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宁月并不知道,一年以后,当她随钟离到宣城时才知道何为钟离。

    遥遥的看不到人影,姚传根,钟老祖等人才松懈下来,呼出一口气,终于走了。

    看看天色以是未时,下午两点钟这样。在钟老祖翻了一番老黄历,选在申时正替姚家玉主持及笄礼。

    同时,余里正也招呼大家先去吃好,喝好,共同庆祝这天,从此后杏花村要叫仁德村。

    一时,大家放上了难得的炮仗,全村老少喜笑颜开,沉浸在喜庆之中。

    从早到现在,所有人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余里正有想说两句大概也没有人听,还是先吃饭吧!

    何况做好的菜也不能久等,全会冻成冰块。天大地大,没有吃饭大,所有事情都靠后。

    村里做得菜都是大锅菜,肉却是实打实的,炖的猪头和骨头肉早就给了那些个小馋猫。

    申时,姚家再次人满为患。

    钟老太祖婆做在偏堂屋的主位上,姚家玉跪在前面的蒲盘上,祖婆眯着眼睛拆散姚家玉的丸子头发,用一种竹子做的比平时用的梳子还要细密的篦子轻梳姚家玉头发,嘴里说着“令月吉日,始加无服,幼儿成德,唯尔得福。”

    转身一跪,太祖婆唱道。

    一跪,父母养育之恩。

    二跪,长辈和村邻之恩。

    三跪,表示自己长大,成为女子。

    姚家玉随着王氏进去换了一身襦裙出来,在由太祖婆梳起头发用钗固定后,表示姚家有女及笄,可以求亲。

    今天的姚家玉身穿桃红色的连体折摆裙,外穿乳白色绣青叶的对禁背心,头上一根杏花银钗,固定住后面弯坠的黑发。身高一米六二的姚家玉,显得亭亭玉,明媚亮眼,肤白秀丽。

    正堂中一站,落落大方,迎视大家的吃惊,打量和窃窃私语。

    村里不少的小伙们此时才发现,姚家玉的不同之处,怎么平时没有发现呢?

    那些个大娘,婶子,媳妇们思考着自己家的弟弟,侄子什么的有没有那个可能性,上门求亲。

    六兄弟拿出早就用面粉炸好的粉果请大家吃,钟氏对着各位乡邻道谢,王桃带姚家玉悄悄退下。

    另一边的马车上,源叔打开布包一看,一个漆盒里面是用玉瓶装的七色花珠,另一个漆盒里是两根人参,边上还放了一包干菊花。

    不用说,都是宁月从“乾坤府”里转移出来的。

    秦文示意身边的内侍打开布包,里面是一顶包耳帽,一双手套,一双护膝。面料为青色细棉布看样子是同一块布料上裁下来的,纹路想同。做工仔细,棉花软软。

    内侍刚上说点什么,秦文摆摆手。这个小太监是自己精心培养的接班人,这次带出来就是见见世面的。看他的脸色就知道瞧不上这三样东西,可秦文觉得姚家是有心人。

    先不说姚家对于他的身份有没有了解,但有一点却让秦文感动。要知道,做为大内总太监,看着风光,其实最苦。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真的是名言。常时间的站立,秦文的膝盖以是大不如前,护膝正好用。帽子看着就暖和,在不当值时带上绝对顶顶好。手套更不用说了,护手的。

    姚家给不起金银珠宝,却是给了暖心的一宝。

    当然,如果换做是别人说不定会把这三样东西当成破烂,比如边上的这小子。

    看来,要让他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于得立打开的布包是陶瓷瓘装的茶叶和一瓘菊花,这两样东西都喝过,味道一绝,而自己也好喝茶这一口,也不知这家人是无心送的还是有心送的。

    刘县令骑马,没有打开来看,心里也知道姚家送不上什么好东西,大概是一些土特产。不过,这次猜错了,姚家给的是一根人参和菊花。

    因刘县令从头到尾也没有说什么话,宁月听出气神不足,所以给了人参。不管怎么说,事情好坏参半也有刘县令的功劳。宁月自以为的是刘县令累的,却不知是吓的。

    送出去的这些东西,钟氏和姚家忠等人商量过,除了家里有的,就是人参的事情,钟氏认为是钟离给的,上次宁月带回来一堆东西,就看到宁月从里面翻出来的。

    刘县令的不会去多想,只会以为是钟离给的,所以,两方都以为,有钟离背锅,宁月心里无压力。

    一直到傍晚,大伙才把事情摆平,应该还给别人的去还,用的借的都要搞清楚,答谢的记下改天去答谢。

    直到最后,姚家众人和刘大叔,朱七等人歇下,明天还有好多事情等着。

    ------题外话------

    抱歉,忙得转不开身,这两章都是赶出来的,大家多多包涵啊!

章节目录

人生几何是淡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卿默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卿默然并收藏人生几何是淡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