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清水l00克、白糖75克,烧开后撒净浮沫,用湿淀粉勾芡。出锅浇在枣上,撒上白糖50克即成。

    工艺关键

    此为扣菜,扣法南北皆用,注意生胚完整,上笼蒸入味,浇二流芡,要求明汁亮芡,软滑芳香,造型美观。

    风味特点

    1“还阳枣”是陕西传统风味甜菜。传说隋末旭县孙家源一农妇患腹疾,久治不愈,日见枯瘦,卧床不起,两耳失聪,起坐困难。后经药王孙思邈诊断为腹内有虫,给服一剂药酒,农妇即便虫数十条;再以红枣去皮、核配药服食,名为“还阳枣”。农妇即逐渐康复如初。此后“还阳枣”便流传民间,后经改进成菜肴飨客。

    2此菜主料用大红枣,富含糖分和维生素c,是人体极好的营养滋补品,再配以核桃仁、白糖、桂花等辅料,成品枣红色亮,软粘香甜,有养脾和胃、益气生律之功,可补五脏,疗肠疾,治虚损,常食有益于健康。

    桂花白果

    主料辅料

    白果肉300克糖桂花5克白糖200克水淀粉40克

    烹制方法

    1将白果肉放人清水锅中,置中火上烧煮约10分钟,捞出洗净。

    2将锅置旺火上,舀入清水750克,烧沸后放入白果再烧煮至熟,然后,加入白糖,用水淀粉勾芡,撒去浮沫,放人糖桂花,盛入碗中即成。

    工艺关键

    1白果放干净锅中爆炒,然后加清水,煮约5分钟,趁热剥壳。

    2白果有小毒,成人一次食量,以不超过20粒为宜。

    风味特点

    扬州泰兴地区盛产白果,素有银杏之乡的美称。该地白果肉厚壳薄。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熟食白果有温肺益气、定喘咳、缩小便之功。此菜系秋冬时肴,白果色莹绿有光,香糯酥烂,不仅甜爽适口,且有一定的食疗作用,为老年食客所喜爱。

    杏仁葛粉包

    主料辅料

    葛粉250克鲜牛奶200克去皮花生米100克白糖250克熟猪肥膘50克水淀粉50克杏仁霜15克

    烹制方法

    1将熟花生米碾成末,熟猪肥膘剁细,与白糖50克一起放在砧板上揉匀,再搓成黄豆大小的圆粒,边搓边放人内有葛粉的匾中,然后将匾转动,让圆粒沾一层葛粉,取出放漏勺中。

    2将锅置中火上,舀入清水,烧沸后,将盛有圆粒的漏勺放人沸水中略烫即取出,将圆粒倒人葛粉匾中,迅速转动匾,使圆粒再沾上一层葛粉。按上述方法,再烫一下,再滚上一层葛粉。将粉包放人沸水锅中,烧沸后,移至小火上此圆子称“粉包”。

    3另取炒锅置旺火上,放清水4oo克,加白糖2oo克烧沸。将牛奶,杏仁霜和水淀粉一起放人碗中调和,徐徐倒人糖水锅中,并用铁勺搅动成糖乳汁,至近沸时撇去浮沫,倒入汤碗中。然后,用漏勺捞出已浮于水面的粉包,沥去水,轻轻滑在汤碗中即成。

    工艺关键

    加精盐少许,更能改善风味。

    风味特点

    1“杏仁葛粉包”是无锡著名甜菜,由无锡名厨刘俊英1928年在上海东亚饭店和大喜利菜馆主厨时,改制而成。1930年刘师傅由沪回锡主持迎宾楼菜馆,将此菜带回无锡,受到普遍好评。

