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一

    维条码很难应用到单品管理中。a

    53电子商务的主要优势就是即时性,用户需求响应时间非常短。a

    54共同配送是由多个企业为了实现运输规模经济而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a

    55敏捷和迅速的配送系统的实现,一方面要依靠配送业务的优化,另一方面也依赖于配送技术的发展,

    其中大多数表现为日益先进的机械技术。b

    56异产业间的共同配送是指将不同产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商品集中起来,通过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向顾

    客输送的一种形式。a

    57条形码在配送管理上的应用可以分为两类,即类别管理和单品管理。b

    58共同集配可以说是一种运输企业主导型物流。a

    59纵向共同配送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宗旨是实现流通各阶段物流成本的降低。a

    60gis是geographiationsyste简称,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b

    61越库配送包括任何一种避免在将货物送去零售商之前将其放入仓库的运输方法。a

    62根据abc管理方法,将存货物资分为abc三类,即50的物资占其总物资价值的6580划

    分为a类物资。b

    63最有效的越库配送形式一般需要供应商进行顺序选择,这会增加供应商的劳动力成本。a

    64除了由于缩短周转时间而减少存货及存货持有成本外,越库配送也因为减少操作而节省分销中心的

    劳动力成本。a

    65jitjustinti又称准时制生产,其基本原理是以生产计划决定供应。b

    二单选题

    1a2b3c4d5b6a7d8d9al0a11dl2al3cl4cl5cl6cl7a

    l8al9c20a21c22d23b24a25b26b27c

    三多选题

    1abcde2abc3abcde4abcd5bd6abce7abcde8abcde9abcdel0abe

    llabcl2acde13bcdl4abcdel5abcdel6abcdl7abcel8acde19be

    四简答题

    1简述配送需求结构的层次

    答:1功能性需求:属于配送作业层次;2配送规划与管制:属于管理层次;3策略性需求:

    包括策略目标,如成本、品质、速度、弹性。

    2简述制造资源计划与drp的关系

    答:1制造资源计划是由企业制订和控制的生产计划所确定的,而drp则是在一种**的环境下

    运作,由不确定的顾客需求来确定存货需求。2制造需求计划是由制订和控制的生产计划所确定的,而

    drp则是由顾客需求引导的,企业无法加以控制。所以,制造需求计划通常是在一种相关需求的情况下运

    作的,而drp则是在一种**的环境下运作,由不确定的顾客需求来确定存货需求。

    3简述配送需求计划drp的局限性

    答:首先,存货计划系统需要每一个配送中心精确的、经过协调的预测数。该预测数对于指导货物在

    整个配送渠道的流动是必需的。第二,存货计划要求配送设施之间的运输具有固定而又可靠的完成周期。

    第三,由于生产故障或递送延迟,综合计划常易遭受系统紧张的影响或频繁改动时间表的影响。

    4如何实现配送中心流程的优化管理

    答:1进货环节建立预约机制;2仓储环节优化货物管理;3配送环节优化配送线路,提

    高配送效率。

    5在制订配送方案时,应重点考虑因素有哪些

    答:1合理定位配送区域。物流经营者应根据客户特征,如配送产品特性、地理分布等,合理定位

    配送区域,同时对不同的配送区域可采取差别性的配送服务政策。2用节约法制订配送方案区。

    6简述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

    答:1储存功能;2分拣功能;3衔接功能;4集散功能;5配送功能;6服务功能。

    7简述基于资源集成的配送中心

    答:1其规模大,服务范围广;2有完善的信息系统和网络体系服务于用户的变换需求;3具有物流

    领域的专业化优势;4其物流配送设施设备不全是属于自己所有,既有自有的,又有公用的。

    8简述配送中心物流服务的选择要点

    答:1选择要处理的商品种类。配送中心的功能设计要与商品的特性相吻合。2选择能提供的增值性

    服务。

    9简述配送中心的运作类型

    答:1以生产经营为主体的配送中心;2以批发经营为主体的配送中心;3以零售经营为主体的配送

    中心;4以物流经营为主体的配送中心。

    10简述拣选式配货工艺的适用范围

    答:用户数量不多;用户需要的种类颇多;每种需求数量变化较大;各用户需求的种类有较大的差别;

