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凤来仪(15)</p>

    六月, 正是一年京城最热的时候。 </p>

    今儿, 少有人行走的街道, 到处都拥堵着人。没钱的, 挤在路边瞧。有钱的,一个个的在街道两边的店里。或是酒楼,或是客栈,或是茶馆,哪怕是别的铺子,只要有二层建筑的, 一个个的都精明的把地方给腾开, 有的是人出高价愿意租赁。更有那沿着主干道的街道两边,没主儿家的地方, 都被搭建的凉棚, 门口都有小厮伙计守着, 好些挂着竹帘子的, 里面都是女眷。</p>

    京城里出现了这难得的万人空巷的场景,为了什么呢?</p>

    今儿,为质子的太孙回来了。</p>

    都盼着等着,看一眼太孙。看一眼被带回来的北康质子。早早的, 街道两边, 楼楼下都是人。更有那淘气的小子,不懂礼仪, 也没人管束, 都窜到树, 骑在树枝往下瞧呢。虽然根本不明白太孙是啥,但并不妨碍他们瞧热闹。</p>

    太孙今儿要进城了。</p>

    别小瞧小老百姓的消息渠道。街问问去,有几个不知道昨儿太孙到了京郊了,驻扎在城外的?</p>

    更何况昨儿半夜,皇城里旨意频出,一道道的都往城外送去。</p>

    送的是啥,具体的小老百姓是真不知道的。但只凭着,马蹄儿声一晚不曾停歇。天不亮,又是扫街,又是净道的,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来。</p>

    果然,天光大亮,圣下旨了,准太孙今儿进京的事传开了。</p>

    一大早,城门开的时候。武百官,勋贵宗亲,全套的仪仗,浩浩荡荡的朝京城外去了。</p>

    靖国的京城,好些年不见这样的热闹了。</p>

    有资格去迎的,好歹都能见见太孙。没资格去迎的,或是根本去不了的,都在路边各种店里的雅间坐着呢。多是各家的小辈护着家里的女眷在此。</p>

    柔嘉坐在最好的酒楼最好的雅间里。这个位置朝外看,位置是极好的。她轻摇着扇子,面带笑意,不时的朝外看一眼。</p>

    对面的林玉荷撇嘴:“急什么呢?且早着呢。”</p>

    柔嘉笑笑,也不以为意,反把桌的嫩莲蓬推到安庆和静乐两位公主跟前:“姑姑们尝尝,鲜嫩清甜,味儿也还行。”</p>

    安庆抿嘴乐:“我看着柔嘉,在想咱们这太孙到底是个什么模样。”</p>

    柔嘉娇娇柔柔,小女儿家。这张脸要是长在太孙身……那……</p>

    静乐公主轻笑一声:“一母双胞胎,也有那不相似的。这要是不相似还好,这要是长一副一样的容貌,我是不能想象该是什么样儿的……但想来,也该是个俊俏的……”</p>

    林玉荷噗嗤一笑,问柔嘉:“姐姐没想过扮作男子的样子试试?”她抚掌,看向两个公主,“两位姑姑觉得呢?”好似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似的,马叫丫头:“去成衣店……”</p>