    2葛粉系葛根所制,具有滑润香糯的特点,做成葛粉包,上口滑糯,咬开甜肥,糖乳汁会有杏仁和牛奶香味,最宜老年人食用。

    腊梅山药桃

    主料辅料

    山药500克白糖300克白果肉150克糖桂花3克甜枣泥120克水淀粉10克红绿丝5克熟猪油1000克红曲米水5克

    烹制方法

    1将山药洗净,上笼蒸烂,去皮后用刀面塌成山药泥。白果肉放在清水锅中,置小火上煮约30分钟,捞出,在白果肉横向中部的四周用小尖刀刻锯齿状花刀,掰开成两朵“腊梅花”。

    2将山药泥和枣泥均分成3份。在每份山药泥中放人1份枣泥,用湿毛巾包裹成桃子状,在桃尖上刷上一些红曲水,再用盘子边压出一条桃纹,每只桃子下端部掀上3朵“腊梅花”,然后放在漏勺中。

    3将锅置旺火上侥热,舀入熟猪油,烧至八成热时,一手拿漏勺置油锅上,另一手拿铁勺舀热油反复淋浇在山药桃上,使外部结上一层软壳,取出装在盘中,余下“腊梅花”围放在山药桃四周,上笼蒸10分钟取下。

    4将锅置旺火上,舀人清水300克,加白糖熬至溶成液,再放入糖桂花,用水淀粉勾芡,起锅浇在山药桃上,撒上红绿丝即成。

    工艺关键

    1既是象形菜,形状又逼真,美术修养差的厨师,最好不做此菜。

    2勾二流芡,撒上红绿丝,点缀增美。

    风味特点

    1“腊梅山药桃”是一道象形菜,由常州小营前饭店厨师杨仁林创制。它以山药为主料,配以白果肉、枣泥等原料。仿照腊梅花和桃子的形状精制而成。山药桃形状逼真,甜而细腻,“腊梅花”造型美观,软糯适口。

    2山药健脾,白果补肺,大枣培土生金,喘咳日久,动则加重者食之有效,常人用此品,可收助消化。利肠道之功。

    水晶山药球

    主料辅料

    山药750克桂花10克猪板油150克青红丝10克炒糯米粉150克白糖200克金桔饼25克芝麻油1000克

    烹制方法

    1将山药洗净蒸烂去皮塌成泥,掺入炒米粉拌匀。

    2将猪板油洗净去皮膜塌成泥,放入白糖、金桔饼、青红丝、桂花拌匀成馅心。

    3将山药泥分成24份,每份包上一份馅心,搓成圆球。

    4锅置小火上,放人芝麻油烧至四成热,将山药球逐个下锅,先用小火炸10分钟左右至浮起,再换用中火炸,并用手勺轻轻压在山药球上回旋转动,待球呈金黄色时,捞出装盘即成。

    工艺关键

    1糯米粉若用汤圆粉替代,质地细嫩,软糯可口。

    2不要用武火炸,炸成浅金黄色即可。

    风味特点

    安徽沿淮平原的沙土种植山药,产量多,质量好,故山药上品多冠以“淮山“名称。以这种山约蒸熟加糯米粉做外皮,包上馅料油炸,山药球外皮金黄,馅心香甜润口,板油丁受热后油光发亮透明似水晶,故名为“水晶山药球“,对脾胃虚弱、消瘦乏力者,有上佳食疗功效。

    金雀舌

    主料辅料

    雀舌茶叶150克花椒盐10克鸡蛋2个干淀粉15克精盐02克芝麻油500克

    烹制方法

    1将雀舌茶叶放在茶杯内,倒人开水泡开后滗去水捞出放进大碗里,摆入鸡蛋,加盐轻轻抓拌,至鸡蛋起泡沫时,下于淀粉搅匀成糊。

    2锅置中火上,放人芝麻油烧至五成热时,将雀舌二三片并在一起,裹上蛋糊分散下锅,用手勺轻推二三下,见呈金黄色时,滗去锅中油。

    3原锅端离炉火,将花椒盐分3次均匀地撒在锅里的金雀舌上,撒完后出锅装盘即成。

    工艺关键

    1火不可过武,油不可过热,见呈金黄色时即捞出。

    2锅里撒盐,每撒一次将锅颠翻一下,出锅时锅里的花椒盐不要刮在盘里。

    风味特点

    1“雀舌”是中国名茶黄山毛峰中的上品,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等特点。因叶片小而尖,状加雀舌,将此菜叶泡开裹上蛋糊炸成金黄色,故称“金雀舌”。细嚼此菜,香气持久,回味悠长,是徽州传统名菜。

