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黛玉不怀好意的嘻嘻笑了两声,然后掀开帘子看马车外的赖大家的。惜春刚刚说的话,赖大家的还真一早就想到了如何回这种话。“姑娘自襁褓时就养在老太太膝下,老太太一时恼了,说了姑娘两句,姑娘若是当真,岂不是将这些年的养育之恩都忘了。老太太一把年纪,姑娘很应该体谅些才是。”惜春听了这话,一时不知道如何往下接。说不去吧,人家都将养育之恩拿出来了。说去吧,惜春却还记得当日被骂在脸上的难堪和这些年当猫当狗不受重视的生活。黛玉扭头见惜春说不出话来,垂下眼便想明白了惜春的心思。于是是轻轻的拍了拍惜春的手背,笑着说道:“外祖母的意思,本不应辞。只妹妹也说了,她人小,面皮薄,前儿外祖母发了好大的威风将我们姐妹撵出府去,这会子又巴巴的打发人来请。这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黛玉柔声娇憨的说到这里,瞬间落下脸上的笑意,一张小脸面无表情,却带着严肃和冷冷的威严的看向赖大家的,吓得赖大家的后退了两步后,黛玉才继续冷着脸往下说,“你且去问问外祖母,我林家的女儿是什么身份?是什么人想见就见,想打就打,想骂就骂的?还有我这妹妹,她如今姓杜,一言一行,代表的是杜家的脸面。姨母和姨父虽然不在了,但杜家的尊严却不能丢。杜家是书香门第,妹妹还是我父亲的关门弟子,想见?也得拿出点诚意吧。干巴巴的往这一站,说见就见,啧!老太太年纪大了,难道府里除了老太太,就没别的主子了?巴巴的派了个奴才下人挡道,这是欺负谁呢?”黛玉看着赖大家的说完,转头又朝林家的下人喝道,“你们都是死人吗?让我跟个奴才在大街上掰扯?谁家的奴才,好大的脸面。”林家的下人闻言瞬间打了个哆嗦,风铃更是站出来想要替黛玉说点啥。可惜不等她说话,黛玉那边放下车窗帘,娇声喝了一句,“回府。”马车应声驶动,赖大家的眼瞧着马车走出视线,‘哎呦’了一声,连忙回去跟贾母汇报了。了不得了,不了得了。倒打一耙了。就林姑娘那样的性子,老太太就是向天借胆子也不敢撵她呀。说这话,昧不昧良心呦~赖大家的一边往回走,一边想不明白怎么就这样了。想到当初老太太还有聘林姑娘给宝玉作宝二奶奶的心思,赖大家的就生生打了个寒颤。请神容易送神难,没这么自讨苦吃的。赖大家的还不知道,贾母起了什么胆大包天的心思。此时此刻贾母已然准备让七岁的外孙女替她背黑锅了。不但如此,她还想到了如果外孙女因此坏了名声,她不介意叫她的心肝宝贝疙瘩吃点亏,看着嫡亲表兄妹的份上亲上加亲。不过想到两个孩子的年纪,贾母只摇了摇头,心里想着自己这怪病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一天。说起怪病,贾母就想到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话。如今她还没怎么样呢,家里的规矩就散了。二丫头,三丫头还有宝玉和她一道住,倒是看不出什么来。王夫人不用来请安,邢夫人住的近,到是天天都过来请安,可她不请安人还能安。她一来,往往都觉得安不了了。凤姐儿挑着日子来请安,来了也不像以往那般能说会逗,捧着她说笑了。其他人,面上看着不显,但贾母却觉得都少了几分殷勤。贾母不禁想,是不是跟她没了私房,成了穷老太太有关系?应该有吧。贾母积攒多年的私房连着她的嫁妆一起扶贫了,如今的贾母再不是曾经那个动不动就一脸骄傲的晒私房,凤姐儿在一旁抬轿子的豪富老太太了。黛玉还记得,之前凤姐儿捧贾母,说老太太的私房多得都压榻了箱子底。