    柔嘉摆手:“快别闹了,在外面不方便。”</p>

    林玉荷只不依,雅间里顿时笑闹了开来。</p>

    边的雅间可能听到动静,有人开了门探出来瞧了瞧,缩了进去。</p>

    “……怕是两位公主出宫了,还有东宫的郡主和县主……”这嬷嬷低声禀报,“王妃,要去请过来吗?”</p>

    武安王妃官氏朝一边的母亲和嫂子看了一眼:“不必了,来了少不得母亲和嫂子不能安坐。”</p>

    官氏的母亲是皇后的嫂子李氏。另外两人,一个是侯府的世子妇人王氏,一个是官淳的妇人张氏。</p>

    李氏说:“圣是个什么意思?这安庆公主今年可都二十了,还准备留到哪一年去?”</p>

    武安王妃摇头:“那是陈家需要操心的事,跟咱们不相干。只需站高看景儿便是。”</p>

    王氏和张氏对视一眼,知道王妃是不想谈这个话题。</p>

    张氏不免说起官淳:“我们家老爷此次跟着去……也不知道究竟如何了。这一走半年了,连个口信都没捎回来。”</p>

    武安王妃眼里闪过一丝笑意,担心好,担心了,也叫你们知道知道,官家到底能依靠谁。</p>

    人没没进京城,这背后卷起了风浪。</p>

    连后宅的女眷尚且不能幸免,那这站在烈日下,等着太孙銮驾的大臣们,心里到底是咋想的,那真只有鬼知道了。</p>

    今儿武安王是钦差,代表皇,亲迎太孙的。</p>

    太子也没来,来的是临安郡王。</p>

    那这自然,站在最前面的该是这二位。而武安王是长辈,站在最前面。此时,他一脸的笑意,跟临安郡王这个侄儿说话:“……听说你早前得了一对好的铁蝈蝈,是常胜将军……改天带过来给我瞧瞧,我府里别的没有,蝈蝈笼子可都是名家珍品,看的,叔叔送你……可有一样,不要叫你父亲知道。你父亲……最是严苛不过。当年我玩蝈蝈,被你父亲揍了一星期下不了床。到现在,都不敢明目张胆的玩儿了。”</p>

    临安郡王只笑:“那要是叫父亲知道了,侄儿只推说是叔叔许了的。”</p>

    “好小子!”武安王哈哈大笑:“给叔叔挖起坑了。”</p>

    叔侄俩有说有笑,引得不少人侧目。</p>

    正说着呢,远处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先是探马来报:“……太孙殿下的仪仗在两里之外。”</p>

    知道了!不用说都知道了。</p>

    只听那如奔雷似的马蹄声,知道,到了。</p>

    昨夜的一场过云雨,对旱情没起到什么缓解的作用,倒是使得路本该飞扬起来的尘土,熨帖了起来。</p>

    马儿跑起来,不至于扬起灰尘,脏了这一身刚换的袍服。</p>

    玄衣绣金龙,扎着明黄的腰带,头是金冠东珠,脚是一双登云靴。连飞舟,也威武不凡起来,马鞍都是特制的,昨儿夜里连夜给送来的。</p>

    身后骑马跟着的是四爷、阴成之、陈云鹤等人,能骑马的都骑在马,不能骑马的,都坠在最后,坐在马车里慢行。</p>

    其还有林雨桐带回来的一百少年武士,都是一身黑色的劲装,人人身都是宝弓长刀,迎面而来的是凛然的杀气。</p>

    蒙放带着五百的亲兵,亲自‘护送’着牧仁王子和宝音公主。</p>

    这是此次出使,使团带回来的战利品。</p>

    但此时没时间关注那些,所有的人的注意力,都放在最前面这个少年身。</p>

    不知道多少人心里给这位太孙画过画像,但等人真的到跟前了,他们才发现,这个太孙跟所有想象的都有些不一样。</p>

    他双目如电,自信昂扬。面对这么多人的打量,毫不怯场。甚至一一的迎着目光看过去。</p>

    阴成之轻咳一声,提醒武安王:“王爷,这便是太孙殿下。”</p>

    武安王干笑两声:“骤然一见,有几分感慨罢了。”</p>

    林雨桐嘴角勾起,下马便问:“叔王可是奉了皇的旨意而来。”</p>

    武安王微微颔首,指了指香案。</p>

    林雨桐跪在香案之前,行了国礼。动作挥洒自如,饶是礼部官员在侧,也挑不出半点有失仪态的地方。</p>

    等站直了,扭过身,笑着看向武安王。</p>

    武安王垂下眼睑,理了袖子衣袍,缓缓的跪下去。</p>

    他这一跪,后面才呼啦啦的跪了一片。</p>

    三跪三叩首,林雨桐这才笑着将武安王给扶起来了,又躬身给武安王见礼,还低声问道:“叔王,不知道侄儿刚才可有失礼之处?”</p>

    武安王愣了愣,抬眼却看见一双深不见底的眸子。他的心微微一紧,这小子可他老子道行深多了。</p>

    明明半点不曾客气的受了自己的礼,却还一副假惺惺的作态。</p>

    他嘴角不由的带了几分意味不明的笑,欠身道:“太孙礼仪周全,哪里会有失礼的地方?”</p>

    林雨桐一副大惊之态:“叔叔对侄儿怎么如此生分?可是侄儿哪里惹的叔叔不快?”</p>

    “不敢!”武安王客套的笑:“太孙为君,国礼当在家礼之前。太孙所为极为妥当。”</p>

    “叔王如此说……那我放心了。”她还真露出一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p>

    “太孙无需如此小心谨慎。”武安王笑的一脸真诚:“刚回朝,有些事,有点瑕疵,也是在所难免的。如果真有拿不定主意的,臣不敢推辞,太孙尽管直言便是。臣自当竭尽全力……”</p>