    2茶之为饮,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茶即古“荼”字,周诗记荼苦,春秋书齐荼,汉志书荼陵,至唐陆羽茶经、玉川茶歌、赵赞茶禁,以后遂以茶易荼。其性味苦甘而寒,清热泻火,解酒醒脾,为饮中上品。

    炸段宵

    [主料辅料]

    山药150克面粉10克京糕100克湿淀粉50克豆馅l00克青丝25克鸡蛋清2克红丝25克白糖100克花生油1000克

    烹制方法

    1将山药洗净,去皮,与京糕分别切成长4厘米、宽17厘米、厚04厘米的长方片。

    2将山药片平铺在平盘内,每片上面抹一层豆馅,再铺一片京糕,成为生坯。另将鸡蛋清与面粉、湿淀粉搅匀成糊。

    3锅置旺火上,注入花生油烧至五六成热,将生坯逐一沾匀蛋白糊下人、划散。待其炸脆呈金黄色时,倒人漏勺沥油,码入盘内。最后,将青丝、红丝与白糖掺匀,撒在盘中即成。

    工艺关键

    1天津满汉全席“四甜碗”系糖汁莲子、京果羹、蜜汁段宵、烧水萝卜。亦可用“炸段宵”替代。

    2山药片薄易熟,炸时不必重油,色呈金色,即可出锅。

    风味特点

    1此菜的主料之一是山药。山药若不配荤料同烧而单独制撰,则多为甜菜,常用拨丝、蜜汁等技法。“炸段宵”却将其切成薄片,辅以甜豆馅、酸甜京糕,裹蛋白糊炸至脆而金黄。其入盘后形色美观,外酥松内绵软,甜酸适口,醒酒开胃,是天津满汉全席的“四甜碗”之一。

    2山药古名“薯蓣”。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书中载有薯蓣丸,治虚劳百病诸不足。至唐代宗名预,因避讳,便改为“薯药”,后来宋项宗再次避讳,便把“薯”改成了“山”,这样一来,“薯蓣”就改名为“山药”,一直沿用至今。近代名医张锡纯非常推崇此品,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山药之性,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是以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且其含蛋白质最多,在滋补药中诚为元上之品,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耳。“

    雪花荸荠糕

    主料辅料

    削皮荸荠300克白糖250克鸡蛋清3个熟猪油25克枸杞子15克

    烹制方法

    1将荸荠逐个在擂钵上研磨成泥状,连同渗出的水,一齐倒人碗中。枸杞洗净,用温开水泡5分钟。鸡蛋请盛入大碗中,用筷子搅发成泡沫状。

    2炒锅置旺火上,下清水250克、白糖200克烧开溶化,轻轻倒入汤盆内,去掉锅底沉淀物。

    3炒锅置中火上,下熟猪油,烧至六成热,加白糖50克、清水150克烧开溶化,再下荸荠泥,用手勺搅动,烧开成白色稀糊时离火,倒入蛋清,再用手勺搅动成雪花状,舀入盛有糖水的汤盆内,撒上枸杞子即成。

