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李牧话农桑

    如今李牧只要将玉米推广开来,使得这个作物广为流传,便能根据大宋王朝,获得源源不断的天道功德!

    “此物十分精贵,你们可要小心伺候!”

    李牧将玉米催生而出,便将此物扔给两人,至于后续的事务,他表示自己很忙,暂时管理不过来!

    辛十四娘则是可怜巴巴地,扛起了一把锄头,此时她和小玉一起,也加入了光~荣的春耕队伍。

    只是她们乃是一介女流,又是身穿孺裙,劳动起来多有不便-,显得十分笨拙。

    李牧灵机一动,招来金庭山中的三位弟子,让晏喜,好彩妹,张端三人,也加-入了劳动队伍。

    大家要一起光荣,一同分润农桑功德!

    如今李牧三位弟子,俱已修成金丹,当三人得见李牧的召唤时,立马马不停蹄,来到了阳谷县当中!

    至于小玉,则暂时得以解封,如今她刚刚筑基,正是关键的时刻,此时正跟在李牧身后,学习道法神通!

    许多来往的百姓,见到眼前这几人之后,都会不自主的停下来,而后观察一阵,快速离开!

    “这年头连道士,也要亲自耕田了吗?”

    许多农户见到此景,纷纷都产生了危机感。

    眼前这几人,那可是实打实的道士,如此尊贵的人物,都得要亲自下地耕田,才能在立足于天地。

    而他们作为农民,险些被抢了饭碗!

    这要说出去,那得有多丢人!

    “好彩妹,他们为什么看着我们?”

    晏喜看着好彩妹,眼中颇为不解。

    “这也许是我们的身份,让他们产生疑惑了吧!”

    好彩妹自下山以来,便一直跟在李牧身边,从事农桑之事,如今李牧如此重视,她更是不敢掉以轻心。

    滚滚红尘,磨炼道心!

    “老师既如此看重,吾等弟子也该努力了!”

    李牧贵为三官大帝,也亲自下田劳作,如今他将此等重任放出,想要历练众人。

    哪怕众人拼尽全力,也要完成交代的事务!

    辛十四娘心智机敏,她清楚的知道,眼前的李牧,并非是想要偷懒,他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别有用心!

    若是日后,玉米全面推广。

    如今躬耕的几人,恐怕都能分润到天道功德,到了那个时候,他们才能知道,李牧筹备一切的苦心!

    如此这般劳作,很快便到了仲夏时节。

    绿油油的玉米,如今正抽开了条,在一亩有余的公田上,摇曳着动人的身姿!

    这一日,李牧正去往田边,打算给玉米进行人工授粉,也好在金秋时节,获得一个较好的收成!

    他正走在路上,突然在一旁,跳将出一个人来,这猝不及防的举动,可将他吓了一跳!

    “你是何人,为何拦我去路?”

    见来人年纪不大,约摸十四五,正是年少青葱的时节,李牧也不忍心苛责,只能开口问道。

    “学生辛弃疾,如今慕名而来,想要拜入先生门下,在先生身边游学!”

    “还望先生不弃,准我跟随在左右!”

    辛弃疾闻言,开口说道。

    游学,乃是诸多学士,比较常用的手法,说白了也就是观摩,孔子的许多弟子,都是游学生!

    面对这类学生,大部分的夫子,恐怕都不会拒绝,反正不用他亲自教授,也不用担心!

    历史上的辛弃疾,本应出生在金国,后来年少成名,因抗金传遍四方。

    如今的大宋王朝,因宋真宗日渐振兴,国运得以延长,如今又得岳飞韩世忠等将领帮助。

    所以宋真宗也收复了大部分的失地,不至于大宋王朝的国土,全部被金人所占。

    原本的辛弃疾,本应出生在金国,而后游历四方,最后抗金起义,名震四方。

    如今的辛弃疾,出生在了大宋王朝,此番正值青葱岁月,他便返回济南府,在此地四处游学,以期增长见识。

    李牧在阳谷县,时常开讲儒学,因其身怀心学至理,引来无数学子求学,因而他在当地,也是声名远播!