    用户的临时紧急需求,如即时配送;分货工艺无法操作的大件商品。

    11简述配送中心管理涉及的要素

    答:1配送中心的商品储存量;2配送中心的送货时间;3配送中心的功能配置。

    12简述自动分拣系统的组成

    答:1输入系统。商品由皮带或辊道输送机,输入分拣系统;2分拣信号设定装置。一般采用激光扫

    描办法,对物流条码进行扫描,以区分配送商品的目的地、配送商品的对象等物流信息;3分拣传输装置。

    包括传送装置、分拣装置。

    13简述配送中心绩效管理内容

    答:1商品销售绩效管理;2作业处理绩效管理;3仓库保管效率管理;4配送效率管理;5机具设

    备使用管理

    14简述配送中心规划资料分析的内容

    答:1订货变化趋势分析;2订单分析;3商品特性分析;4物流工作分析。

    15简述配送中心的发展策略

    答:1积极创建适应企业配送中心发展的政策环境;2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技术改造发展现代企

    业配送中心;3积极转变企业配送中心的经营机制;4重视配送先进技术的应用;5重视企业配送专门人

    才的培养;6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7完善服务功能;8强化增值服务。

    16简述增值性服务的类型

    答:1以顾客为核心的增值服务。指的是处理客户向供应商的订货、直接送货到商店或客户家,以

    及按照零售店货架储备所需的明细货品规格持续提供配送服务。2以促销为核心的增值服务。以促销为

    核心的增值服务旨在为用户提供有利于用户营销活动的服务。3以制造为核心的增值服务。旨在为用户

    提供有利于生产制造的特殊服务。如钢材的剪裁加工、水泥的流通加工等。4以时间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是以对顾客的反应为基础,运用延迟技术,使配送作业在收到用户订单时才开始启动,并将物品直接配送

    到生产线上或零售店的货架上。

    17如何理解abc配送

    答:根据abc管理方法,可以针对三类物资确定配送模式,即对于a类物资,为减少占用资金,保

    证用户收货,宜采用准时配送,单独作业,反馈跟踪。对于b类物资,可实行批量正常配送,即在规定的

    延迟期内,将物资组合成批量,配送供货。对于c类物资,由于价值最低,其配送的延迟期最长,可以充

    分利用社会配送或共同配送实现。在电子商务中,运用abc配送方式,可以使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在超

    过供货方配送能力的条件下得到充分满足,有效增强用户运用电子商务的信心,促进电子商务的物流应用。

    18简述在从事异产业共同配送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答:1配送客户分布状态是否相似;2商品特性是否相似;3保管、装卸、备货等特性是否相似;4

    经营系统是否相似;5物流服务水准是否相似;6取其数量是否相似。

    19简述实施共同配送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1参与共同配送的物流业务应相对稳定,双方应签订比较稳定的共同配送合作协议;2客户

    分布、商品特性、物流作业特性、经营系统等方面应具有相似性,这样便于组织管理和协调,也有利于利

    益分配;3货主之间可以有生产、营销方面的竞争,但在物流方面是相互可以合作的,不应存在竞争;

    4货主和承担主体在物流信息管理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包括已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条形码的应用等;5

    利益分配要有具体的制度和方法,应制订明确的收费或费用分摊标准;6在共同配送合作协议中应对货

    主保护商业秘密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五论述题

    1论述配送需求计划drp的好处

    答:dry之类的综合存货计划系统为管理部门提供了一系列的好处。主要好处包括营销上的和物流上

    的。营销上的主要好处如下:

    1改善了服务水准,保证了准时递送和减少了顾客抱怨;2更有效地改善了促销计划和新产品

    引入计划;

    3提高了预计短缺的能力,使营销努力不花费在低储备的产品上;

