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六月拉开了今年新一轮果共对峙的序幕,而且还因为开局就易手了两座重镇,所以在感观上显得相当的激烈,那么七月份的国内局势就要寡淡不少了。

    被土共一方视为关键棋眼的襄樊城,此时仍默默无闻,对于常凯申一方而言,或许只是听说那里遭遇了赤匪的袭击,但依照以往的经验,料想也不会有什么大碍。

    在这段时间里,无论是果军还是洋人,目光基本都集中在长江沿岸,无论是岳州到达冶一线的红三军团,还是洪城东、南两面的红一军团,个个都是赤匪的精锐所在。

    甚至是东面那支窜入浙北的老鼠,其可恨程度都可以被放在前三的序列,虽然实力不足与前两者相提,但是造成的影响却不容小觑。

    而最近的几轮试探也已经证明,想要用普通手段对付他们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为了毕其功于一役,常凯申一直在想法设法的调集力量。

    若是从地图上看,就很容易注意到这些战场虽然分处东西不同位置,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全部位于长江南岸,而随着由此闹出的动静越来越大,常凯申原本集结在江城一线的军队也逐渐稀释开来。

    之前因为在围剿中央苏区时屡次受挫,为了提振士气,同时也是想先挑软柿子捏捏,常凯申可是专门筹划了一场,针对鄂豫皖和湘鄂西两处根据地的大规模围剿行动,总兵力高达六十余万人,其中调用的中央军嫡系也有足足十万。

    很明显,这般大费周章的围剿即便是中央苏区面对起来,也得头疼上一段时间,甚至若是连续经历两轮如此规模的战争,苏区原本还算稳定的发展轨迹必将受到严重挫折,更何况是各方面都要逊色不少的鄂豫皖与湘鄂西,就算勉强挺过来了,其后的潜力也将大打折扣。

    这也是李润石为何会选择如此激进的路线,与敌人进行外线作战的原因之一,即解了江北两大根据地的燃眉之急,又减轻了后续反围剿对苏区内部的伤害,总之,无论如何战争的主动权都不能交到常凯申的手里。

    而想要完美地达到这一目标,其中的关键还要依赖于足够发达的通讯体系,说白了,若不是现在各方面军和军团,基本都配备了一门乃至多门高功率电台,那么这些计划无疑都只能是天方夜谭。

    甚至即便如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大量的风险,局部的牺牲和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而若要比较那一块的任务最为艰难,从目前来看,红十军这支孤军应该可以排在首位。

    “政委,军长,战士们实在是太累了,要不今晚还是先休息一下吧?”

    七月二十日,皖南旌得县东部的一处僻静山坳里,早已疲惫不堪的红十军大部队正在此处驻扎,趁着战士们休整的这点时间,几位干部不敢有丝毫懈怠,连忙集合在一起开了个短会。

    会上,就有一位团长忍不住提出了这个建议,在这支队伍被围追堵截了十余天后,所有人都期盼能够得到一个休息的机会。

    只不过对于这点看似十分合理的诉求,目前暂任代理军长的米丰,却是斩钉截铁地表示了反对,“不行,时间太紧迫了,敌人现在还在对我们穷追不舍,稍微懈怠一下就有可能被对方咬住,到时候想脱手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红十军之前一直是赣东北根据地的队伍,军长周建平和政委方之敏都是这支军队的创始人之一,所以即便后来米丰带着从赣南支援过来的三千人加入,红十军也顺势重新整编,但他也只是担任了军参谋长一职。

    不过时也命也,在攻打瞿州的过程中,周建平意外负伤,不得不撤到后方治疗,而且还因为伤情太过严重,后来只能由飞机专门接到锐京进行手术,所以指挥权便转交到了米丰手中,而原本在后方坐镇的方之敏也紧急赶往了前线。

    对于米丰的意见,方之敏能够理解,但也有自己的想法,“米丰同志,我明白你的意思,但现在若是继续保持这样的节奏,战士们真的很难撑得下去了。

    我看不如这样,队伍先一分为二,你带着尚有余力的先行南下,同时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其余同志随我在皖南一带和敌军周旋,我们再伺机汇合怎么样?”