黛玉当时听了,直接就张口说三春的首饰不咋地,您老都多的放不下了,拿出来分分呗。当时贾母那张脸,真跟被人打了硅胶似的,都僵硬不会动了。还从没见过这么直白的讨要,于是当天贾母不但给了三春东西,还给了黛玉和凤姐儿李纨,很是当了一回散财老太。如今虽然不过几个月的光景,但贾母却是真的成了一枚穷人。所谓的穷人也是跟以前比出来的。吃穿用度除了家常旧衣还在,其他的都得靠府里每个月发的月钱摆阔气。钱是人的底气,是人的胆子。没钱就没有安全感。这不是一个人的想法,而是大多数都这么感觉的。贾母想要再捞一笔银子傍身的心,迫切的就跟波音七四七起飞时一个速度。急呀。这么急的情况下,贾母能干什么?她想到了包揽诉讼。可惜这个活,早已经不在她手里了。唉!贾母好歹还有两个成家的儿子,再不济豁出去的从儿子伸手,也不是不可能。但和贾母有同样遭遇的王夫人就倒了血霉了。无端端的得了这么个怪病不说,还失了所有的嫁妆和私房,这不得不说就跟睛天霹雳似的。劈得她外焦里嫩,心如刀割。她还有女儿在宫里苦苦熬着,每年送到宫里的银钱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再有宫里的太监每次给元春送信还会讨要高额的跑腿费,这一笔银子往常都是公中出的。如今大房和二房的关系胶着对峙着,给元春的花销,往年能从公中出,她相信凤姐儿不会有意见。可今时不同往日了。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要钱的时候,也不用凤姐儿多做什么,她只需要将这事透给大太太知晓,这事必然会闹得天翻地覆。他们二房除了丢人,仍是占不着半文便宜。抛开元春不提,还有宝玉呢。一年大两年小,也许不等宝玉下聘成亲,老太太就咽了气。那时候聘礼岂不都得二房自己出。一门好亲事,除了身份以外,还要看聘礼和嫁妆。说起宝玉,就不得不说一声贾兰。兰哥儿也是她的亲孙子,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她也想给那孩子来点帮衬除此之外,她和贾母一样,都需要银钱傍身。也需要银钱收买人心,做些事。以前,王夫人管着包揽诉讼和放利子钱的活,后来年纪大了,再加上心里有了旁的算计,这两样东西便都交到凤姐儿手里。她不只一次的想着,夫为妻纲,只要凤姐儿犯事了,贾琏也就跟着倒霉了。如今棋下了,可这贾琏还没怎么样呢,她这边却后悔了。穷得眼睛都冒绿光了。╮(╯▽╰)╭贾母还好一些,身边没有得宠的妾室,也没有一边争风吃醋,一边到她眼前耀武扬威的。王夫人比较倒霉,贾政两个名牌上的姨娘。周姨娘还好些,自打王夫人被盗后,她将那些年攒的料子和衣裳天天翻出来穿一回,天天打扮一新的去王夫人的小佛堂上香。不是她天生低调,是她手段不及赵姨娘,被王夫人搓磨的只能装鹌鹑。如今知道王夫人翻身无望了,周姨娘自是要给自己出口气。天天打扮好后去王夫人那里打卡的周姨娘还算厚道,本就心机手腕啥都不穷的赵姨娘,那才叫一个狠呢。为女弱,为母强。当初宝玉凤凰蛋似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以前宝玉有贾母和王夫人补贴,吃穿用度都是一等一的。可自打贾母和王夫人相继被盗后,宝玉就只能靠他那点微薄的月钱渡日了。话说回来,宝玉自打出生就受宠,他每年得的见面礼,节礼都比旁人多多了。金银锞子更是多得他从未上过心。宝玉一直知道自己应该有不少私房,在知道贾母和王夫人被盗后,还想着将他手里的那些私房分成两份分别送过去。可等袭人将装钱的匣子打开,让宝玉自己看时,宝玉看着里面几串铜子,两三个金银锞子以及几碎散碎银子时,直接懵了。