    4改善了与其他企业功能的协调,因为drp有助于共用一套计划数字;

    5提高了向顾客提供协调存货管理服务的能力。物流上的主要好处如下:

    1由于协调装运,降低了配送中心的运输费用;

    2因为drp能够准确地确定何时需要何种产品,降低了存货水平;

    3因存货减少,使仓库的空间需求也减少了;

    4由于延交订货现象的减少,降低了顾客的运输成本;5改善了物流与制造之间的存货可视性

    和协调性;

    6提高了预算能力,因为drp能够在多计划远景下有效地模拟存货和运输需求。

    2论述保管型仓库与配送中心流通型仓库的区别答:

    仓库

    配送中心

    功能

    以物资保管为主要功能

    入库、验收、保管、备货、分拣、流通加工、检

    验、出库等均为配送中心的功能

    空间

    保管空间

    保管空间占一半,其他功能占一半空间

    设计

    以保管为主体,平面摆放,

    通路少,未进行严格的场所管理

    按照配送中心功能的流转顺序设计,利用货架实

    行立体存放,有严格的场所管理

    信息特征

    货物的状况和信息不一致

    货物的状况与信息一致

    事务处理、信息传送的系统化

    基本上使用人工完成事务处理和信息

    的传送

    利用信息系统工具和物流信息系统完成事务处理

    和信息传送

    作业的自动化和省力化

    基本上是人工作业

    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作业的自动化和省力化

    对多样化物流需求的适应能力

    基本上不能适应

    可以适应

    3论述配送中心的作用

    答:1从供应商和厂商的角度分析:1使物流成本得到控制;2实现库存集约化;3通过提高顾客

    服务水平,促进产品销售;4有利于把握销售信息;5有利于实现商物分离。2从需求方的角度分析以

    连锁店为例:1降低进货成本;2改善店铺的库存水平;3减少店铺的采购、验收、入库等费用;4减

    少交易费用,降低物流整体成本;5促进信息沟通。

    4论述公共型配送中心经营和管理的程序与重点

    答:1总体策划。公共型的配送中心可以由一家公司项目发展商对其项目进行总体策划,由该

    公司聘请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作业流程、管理制度设计,请专业设计公司进行工程设计并编制项目总体

    设计方案,项目发展商按照专业设计公司提交的总体设计方案组织项目建设的招标。2基础设施建设。

    从投标的公司中选择一家或几家公司进行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采取“建设一经营一移交”的方式。3

    设施设备的管理。选择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对配送中心的设施设备进行管理。4项目招商。由项目发展

    商来组织招商,重点引进具有国际品牌的国内外大客户,他们具有较大的物流业务需求。招商是项目发展

    成败的关键,但招商是否成功与配送中心本身的条件有关。5物流业务管理。选择一家专业物流管理公

    司对配送中心的物流业务进行管理。

    5论述配送中心的作业方式

    答:1进货入库作业。进货入库作业是实现商品配送的前置工作。一旦商品入库,配送中心就要担

    负起商品完整的责任,所以在商品入库前,按照单据上所列的商品数量、品种规格等内容,确认即将入库

    的商品有无损坏,数量种类是否正确,这是对进货人员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同时,进货人员要随时掌握企

    业或客户计划中或在途中的进货量、可用的库房空储仓位、装卸人力等情况,并适时与总部或客户、

    仓储保管人员、装卸人员进行沟通。此外,现场验收进货与填写相关单据等,都是例行性的工作内容与要

    求。

    2商品在库保管作业。储存商品的在库保管作业,除加强商品养护,确保储存商品质量安全,最

    大限度地保持商品在储存期间内的使用价值和减少商品保管损失外,还要加强储位合理化工作和储存商品

    的数量管理工作。

    3流通加工作业。流通加工主要是指对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或半成品按销售要求进行再加工,包

