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的行动之上的吧。

    池田是的。接着“六道”的是“声闻”。用汉字写就是“听声音”。这表示学习先哲的教导,想要知道人生真理的状况。学习永恒真理而感到喜悦,这种生命的状态命名为“声闻¨。

    其次是“缘觉,写成汉字是“由于缘而觉悟”。这是指通过宇

    342

    第三编第一章事物的现象与本质

    宙的现象,自然的现象,自己醒悟,因而感到喜悦的生命状态。但“声闻”和“缘觉”都只是自己喜悦。

    和这些相反,“菩萨”是对利他,即因拯救别人,而感到的喜悦。

    基督教的爱、佛教的慈悲,都具有实践的特征。

    最后是“佛”,指的是“菩萨”修行的结果而达到的境界。认为这个境界已经穷尽了宇宙和生命的“终极的真理”“声闻”和“缘觉”也是醒悟真理,不过都只是真理的一部分达到自己跟宇宙、整个生命存在融为一体的感觉。它是一种醒悟到生命的永恒性,是绝对的幸福境界。这种“佛界”跟博士说的“完全的并且永远得到满足”的幸福有很多共同点。

    汤因比佛教真是作了极为精辟的心理分析。它超过了迄今西方所进行的任何心理分析。我想“声闻”和“缘觉”是小乘教追求的东西。这些目标远大而困难。而“菩萨”是更远的目标。小乘教所追求的东西,对个人能够达到的目标来说,大概已经是最高境界了。但另一方而,“菩萨”是把个人自我想得更加开阔,把精神扩大到宇宙的自我,普遍的自我。

    在基督教中寻找一下相当于大乘教的概念、理想时,我看到菩萨和基督是有相似的地方。即菩萨自觉地推迟进入涅禁,而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论中的第二位,也就是基督也自觉地暂时放弃了神

    性去救济人类。只是菩萨连人类以外的有情的东西都救济。按基督教的说法,承受**作为人而来到人间的基督和菩萨一样,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人间的苦恼之中,自觉地饱尝痛苦。他之所以非这样作不可,动机和菩萨一样,是出于怜悯之心。

    池田的确是很相似的,也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

    汤因比“菩萨”这一存在阶段,按照定义来说,是和基督教神学上说的神承受**一样,是一个暂时阶段。因此,它本身既不是完全的,也不是永恒的。我想像由基督所代表的基普教神所得到

    343

    展望二十一世纪

    的这种完全而且永恒的满足,是以前一时进行的悲天悯人的自我牺牲的结果。这种自我牺牲的行为,就是自觉地放弃神性,自己承受人所能体验的最大的精神上和**上的痛苦。

    “佛界”能够达到的完全而且永恒的满足,也与此相同,是从过去行为的结果中得到的吗菩萨最后进人涅槃时达到的“佛界”,跟升天后基督的情况相似吗

    池田基督以痛苦的形象出现,我想是表示在他的生命中出现了“菩萨界”。因为基督也好,菩萨也好,他们思想的出发点的基础都是利他的。

    小乘佛教的理想中缺乏这样“利他”的概念。如果小乘佛教有“利他”概念的话,那可能不是在实践过程中,而是在悟性之后所追求的东西上。但是,那时身心都不存在而只剩下“空”了。

    您问进人涅槃后菩萨的“佛界”是不是跟升天后的基督相似,这里有些不同。佛教表示以“法”为本,而基督教则以“人格”或者“神格”为本。只要以“人格”以至“神格”为本,就只能在离开现实的人生、社会和世界去寻求其存在。所以,基督教大概要在“天”上寻求其存在的所在之处。相反,“法”是在这个现实的人生、社会和世界现象的深处,并且包括这些现象而存在着。因此,佛界并不存在于离开现实社会的某一地方,而是永远存在于人的每一生命之中,永远存在于这个宇宙之中。

    汤因比我也打算了解一下小乘佛教徒所谓的“佛”,究竟是什么。如果我的理解没错的话,引进希腊图像法以前的原始佛教,并不是把涅槃状态的佛陀,通过受到希腊阿波罗神像启示的同形

    的形象,表现出来,而是通过“空”表现出来的。这里说的“空”,是象征着涅槃即消灭自身。

    池田小乘佛教是指通过否定、消灭自身的“小我”个人的自我而融合进“大我¨宇宙的、普通的自我中去。这的确是在

    344

    第三编第一章事物的现象与本质

    “小我”的范围内所达到的最高境界。然而,这完全不是利他的东西。这在本质上是违反佛教拯救一切人的愿望的。

    相反,大乘佛教不是否定“小我”,而是教导人们通过利他而扩大自己跟“法”这个“大我”的本质合为一体,克服**、愤怒和保存自己的本能。所以,大乘佛教是在肯定“小我”的同时,使“小我”向“大我”扩大。

