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晚箫回到关雎宫后,那条神经才稍缓和了些。

    她独自倚在门前,一想起方才韩煜修那张既较真又似要吃人的脸庞,不觉轻吐出口浊气来:“不就是开了个玩笑嘛,真搞不懂这家伙好端端地又生哪门气,真是帝王心,海底针。”

    几日后的早朝。

    朝堂上此刻的气氛异常凝重,一切的一切,只因那位销声匿迹多日的参知大人锒铛入狱的消息不知怎么就在底下传开了。

    郑灏成万万没想到自己精心算计良久,还是让其他人抢先一步得手了。

    来皇宫的路上,郑灏成整个人都表现得魂不守舍的,他不知道李抚这个贪生怕死之徒能不能经得起牢狱里头的严刑拷打,更不清楚韩煜修他对这其中的内幕究竟知道多少。

    当下,唯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空气约莫安静了半炷香的时间,大殿之上的韩煜修忽然偏头看了眼身旁的魏偲。

    魏偲立刻会意,遂展开手上那道旨意,又咳了两嗓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江山社稷之存亡乃于内,内正则以固国之根本,故朕思虑良久,今决定废除参知政事一职,另,擢翰林学士郑怀褚为六品太史令,即刻起入崇文馆负责撰修国史等事宜,钦此——”

    底下为首的郑灏成听旨,微蹙了下眉,然后道:“圣上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见状,纷纷下跪继而言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过靠近郑灏成的大臣还是隐隐察觉出他的神情中略有不满,就连隔着面前的冕旒的韩煜修也看出了这一点。

    “好了,诸卿可还有何事要奏?”韩煜修的视线略过郑灏成,看了一眼其他大臣道。

    “皇上,老臣有事要奏。”一道苍老雄浑的声音穿过黑压压的人群,引起韩煜修的注意。

    开口说话的是光禄大夫——宁延甫。

    宁延甫拖着老态龙钟的身体,径直走到殿中央:“皇上,恕老臣多言,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亦不可一日无主,如今中宫虚悬良久,皇上久不立后,此举不仅有违先例,且内庭长久无主事之人,后果将不堪设想啊,所以老臣……在此再次恳请皇上早日选出皇后的最佳人选!”

    此言一出,众臣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有机会坐上未来国父之位的几位大臣颇有兴致看向殿中央的那道如劲松般挺拔的身影。

    “哦?那依宁卿看来,谁,有能力担得起这个位子?”韩煜修不似以往那般避开这类提议,反而用一种审视猎物的眼神盯着宁延甫。

    “是贵妃?还是位列四妃内的其余三妃?亦或者是……”

    “皇上恕罪!”未等韩煜修开口说完,宁延甫慌张地撩起袍腿就跪去请罪。

    韩煜修起身,走下台阶将跪着的人扶起:“宁卿啊,朕很是欣赏您这份敢于纳谏的勇气,朝中就应该多一些像您这般的肱骨之臣,但不是朕有意将此事一拖再拖,毕竟自历代以来,这选举国君还需经过多番考量之后才能敲定,皇后既身为一国之母,更应如此,并且有关立后人选,朕自有断决,往后在朝堂上,就毋需对这类事浪费时间了。”

    聪明人一听就听出来这句话不仅是对宁延甫那老家伙说的,更是在给他们之中那些有意让皇帝立后的人一个警告。

    韩煜修嘴角微挑,之后又略过宁延甫直朝大殿外走去,每日例行的早朝就在沉闷的气氛下结束了。

    相国府。

    “老爷,您今儿个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在正厅等候多时的相国夫人霍氏迎上前来,又接过婢女手中早就就备好的龙井茶,递到郑灏成跟前。

    “皇宫里头主事的人又不是我,自然是什么时候下了早朝就什么时候回来了。”郑灏成端起茶杯轻呷一口,“褚郎呢?”

    霍氏听到这,有些心虚地发笑:“噢,褚儿他还在屋里头歇着呢,下人说他勤修史书直至三更才入睡,妾身一听也就容他多睡了会。”

    “哼!”郑灏成冷哼一声,遂将手中那盏茶杯重重砸在桌面上,“别以为我不知道这小子天天背着我跑去跟那几个空有文墨的公子少爷厮混在一块,该上心的事却一点都不上心,看来这宫里宫外的就没有一个能让我省点心!”

    霍氏被他这一举动吓得不轻,稳了稳心神之后软声解释道:“老爷,褚儿也是授了妾身的意才出府外去的,这孩子每天都按照你的吩咐闷在房里修什么史书,这样下去妾身真怕这么好好的一个孩子会被闷坏咯。”

    “我看你就继续惯着他吧,琬儿这丫头就是被你给惯得,做事情愈发没边,一心只顾什么儿女情长,到头来才会被皇上吃得那么死。”郑灏成言道。

    “老爷……”霍氏有些委屈地对郑灏成娇嗔道。

    “行了,说你几句还不乐意了,没什么事我就先回房了。”郑灏成说罢便起身离开座椅,临出门时还给霍氏留了句:“一会褚郎回来,记得让他到我书房来一趟,我有事找他。”

    郑灏成始终未在霍氏面前提及今早朝堂上所发生的事情,当年,世人皆知宫中出了位万千恩宠于一身,风光无限的琬贵妃,但霍氏知道郑琬儿在宫里过得并不如意,为此心中多有愧。

    可她同样明白,即便知道这些事情又能如何,自己同郑琬儿相隔甚远,她也不能为郑琬儿做些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日日在禅房内诵经礼佛,得闲时便去护国寺上炷香,再捐些香油钱,以此愿佛祖护佑琬贵妃能够一世顺遂。

    正因有了郑琬儿这个先例在,她断是不会同意再让郑怀褚跟皇家扯上半点关系,她希望郑怀褚即便金榜题名时,也绝不要淌朝堂这趟浑水,等再过几年娶个门当户对的姑娘,夫妻俩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就好。

章节目录

千秋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朝时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朝时暮并收藏千秋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