    括:第一,分割加工,如对服装面料、装饰材料等按不同用途进行切割;第二,分装加工,如大桶的洗衣

    粉、化妆品按零售重新包装,散装的日用杂品改装成包装商品;第三,分选加工,如农副产品按质量、

    规格进行分选,并分别包装;第四,促销包装,如促销赠品搭配;第五,贴标加工,如粘贴价格标签,订

    制条形码;第六,半成品加工,如向便利商店提供速食品的半成品。这些工作集中在配送中心完成,可使

    销售单位节省相当可观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4理货作业。理货作业是出货最主要的前置工作。当配送中心接到配送指示后,管理人员要向有

    关的作业人员分配适当的工作量,作业人员再根据理货单上的内容说明,按照出货优先顺序、储位区域号、

    配送车辆趟次号、门店号、先进先出等方法和原则,把出货商品整理出来,经复核人员确认无误后,放置

    到暂存区,准备装货上车。

    5送货作业。送货作业首先必须完成出货作业,这是仓库保管与运输、配送两个业务部门之间在

    现场交接商品的作业。出货作业的主要任务是:出货人员依照约定的时间,把放置在暂存区即将出货的商

    品,移到排定的出车码头,并复核商品的完整性与正确性,然后当面点交给运输驾驶,并协助他们装货上

    车。至于送货,首先必须制订详尽的运输计划及运输调度作业,包括送货路线的规划、车辆趟次与配送人

    员的安排分配、咨询联络及机动性的调度、送货人员及送货车辆的管理等。

    6论述分货式配货工艺

    答:1分货式配货工艺又称播种式工艺,由负责每次集中取出商品,然后,巡回于各用户的指定货

    位之间,到达一个货位将该用户所需的数量分出,每巡回一次,将若干用户所需的同种商品分放完毕。如

    此反复进行,最后,各用户所需之货同时配齐,完成了一轮配货任务。

    2其适用范围是:用户数量多;用户需要的种类有限;每种的需要量不大;各用户需求种类差别

    不大;用户有较稳定的计划需求;商品体积不大。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分货式作业,比采取拣式作业,可

    提高配货速度,节省配货的劳动消耗,提高效率。尤其当用户数量很多,反复拣选会使工作异常重复及繁

    琐时,采用分货作业有更好的效果。

    3分货式作业可以利用各种作业车辆、汽车甚至人力推车进行,但大规模配送中心的分货作业,

    需要有非常大的分货能力,因此,往往在配送中心建立专门的分货设施。

    7论述配送中心作业效率评估主要要素

    答:1设施空间利用率:衡量整个配送中心空间设施的利用效率。所谓设施空间利用率就是针对空

    间利用度、有效度做考虑。一句话,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使用效率。要考虑货架、仓储区的储存量、每天

    理货场地的配货周转次数等。

    2人员利用率:衡量人员作业效率的发挥程度和产生的价值。对于人员作业效率的考核分析,是

    每一个企业配送中心经营评估的重要指标。人员利用率评估主要包括:人员编制。要求人员的分配等达到

    最合理化的程度,避免忙闲不均,这里包括上班作息时间的安排。通常要研究工作需要性;工作量;人员

    流动性;加班合理性等问题。员工待遇、人员效率、人员效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

    使每一个作业人员在一定期间内能发挥最大的生产效率。也就是讲,掌握操作人员的作业速度,使配送中

    心的整体水平处理量相对提高。

    3设备利用率:衡量各种物流设备的利用状况。配送中心的设备主要用于保管、搬运、存取、装

    卸、配送等物流作业活动。由于各种作业有一定的时间性,设备工时不容易计算,通常从增加设备运动时

    间和提高设备每单位时间内的处理量来实现提高设备利用率的目的。

    4商品、订单效率:衡量商品销售实现预定目标的情况。配送中心的主要工作包括:通过对配送

    中心的出货情况分析,提示采购人员调整水平结构;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快速拆零订单;严格控制配送中

    心的库存,留有存货以减少缺货率;同时保证避免过多的存货造成企业资金积压、商品质量出问题等损

    ...  </P></TD>

章节目录

物流师考试指南——物流管理(第二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吴清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吴清一并收藏物流师考试指南——物流管理(第二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