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隐瞒身份,不想和你交手?”</p>

    听到柳湘莲这话,贾蓉稍微一想,便知道那些强盗很可能和平安州节度有关联。请百度搜索</p>

    否则,这些人为何能安然在平安州地面抢劫,却又避免和他人交手?</p>

    或许,那些人是平安州的兵丁,才会这么既放肆又小心。</p>

    “这件事是不是有内情,我们要不要报朝廷?”</p>

    这时,柳湘莲道。他是世家出身,虽然没有为官,却不缺乏敏感。被贾蓉提醒之后,他这个亲身经历的人,也猜出了一点。</p>

    想着平安州或许会有大事,柳湘莲第一个想到的,是报朝廷。</p>

    “报朝廷?”</p>

    “报朝廷什么?又报给朝廷的谁?”</p>

    哂笑一声,贾蓉道。若说自己没有被皇帝降罪,他在得知这件事后,说不定会想办法报去。</p>

    只是,如今贾蓉被禁足府邸,甚至前些日子还因此丧妻。他对平安州是否会有大事,朝廷是否会因此受损,自然不太关心了。</p>

    甚至于,他还有着看好戏的想法,让崇正帝多忙一阵子!</p>

    因此,贾蓉向柳湘莲道:</p>

    “这件事说不定和朝廷的人有牵连,为了免受注意,你按寻常遇匪的事报备即可。”</p>

    “以后有人问起来,你当寻常遇到盗匪。其它事情,则是一概不知!”</p>

    阻止了柳湘莲报朝廷,贾蓉又吩咐他按照前例报备。这样无论平安州以后会出什么事儿,也都牵连不到柳湘莲头了。</p>

    柳湘莲深知事情重大,自己冒然卷入只怕讨不了好,因此也不愿多事。听到贾蓉的话,顿时连连点头,只觉得这样行事,可谓恰如其分!</p>

    又说起各地见闻,柳湘莲道:</p>

    “如今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再这样下去,各地指不定像平安州一样,会有盗匪丛生呢!”</p>

    “这镖局生意,怕会越来越难做了!”</p>

    太皇在位时喜爱奢华,官员、权贵也都投其所好,大肆搜刮进贡。崇正帝即位以来,虽然多次整顿吏治,却碍于太皇在世,没能完全改变。</p>

    数年下来,形势越发恶化。眼看这样下去,再过几年,天下间要民不聊生了。</p>

    贾蓉在崇正帝身边做过近臣,对此早有察觉。而且他还知道,崇正帝曾经数次因此发怒,发誓将国之蠹虫一扫而空。</p>

    想来,如今太皇离世,崇正帝已经完全掌权,很快会有所动作了!</p>

    这些事贾蓉不愿和柳湘莲多说,只是道:</p>

    “民生大事,自有朝廷谋划。”</p>

    “我们只需要顺应局势,顾着自己生意即可!”</p>

    让柳湘莲回去后多多招揽人手、训练镖师,应对以后局面。</p>

    他自己则思考着平安州节度到底是谁的人,自己是不是能利用一二。自己的宁国府,在这场风波之,又该如何行事。</p>

    正在贾蓉思索着这些时,崇正帝那边,却是想到了贾蓉。</p>

    因为贾蓉的博闻强识,崇正帝这几年来每当需要查阅太皇时期的奏章之时,都会唤来贾蓉询问。贾蓉每次都不负所望,不但能找来崇正帝所要奏章,还能将其它有关联的奏章一并找出,呈给崇正帝翻阅。</p>

