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路……路长官……”董斌看到路鸣的那一刻,他什么都明白了,脸上立刻流露出恐惧和后悔的表情。

    “董团长,少帅待你不薄吧,你为何背叛了他?背叛了几十万东北军的袍泽?你的良心呢,被狗吃掉了?”路鸣冷笑道。

    “路长官,你误会了,我没有背叛少帅,我对少帅是忠诚的,我只是不想让他跟共军搅和在一起,那样的话会把几十万弟兄带到火坑里的。”董斌辩解道。

    “先扇他几个耳光,再把他的嘴堵上。”路鸣强硬地说道。

    马上就有两个人过来,一个人揪住董斌的衣领,另一个人抡起手臂打了他几个耳光,然后拿了一块破麻袋片子塞住了他的嘴,再把他绑在了椅子上。

    董斌知道一切都完了,落到少帅兄弟的手上,这条命是保不住了。

    他还在奋力挣扎,紧接着他的两条腿也被绑得死死的,整个人都无法动弹了,只能瞪着死鱼般的眼睛看着路鸣。

    “你自己走错了路,别怨别人。”路鸣叹息一声。

    “搜他的身了吗?”路鸣转头问安恭根。

    “没有,就等你过来呢。”安恭根说道。

    “把他的衣服扒光。”路鸣低头看着董斌说道。

    安恭根的两个兄弟走过来,麻手利脚地把董斌的衣服全都扒了下来,只给他留下一条内裤。

    “路少爷,这是他的手提包,我们都没看过。”安恭根递过来一个皮包。

    路鸣打开皮包,看到里面只有一份文件,他想了想,却没有拿出来看。

    既然少帅不想让他知道,总部也没告诉自己谈判的详情,可能真的是不需要他知道吧,他也就不想知道了。

    不过他还是看到了那份文件封面上用毛笔写的几个字:《抗日救国协定》草案(副本)

    路鸣让安恭根找来一些柴火,然后在外面点燃,他把皮包里的文件先扔到火里烧成灰烬,然后又把董斌的所有衣服还有随身物品全都烧了,最后把那个皮包也扔进熊熊燃烧的火里。

    “人处理掉吧,处理得要干净,不能留一丝痕迹。”路鸣面无表情地说道。

    不一会,仓库里响起一声枪响。

    路鸣没有回去查看,毁尸灭迹这种活儿漕帮最拿手了,根本不用他多操心。

    接下来的几天里,并没有发生路鸣预料中可能会有的大风波,到了第二天,警备司令部的人就接到命令撤回去了,然后各方都平静无波。

    路鸣也找到赵元良询问过,赵元良只是说当天没有接到人,上面也没有人来上海站追问过。

    路鸣留意观察各方面的动静,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似乎这件事不存在一般。他虽然觉得有些蹊跷,不过心里还是暗暗高兴。

    也许上面误以为那个董斌怕死,畏罪潜逃了吧。当然也不能排除正有几家部门在暗中紧锣密鼓地调查,只是他不知道罢了。

    此事不了了之,西安却传来了响动,1936年8月29日晚上,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了。

    因按韵目排列,这天是“艳日”,故人们常把此事称为“艳晚事件”。

    当晚特务押送数位爱国人士赴陕西省省党部,愤怒的张学良在杨虎城的配合下,派人救回众人,并查抄了国民党陕西省省党部。

    张杨此举沉重打击了特务的气焰,却深深触怒了蒋先生,张杨和国民党最高当局的裂痕更为加深。

    张杨联共抗日的政策与蒋先生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水火不容,双方矛盾渐渐愈演愈烈以至不可调和。

    几天后,少帅回到上海,路鸣接到他电话后,马上就去了少帅府。

    “兄弟,事情解决了?”少帅一见到他就问道。

    “解决了,人应该在黄浦江底下喂鱼了,他身上的东西我全都烧掉了。”路鸣说道。

    “那就好。”少帅长舒一口气。

    “那份文件你看过了吗?”少帅问道。

    “没有,我直接烧毁了,也没有别人看过。”路鸣说道。

    “你为什么不看看啊?我现在已经公开自己的观点了,老头子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我不能不管几十万东北军的死活。”少帅一副释然的态度。

