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绍阳院子。

    焦娇写好曲谱,稍微收拾打扮一下准备出门。

    徐绍阳进卧房换衣服。

    焦娇道:你就不要去了,还是在家好好看书吧。

    徐绍阳:无妨,那些书我已经看得滚瓜烂熟。

    他前世参加过四次会试,第四次才考中,那些书他的确是已经看得滚瓜烂熟。并且他知道今年会试的题目,这两日与贺元承、顾贤涛聊天,他有意试探,问如果是出现这样的考题,回答的侧重点应该是什么。几人就此还做了番讨论。

    科举考试的方法,大致是:墨义、帖经、策问。

    墨义,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

    帖经,就像现代考试的填空与默写。从书中选取一页,摘取其中一行。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

    策问,即议论。是依据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

    策问所涉及的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等。

    比起墨义、帖经,策问的难度更大。不过一篇好的策问答卷,可能会产生出很大的使用价值。

    考试中,如果墨义、帖经不出什么问题,能不能考到前三甲,关键就是看策问。

    像贺元承、顾贤涛这样,出身达官显贵之家的举子,他们在策问上,很占优势。因为他们知道朝廷的治国方针,知道许多老百姓不知道的东西,知道皇上想要看到什么。

    焦娇道:之前母亲说了,你的考试是重中之重,是决定你将来前途命运的大事!不要因为玩乐贻误终身。

    徐绍阳环抱住她:那,要是万一我考不上,你会怎样?

    焦娇玩笑道:那我就用小鞭子抽你。

    徐绍阳:你舍得吗?

    焦娇:自然是舍不得。不过诶,对了,你什么时候考试?

    徐绍阳笑着捏了捏她的脸,口口声声关心他考试,却连他什么时候考都不知道。

    二月初九。

    要考几天?

    二月初九、二月十二、二月十五,共三场,每场三天。

    那就是九天!焦娇惊讶。

    是啊,有三科。明经科、明法科、明算科。

    啧啧啧焦娇咂嘴:还真是不好考!

    所谓明经,就是经义;明法,是法律;明算,是算学。

    不过想想自己当年高考,也是语文、数学、英语、文综四大科。

    说起来,徐绍阳现在的身份,应该算是学生吧。

    看着面前站着的职业学生,焦娇笑了。她到今天才意识到,原来她的丈夫是学生!

    徐绍阳道:你不用担心,我心里有数。几天时间,不耽误什么。贺元承、顾贤涛他们不也一样要参考会试,还不是一样去汀阑阁。

    焦娇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听过吧?

    徐绍阳摇头:没听过。

    没听过?焦娇惊讶。仔细想了想,这句话出自唐代韩愈。

    大盛朝是华夏历史上没有的朝代,这里虽然有诸子百家,但是与华夏共同的历史,大约也就到魏晋南北朝。之后的就没了。

    徐绍阳问:你刚才说的这一句,是出自哪里?

    呃出自我以前。

    放心啦!我知道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算了,你还是别去了。到时候母亲只会说我,不会说你。

    可是我想陪着你。

    今天五皇子不去,贺元承他们可能也不会去。到时候就我们一群女的,你一个男的多无聊!

    不是还有高明宇嘛!

    汀阑阁你还是不要去了,等差不多时辰,你来丰泰客栈吃晚饭。

    徐绍阳望着她,有些可怜样:真的不要我去?

    不是不要你去,是你大考在即!今天都正月初四了,距离二月初九,就只有一个月时间。之后还有个元宵节,到时候肯定是要出去玩的。总不能老是天天玩,玩的时间也要匀一匀。

    好吧。那我等时间差不多去丰泰客栈。他也不想娇娘因为他,被母亲责备。

    好好学习。焦娇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徐绍阳正要回吻,秦妈妈在门外高声说道:

    大公子!芸姨娘来找您。

    马上来!

    徐绍阳和焦娇一块出来,芸姨娘站在院子门口。

    姨娘。焦娇行礼打了个招呼,然后朝侯府侧门走去。

    她这是要去哪儿?芸姨娘问。

    她和朋友约了去汀阑阁。

    哦。芸姨娘之前就听夫人问她,今天是不是还要出去。至于她去哪儿,芸姨娘并不关心。

    绍阳,那个芸姨娘有些不好开口。

    姨娘找我有何事?

    我想,跟你,借二百两银子。虽然徐绍祥让她跟李天娇借,但她心中也有个小九九。跟李天娇借,说借的就是借的;但是跟徐绍阳借,他可能不用她还。

    徐绍阳微微皱眉。他和娇娘刚好有整整二百两银子,但是不能全都借了,要不然他们自己要花银子时怎么办。

    姨娘要这么多银子,是出了什么事吗?

    那个是绍祥,在外面欠了别人银子。

    欠了这么多?徐绍阳有些惊讶。按理说,三弟一个书院学生,如果他老老实实读书,不应该会欠这么多银子。

    徐绍阳有些为难:可是,我没有那么多银子,上次姨娘才

    芸姨娘打断他的话:一百两也成!

    一百两够吗?他总共是欠了多少?

    这个余下的,我找陈姨娘借。

    陈姨娘手里有银子,因为她有三个孩子,府里只要是主子,无论大小,每人每月二十两月银。再加上陈姨娘自己,她一个月就有八十两。当然,她和孩子们也要花销,至于能攒下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徐绍阳想了想,回屋拿了一百两。

    芸姨娘拿着银子,有些不好意思的离开了。

    再说焦娇,当她来到侧门,看见徐绍安在这。忽然想起来,昨天说好的,今天徐绍安也一块去。

    只是绍阳不去,绍安去

    就她和小叔子

    感觉好像哪里不对似的。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 class="list-inline">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章节目录

小甜饼娇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拾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拾桑并收藏小甜饼娇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