    汤因比那么大乘佛教关于“佛界”的教义是怎么回事呢从您刚才的说明来推论,对大乘佛教徒来说,“佛界”就是完成从“小我”向“大我”扩大而达到的境界。然而,这个目标不是菩萨阶段已经达到了吗在菩萨之后,“佛”的阶段,意昧着更高的满足吗

    池田如果要说“菩萨界”和“佛界”的区别的话,可以说“菩萨界”是达到“佛界”的过程。大乘佛教中法华经上所指出的佛的目标,也是使所有的人跟佛本身一样达到悟性。菩萨的实践是作为其里程碑而提出的。因此,中国的天台大师智颉把菩萨分为五十二个台阶,把其中第五十二个作为佛的悟性妙觉。如果菩萨跟完成了从“小我”向“大我”扩大的佛一样的话,摆脱不了“小我”拘束的人,就失去了逐步树立起“大我”的过程,所有的人就失去了可行的道路。

    所谓佛的悟性,佛的境界跟博士所想的“在宇宙背后的终极的精神之存在”一样就是指醒悟存在于宇宙背后,并包含整个宇宙的“法”,与“法”合为一体得到“大我”的人格。

    因此,所谓“佛界”的生命,不能极据某一特定部分的性质下定义。它只能表现为包括横空间的的一切的“完全”,包括纵时间的的一切“永恒的满足”的状态。换句话说,佛的境界,就是这个生命通过知觉而感知的内部状态。在显现于外的具体现象的范畴中,它或者是“菩萨界”、“天界”、“人界”等九界。小乘佛教只到消灭“小我”而告终,而大乘佛教则通过树立“大我”,反过来使“小我”

    345

    展望二十一世纪

    得以苏生。

    如果作个结论,这就是说,“十界论”主张所有生命本来就包含着全部十界。因此,这里就产生出所有生命当然包括所有的人都潜藏着“佛”这个生命,都是宝贵的这样思想;并且包含着,所有的人通过实践佛法都能够悟出“佛界”的生命这个人类变革的原理。我想这个“十界论”所具有的生命变革的原理,是跟博士的“自我克制”连结着的口3用动的观点把握生命十如是论池田一切生命,一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一贯性质,同时在跟外界的联系中,时刻在变化、运动着。

    刚才,我把生命按其主观上的生命感的状态,分为十种范畴即“十界论”作了介绍。佛法又进一步在某一瞬间,比如“天界”的生命出现时,生命跟外界怎样联系,**表现出什么变化、什么特点并怎样进行流转对于这种状态,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说明。

    这就是称为“十如是”的关于生命动态的一个运动法则。所谓“如是”就是对真实要原原本本地去认识的意思。在法华经的“方便品”中,对“十如是”有所论述。其内容有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而这些又是融为一体的。

    第一个“相”,是生命表现于外的形象。按照“三谛论”,可以认为相当于“假”。“性”是生命的内在天性,是指人的生命的性质、心、智慧、精神等而言,相当于“三谛论”的“空”。“体”是生命的统一主体,把作为“相”的身和作为“性”的心统一起来的生命主体,相当于“三谛论”的“中”。

    以上的“相”、“性”、“体”,我想这三者是指生命的实体说的。

    就是说,生命的实体可以从“相”、“性”、“体”这三种观点去理解。

    汤因比就是说,“十如是”的前三个,相当于前边论述过的“空”、“假”、“中”,是把生命力的实体作为一个统一体来说明的。

    346

    第三编第一章事物的现象与本质

    池田是的。总之,“相”、“性、“体”这三者,相互联系,同时又构成为一个统一体。剩下的七个“如是”,把这种统一体的运动状态规则化了。

    首先说“力”,它是生命本身的内在力量。这种生命深部的力量发动起来,对外界进行工作时,就产生了所谓“作”这样作用,产生了具体的作用力。其次,“因、果”并不是物理、化学上的因果律,是存在于生命深处的因果。这也是不能用空间和时间的概念理解的。一直潜藏在博士所说的“前世报应的欠债”深处的因果等,从广义上来说,我想也包括在这个佛法的因果之中的。

    汤因比我想生命的法则就是前世报应。行动必然要产生结果。谁也逃脱不了这个结果。然而,这种结果并不是不能改变的。

    通过以后的行动,可以改好,也可以变坏。所有生物都在累积着前世报应的欠债。假如我对大乘佛教法华经学派的教义,没有理解错的话,可以说因为轮回转生是无限反复的,所以前世报应的欠债,大概也决不会停止的。