不应该呀。袭人看出来宝玉的疑惑不解,直接‘贤惠’的将宝玉时常被小丫头哄骗的事一边抱怨一边无奈的说了出来。晴雯坐在一旁做针线,听到袭人的话,嗤笑了一声。别说的多贤惠,只扪心问问,你们家当初穷的都只能卖闺女了,为啥侍候了宝玉几年,就在天子脚下大房子,大院子的住上了。将锅甩到宝玉的糊涂,小丫头的精明上,你可真够贤惠的。晴雯看不惯袭人多时,她原是下人的下人,奴才的奴才,后因模样好,绣活好这才从奴才的奴才直接升了一级,和原来的主子成了同事。宝玉如今才八九岁,晴雯也没侍候宝玉多长时间,再加上宝玉身边有个袭人,她虽模样长的好,但性子却不如袭人妥协,宝玉也一直更亲近袭人些。晴雯心气高,虽然身上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她这人还算有些彪呼呼的侠义之气,断不肯在宝玉走下坡路时离开。因此跟着袭人仍旧是相看两相厌。宝玉一见这情况,也再不提接济贾母和王夫人的话了。然后渐渐的,宝玉就发现了荣国府的生活真艰难。吃在府里,住在府里,本应该用不了多少钱。可在荣国府想吃点什么,做点什么,不拿钱去打点那就别指望受重视。这还罢了,他正在长身体,上个月穿着合身的衣服到了下个月保不齐就哪里短了瘦了。这别提换季了。旧年的衣服早就穿不了,不说他本来就养的娇贵,就是贾环,贾兰这一等的主子换季了也要做新衣裳。宝玉矫情着呢,再不肯穿外面人做的衣裳。可旧衣的好料子要么赏了人,要么就已经给他做了衣裳。这事袭人一愁莫展,晴雯咬了咬牙,打发小丫头去针线房将宝玉这一季和下一季的衣裳料子都抱回来自己做不说,还跟针线房的人交待了,以后宝玉这一房的换季衣服都交给她们自己来做。拿了这些布料,再将宝玉的旧衣拆的拆,剪的剪,晴雯心灵手巧,还真凑了几套换季新衣服给宝玉。宝玉只喜欢漂亮的衣裳,又是晴雯这个漂亮妹子做出来的,他高高兴兴的穿着,也不管这些衣服到底费了晴雯多少心血。如今宝玉没了贾母和王夫人的补贴,凤姐儿又因为两房对峙,对着宝玉也是面甜心苦,再不似之前当成自己亲兄弟那般爱护了。于是有亲娘补贴的贾环和贾兰就突显出来了。荣国府上上下下,男女老少又多是一双势利眼,一颗富贵心。你有时,捧着你。你没有时,下狠的踩你。宝玉失了庇护,又不得贾政待见,在荣国府里的日子眼瞧着不顺心的越来越多。赵姨娘心眼极多,不然也不会在王夫人的严防死守下生下一儿一女了。然后在一旁小打小闹,顺便天天对着贾政吹了一阵枕边风后,直接朝着宝玉出手了。凭啥你们都捧着宝玉,踩我家环儿?你对我不好,我都记在心里。你对我儿子不好,那行了,这笔帐咱们这辈子有的是时间算。于是得宠姨娘如何勾结府中下人给嫡出的哥儿找麻烦,那就不是短短几个字可以形容的。至少宝玉房里的那几个家生子出身的丫头,陆陆续续以这样那样的理由换工作了。有的直接出府嫁人了,有的直接换到了贾环房里。自打王夫人倒霉,探春对赵姨娘的态度也好了不少。于是赵姨娘也愿意将从贾政手里抠出来的东西用在探春身上。因此那些下人也有往探春房里去的。如今宝玉房里能留下来的也就晴雯和袭人这样外面买来,府里没根基的。至于为啥舍嫡就庶。谁让贾环现在得贾政看重,平时不怎么挨打呢。╮(╯▽╰)╭话说远了,那就是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原因,王夫人都缺钱缺得夜里睡不着觉。可钱从哪来,这是个问题。雍正年间,户部空缺,大臣们一个个哭穷借银子却没一个主动还的。然后大清就有了个抄家皇帝。如今贾母和王夫人就应该效仿一下当初的四大爷,对着那些个倚老卖老的忠臣来个秋风扫落叶。