    “如果你想让我知道就会亲口告诉我,既然你没有对我说过,那就是不想让我知道,我又何必多此一举。”路鸣笑了笑。

    “兄弟,我真不是想瞒你,但是这件事你还真是不知道的好。”少帅叹息一声。

    “大哥,我知不知道无关紧要,我只是希望你不要做傻事,我真的很担心你。”路鸣也叹息一声。

    “你放心吧,我不傻,不过我真的想要干一件大事,一件可能改变我们民族命运的大事。”少帅有些兴奋地说道。

    路鸣还是没问他要做什么,就像他说的那样,除非少帅愿意说出来,否则他也不会去打听。

    路鸣跟少帅倒是说了自己的事,说他年底要去美国访问,帮助政府打通中美关系的大门。

    “这是好事啊,年底吗?”少帅听后连连点头道,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少帅这次回来只是待了两天,然后就回去了,临走的时候,路鸣送他到了车站,当火车开动的时候,路鸣忽然有种不祥的感觉,好像少帅回来是专门跟他道别的。

    “也许是我自己瞎想吧,最近脑子里总是有奇怪的东西出现。”路鸣在心里想着。

    接下来的日子里,路鸣忙得不可开交,他在南京上海两头跑,一面要处理情报处的事,还要把许多事交代给黄炎宁,毕竟他要去美国不是短时间就能回来的,但是他也没料想到差一点回不来。

    路鸣还要跟外交部的人商谈访美会谈的一些事项,另外就是挑选随从人员。

    他准备只带刘绮雯一个人跟随他去美国,其他的人选都由外交部来确定,最后报请委座批准。

    赴美的手续很快就办妥了,接下来就是准备各种材料,包括要跟美方交涉的各种文件。

    西安那边的形势却是越来越微妙了,在全国各界纷纷呼吁南京政府尽快建立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呼声中,少帅再次做出惊人之举。

    1936年9月,中国共-产-党与东北军正式签订了《抗日救国协定》,双方正式结束敌对状态,中国工农红军、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西北军形成了拥护“民族统一战线”的“铁三角”。

    此时蒋先生也在和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因此在表面上也接受了少帅联共抗日的做法。

    到了10月份,盛有德终于从香港回来了。

    回来后立即把路鸣叫到留园,两人进行了一番长谈。

    盛有德告诉路鸣,这次由**发起的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最终破裂了。

    盛有德对此感到非常沮丧,在中日即将爆发战争的前夕,国家再次陷入分裂状态,虽然少帅跟**签订了合作协议,但蒋先生未必真心认可。

    对路鸣的访美,盛有德也提出了很多建议,路鸣都一一记在心里。

    “既然去了美国,就不用急着回来,跟明珠把关系修复好,把你们的婚事也趁机办了,我在纽约还有几套房产,全部送给你们小两口了。”盛有德说道。

    路鸣点头答应,他要去美国访问的事已经发了电报给明珠,明珠也很是欢喜,期盼早日在美国见到他。

    明珠去美国后,两人之间的信件往来从未中断过,明珠有什么急着想要告诉路鸣的,干脆就打电报,反正她不用花电报费。

    路鸣从这些信件中也能体会到明珠后悔的心情,随着宁馨儿的病情完全康复,明珠也觉得自己过于任性,错怪了路鸣,她希望路鸣能够原谅他,更希望两人能重新回到原来的时光里。

    路鸣对明珠倒是从未责怪过,他到现在也认为宁馨儿的遭遇他要负主要责任,明珠当初责怪他也是有道理的。

    这段时间,西安那边还是一片混沌,少帅基本掐断了跟路鸣的联系,因为时局的变化实在难以预料,蒋先生虽有抗日之心,但迟迟没有实际行动。

    1936年12月4日,蒋先生在少帅的陪同下,从洛阳乘机赶往西安。

    此前,戴笠和孔祥熙等人认为张杨有通共嫌疑,纷纷建议蒋先生不应该冒险去西安,然而蒋先生依然表现出他对少帅的信任,决意前往西安视察。

    出于安全考虑,蒋先生没有住在杨虎城控制的西安城内,而是住在了离西安二十里外由东北军驻扎的临潼华清池。

    蒋先生入住华清池后,多次和少帅私下谈话,再次要求少帅放弃与红军的合作,少帅当然无法接受,两人几次谈话都是不欢而散。

    一二?九学运纪念日当天,西安的学生们上街集会游行,少帅得知蒋先生可能要动武,立即赶去劝告学生们返回学校。

    也就是在那一天,蒋先生决定放弃少帅了,他写信给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密嘱《大公报》发表剥夺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剿共”兵权由蒋鼎文取代的消息。