    但是,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应该注意用跟物理学上的因果关系不同的意义,来理解这里所说的因果关系。

    池田关于生命的因果问题,从另外的角度打个比方:当生命内部的因果,在生命活动中,通过**和精神从现象的世界渗透出来时,如果用时、空的概念来说明,大概相当于物理学等所说的

    统计因果律盖然率。

    如果进行长期观察,生命现象可以作为不确切的统计因果来把握,但这个不确切的幅度,人的情况肯定要比物质和其他生物大得多的多。尽管如此,人的生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

    逐渐地以鲜明的形象,从生命的现象中渗透出来。

    不管怎样,佛法所说的“因”,是生命深处的东西。为了形成这样的因,就要同外界进行交流,这就是“缘”。生命内在的因,同时

    347

    展望二十一世纪

    包含着生命内在的果。生命本身所具有的“果”,出现于生命活动的现实方面。这就是“报”。“报”的出现也需要有“缘”。如果我们要用时、空制约的方法,哪怕稍稍窥探一下佛法的因果,除了详细地观察这个“报”以外,别无他法。

    “十如是”的最后一个叫“如是本来究竟等”,是指一个生命的统一性、协调性。表现为“相”、“性”、“体”的生命实体,还有“力、作、因、缘、果、报”这样激发生命的河流。融合起来成为一体,起着协调统一体作用的原理,就叫“本末究竟等”。

    汤因比您所讲的佛法对生命的分析,比我所知的现代西欧所作的任何分析,都详细、精练。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佛法中“十如是”的概念,跟我自己的“挑战和应战”的想法,也有些相似的地方。我所说的“挑战和应战”,跟面定的一律的因果完全不同。它是表示相互关联的当事者,不是在无生物面是在生物这样的现实中,它们有着怎样性质的关联性。

    池田如果博士所说的“挑战和应战”是生命本身的现象的话,我想这是跟佛法所说的因果律一样,是它的另一种表现。有挑战就有应战。因为这里存在着生命之法。

    人作了坏事,在国法追究之前,可能就知道要有报应的。这大概就是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存在着生命本身之法了。这种生命之法是什么呢如果明确地知道了这一点,不也就能够明确地判断应

    该怎样活着,应该怎样从事活动了吗

    348

    第三编第二章宗教的作用

    第二章宗教的作用

    1文明生机的根源

    池田考究一下世界历史,就会发现文明正如生命体一样,按发生发展一衰亡的过程,在反复流转着。

    以埃及的历史为例,从古至今就有多种文明、文化在发生、发展和衰亡着。从建造金字塔时的法老时代开始,经过罗马统治下的原始基督教繁荣时代和后来的伊斯兰教统治的时代,到今天的

    共和时代几经变迁。

    因此,就文明的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趋势,我想提出两个问题。

    一个是给这种文明以生机的是什么另一个是使这种文明产生并赋予生机的根源是什么

    关于第一个问题。为使文明发生和发展,不但需要有社会、群体生活,还要有剩余时间。这三者是跟提高生产力紧密相连的。

    生产力的提高带来了剩余物资。艺术家、建筑家、诗人、政治家等,才能有生活来源。实际上,为了完成历史上有重大意义的事业,需要集结大量的人力资源。有组织的社会群体就成为供给人才的源泉。而剩余物资又给人们提供了创造性。

    汤因比自古以来,建设文明的条件就是生产的剩余。就是说,人们能够生产出超过生活最低需要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依靠这些生产出来的剩余物资,才能从事经济活动以外的事业例

    如,建造马来亚内地沙盖的古墓,埃及和墨西哥的金字塔玛雅族

    349

    展望二十一世纪

    和高棉人的寺院。

    进一步说,也是依靠这些剩余物资,才有可能进行战争,也才有可能养活那些不必从事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少数人。这些少数人把得到的时间,或者用于享乐和奢侈生活,或者用于举行宗教仪

    式、研究教义、施政、建筑、美术、文学、哲学、科学等方面。

    在有特权的少数人当中,有一部分人从事具有创造性的工作。

    他们对各种文明的发生、发展和保持,作出了很大贡献。当然,这些创造性工作,投有群众的协作,也是不会成功的。而使这种合作成为可能的精神上的纽带,就是共同的宗教信仰。就是说,即或把社会各阶层共同努力生产的产品,进行了不合理、不公平的分配,把大部分剩余产品滥用于战争,或者让少数特权者挥霍掉因为这些人没有相应地对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宗教信仰也一直是这种合作的纽带。