首当其初的就是赖家。赖家多有钱有势的人家,人家在府里当差,回家还能用着丫头小厮。赖大出门,贾家正经的主子都得叫一声赖爷爷。家里的孙子辈,赖大姑娘和儿子赖尚荣都是一出生就放了奴藉,正正经经的良民百姓。但凡府里有的,人家都有。府里没有的,人家也不缺。那赖大姑娘早前跟着赖嬷嬷进府请安,喝,别看背地里仍会被人骂一句奴才秧子,可那气派却不输三春任何一个。较之三春,还多了三分底气和天真烂漫。单看这样的人家,也许看不出什么。可实际上赖家之所以会发家,还是从贾母嫁到荣国府开始。贾母的陪嫁丫头,也就是如今荣养了,但却时常进府给老太太请安的赖嬷嬷。贾母那么多的下人,为什么就只有赖嬷嬷得此殊荣了呢?这还得从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来说。贾家的爷们贪好女色,朔本求源一番也能看出已逝荣国公是个什么人物了。再加上贾敏这一辈,姐妹四个,就她一个是嫡出,可见另三人都是庶出。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贾母就能生出嫡出的哥儿,还一生就是俩个。姨娘妾室们就只能生庶出的姑娘?生男生女都是一半的概率,一个庶出的哥儿都没生出来或是没长成,那这就有问题了。问题出在哪?谁是最终得利的人,谁就有问题。谁呢?没有庶出的儿子,自然是嫡母最受益。这种事情,贾母不可能自己去干。她就得有个帮手。而这个帮手,整个荣国府去看,除了赖嬷嬷再不似旁人了。光是有这一层关系在,贾母对赖家下手,就有些投鼠忌器。她这把年纪,也不怕死得透透的荣国公休妻,更不担心什么姨娘来找她算帐,但她也有怕的东西。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赖家跟着贾母干了那么多事,难道就没有留后手,防着她卸磨杀驴吗?贾母想,一定有的。所以她哪怕知道抄了赖家,就立时有钱了,她也没动心。但王夫人不一样呀。若是抄了周瑞家的,那她还会怕一怕。可赖家是老太太的心腹狗腿子,可不是她二太太的。于是王夫人心动了。这心动就得行动吧。可这行动,也是有讲究的。不能忙了一溜十三遭,最后再便宜了旁人吧。这事要做,那就不能走漏风声。所以,就算黛玉什么都不做,贾家那对婆媳的注意力也对上了赖家。只是早晚的问题而已。话回当下,黛玉和惜春前脚坐着马车往林府的方向走,后脚赖大家的就一路小跑去了梨香院。梨香院虽然精致,清幽,但到底不如贾母以前的荣庆堂舒服阔朗。赖大家的一边往里走,一边也是不禁摇头。早就将好好的日子过成这样了呢。看来婆婆说的对,老太太的教训值得她们吸取。一时到了正房,贾母正和其他人等黛玉和惜春。哪想到回来的就只有赖大家的自己。一看这情况,贾母的脸就黑了下来。“可是没看着那两个丫头?”赖大家的一怔,恭敬的回道,“老太太说的是,奴才去晚了,两位姑娘已经回府了。”贾母听了,努力的勾了一个嘴角,笑着对一屋子的人说道,“罢了,我也乏了,改日再见吧。你留下陪我说说话,其他的人都散了吧。”谁都不是傻子,见老太太这样,便都明白的站起来,然后乖觉的往外走。等一行人都离开了,贾母才拉着脸,一脸阴沉的问赖大家的怎么回事。赖大家的半个多时辰前就去门口堵人了,若是人早走了,赖大家的早回来了。这么长时间没回来,想必是见着了人。而人家还拒绝来见她。果然不出贾母所料,贾母这么想的时候,赖大家的也不敢添油加醋的将事说了。等赖大家的说完,贾母眼中闪过一抹狠戾,之后又快速的消失不见。“我知晓了,你下去吧。”顿了顿,贾母又说道,“我记得你家大丫头也十来岁了。”“老太太好记性,那丫头今年十一了。”