    辛弃疾一心求学,远道慕名而来,如今得见大贤真颜,自然不惜当街拦路,直接来了大礼参拜!

    “辛弃疾?”

    看着眼前的学子,李牧暗暗点头。

    如今的辛弃疾,虽然年纪十分年幼,但也萌发了抗金报国的心思,可谓是立下了大志!

    “天下奇人何其多,你为何单单寻上我?”

    李牧看着辛弃疾,开口问道。

    “不瞒先生慧眼,学生在此地已久,单是看到先生亲自下地,已经不下十余次矣!”

    “如今先生身份显贵,又是一介人族大贤,尚且亲自下地耕种,想来定是品德高尚,才有如此高雅的情操!”

    “学生拜入先生门下,也好学的一二品德!”

    对于朱熹的理学,辛弃疾向来看不上,如今遇见李牧这种奇葩,自然是来了兴致!

    “你知晓事情的一二,但却看不穿事情的本质!”

    李牧摇摇头,开口道。

    如今的辛弃疾,虽然还十分年少,甘于做一个实干派,但看事情太过表面!“学生不知先生用意,还请先生解惑!”辛弃疾欣然一拜,随即看着李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虽贵为大贤,当立功,立言,里德,精通些许农桑,用以帮扶百姓,正是合该如此!”。。求鲜花。。。。

    李牧看着辛弃疾,嘴中开口说道。“先生大德,学生不及耳!”

    辛弃疾深深一拜,仿佛在这一刹那,李牧的形象,瞬间变得伟大起来。

    “我种的这类作物,可亩产近二千石,若是将其全面推广,可使天下万千人民,彻底摆脱饥饿之苦!”李牧看着辛弃疾,眼中冒起万丈烈焰,似乎在不远的将来,百姓都能摆脱饥饿!“先生此言,可是当真?”辛弃疾看着李牧,开口问道。“不错!”

    “若你没有急事,还望早些离开,莫要耽误要事,以至于让我错过了时机!”现如今的李牧,要忙的事情有很多,他自然没有心情,继续在这里闲谈!

    毕竟公是公,私是私!

    大丈夫者,当一言九鼎!

    李牧举步离开,可才刚走了一会儿,辛弃疾却是突然跳出,开口道:“先生还请留步!”

    李牧听到这句话,瞬间停下脚步,随即回过头来,看着辛弃疾。

    李牧眉头微皱,面色有些不悦。

    随即他开口问道:“不知你有何要事?”

    辛弃疾见状,红了脸,开口道:“不知先生从何得知,此物能有如此恐怖的亩产?”看着辛弃疾较真的劲儿,李牧也是乐了。

    想来这个傻小子,还以为李牧刚才是在打趣他,和他开玩笑,对他吹牛逼!

    李牧闻言,开口道:“此时事关机密,若是你今后闲着,没有事做,且来田里看看罢!”辛弃疾这话,当真有些不好解释。

    难道非要李牧言说,这些作物种子都来自画壁世界,经由李牧手下的花仙子,用以精心培育不成?

    李牧的这话,触及到了辛弃疾的知识盲区,辛弃疾走南闯北,可谓是饱读诗书。

    如今要他来种地,当真是难为他了!

    辛弃疾倒是兴致高昂,他此前不曾得见,有如此神物,竟然能亩产近二千石,还能让人果腹!“学生刚才的疑问,先生还未解答呢!”“先生没有根据,还敢夸下如此海口?”辛弃疾跟在李牧身边,对着他开口问道。如今的大宋,哪怕是最肥沃的土地,也只能亩产两石有余,让老百姓勉强果腹。

    如今李牧突然开口,指着一个绿色麻杆,猛的夸下海口,说此物能亩产二千石,还能助人果腹!

    不得不说,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ps:一更送上!新书求自动订阅!

    如果您喜欢本书,就多多支持小作者吧!千。

    </div>

章节目录

我在神话世界捡机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门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门徒并收藏我在神话世界捡机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