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恢接着道,“国防军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制造一些区域军事热点。

    只有他们之间有了摩擦,他们才会愿意花钱购买我们的武器装备。”

    贾诩点零头,“这点我们华夏布局了多年。

    现在各个国家邻国之间,多少都是有一些纠纷的。”

    刘恢继续道,“另外一个,就是要尽可能限制其他国家开发研究武器。”

    贾诩眉头紧蹙,“这一点,策院的国防部、参谋部、后勤部、装备部等部门商量过。

    目前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来做这一点。

    如果手段太过明显,各个国家必然会更进一步忌惮华夏。

    尤其是大家刚开始合作,所有国家的防备心一定不低。”

    刘恢摸出烟,递给了贾诩和典韦一人一支。

    他自己点燃了香烟,吸了一口。

    随着烟雾一圈一圈从嘴里吐出。

    刘恢道,“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想要做到这一点。

    今后只能将枪支、火炮逐渐出售给大家。”

    典韦急忙道,“这样一来,不是给华夏造成巨大安全隐患吗?”

    刘恢微微一笑,“火器也是有代差的。

    华夏武器不断在发展,我们现在的重骑兵、轻骑兵装备看上去很诱人。

    但是,其他国家畏惧华夏,尤其是火器。”

    贾诩接过话道,“是啊,这些人畏惧,唯一办法就是利用各种关系偷盗、学习我们的火器技术。

    军事武器和民用商品不一样,你无法申请专利。

    一旦申请专利,等于公开自己技术原理,很快就能仿造出来。

    民用产品是因为他们不敢轻易仿造,一旦仿造将承担巨大代价。”

    刘恢笑着吸了一口烟,“与其让他们惦记,今后我们华夏就不断更新武器库。

    有了更好的武器,就可以将之前的技术卖给他们。

    恶来,你想想看,火枪现在射击也就一百多米。

    如果我们有射击三百米的,还怕一百米的吗?”

    典韦点零头,傻笑道,“这倒是,就像辽东时期,我们的钢刀一样。”

    刘恢接着道,“如果高卢人买了新武器。

    日耳曼人会觉得不安全,他也要买。

    日耳曼人买了,斯拉夫人觉得不安全,他们也要买。

    到时凯尔特人也要买……

    如此一来,华夏的武器生意就能做成一个产业链。

    他们想开发,就会想,开发成本这么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造不如买。

    他们国家,基本就会放弃开发的想法。”

    贾诩点零头,心中对刘恢的见识是骨子里佩服。

    “大统领,这样一来,全球武器市场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不过,我们也不能将武器泛滥化。

    各个国家武器购买费用应该有上限要求。”

    贾诩的话让刘恢眼前一亮,这是为了避免其他国家军国化。

    “华夏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将向联合国所有成员国推广。

    军费支出的确要以此为限制。

    只有这样,一切才会可控,否则正如你所。

    一个国家如果不顾民生,只发展军事,那将会对邻国产生巨大威胁。”刘恢很是认同贾诩的想法。

    贾诩明白,这是刘恢让他暗示其他国家,过不了多久,他们也能买到华夏的火器。

    因为华夏的全自动步枪和机枪开始进入验证阶段。

    一旦这些武器开始正式列装以后。

    华夏国防部就能向全球推销燧发枪。

    “大统领,这几议事遇到一个人提出的问题。”

    “什么问题?”刘恢正襟危坐。

    “希腊方面提出应该划定各个国家海域”。

    “有具体办法没有?”刘恢问道。

    “没樱”

    “这事现在不急着议论,大海辽阔,一时半会儿没法划。

    华群(今的夏威夷)的驻军安排得如何?”刘恢现在想法很简单,华夏领土围绕着整个华夏洋(太平洋),他要把周边一圈占了,未来华夏洋划进华夏内海。

    贾诩道,“驻军已经安排了,那里将驻军陆军一个师,海军第二舰队将部署在那里。”

    刘恢知道,这里岛屿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已经很大了。

    如果将来发展旅游业和深海养殖,足以养民百万。

    “前不久,下院有人提议将华群更名为华人郡,那里将变成华夏的第337个郡。

    估计很快就会通过。”

    “大统领,眼下最大麻烦是缺人,如果华夏再有三千万人,整个华夏洋周边岛屿就都能安顿百姓。”

    “文和应该知道,现在的百姓都能吃饱穿暖,很多人不愿意前往。”刘恢也是一肚子苦水。

    辽东为何当初好收留流民?那是因为大家活不下去了。

    而现在华夏到处是土地,到处是工地、工厂,这就造成,大家不缺工作,谁还愿意离开家乡去闯荡?

    “华群的驻军由华夏东南战略区管辖。

    海军仍旧独立,战事另作调整。”

    贾诩点零头。

    “大统领,不少靠近大海的国家,对我们军舰感兴趣。”

    “军舰可以考虑卖,但是火炮暂时不行,除非我们新的火炮出来。”刘恢虽然喜欢钱,但是他知道,赚长远的钱就得有绝对实力才行,短期的钱赚了,会给自己带来巨大麻烦。

    “蒸汽机船的订单这次应该不少,不少国家想军民两用。”贾诩缓缓道。

    “这次会议,华夏的订单会让接下来几年异常繁忙。

    我和文若他们商量过,会将一些产业链的下游转移到一些其他国家。”

    经济上贾诩并不精通,不过他知道,刘恢对于经济学理解,在华夏很少有人达到他的水平。

    第二,会议仍然在继续。

    当刘恢在会议上承诺,帮助一些国家建立工厂,解决他们国内一些人就业时,不少人喜极而泣。

    他们发自内心感受到了华夏对于自己的关心。

    唯独曹操、袁绍等人不这样认为,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在他们心中,刘恢不会平白无故对大家这么好?

    何况,这些年来,刘恢把华夏百姓的利益看得最重。

    不过,大家也只是心中怀疑,毕竟没有任何根据。

章节目录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商业机密也是机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商业机密也是机密并收藏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