    工艺关键

    1盛蛋清的碗要洁净,不能粘油、盐、碱或生水,用抽子顺一个方向搅打,中途不要停顿,至白如奶油状,插入筷子立定不倒为度。

    2倒入蛋泡糊,搅成雪花状,立即出锅,不能久煮。

    风味特点

    1荸荠清热生津,枸杞平补肝肾,凡高热退后,津气未复,进此滋补,最为合拍。

    2“雪花荸荠糕”色白如玉,形似雪花,枸杞点缀其间,恰似红梅在银苑中绽开,分外妖娆。此甜菜用调羹舀食,嫩如豆腐,味赛饴糖,老幼最宜。

    云腿炒苦瓜

    主料辅料

    苦瓜500克味精2克云腿150克蒜泥2克青辣椒50克胡椒面3克精盐6克熟猪油30克白糖2克

    烹制方法

    1苦爪洗净一剖为二,挖去心籽和肉膜,去两头,切为薄片。云腿切35厘米见方的薄片。青辣椒洗净,去把去籽,切成片。

    2炒锅上中火,放熟猪油,至四成热时,下蒜泥炝锅后,下云腿、青辣椒片稍炒后放苦瓜片,边炒边放人精盐、胡椒面、白糖。快熟时放入味精,拌匀后洒明油即可出锅装盘。

    工艺关键

    苦瓜片用盐少许稍腌,轻轻挤去部分水分,然后再炒,苦味少而味道鲜。

    风味特点

    1苦瓜的种植、食用、入药,云南属于较早的地区之一。滇南本草载:“味苦,性寒。入心脾肺三经。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泻六经实火,消暑益气,止烦渴。“苦瓜,欧美作观赏,我国多作蔬菜。苦瓜营养丰富,每百克含维生素c高达85毫克,苦而清香,苦后回甜。苦在自身,与肉、蛋、鱼等配伍从不将苦味沾染他料,故享有“君子菜”之美称。

    2“云腿炒苦瓜”是云南地方名菜,宴席便餐,均为常见。此菜爪苦肉香,咸鲜苦凉,苦中有鲜味,能刺激人体唾液和胃液分泌,令人食欲倍增。

    枸杞银耳

    主料辅料

    枸杞150克白糖200克银耳25克味精05克

    烹制方法

    1将枸杞用水洗净,加开水泡软,上笼蒸15分钟取出,沥植物类干水分。

    2银耳用开水发好,去粗梗杂质,洗净,再加开水涨发。

    3锅内加水、白糖烧开,撇去浮沫,加银耳、枸杞微煮,加味精即成。

    工艺关键

    1枸杞、银耳皆需发透,始软嫩适口。

    2水、糖烧开后,再加银耳、枸杞,切勿多煮,45分钟即可。

    风味特点

    1“枸杞银耳”是由枸杞、银耳两味名贵中药炖制而成,其菜红白相间,辉映成趣,其味香甜可口,且具滋补健身功效,止眩晕,除头痛,去目翳,润肌肤,是富有西北风味的传统名菜。

    2据史料记载,西汉人张良,其先祖五世相战国时七雄之一的韩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吞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张良以家财求客为韩国报仇雪恨,得力士,狙击秦始皇于今河南省博浪县东南的博浪沙中,误入副车,乃更姓名,亡匿于今江苏省邳县东的下邳,刻苦读书。13年后,张良辅佐汉高祖刘邦,灭项羽,定天下,被誉为汉初的“三杰”之一。刘邦建立天下后,张良眼看着韩信、彭越、英布、萧何等开国大臣,不是被杀,就是监禁,这使他想起“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古训,遂辞官隐居,不再参与朝政,隐居期间,他常以银耳清炖而食,寓意“清白”,传说度百岁成仙而去。至唐朝初年,房玄龄、杜如晦共掌朝政,当时称之为“房杜”,是历史上有名的宰相。他们认为大丈夫决不能只图自己有个“清白”的名声,只要死得有价值,为什么不能抛头洒血呢所以,他们又在清炖的银耳里加入枸杞。枸杞色红似血,润肺补肾,生津益气,这就是“枸杞炖银耳”。枸杞、银耳都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久负盛名的良药和席上珍品,秦陇风味的“枸杞银耳”选用著名的宁夏枸杞和陇南白木耳,红白相映,香甘醇厚。