    话没说完,林雨桐眼睛一亮,直接打断道:“叔王这么说,我安心了。之前还真有一件两难之事,不知道该如何办才好。既然叔王这么说了,那便交给叔王处置。”</p>

    说着,朝林谅打了一个手势,然后林谅带着人,将一直压在马车的官淳给请了过来。</p>

    一路好吃好喝伺候着,又在马车里呆着限制了自由。吃了睡睡了吃,导致的结果是除了阴家父子天生丽质没被晒黑之外,数官淳最白。不光是白了,还胖了不止二十斤。圆圆润润的被带过来了。</p>

    他先是莫名其妙的被带过来,然后看到这样一个阵仗,不知道该怎么反应了。</p>

    他团团的对着司同僚行礼好似也最多换来别人的一瞥。所有的人都关注着太孙那边。</p>

    见太孙跟武安王小声的说话,越说武安王的脸色好似越是难看。</p>

    这到底是说的啥?</p>

    官淳其实心里对林雨桐是真心犯怵的。</p>

    林雨桐脸带着几分为难:“……临战畏敌……这样的事,偏还是祖母的娘家人。处罚不是,不处罚也不是。那么多人都看着呢,我这轻不得重不得……叔王,您看,该如何处置。其实事情已经过了,这段时间我也只叫他禁足,算是迷了大家的眼。可这人到底是丢到外头去了。您把人给祖母送去,叫祖母管教管教,侄儿那感激不尽了。”</p>

    武安王的拳头捏起来又松开,这是处罚了自己的人还不算,还得把人这么送到自己面前,叫自己最后再给补一刀。</p>

    不罚?不足以服众。</p>

    处罚?那是今儿把脸凑来叫太孙打的。</p>

    武安王对着官淳抬起是一脚:“这样的东西,是打杀了也活该!母后那里自有本王去说。”</p>

    那随你吧。</p>

    林雨桐笑着点头,好似还同情的看了一眼官淳。然后跟临安王简单的说了两句。朝着几位宗亲阁老见了礼,不能多耽搁,皇还在宫里等着呢。</p>

    这一汇合,场面更大。</p>

    老大人们了轿辇,林雨桐却坚持骑马。</p>

    一进京城,到处都是欢呼之声。欢喜的不光是太孙归来,欢喜的是紧跟着太孙身后的轿子里,带来的北康的质子。</p>

    扬眉吐气啊!</p>

    “来了来了!”林玉荷趴在窗户口朝下瞧。</p>

    柔嘉用扇子遮住脸,探出头去。这一看之下,眉头微微皱了一下。</p>

    这便是哥哥吗?</p>

    不像啊!</p>

    她使劲的盯着那张脸瞧:微黑的肤色棱角分明的脸,剑眉凤眼高鼻薄唇。</p>

    不管怎么看,都看不出这张脸跟自己有相似的地方。</p>

    但不得不说,哥哥是个美男子。</p>

    不是那种书卷气的贵公子,是那种浑身都洋溢着男子气概的美男子。</p>

    林玉荷心里酸酸的,嘟囔道:“一点也看不出来是双胎。”说完又问安庆公主,“二姑说呢?”</p>

    连着问了两声,都不见安庆应答。</p>

    静乐噗嗤一笑:“叫我看看二姐这是看什么呢……看的这么入神……”</p>

    太孙已经过去了,这么专注的到底看谁呢?</p>

    安庆也没不好意思,对着静乐轻哼了一声:“别胡说八道啊。”</p>

    林玉荷顺着两人的视线看过去,找寻白衣人。</p>

    继而脸不由的一红,心里对安庆公主不免多了几分鄙夷:那么大年纪了,看一小少年。还要脸不要了。</p>

    她摘下腰里的荷包朝白衣少年扔去,“接着!”</p>

    四爷抬头,头微微的偏了偏,没打到头却落怀里了。然后他抖了抖袍子,荷包落地了。</p>

    面看着的女眷不由的愣了一下之后,都哄笑开了。</p>

    林玉荷一张脸气的紫涨:“那到底是谁?去打听打听!”</p>

    安庆公主抿嘴笑:“那是阴家的孩子。他的父亲便是京城第一公子。倒是也没辱没了他父亲的名头。”说着起身,“太孙只怕快进宫了。咱们也该回了。晚的宫宴,可不好缺席的。”</p>