    数年下来,崇正帝对此已经习惯。如今贾蓉去职,他又正想清理太皇在位时的旧事,顿时颇感不惯。</p>

    一日,好不容易找出一份太皇时期的奏章,崇正帝翻阅之后,看到不是自己所需要的,让人继续寻找,自己则感叹道:</p>

    “若是贾侍讲在好了!”</p>

    却是想到了贾蓉负责这些事的情景。若是贾蓉还在,哪会这么麻烦!</p>

    只是,贾蓉刚刚丧了祖父,又被他以“大不敬”的罪名禁足在家,怎么也不适合夺情起复。</p>

    再想到贾蓉的年纪,崇正帝很快把召回贾蓉的念头放下,问戴权道:</p>

    “贾子茂如今在做什么?有没有反省过失?”</p>

    戴权前面听到崇正帝的感叹,哪会不知崇正帝的心意。本来他还想过些日子和贾蓉断了联系,这时却没了那个想法,反而为贾蓉说好话道:</p>

    “贾侍讲前些日子丧了岳父,如今正在家里遥祭。”</p>

    “听说他因为祖父、妻子、岳父接连过世,很是受到打击,如今寄情字画。”</p>

    “有见过的人说,贾侍讲这些日子的字画,很是有些悲意呢!”</p>

    这么一说,崇正帝顿时好起来,道:</p>

    “有传出来的吗?”</p>

    “贾侍讲的字画,听说堪称一绝呢!”</p>

    贾蓉的字崇正帝自然见过,那些积年的老翰林还要强。听到他如今寄情字画,崇正帝心一个想法止不住冒了出来:</p>

    “莫非,本朝还会出一位书画大家?”</p>

    若是真的,他要变变对贾蓉的处置了。他可不想后人一提到书画大家贾蓉,说自己待贾蓉如何苛刻。</p>

    戴权又不是人,不知崇正帝心里所想,也没有收集贾蓉字画。好在他消息灵通,知道哪里会有,道:</p>

    “贾侍讲的字画一向少有流出,这次他求取京其它人家的字画,才流传出来一些。”</p>

    “翰林院的张侍读,收藏有一幅!”</p>

    崇正帝闻言,当即召来张侍读,问他贾蓉的字画。</p>

    皇帝问起,张侍读哪敢隐瞒,只得回家将贾蓉的一幅字帖取来,忍痛献了去。</p>

    崇正帝见他这模样,更加好贾蓉写得什么。展开一看,见是一幅行书,只有二十个字:</p>

    “频有哀祸,悲摧切割。”</p>

    “不能自胜,奈何奈何!”</p>

    “省慰增感。”</p>

    字悲痛,书法流畅,让人只是看到,便可想见书写者啜泣难止、极度悲痛之情状。</p>

    崇正帝饱读诗书,自能体会出其之意。只是,他更觉得这字帖似乎有些熟悉,接连看了几遍,才有些不确定地道:</p>

    “这是……王右军的《频有哀祸帖》?”</p>

    “贾子茂怎么会临这个?莫非他收藏有右军真迹?”</p>

    王羲之的《频有哀祸帖》,自唐朝便已失传,崇正帝若非曾经见过记载,只怕也想不到这些。</p>

    这字帖是张侍读从其他人那里交换来的,他也不知道贾蓉从哪里见过《频有哀祸帖》。只是在他看来,贾蓉这幅字至少得了王右军三分真意,这才顾不贾蓉正在被降罪,想法收藏过来。</p>

    如今,虽然皇帝知道后没有怪罪他,但是这幅字帖,却显然保不住了,让他好不心痛!</p>

    崇正帝对书法并酷爱,也没有一定要找到右军真迹自己收藏的意思。眼见张侍读答不来,他也此罢了。</p>

    只是,想到贾蓉连遭哀祸,受的罪都是由他祖父而起。崇正帝不免想到了太皇给自己留下的烂摊子,有些同病相怜,向戴权道:</p>

    “贾子茂如此悲痛,想来已经知道自己罪过了。”</p>

    “你再见到他时,让他个折子请罪!”</p>

    “总是在家里遥祭,也实在有些不像话!”</p>

    解除了贾蓉的闭门思过。</p>

    </p>

章节目录

从红楼世界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明道真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道真人并收藏从红楼世界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