    金桔百台

    主料辅料

    新鲜百合500克山楂糕25克桔子250克白糖200克

    烹制方法

    1百合削尖、根,剥去老皮,摘洗干净,切为两半,除去花心根,摆放碗内,成雪丘状,用纸封碗,上笼蒸烂,扣入盘中。

    2山植糕切小丁。

    3桔子上笼蒸热,去皮,摆放百合周围,成梅花状,山楂糕放百合中间。

    4炒勺洗净,加入清水,再加白糖放入勺内,搅化成汁,淋浇在百合上即可。

    工艺关键

    1百合、桔子易熟烂,不可久蒸,以保持外形完整,约蒸810分钟即可。

    2糖水加湿淀粉少许,勾二流芡浇上亦佳。

    风味特点

    1桔子,形美质优,谓“金色玉质”,深得人们喜爱,入馔历史悠久。韩非子说:“夫桔者,食之则美,嗅之则香。”吕氏春秋云:“果子美者,有江浦之桔。“唐书志载:“桔,文州贡。”文州,即今之甘肃文县,陇南山乡文县桔子,在唐代就已成为贡品。百合亦人馔历史悠久。尔雅载:“百合小者如蒜,大者如碗,数十片相累,状如白莲花,故名百合,言百片合成也。“兰州百合营养丰富,品质极佳,以名菜良药著称全国。桔子色黄,健脾化痰:百合色白,补益肺气。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金桔百合”肺脾双补,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久咳不愈、痰粘喘促者最有效。

    2本品为西北地区创新名肴,用文县贡桔与兰州百合同烹,白、黄、红、绿四色相映,百合居中,形如皑皑雪丘,金桔成梅花状,易中见巧,简中就繁,形象逼真,色泽鲜艳,酸甜适口,味美殊艳,实为药膳风味中的奇葩。

    高丽珊瑚

    主料辅料

    山植糕300克白糖100克鸡蛋清3个熟芝麻15克淀粉15克植物油500克面粉15克

    烹制方法

    1将熟芝麻压碎,加白糖拌匀。山植糕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蛋清放盘内打发,加淀粉、面粉搅匀制成高丽糊,加山植丁拌匀。

    2锅内加油烧三成热,将山楂丁发散下锅,微炸捞出,待油温至五成热,再重炸一次,撒上芝麻糖粉即成。

    工艺关键

    1盛蛋白的盘必须洁净,无油、盐、碱、揩干生水,蛋白中切勿带进蛋黄。用抽子顺一个方向搅打,打至成奶油状,插进筷子可以立住为度。

    2温油炸,重油一次,色黄坚挺为难。

    风味特点

    1珊瑚为热带深海动物,因多群体成树枝状,古人多误认为植物,色泽美丽者,可供装饰玩赏之用。高丽珊瑚,只取珊瑚之美色,其原料则以山植果为主。山植味甘酸,为中医消食要药。尤擅消肉食,对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形体消瘦者,疗效甚佳。近年研究新发现,此品能降低血中胆固醇,软化血管,常服久服,可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

    2“高丽珊瑚”源于“炸羊尾”技法,成菜表面金色,内则白中映红,十分美丽,入口即化,香甜可口。

    敬亭绿雪

    主料辅料

    敬亭绿雪茶叶50克绵白糖50克干淀粉30克净荸荠10个熟猪油500克

    烹制方法

    1敬亭绿雪茶叶用沸水冲泡,盖杯5分钟左右,将茶叶捞起沥水晾干,用10克干淀粉搅拌以后,下五成热油锅炸成暗绿色,盛起备用。

    2荸荠切丝搅拌干淀粉20克后,下六成热油锅炸成嫩黄色捞出。

    3将制好的茶松堆放在盘中

    ...  </P></TD>

章节目录

中国名菜尾卷:药膳风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冉先德/瞿弦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冉先德/瞿弦音并收藏中国名菜尾卷:药膳风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