    女眷正式的活动之前,是要好好的拾掇一翻的。</p>

    柔嘉也起身了,带着林玉荷一起了马车。</p>

    林玉荷气不顺,说话也不怎么好听:“太孙其实跟父亲挺像的。大姐你呢?像谁呢?”</p>

    柔嘉将脸偏向窗外,心里沉甸甸的说不清楚是什么滋味。</p>

    嬷嬷总说,母亲对自己冷淡是因为自己跟哥哥太像了,见到自己会想起哥哥。</p>

    那证明,小时候两人确实是非常像的。</p>

    可人难道长着长着,不像了?本来一男一女,不可能完全一样。但这要说完全都不一样,这也不对吧。</p>

    本来心里不得劲,林玉荷还在一边不停的嘟囔:“……怎么会不像呢?真是咄咄怪事!”</p>

    柔嘉的面色一下子冷下来了:“你到底想说什么?说太孙是假的!”</p>

    林玉荷吃瘪,“我可没这么说。”</p>

    “那你是想说我是假的?”柔嘉嘲讽的一笑。</p>

    林玉荷又缩了,这话她更不敢说。要是假的,早有人说了!</p>

    柔嘉见林玉荷缩了,气息稍微平顺了一些。</p>

    面不显,但其实心里多少是被自己脱口而出的话给吓着了。</p>

    这位哥哥跟父亲的五官长的相像,他是做不了假的。</p>

    如果他做不了假,那假的是谁?</p>

    她摇摇头,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这张脸它到底随谁了?</p>

    “随了你父亲了。”宣平帝看着站在面前的孙子,面带笑意,“确实是长的随了你父亲了。”</p>

    太子眼圈还是红的,微微欠身,面却无多少表情:“父皇说像,那必是像的。”</p>

    林雨桐这是第一次见林承运,也是第一次见林平章。</p>

    两人都说自己的长相,像这个像那个的,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说过,其实他们父子俩,长的也挺像的。</p>

    这么想着,她不由的笑道:“孙儿倒是觉得,孙儿这张脸其实像皇祖父的地方应该更多些。”</p>

    将他们父子相似的事,点了出来。</p>

    宣平帝眼里闪过几分怅然:“你父亲小时候,也有人这么说。”</p>

    太子垂眸一句也不言了。</p>

    林雨桐看了太子一眼才道:“如今没人说了,不是因为不像了。而是他们都不敢直视圣颜,更不敢冒犯龙威了。”</p>

    这样啊!</p>

    宣平帝哈哈笑,“是啊!如今朕可不是想听真话越来越难了。所有人都只说朕想听的……”</p>

    想听的?</p>

    那是说太子跟他像的事,大家都觉得这是他不想听的呗。</p>

    “可见这揣摩圣意也未必都能揣摩对吧。”林雨桐仿若不知道他们父子不合一般:“这子肖父如何会惹皇祖父不快?只怕不是皇祖父想多了,而是有些大人他们想的太多了……”</p>

