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桐县城,好多人跑去京城看热闹。

    能去京城看热闹的,不是一般人。

    叫人羡慕,想去京城看热闹啊。不知道几时日子过那么好。

    当真,徐小姐勾起多少人浴望了,过好日子啊。

    我们辛辛苦苦,不能祖祖辈辈、都徘徊在温饱线。

    希望真有那么一天,有着诗和远方。

    春天的县城,已经很美了。

    看热闹的,第一时间带来了《京报》创刊号。

    “大家别挤啊!这是照顾,特地给五千份!”看热闹顺便赚个路费。

    “一份二十文?”抢钱呢?

    “就怕你一会儿抢不到。”抢报都疯了。

    头一回的京报,二十文绝对要看的。

    这拿手里都不一样“纸和字都不同啊。啧啧,有报头。”

    “啥抱头?”

    “不是抱,这京报、大字不就是头?据说是御笔,这还有龙凤呈祥?”

    “看反面,第二版是蟒纹。这第三版是嘉禾纹。”

    “我以为草民的草呢,你一说果然,没文化就不行。嘉禾就好听多了。”

    嘉禾,五谷之长,王者德盛,则二苗共秀。于周德,三苗共穗;于商德,同本异穟;於夏德,异本同秀。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

    所以嘉禾是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的征兆。

    甘露降,风雨时,嘉禾兴。

    自魏王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下降。

    总之,就离不了嘉禾,否则吃啥?

    而嘉禾、就这么排在龙凤与蟒纹后边。

    “这花纹啥意思?”

    “徐小姐说是花边新闻!果然好花哨!”

    “陆老爷要择甘堂长为东床快婿?”

    陆老爷抢新闻会不会太强势?你庶女多嫡女也没嫁,真不知道甘堂长有妻儿?

    唐人榜下择婿,多迫于势而非愿者。一少年中榜而美姿,为贵人所慕,命群仆拥至其第。少年欣然而行,略无避逊。既至,观者如堵。须臾,有衣金紫者出,曰“某有女颇良,原配君子,何如?”少年揖而曰“寒微得托高门固幸,然须归家于妻子商量,如何?”众人大笑而去。

    这是客气的。

    陆老爷就是不要脸了。庶女要给甘堂长做妾吗?

    别关心花边新闻,来看第一版。

    非我屮无以形容。

    这果然陛下亲儿子,与邸报抄的不一样。

    《贺京报创刊》这是太上皇也站台?就算勉励,一般的能叫太上皇勉?

    《谏京报疏》随相还挺不客气的。

    不过,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徐小姐吧,就这么登出来了。

    这表示,不怕你说,愿说都是对我好,瞎扯淡他一边去。

    《答随公谏京报疏》更为大气,简洁凝练,不知道啥简化了,看着还是很厉害。

    京报的水平,要对得起陛下啊。

    翰林院出的。

    还有公主?公主不是站台,而是三月三吟诗一首。

    大家品着公主的诗,还行吧,陛下都赏了。

    总不能说公主都是才女,大家知道公主写了这么一首。

    再看蟒纹,朝中或各路的事。

    再看嘉禾纹。直接是跟踪报道灾区。

    去年受灾,今年种子咋办?有的、知县安排好,有的、实在不怎么好。卖儿卖女不知凡几。

    直接戳中了、不知道戳的谁。

    赈灾是没问题,完了呢,各地又那样了?

    再看这新闻,继子嫁母。

    这妇人命也不好,一回被休,二回夫死,有人愿娶,继子为了继母幸福,将她嫁了。

    男子三十五未娶,有银子、没坏毛病,还愿将继子再当继子。

    真是感人。

    有这样的吗?谁说没有呢?

    继母带继子一块改嫁就有。

    “油川县有个妇人,带着四个一块改嫁,她有能力,人愿娶,这十来年也没听说克夫。又生了两个,当真是厉害。”

    “我怎么觉得厉害女人好多?”

    “那也是没办法,没男人,女人就干看着吗?”

    带四个改嫁还是挺厉害的。自己生两个,你说得多厉害才能将一家子养着?

    估计继子大了,以后就省心了。

    养继子咋地?有能耐,就能将孩子养好,律法上,依旧是她儿子。

    大家继续看花边新闻,还是这很逗。

    五千份卖完了,一群人围着没买到。

    饶桐县是不是太恐怖了?

    也不是,创刊号,买回去准备给谁看呢。

    饶桐县有照顾,有些地方肯定是不行的。这有些,比南华报清楚。

    足足四版,看着都过瘾,贵一点咋地?南华报一比明显不一层次的。

    也是,据说京报投下去百万两黄金?

    黄金还是白银?不造,改日问问徐小姐。

    徐茉茶在家,还忙着。

    这新闻纸、是不错,能改的地方也不少。

    徐茉茶就不客气了,0123456789出来挥挥手。

    以后就用这编号,比一二三四省事的多。

    想想啊,报纸要那么多人印,每人一个版,排版就得排好多。

    初一、翰林院送到报社,就得抓紧排版,不知道手会不会累断。

    好在别的能早一些排,好比南华路消息送进京,截止昨天,那么一早起来就能将第二版第三版甚至第四版都排好,就等第一版。

    几人分工合作、流水线。

    还得他们自己去,寻找最有效的。

    省下的就是效率,是银子。

    金花跑过来“反响非常好啊。”

    徐茉茶、又想弄报纸?

    金花、弄不了,百万两银子投资、太上皇站台。

    徐茉茶心想,以后办、工报,以后再说。

    金花说“对饶桐工院更有兴趣或者有信心了,送书的送银子的。”

    徐茉茶“银子一定用在工院,谁敢折腾,来折腾给我看。”

    金花点头、有几个不怕呢?

    直接和随相交锋的。

    有些人都能脑补出刀光剑影。这回没念叨徐家要完了。

    随相若是搞徐家,也不用一来二往了。

    钱媛都感慨,干活有人、齐心协力,世道啊。

    金花想、陆老爷女婿了。

    钱媛、就怕陆老爷婿不起。

    其实,金花长的美又能干,有人琢磨张白占便宜,将他踹了?

    金花可不理那些乱七八糟,人家愿娶也是给面子的,人不能作。

    。

章节目录

地主家独生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初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初景并收藏地主家独生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