    “这……”当方之敏提议完之后,不少同志都流露出了一丝希冀的神情,确实也是最近大家的压力实在太大,所以当有个看似合理的选择摆在面前时,就很难让人再生出什么抗拒的想法了。

    但打心底来说,米丰是不赞同如此安排的,因为部队训练水平的差异,很明显随他离开的八成都是先前他从赣南带来的那批,而留下的将会是红十军的老人马,如此一来,好不容易整编出来的新红十军又不得不再次拆开,先前的不少安排也失去了意义。

    最重要的是,虽然眼下这近万人的队伍确实存在目标过大的问题,但分兵也将导致力量的分散,而敌人的围堵可不会给红军留下丝毫机会,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这种情况下的意见不合确实相当危险,出于谨慎的考虑,会议很快就陷入了沉默之中,谁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

    自红十军打下瞿州之后,一路向东抵进金花城下,但只是虚晃一枪没有继续攻城,这一方面是队伍再次出发时已属于轻装上阵,没有携带足够的重型火力,另一方面则是打下瞿州已足以震动江浙,后面继续占领城池则并无太多意义。

    所以从瞿金盆地往北,途径建得、富洋等县,这支队伍最远甚至来到了钱塘近郊,并象征性地朝城西的驻军射了几发迫击炮弹,果然再次引来了一阵鸡飞狗跳。

    浙省作为常凯申的老巢所在,过去几年里向来是相安无事,也很少会有不长眼的军队吃了熊心豹子胆,过来捋常委员长的虎须,所以当地的防御着实松懈,哪怕是西面门户瞿州陷落之后依旧如此。

    所以在刚刚抵达钱塘的那段时间里,整个红十军中还洋溢着一股相当激进乐观的氛围,认为完全可以再加把劲直接把钱塘拿下,甚至继续向北威胁金陵也不是不可能。

    但现实依旧是那么的残酷,很快就给了红十军全体官兵一场深刻的教训,江浙一地虽然军备松懈,但人家不差钱呀,而且临近申沪可以相当便捷地从洋行那里购得军火物资,再加上常凯申又及时派了遭殃军回援,红十军的处境立马就困顿了起来。

    好在作为代理军长,米丰从一开始就保持了谨慎的态度,即便是在所有人都想为了那丝可能的成功性去冒一番风险的时候,他还是力排众议否定了继续攻打钱塘的计划,由此给队伍留下了足够的后路。

    只是接下来的历程依旧相当的不好过,米夫带着队伍从钱塘西面的天目山一路西撤,途中又遭遇果军各部的拦追堵截,大大小小的战役不下十余次,队伍的伤亡暂且不提,单单士气就是每况愈下,一日不如一日。

    毕竟有些道理懂得归懂得,可真正实施起来还是充满了各种实际上的困难,红十军的所有高层干部都知道自己这支队伍眼下作战的意义,其实就是为了给主力部队吸引火力,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当然是出色地完成了上级安排的任务。

    但毕竟这还是一支仍在发展当中的队伍,思想依旧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加上一路过来面对数倍的敌人,红军又是败多胜少,撤退多于进攻,所以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对此无论方之敏还是米丰,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政委,军长,我们和中央的通信恢复了!”就会议沉默到有人忍不下去,决定不管怎样都得讨论出一个章程的时候,沉寂多日的电报排终于送来了难得的消息。

    因为队伍一直在忙着转移的缘故,山高路远加上技术又不熟练,红十军和中央的联络一直断断续续,偏偏他们的任务又是这般复杂,而且本身构架还相当混乱,这也就加剧了原本的困境。

    幸好在这最紧要的关头,中央还是成功亮相,年轻的米代军长总算松了一口气。

章节目录

时空过客4251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刚大荒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刚大荒落并收藏时空过客4251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