    宣平帝笑的更欢实了,他指着林雨桐:“孙儿啊!你是什么都敢说!真该叫那些大人们进来听听,听听朕的孙儿都是怎么评价他们的。”</p>

    不用进去,咱们在外面听得见的。</p>

    此处是奉先殿。皇带着太子太孙,在里面给列祖列宗香。皇家三代里面说的每个字,站在奉先殿外面的大人们都听的真真的。</p>

    这些大人们有时候一两个月都未必能见皇一面,又何曾听过皇这样的笑。</p>

    好些年了,都没有过了。</p>

    今儿太孙回来了,祖孙三代听起来相处的却颇为融洽。</p>

    可这融洽不融洽的,却真只有当事人才知道。</p>

    林雨桐注意这父子二人,全程两人都没有眼神交流。父子间的隔阂,都已经到了不加掩饰的程度了。</p>

    宣平帝把手递给林雨桐,扶着林雨桐的手,“祖父老了……不服老不行了。”</p>

    太子的手在袖子里攥紧了,这是看见‘太孙’年少,意气风发的模样,又触动了心病了吧。</p>

    孩子今儿才回来。</p>

    林雨桐却仿若没听懂这话似的,搀扶着宣平帝的胳膊的时候,她的手微微的僵硬了一下。手搭在他的手腕三个呼吸的时间,才缓缓的放开。然后接话道:“皇祖父,孙儿这辈子佩服的人只有两个,您知道是谁吗?”</p>

    宣平帝意外的挑眉,他没想到自己这孙子没接这一茬,反而反手又抛过来另外一个。他好脾气的笑笑:“佩服的人……两个?这倒是有趣了。”</p>

    一个身为‘太孙’的人,在一个君王的面前,却说佩服两个人。</p>

    他倒是想听听,除了自己,另一个人究竟是谁。</p>

    林雨桐笑:“第一个,孙儿佩服的是毕兰可汗。第二个,是皇祖父您。”</p>

    哦!是他啊!</p>

    把他摆在第一位,是因为这孩子记忆里接触的第一个君王,是毕兰可汗。</p>

    宣平帝理解的点头,并没有因为把他放在第二而羞恼:“一代枭雄,当得起你的佩服。”转而又问:“你佩服他什么,又佩服朕什么呢?”</p>

    林雨桐没直接回答,反而说起了毕兰可汗受伤到最后被杀的事,尽量用简洁的话把这事从头到尾的说了一遍。</p>

    这样的事都是极为隐秘的。别说使团不知道,是北康知道详情的都不多。</p>

    从围场刺杀,到云姬投毒,最终怎么被刺杀而亡,哪怕说的简洁,可只这么听着,也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惊心动魄。</p>

    林雨桐的语气平淡的很,还是那么一副聊家常的语气:“……他自断一臂……却已经能威慑众部……孙儿觉得,毕兰可汗的一生作为,只看这些部众的反应便知道了……他是北康当之无愧的王。”说着,语气一转,笑道:“孙儿也佩服祖父……二十年拱手而治……又有何人可?”</p>