    此消息一经《大公报》公开,在舆论上造成既成事实,蒋先生采用惯用的政治手段给了少帅和杨虎城将军沉重一击。

    蒋先生这次去西安做好了两手准备,他带着蒋鼎文、卫立煌、陈诚、陈继承等一批中央要员,一旦少帅不执行他的剿共方案,立即换掉少帅,新任命带去的这批人马。

    蒋先生完成了给西北换血的意图,少帅和杨虎城将军已经被逼上梁山了。

    在这个时候,路鸣和老师弗兰克最后敲定了启程日期还有航行路线,美国方面也做出相应的安排。

    十二月十三日的上午,路鸣带着刘绮雯还有外交部的五人坐车悄然来到杭州笕桥机场,他们将在这里坐上一架美国的飞机,先飞往关岛,短暂停留后从关岛飞往夏威夷,然后再从夏威夷飞往美国本土。

    到了跑道上,机组人员已经准备完毕,路鸣一行人也将要踏上飞机的舷梯。

    正在此时,忽然一辆汽车奔驰着直接开到飞机跑道上来,一直开到飞机下面才停下。

    大家都惊异地看着这辆汽车,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车子尚未停稳,只见黄炎宁从车子里跳下来,然后对路鸣大喊道;“长官,出大事了。”

    “怎么了,你慢慢说。”路鸣心里忽然有种感觉,他最担心的事可能发生了。

    “少帅在西安率领东北军发动了兵变,扣押了委座和随行的军政大员,要对委座实行兵谏。”黄炎宁气喘吁吁道。

    “什么?消息准确吗?”路鸣惊声道。

    “准确,我刚收到西安发来的电文,所以马上赶来告诉你。”黄炎宁挥舞着手里的一张电报说道。

    路鸣接过电报看了一遍,电报字数很少,黄炎宁刚才基本是复述了完整的电文。

    路鸣想了一下,拿出一个小本和钢笔,在上面快速写下两行字。

    第一,绝对不要杀人。

    第二,在任何情况下,要绝对保障委座的人身安全。

    第三,我已赴美,争取美国对中国的支持,勿念。

    路鸣在下面签上名,然后递给黄炎宁:“你马上找个地方把电报发给少帅。”

    “长官,那你还是要去美国吗?国内这……”黄炎宁急得脸色通红。

    路鸣回头看看外交部跟来的人,说道:“我们已经跟美国方面商定好了,不能改变行程,你们如果不想去,现在可以留下。”

    那五个外交部的人虽然面色如土,都被这意外的消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但还是点点头。

    “上飞机,按原计划启程。我会跟你保持联系的,多保重!”路鸣说完上前跟黄炎宁拥抱了一下。

    一共七个人上了飞机,大约五分钟后,飞机就开始滑行,然后飞上高高的蓝天。

    经过近一个月的旅行,路鸣一行人终于在纽约的一个机场降落。

    路鸣走下飞机的舷梯时,发现久违的弗兰克先生正在一辆汽车旁等候着他。

    等路鸣快步走向弗兰克时,弗兰克先生却递给他一张报纸,然后耸耸肩苦笑一声。

    路鸣看到报纸的标题,浑身汗毛都竖起来。

    这篇报道的内容是一道通缉令,说他跟张学良、杨虎城两人合谋发动了兵变,属于大逆不道的行为,虽已潜逃国外,依然对他发出了通缉令。

    路鸣看后失声不语,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他就从民国政府的特使变成了民国政府的重要通缉犯。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国门已经对他封闭了。

    半个多世纪以后,张学良在89岁生日那天说起了西安事变爆发的背景:“今天我忍不住,我对你们说,事情完全是临时逼出来的,就是一二?九学运那天,蒋先生说,这些学生来了我用机关枪打,这可把我气火了,我话都到嘴皮子了,我想说,你这个老头子,我要教训教训你”。(第一部完)

章节目录

海上风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尚南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尚南山并收藏海上风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