人盲目自大,以为自己在中间位置最尊,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在中间。根据五行、五色、五方的对应,中国人是黄种人,黄色属土,土主中央,而西方人是白种人,西方属金,而白也属金其他的可以先不考虑,比如,南方属火,火主红,但南方不一定是红种人;北方属水,水主黑,但北方没有黑种人。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虽然无论哪里的人都可以按五行分为五种类型,但在总体上,西方人是属金的,中国人是属土的。火克金,心主火,所以西方人要泻心火,不然他总感觉心里有东西发泄不出去,不舒服。西方文化,是激情的文化、发泄的文化、泻火的文化。文化是让人获得平衡的,不把这个心火泻掉,西方人会受克不平衡。但中国人的心火能泻吗不能因为火生土,土性的中国人需要火来生他暖他。所以中国文化以静为主,养心,好好养这个火,中国人才能够获得平衡。所以,对于西方那种泻心、泻火的文化,我们是要慎取的。如下图

    健康法则

    1勤动脑,不动心,脑子越用越聪明

    我读中学的时候,学习很用功,爷爷奶奶看了都心疼,总是对我说:”读书不能太刻苦啦,要防止用脑过度。用脑过度就成书呆子了。”他们还举了很多例子,比如附近有个小伙子,是个文学青年,酷爱读书,写了很多东西,后来因投稿屡屡失败,发了疯,一直被关在家里;还有个小伙子,也是读书非常刻苦,但考了几次都没考上大学,成了书呆子了,从家里跑出来,到街上去讨饭,手里还拿着书呢。可我那时不知从哪儿听来一句话,叫做”刀越磨越快,脑越用越灵”,这不正好跟”用脑过度”的说法矛盾吗于是我开始琢磨这个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把脑和心分开了。简单的说,脑是思考问题、存储信息的,而心是控制情绪的。有人数学成绩好,再难的题目他都能解出来,这就是脑子很灵,为什么呢因为除了先天因素外,就是他做题目做得多啊,脑子经常在数学上转,时间长了也就灵了。我的头脑虽然在数学方面不够灵敏,但记忆力还不错,只要是我喜欢的文章,读三四遍就能背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经常背文章啊,越背记忆力也就越好了。康熙皇帝记忆力更好,他跟一个外国传教士一起出去打猎,看到一种鸟,就问这位传教士用法语如何称呼这种鸟的名字,这位传教士就告诉他了。三年以后,他们再次看到这种鸟,康熙竟然信口用法语说出了这个鸟的名字,这位传教士大为惊叹。康熙为什么有这么好的记忆力呢据史料记载,康熙读书是非常用功的,对于经典,他要先读120遍,再背120遍,如此高强度的训练,练就了康熙天才的大脑。没听说他用脑过度

    那些因读书而发疯或成了书呆子的人,又是怎么回事呢因为他们在高强度脑力劳动的同时动心了,也就是动了情绪、动了性子。那位文学青年,怀揣热烈的文学梦,但投出去的稿件都如同石沉大海,梦破了,有多大的希望就有多大的失望,心灵经受不起这样的打击,又怨又恨,可不就疯了这是阴火性格导致的典型心系统病啊。还有那位拿着书出去讨饭的书呆子,也是心灵受打击所致,根本不是用脑过度的缘故。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仅仅是用脑而已,心不能动。也就是说,你把该学的学会,该背的背熟,就可以了,不要有心理上的压力,也不要有嫉妒心。学生心思单纯,要做到这一点是很容易的,问题出在家长身上。很多家长不能启发孩子如何用脑,如何平静地、祥和地享受用脑的乐趣;他们只会动心,见邻居家的孩子考上重点大学了,听说同事的孩子考了全市第一名,回家就开始教训孩子了:”你怎么就没有一点压力呢””你怎么就连一点嫉妒心都没有呢”好像”压力”和”嫉妒心”是学习进步的动力。其实是他自己的压力和忌妒心在作怪,无处发泄。家长一动心,孩子也会动心。压力和嫉妒心,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是有促进的,但同时也给孩子的心灵增加了很大的负担。从此他就不能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了,他要把很多心思放在感受压力和嫉妒他人上:看到社会竞争激烈,他会为自己的未来忧心忡忡;看到别的同学成绩好,看到别人取得了成功,他会嫉妒。这种情绪愈演愈烈,终于造成畸形。

    这种畸形人,我是经常遇见的。记得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真是无忧无虑,天天就是享受学习,享受友情与爱情,从来不考虑以后去哪里工作、做什么工作、月薪多少。但现在的大学生就不同了,我最近接触到的大一、大二或者研一的学生,都表示为自己以后的工作担忧。我的那些师弟师妹们都喜欢问:”师兄你当年是怎么学的,是如何为以后工作规划的我怎么觉得现在学的东西对我以后找工作没有什么用呢”这种蠢问题,当年是绝对没人问的。我的回答是:”你现在该学什么就学什么,干嘛为那么远的事情烦恼呢”这些小孩在压力下生活惯了,高中的时候压力朝高考的方向压,一旦考上大学,要面对多元的社会了,心里的压力变得六神无主了,于是既感觉到有压力,又不知道压力往哪里使,反倒把正经的学习给耽误了。就这样,很多孩子高中的时候非常优秀,考上重点大学后却变成了一个庸人,真是可惜