    太子意外的看了‘儿子’一眼,怎么也没想到,她敢这么说。</p>

    什么叫二十年拱手而治?!</p>

    说好听点,这叫无为而治。说难听点,这是二十年不怎么朝的昏聩君王。</p>

    为何远在北康为质子的太孙佩服皇,偏还是佩服这一点?那是不是说明他这昏聩的行径,在北康是人人皆知的事。</p>

    还有那所说的毕兰可汗的事。</p>

    毕兰可汗是怎么死的?死在谁的手里的?</p>

    那是死在宠信了半辈子的女人手里的!</p>

    这些话不细想没问题,但这越是细想,只觉得这话里句句都是玄机。</p>

    宣平帝慢慢的变面无表情了。在一边伺候着的冯千恩和李长治不由的多看了这位太孙一眼。</p>

    这到底是傻还是憨?</p>

    怎么敢说出这么一番大逆不道的话来。</p>

    大殿里静悄悄的,一时间都沉默了起来。</p>

    宣平帝轻笑一声:“好啊……真好……”</p>

    “祖父。”林雨桐脸依旧带着笑,“孙儿最想说的一句是毕兰可汗没老,他自己更没觉得他老了。但是他却死了,死在老了之前……”</p>

    这话……宣平帝一时之间愣住了,这话是什么意思?</p>

    林雨桐缓缓的松开扶着宣平帝胳膊的手,朝后退了两步,欠身不再言语了。</p>

    宣平帝眼神闪了闪,摆摆手:“去长秋宫吧。你祖母和你母亲都等着你呢。叫你父亲送你过去。这宫里……你不熟悉……”</p>

    林雨桐跟在林平章身后行礼,然后慢慢的退出去。</p>

    宣平帝揉了揉额角,问一边站着的冯千恩:“太孙最后那话是何意?听出来了吗?”</p>

    冯千恩低声道:“老奴这传太医……”</p>

    “不必。”宣平帝深吸一口气,“明儿吧。今儿算了。”</p>

    冯千恩意外了一下,看来主子对太孙……要对太子宽容的多。</p>

    从奉先殿出来,一路往长秋宫去。</p>

    路,林平章才有时间细细的看林雨桐,然后露出几分怅然的笑来:“回来……回来好……”</p>

    林雨桐伸手搀扶着他,太子的身体确实是孱弱。</p>

    积劳成疾啊!</p>

    “您该善自保养才是。”林雨桐在太子面前自在多了,“除了身体确定是自己的,其他的谁能确定最后落到谁手里去了。为了不知道会不会属于自己的东西,把自己给折腾坏了,到底图什么?”</p>

    这孩子!</p>

    “不可这么说话。”林平章说着又笑,笑完又叹气:“你最后跟皇那句话是什么意思?”</p>

    什么叫在老了之前死了。</p>

    这明显是意有所指啊。</p>

    林雨桐见伺候的人离的远,这才低声道:“皇|毒了……”</p>

    太子的脚步一下顿住了:“什么?”</p>

    林雨桐搀扶着他继续往前走:“您别担心,不要命。不知道是有人故意谋害……还是皇不小心沾染的……”</p>

    哪里有不小心沾染的毒?</p>

    这也是林雨桐想不明白的地方:“有点轻微|毒的症状,但不像是故意被下|毒。”</p>

    这听起来怎么这么别扭呢?</p>

    林平章抛开这个疑问,先问:“你怎么知道的?”</p>

    “姑姑身边的林厚志,是我的师傅。”她这么解释。</p>

    林平章不再问了,这个人他知道,不光是熟读四书五经,在某些方面的造诣,确实很深。</p>

    “知道是什么毒吗?”太子追问了一声。</p>

    林雨桐咂嘴:“像是接触过某种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没细查,不敢贸然下结论。”</p>

    太子点头,没问为什么要直接告诉皇这种蠢问题。</p>

    这事不说出来才是最笨的办法。</p>

    既然已经|毒了,那太医诊出来也不过是迟早的事。而林雨桐的师傅是林厚志,这个又不是秘密。林厚志是谁,有什么本事,别人不知道,皇还能不知道吗?那是他培养出来的。</p>

    此事由她说出来,不过是提早一步。但这一步提早,却叫皇看到了太孙至少对他没有更恶毒的心思。这也是东宫的一个态度了。另外,这将事情爆发出来之后的可能牵扯出东宫的隐患去除了。跟毕兰可汗的死并在一块儿说,很容易误导人,将矛头直指受皇宠爱和信任的华映雪。</p>

    胆大!心细!</p>

    利弊只一瞬间算计的清清楚楚。</p>

    林平章眼角眉梢都是笑意:“走!见见你祖母,也见见你母亲……”</p>

    太子妃在皇后的边,有些坐立难安。</p>

    那么多人都看见太孙了,只自己这个母亲,却始终都没见到。</p>

    想见,可到了跟前,却又怕见。</p>

    外面急促的脚步声跑来,紧接着是禀报声:“太子殿下到——太孙殿下到……”</p>

    太子妃蹭一下站起来,也不顾得皇后,拎起裙摆朝外跑出,跑到大殿门口,正好看见正在台阶的父子二人。</p>

    没错!这一刻,她恍惚了。</p>

    想象过无数次,儿子跟丈夫这么说说笑笑的朝她走过来的情景。</p>

    如今,这一幕来了,在眼前,却叫她恍然了。</p>

    她叫了一声:“梧儿……”然后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梧儿……”一声接着一声。</p>

    长秋宫伺候的跪了一片,总有人偷摸的抬眼打量。</p>

    谁的心肠也不是石头做的。</p>

    看到这样的太子妃,叫人心里都怪不是滋味的。</p>

    太子反手抓了女儿的手攥了攥,“你母亲……”</p>

    “明白!”林雨桐前,规规矩矩的跪在太子妃的跟前,“母亲,我回来了。”</p>

    一句‘我回来了’,把太子妃拉进了现实。</p>

    可这却叫她更难受了,‘桐儿’两个字压在胸口,却一个字都不能往出吐。只把跪着的孩子使劲的往怀里搂,偏还不敢在长秋宫这样的地方大声嚎哭,那只有压抑的呜呜声,听的人心里碎碎的。</p>