赖大家的心里咯噔了一声,然后小心的回道。贾母点头,笑着说道,“你家丫头一看就是个好的,是个稳重又踏实的孩子。我身边就缺了这么个丫头,若是你们舍得,明儿就叫她来府里当差吧。”赖大家的:我家闺女是良民的好伐。但这话赖大家的可不敢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是良民,后脚就能让他们家都回到奴藉身上。“能侍候老太太是她的福气,就怕她自小没学什么规矩,人又粗笨的让老太太嫌弃。”“你婆婆亲自教养的女儿差不了。不懂没什么打紧的,只叫鸳鸯带着就是了。”“是。”贾母打发了赖大家的,转头就又开始想怎么收拾自己那俩不听话的外孙女。贾母想了半天主意,一个个主意冒出来,又一个个的压下去。这不住在一个府里,再好的办法也不好实施。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得将黛玉弄到府里,然后再好好的教导她。就在贾母想着黛玉的时候,黛玉却在想着赖家。而赖家此时全然顾不上黛玉,满脑子都是贾母叫她们家女儿进府是个什么意思。出生时就已经放了奴藉,她是金尊玉贵,食金咽玉一般的养大。说句戳脊梁骨的话。府里那三个姑娘,哪一个的待遇都不及她们赖家的姑娘。吃穿用度以及教养和侍候的人上,赖嬷嬷可是比着当初的元春来给亲孙女定待遇的。不但如此,元春当初所学皆是为了进宫,而赖家的姑娘学的可都是当家主母才有的手段和规矩。好好的,眼瞧着就要说亲事了,咋还被老太太惦记上了呢。“儿子按着妈的意思,看了好几个后生。都是寒薄人家,不过读书上确实有天赋。儿子还想着等秋闱结束,再挑好的将亲事订下来。”大手往堂桌上一拍,“老太太怕不是”让他闺女给宝玉作妾。“闭嘴吧你,什么话都敢往外说。这没影的事,只放在肚子里,什么时候发出来再说不迟。”赖嬷嬷瞪了一眼赖大,心里也不得劲。“老大家的,你再说说当时是个什么情况?”赖大家的一听婆婆问,连忙前前后后的事又都学了一遍。她侍候老太太几十年,自认了解老太太的秉性。如今猛的来了这么一出,这是在敲打他家,还是想要进一步拿捏他们呢?赖大坐在堂屋,也是一阵憋屈。他们家想要改换门庭,如今就靠这个闺女和儿子赖尚荣了。儿子那里,已经捐了官,今年再走走关系,就能落个七八的实缺。等儿子成了官身,他们家再选个举人女婿,若是三年后举人变进士,那他们家再帮着运作运作,儿子,女婿皆在朝为官,还能守望护助。若是三年后落榜了,举人也不是不能求官,就是要跟他儿子一样,这辈子怕是走不了太高。不过那也没关系,从下人变成官家,门庭改了,以后子孙都能受益。只赖家的计划却生生因为老太太横插一杠,凭白出了波折。不送闺女入府吧,他们家就得罪了老太太,不用等以后,就凉了。可送闺女入府吧,一来舍不得闺女,二来舍不得早前就计划得好好的计划。好气哦~作者有话要说:一溜十三遭:折腾够呛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凤舞华庭60瓶;糖糕18瓶;人生无处不青山10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新,,,

章节目录

红楼之仙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外乡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外乡人并收藏红楼之仙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