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院已经下令,每三年举行一次华夏军人运动会。

    参赛项目,全部都是军队训练项目。

    通过体育竞赛来促进大家积极训练。

    和平时期多练,战时自然就能多战。”

    “嘿嘿……”刘恢的话引得一片笑声。

    “华夏军队的海军数量在明显增加,将来会不会减少陆军规模?”

    “这种危机意识很好,任何一个兵种减不减少,主要是根据他的价值决定的。

    海军数量增加,主要是华夏要通过海军保护我们海上的商路和华夏大海主权等。

    此前,有人问我,华夏火枪和火炮逐渐普及,未来重骑兵还是否有存在价值?

    重骑兵是否应该存在?或者说是否应该转型?这是我们所有的人都要考虑的问题。

    大炮和火枪普及,重骑兵不具备轻骑兵机动能力,还有多大存在价值?

    国外现在基本都是冷兵器,我们重骑兵还有一定价值,随着发展,他们装配火枪火炮后,重骑兵不转型可能吗?

    今天我们是骑马作战,将来可能就是开着战车出去作战,因此,你们回去以后,都要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刘恢提出了一个全新作战思路。

    以前的武器最强攻击范围就是弓箭和攻城的投石车。

    而如今华夏作战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果这样一来,我们很多兵种都要转型。

    我们的弓箭兵恐怕也没有存在的价值。

    一个神射手,能射150米已经是十分厉害了。

    而一个神枪手装配华夏全新的狙击步枪,可以超过五百米。”

    戏忠说道,“陈主任说的是实情。

    华夏接下来全军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刘恢点了点头,“因此,我们的训练都要有全新变化和标准。

    训练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各种战场态势。

    我们依靠装备,不能完全依赖于装备。

    使用装备的是人,因此,我们仍然把人的训练放在首位。

    ……”。

    “不少战略区的火车会逐步开通,关于火车使用有什么安排?”

    “吕主任,你学坏了。”

    “哈哈哈……”刘恢一句话,让现场爆发出巨大笑声。

    刘恢说道,“线路连通边境,和平时期主要就是民用,军人乘坐火车和百姓一样,按照规矩来办。

    根据华夏律法,遇到战事时,交通工具首先满足军队使用,这是基本原则。”

    “不少战略区的战友都在说,不知大统领何时可以前去看看?”

    这个问题在刘恢心中围绕很久了。

    “此前没有前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交通,华夏太大了,去一个地方,来回都在一个月以上。

    另一个就是联合国的事情耽搁下来了。

    我尽可能在自己任期内,前往每一个战略区看看大家。”

    “好……”刘恢的话明显是大家希望看到的。

    ………

    第二天,恢都民报、恢都日报和恢都商报等都刊登了刘恢的署名文章,文章抬头《权威该不该有?》。

    在文章里,刘恢阐述了权威的弊端,也再一次提出了法治社会的基本准则。

    看着报纸,卢植感叹道,“老夫没记错的话,这是第二次发文反对个人崇拜了?”

    蔡邕笑着说道,“子干,你没记错,事实就是如此。”

    “法治社会就是你只要不触犯法律,你无需向任何人低头,人治社会就是你无论对错都得向权力低头。

    这是老夫见过最简明扼要的阐述了。”袁愧感叹道。

    “说实在的,一个人有超强的能力并不难得,最难得的是放下手中的权力。

    不瞒各位,我陈纪这辈子没服过任何人。

    不过,面对让我们世家豪族失去特权的人,我陈纪发自内心说一句:老夫真的服了。”陈纪显得很是感慨。

    荀爽说道,“我们这些老家伙都知道。

    我们的历史可以简略看成就是统治者对权力约束和集权的历史。

    从最早的尧舜禹,那时以贤能而传位天下。

    制度不健全,人都有私心,从大禹开始将王位传给儿子启那一刻,公天下彻底变成了私天下。

    周朝分封制虽然让天下大乱,但是各国为了自己统治,各国之间有竞争,这个时期各种学说思潮很多。

    秦一统天下,为了维护统治,皇权只得统一大家思想。

    刘恢原本是皇室的王爷,地位尊崇无比,而他为了天下万民,把私天下重新变成了公天下。

    我们不难看出,如果他不这样做,还不知道天下万民还得受多少年苦难才够?”

    郑玄说道,“老夫自认为对权力看得很淡,没想到这个学生,比老夫更不在乎名利。

    从青州第一次见他,就知道他不同于常人,只是没想到,他是这么与众不同。”

    “不允许搞个人崇拜,他主要是担心华夏今后被思想禁锢。

    今天不允许反对他,明天不允许反对另一个人。

    时间一久,各种权威越来越多。

    这些权威就像禁区一样,没人敢反对,这将是华夏的悲哀。

    不得不说,他的目光看得比我们更加长远。”陆康感慨道。

    “其实这是给未来的继任者树立一个标杆。

    这个标杆立在这儿,今后华夏大统领的这份工作必将是一个苦差事。”曹嵩说道。

    “巨高,这是何意?”荀爽问道。

    “你不想想,到时反对派和新闻报纸,都会将他用来和今天这位来对比。

    我们摸着良心想想看,不难吗?”

    “难,不过,这会让华夏百姓更加好过。”卢植说道。

    “还有一事不知怎么样了?”郑玄问道。

    “康成说的是华元头像问题?”蔡邕说道。

    “是,此前有好几个人进入最终候选,好像还有康成你。”袁愧说道。

    郑玄摇了摇头,“老夫没得胜算,对华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太多了。”

    陈纪问道,“听说这次只有两个名额,不知最终谁能胜出?”

    “难说,不过我个人浅见,荀彧院长,贾诩部长,审配院长,康成和马均院长都有可能”。陆康一本正经的说道

    一帮人翻了一个白眼,你这话等于没说。

章节目录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商业机密也是机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商业机密也是机密并收藏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