    总之,让孩子心脑皆动,既要承受学习的压力,又要承受心理的压力和烦恼,他的包袱无疑增加了一个。长此以往,必然生出厌学的情绪,只怕不仅学习搞不上去,身体也会搞垮。对此家长们不可不慎重啊

    2四肢要动,心不能动

    曾去医院看过一个同学,没得什么大病,只是因为阑尾炎,做了一个小小的手术而已。他很乐观风趣的说:”你们是来我这儿上课来啦,回去以后要记住坚持锻炼身体啊”回来的路上闲聊,同行的人中有一个极瘦的同学说:”锻炼就能不得病我看未必。我天天练长跑,不也还是这样瘦吗那些运动员,练得不够吗很多都死得比普通人还早还快。”

    西方有句格言:”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但这话是古希腊时期的一句名言,那时候的人单纯,跑步就能聪明、强壮、健康了,现在不同了,现在的人烦恼多了,光靠跑步来健身,恐怕不够,光靠其他任何锻炼方式都不够。

    曾有一个同事问我:”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话有没有道理”我说:”有道理啊。”他乐了,说:”太好了我们每天中午在外面的饭馆吃完饭回单位,还不止一百步呢”我马上意识到他这话有问题,隐藏着健康和锻炼方面的一个误区,所以我说:”对啊,那就没用了。一定得百步走才能活到九十九啊,多一步不行,少一步也不行”同事大为不解。我说:”饭后为什么要百步走呢不仅仅是因为轻微的活动能促进消化,还是因为要通过散步来静心。心静下来了,全身的能量都落到脾胃里去消化事物了,这才是关键。散步的时候怎么才能静心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数数,认认真真,每走一步数一个数字,从一数到一百。这样才有效。不然,你饭后匆匆从饭馆走回单位,那是体力劳动,是消耗,不是养生。”同事又问:”那么我要是走了一百步后还没到单位,怎么办总不能站住不走了吧。”我笑了,说:”走完一百步,你的功课就做完了,然后你该怎么走就怎么走吧,不影响。”他半信半疑,真的那样去做了。谁知还没走完一百步呢,他就说:”我感觉到我肠胃的蠕动啦,感觉食物在下降呢肚子很快也不撑了。”而平时他是没有这感觉的。这就是心静下来的好处。我们的每一个意念都是要消耗很大的能量的,如果在刚刚吃完饭后,仍不能遏制住这些杂乱的意念,我们的消化系统获得的能量必然减少,也就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了。反之,如果我们的心念平静,那么,能量就会集中到消化系统,我们的意念也会集中到那里,能感觉到肠胃的蠕动,食物的消化,且不自觉地生出一点点喜悦,食物消化起来就又快又彻底了。

    跑步的时候,也是如此。首先要静心,什么都不要去想,这样,我们的意念会集中到运动的肌肉上,及时给运动部位补充能量,强化这些部位的机能。这样的锻炼是最有效果的。如果在跑步的时候你还在想昨天工作上的事情,想今天如何安排,想着某某人那样做太不应该了,下次我该教训教训他,某某领导对我可能有意见,我得小心一点这就是在白白增加消耗,脑子也累了,身子也累了,还不如不跑呢。

    前不久,一位阴火性格太旺的朋友经过自我调整病愈后,心情非常愉快,有一天傍晚发短信来说:”我这里刚下了一场大雨,雨后的空气很新鲜,我在小区公园的小路上散步,可以自由地想很多事儿,感觉很不错。”我回复她说:”散步就散步,只管享受新鲜空气,别想事儿。”谁知她竟非常兴奋,说:”我终于知道怎么去享受生活了安心,放下思虑,就能享受生活。”说得真是太对了我相信她获得了一个真正快乐的雨后散步。

    所以,健身运动应该与静心同步,才会有效果。这个效果有一个检测的标准:锻炼后,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状态,如果感觉头脑格外清醒敏锐,筋骨舒展有力,那么,说明我们在锻炼的时候杂念很少,是一心专注在锻炼上的;如果锻炼后我们觉得头脑昏昏沉沉,身体也略微有些疲劳,那就说明我们锻炼的时候杂念太多了,超过了身体的负荷。后一种人甚至在晨练完了以后还要睡一个”回笼觉”,因为累得实在不行,

    ...  </P></TD>

章节目录

心灵能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唐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唐略并收藏心灵能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