    太子到底是前,伸手将太子妃往怀里搂了搂,手搭在闺女的脑袋:“别哭了。孩子回来了……你看看她……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吗?”</p>

    太子妃想擦了眼泪,可这眼泪却怎么也擦不干净。林雨桐干脆站起身来,她要太子妃高出半个头去。接过帕子给太子妃擦拭:“快别哭了,祖母该笑话了。”</p>

    说着,一手拉着父亲,一手拉着母亲朝大殿里去。</p>

    进来才发现,皇后太子妃哭的还厉害。坐在那里,任由眼泪那么掉。不声不响,不言不语的。</p>

    太子吓了一跳:“母后!”</p>

    皇后却带着泪笑了起来,朝林雨桐招手:“到祖母跟前来,叫祖母看看你。”</p>

    林雨桐松开太子妃的手,走过去,跪在皇后跟前:“孙儿见过祖母。”然后起身,接着再拜:“孙儿替姑姑给皇祖母请安。”</p>

    一提长宁,果然,皇后勉强止住的眼泪又下来了,“起来!起来!要请安,我等那孽障回来请安。好孩子,你且起来吧。”然后又说太子妃,“你该知足了。好歹你的孩子回来了……”可我的孩子依旧在天涯海角。有生之年,母女能不能再见面,还都不知道呢。</p>

    太子妃朝着凉州的方向跪下:“长宁……谢谢……”</p>

    谢谢你!</p>

    真的谢谢你,在那样的境况下,把这孩子给养活了。</p>

    林雨桐插科打诨,劝了这个劝那个,最后说起了凉州的生活,才把两个人给劝下,“……常听姑姑说长秋宫的菜……可喜乐她们做的根本不地道……姑姑只说也是勉强能入口……远不如长秋宫的正宗……”</p>

    “傻孩子。”皇后忙叫人传菜,“有手艺没食材也是白搭。这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喜乐她们的手艺我是知道的,都是极好的。可怜你们姑侄这么些年,只怕连饭也吃不饱吧?”</p>

    “羊肉牛肉是不拘的。肯定是够吃的。”林雨桐说,“倒是米粥稀罕些。孙儿小时候盼着生病呢,生病了能顿顿喝米粥了……”</p>

    这话叫太子妃又几乎泪崩。</p>

    吃了饭,皇后叫母子二人去偏殿歇息,留了太子在宫里说话。</p>

    “长宁那边,你得多费心。”皇后说:“朝为凉州的事吵的不可开交。你这个做哥哥的,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也要搭把手。别叫弄些乱七八糟的人过去,给你妹妹添堵。”</p>

    林平章递了茶过去:“这些哪里需要母亲提。儿子是那么不知道好歹么?不说长宁把梧儿抚养长大,且教养的那般出色。只长宁在凉州稳一日,太孙多一个依仗这一点,儿子都不会大意。只是……母亲,若是二弟要争……母亲不需要劝。不管是他的人还是我的人,在凉州都得敬着长宁。要是儿子在这事太独断专行了,只怕父皇那里且过不去呢。”</p>

    皇后点头:“平泽是胡闹!皇一直不喜官家,结果呢?他先是非死活看了你们表妹,如今又……”</p>

    这话林平章没法接,只笑了笑:“他也是大人了,有自己的思量。”</p>

    皇后看了大儿子一眼,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了。只道:“既然梧儿回来了……你自己行事也要注意一些了。柳儿也是好孩子,但一个郡王的爵位,你这个父亲也不算是亏待他了。再要是偏疼庶长子……有时候,也不光是陈氏的问题……你那个侧妃,也是大有问题的。她有俩孩子,顾着孩子的面子,我不好申斥她。但你这心里要有数……”</p>

    林平章低头受教:“儿子嫡子嫡女俱全。那些发生在儿子身的事,儿子不会再叫它重演。”</p>

    皇后嘴角抿起来了,然后叹了一声:“你去侧殿,看看那母子俩吧。你媳妇不容易……”</p>

    她是不容易?</p>

    可谁又容易了?</p>

    都不容易啊!</p>

    百度搜索更新最快的小说站!

章节目录

敛财人生[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林木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林木儿并收藏敛财人生[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