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政要务,军在政前。

    尤其这乱世,手握一支雄兵,绝大多数困境都会迎刃而解。无论是得天下名望的世族门阀,还是把持郡县的地方豪强。在上万精锐步骑面前都得弯腰礼拜。

    毕竟伏惟手中握刀者能作威作福。

    如今烽烟四起,征西将军府的主力大军在四面开战,雁门、上党、西河、华阴、京兆尹境内皆有大小战事。

    统筹规划乃是贾诩之责。张瑞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提升大军战力。

    因而张瑞打算将《武经总要》大量分发给基层将校。

    贾诩征发了数百文字小吏进行抄录,张瑞作为一个后世人,实在是不满意这种手工抄书的方法。

    于是便召集了科学院的一众教习,准备创造印刷术。

    历史课本上重点强调的印刷术分为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

    其中活字印刷术虽然更先进,但雕版印刷术则更适合批量生产,而且技术也更加简单。

    于是张瑞就将目光盯上了雕版印刷术。

    真要推进科技创造时,张瑞才发现自己眼前一抹黑,除了知道雕版印刷术这个名字,对具体工艺丝毫没有了解。这也正常,毕竟后世都已经激光打印了,谁会去关注雕版印刷术的工艺?

    科研最重要的就是有明确的方向与大量的资金投入。

    虽然张瑞只知道雕版印刷术五个大字,但对科学院的启迪作用却至关重要。

    仅十余天,裴琚、马钧就带着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找到张瑞面前。

    裴琚首先展示了一块类似方印的东西,对张瑞说道:主公日前所言印刷之术,吾等颇受启发。顾名而思其义,其中构造应与铜印极为相像。铜印刻字成型,每用只需染墨按印即可。

    马先生便思,若在铜印上多刻文字,岂非即为印刷之术?

    张瑞颇为讶然,虽然道理好像是这个道理。但你们这也太糊弄了吧?

    随后张瑞从裴琚手中接过方印,尝试着在平铺的纸张上按下,果然几十个字迹清晰的字迹印在纸上。

    所以印刷之术。即顾名思义,用印刷书?

    张瑞皱着眉头,究竟是谁出了问题?为什么每次科学院给出的方案都毫无深奥晦涩之感,反倒是一直简单粗暴。是自己给科学蒙上了一层神圣的面纱,还是因为科学本就是经验之积累?

    就像这印刷术,完全是科学院因名造物。将打造官印的经验,随便改了改就拿来印书,而且效果意外的贴合需求。

    于是张瑞问道:此即最终方案?

    裴琚连忙摇头,说道:此为最初之想,印证主公所言之术。

    随后裴琚又下令几名助手将一面石碑摆在了张瑞面前,说道:主公外舅蔡中郎善碑铭。为免学子以手抄书错误频发,熹平四年(175年),曾上奏请求正定《六經》文字,灵帝许之,蔡中郎亲自书写经文,刻碑石立於太學門外,世稱熹平石經。

    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

    张瑞倒吸一口冷气,自己这老泰山可真是影响深远,自己做点文化上的发明创造就能听到他的事迹。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 class="list-inline">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章节目录

汉末之风起并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杨氏良家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杨氏良家子并收藏汉末之风起并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