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县衙书房的寒云万万没想到,刚穿过来赶鸭子上轿判决的案子,被云阳四商分析后,上升到权谋的层面。

    四人说对了,寒云真打算找他们出钱出粮,捆绑在一起,成为他实施云阳县计划经济的一部分。

    这一夜,寒云收到了后世发来的四本技术资料。一本玉米种植技术,一本土豆种植技术,一本农家肥制作技术,还有一本黑猪养殖技术。

    书案上放着两包种子样品,高产早熟玉米和农业科技新产品土豆种子。

    要让他独自去面对全县上万的庄稼汉推广技术,太过于扯淡,此时也不是去找工部屯田司和司农寺的时候。

    这些东西在大唐都是首次出现,万一水土不服出了问题影响就是几万亩的粮食产量。为了妥当,寒云准备先做一季的种植收获后,再考虑如何面对朝堂的问题。

    大唐的春播始于三月中止于四月中,秋收始于八月底止于十月中。寒云需要在二月找一个试验田,种下早熟玉米,同时也带出一批技术人员,才能全县推广。

    这一次他又将目光看向了上河村。为何他总是惦记着上河村呢?不为别的,穿越过来几天,他也就接触了上河村一个村子的人。感觉这群人团结、正义,应该是一群淳朴且善良的人。

    翌日,竟然是一个大晴天,万里无云,蔚蓝天空,在二月的后世想都不敢想。

    还是老样子,寒云洗漱完毕去往了县衙食堂。

    今日是食堂开张的日子,到了食堂一看,县衙众人都围着没人动手,做好的米粥和面饼也在锅里温着。

    “县公,早。”众人见寒云过来齐齐打着招呼。

    熊大接了一句:“昨晚见县公入睡甚晚,我等便没叫醒。”

    寒云一愣,入睡甚晚,才子时初,哪里晚了,若是放在后世,夜生活才过一半呢。转念一想,特么这是大唐啊,个个都是晚八点睡觉的人,也就释怀了。

    “你们为何不吃呢?早食不是都做好了吗?”寒云指了指锅里的早食。

    杜氏经过上次寒云的厨艺调教,已经适应了县衙厨娘的身份,加之寒云平易近人,也就不太害怕,笑呵呵说道:“他们都说县公未来岂敢独食。”

    “这里是县衙的食堂,又不是我的餐厅,有什么好等的,以后不用等我。晚上脑子灵活我会多读点书,不会起得如此之早。”

    众人除了感动外,都在唏嘘,县公把贪睡说得如此清新脱俗,恐怕是大唐第一人了。他日县公高升做了朝官,会不会出事呢?

    寒云示意众人坐下,自己打上一碗米粥,拿了一个面饼。

    “面饼还能做得这么甜,杜婶,你这厨艺怕是要赶上县公了。”第一个吃上面饼的差役大呼而出。

    杜氏一听,心里甜,正想说出其中的关键,却见寒云给他打了一个手势,立刻明白,于是改口道:“都是县公教导民妇,才能做出带甜味的面饼。”

    “婶子今天就把话说这了,好吃就使劲吃,可别去外面乱说和显摆,否则,别怪我不让他进食堂。”杜氏记起寒云教授他厨艺的时候,专门叮嘱厨房重地外人勿入,这门手艺要保密。

    寒云一听,对她竖了一个大拇指。杜氏虽然看不懂,看县公的表情应该是赞许她的话,心里也是暖暖的。

    食堂上了正轨,寒云也算了了一件事,想让这帮人玩命的干,肚子必须首先填饱。

    “陈录事,给我拿一支笔和纸来,我画几个木工桌凳图样,你找木匠做出来。跪着吃饭太难受了。”寒云对这种跪坐吃饭完全不能忍受,简直就是一群成年人跑进了幼儿园的食堂嘛。

    陈文信一听,想起公堂上那张临时搭建的半人高桌子,那样吃饭才舒服嘛,于是问道:“县公是说半人高的桌子?”

    “对的。”

    好好的一顿早餐,硬是变成了寒云的书画教学。用毛笔画这些线条有些难受,好在这副身躯有点工笔画的底子,画了一阵后,也像那么一回事。

    随后寒云又标注上尺寸,当然用唐制尺寸和汉字数字。食堂的桌凳不太复杂,就是后世常见的方桌加木凳。

    见县公吃好画完,熊大这才靠上来说道:“上河村的人手已经选好了,今日卑职就去上河村带过来让县公过目。”

    熊二也靠上来说道:“县公交待卑职的事也办妥,是否也带来让县公过目?”

    “熊二你的人无需来县衙,最好他们相互不认识,单线和你联系即可。至于身份,我会做一个特殊的信物,以后只要持有持信物的便是密探班的人。”

    寒云又想了一下,安排了一件事:“给他们的第一个任务,查出全县范围内的地痞流氓、市井混混、恶霸之辈。先拿这些人立威。”

    两人外出后,寒云这才带着陈文信上街,他要去看看,县城中何处可以安置集市的位置。

    在他的计划中,要把全县供销全部集中起来,就如同后世计划经济下的供销社一般,实行统购统售,尽量创造就业岗位和商品的最大化流通。

    另外也可以让交通不便的偏远村子的物品集中,以便运输到县城售卖或者再批发给其他城市的商人。

    云阳县城并不大,县衙位于县城中央,向东西南北各两里便到了城门。城墙也不高,估摸着不到五米,宽三米左右。

    寒云一时兴致大发,走上城头,回头望去尽数一片低矮的房顶,两层楼的房屋屈指可数。

    看了看黄土夯实的街道,若是遇见大雨,岂不是满街泥泞。他突然想起水泥两个字,而后又想到工程劳动力的问题。

    大致回忆了一下后世传过来的旧唐书,贞观元年,山东大旱,关中秋粮歉收。

    嗯,劳动力有了,还能帮李世民拯救一下灾民,不知道李世民知道后是何表情。想起连续剧贞观之治的李世民,心里盘算或许就是那个样子吧。

    行至城南墙头,寒云指着城墙下的一片废墟之地,好奇问道:“此处为何如此?”

    陈文信顺着看去,顿时明白,解释道:“此处原有民宅二十余户,去年突厥人放了一把火全烧没了。后来这些人没了房宅,也没有钱财和粮食,便去了外地投亲。”

    “此地如今主人是谁?”寒云心想,这些土地的主人也是心大,好好的一块地搞成一片废墟,也不弄一下重建。

    “此地已收归官有,归属云阳县衙。他日若有人口迁入,再作分配。”陈文信回答。

    没有错,大唐的百姓当真是官府分配宅地,不用购买,不光在农村,县城内也是。良民三口一亩,每三人增加一亩,贱民五口一亩,每五口增加一亩。

    “这块地正好,就不要再分配了,本县打算在这里建一个集市。”

    “县公准备在云阳开市吗?”

    “确有此想法,云阳县的各种货物都在这里买卖,也可促进云阳与其他城池的货物流通。”

    陈文信理解中,县城开市就是围出一片空地,然后买卖之人自行进去摆摊而已。而寒云心目中的集市却是一个后世的大型超市模式。

章节目录

大唐升官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伟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伟翰并收藏大唐升官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