    池田当然,只有余暇,只有余力,还不能产生文明。生产活动是有明确目标的,即要生产更多、更丰富的生活必需品。然而,由此而产生的余暇和余力用于什么目的,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一个方向。正如博士所说,我想赋予这一目标的,就是共同的宗教。

    就是说,生产力的剩余、社会组织、人的愿望,都是建设文明的素材,但它还不是文明应当具备的灵魂。也就是说,即使文明的素材已经齐备,这还不够,还要有更深的前提,即“为什么而建设”这一思想意识。人力资源的动员,设计者的意图,都要从这一问题出发。面看准这一方向,掌握这一方向的智慧,是来自宗教,来自哲学。

    埃及金字塔之所以建成,不仅有赖于人的剩余精力,社会、经济组织、土木建筑技术,还要有产生需要建造如此巨大坟墓的源泉。这就是人们的生死观。民众劳动的积极性,受到这种宗教设

    350

    第三编第二章宗教的作用

    想的支持,才能建成金字塔。这对历史上其他建筑物,也是一样的。玛雅人、阿兹台克人、印加人的神殿和祭坛,可以说都是他们固有的宗教设想和宗教热情的产物。

    汤因比我也认为各种文明形态,就是此种文明所固有的宗教的反映。还有,使各种文明产生,使其延续下来的生机源泉,也在宗教。我对此问题,也抱有同感。有三千年历史的法老时代的

    埃及也好,从殷兴起到一九一二年清朝灭亡,超过三千年历史的中国也好,这一点都是说得通的。

    世界最古老的两种文明,是在埃及和伊拉克原来土地肥沃的地方出现的。但是,使这些土地变成耕地,也需要大规模的排水灌溉设旄。人们把难以支配的自然环境,改造成为人们易于生活的

    人工环境,一定要有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劳动的民众力量。这表明那里也有领导,而且在人们中间充满着服从指挥的气氛。使这种合作关系成为可能的整个社会生机和协调性,一定是从领导和被领导双方共有的宗教信仰中产生出来的。总之,这种信仰成为精神上的推动力,才使为经济打基础的公共事业得以进行,并使经济创造剩余,这是毫无疑义的。

    战争和不公平,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伴随着各种文明而产生的两种社会弊病。这种致命的社会弊端,有可能使文明社会生机枯竭。不过,在一定时间内,宗教却是使这一社会维持下去的精神力量。

    我在这里所说的宗教,指的是对人生的态度,在这种意义上鼓舞人们战胜人生中各种艰难的信念。这也就是,宗教对于有关宇宙的神秘性和人在中间发挥作用的艰难性这一根本问题上,给我

    们所提供的精神上的满意答案;并在人类生存中给予实际的教训规戒,由此鼓舞人们去战胜人生征途上的困难。

    每当一个民族,对自己的宗教失去信仰时,他们的文明就会屈

    351

    展望二十一世纪

    服于来自内部的社会崩溃和来自外部的军事进攻。由于丧失信仰而使之崩溃的文明,将为新的文明从别的宗教中获得生机的文明所代替。

    例如,长期受儒教统治的中国文明,在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崩溃,取而代之的**的新中国文明兴起了。埃及王朝的文明、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崩溃了,取而代之的是带来生机的基督教和伊

    斯兰教新文明。附带说一下,南危地马拉玛雅族的祭坛被废弃,一直还是一千谜,始终没有得到说明。文献上也找不到解开这千谜的证据。然而,最有说服力的推测,恐怕是农民对理应保证他们生存的祭司的力量失去了信心,从而他们停止了对祭司的经济援助。

    池田我感到费解的是有的民族建立起一种文明后,随着这种文明的衰落,这个民族也彻底走向了衰亡。而有的民族则顺应时代的发展,吸取了另外的文明,每次都建立起具有新特点的文明。

    前者可以博士所说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等美洲大陆的土著民族为例,后者可以埃及民族和日本民族为例。欧洲各民族过去似乎没有经历过这样考验,我感到现代倒是可以称之为考验的时

    期了。

    汤因比的确如您所说,吸取其他文明,成功地加以同化,这有很高的价值和效用。日本在历史上已有两次成功地接受过这样的挑战。首先是从六世纪到七世纪,吸收了中国版的印度教,同时

    同化了中国文明本身。近百年来,又同化了近代西方文明。还有东南亚和印度尼西亚各民族,他们同化了印度教和佛教。越南民族同化了中国文明。印度尼西亚民族也是在同化印度教和佛教之后,又同化了伊斯兰文明的。

    与此相反,像您所说的哥伦布发现美洲大

    ...  </P></TD>

章节目录

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并收藏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