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是

    强者。小海碰子从老海碰子的经验中学习到很多东西,而他有着更新式的装

    备,因而将是更强的,他将沿着老海碰子踏着的浪头干下去,更接近于那个

    目标。老人与海中的那个少年只是老人的陪衬。他是老人最亲近的伙伴,

    和老人一道出海打过鱼。他关心老人,给予尽可能的照料。他敬佩老人,看

    到老人的失败和那双满是伤痕的手,他哭了。当他长大时,他也会像老人那

    样在海上斗争的。然而,可以预感到,他的命运也只将是老人命运的重复。

    迷人的海和老人与海都是带着寓言色彩的小说。在那中间,各自体

    page77

    现着作者对现实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态度。在海明威的眼中,这个世界是充满

    了困难、厄运和危险的。他歌颂那些坚韧不拔地搏斗着的人们,用以激励读

    者,也激励他自己。然而,他又感觉到,即使个人是强者,在茫茫的海洋中,

    总还是太渺小、太无力了,他可以承担一些痛苦,克服一些困难,他在精神

    上不会被打垮,但终究是不可能战胜生活的。他命定只能做一个失败的英雄,

    做一个有顽强精神的弱者。海明威的心情是沉重的。而我们年轻的邓刚对于

    生活是充满了乐观,他相信人的力量,他相信理想的力量。他满怀希望地眺

    望着将来。与那个老人和那个少年比较起来,一老一小两个海碰子是真

    正的强者。我们也可以说,与海明威比较起来,邓刚是更开朗,也更幸福。

    这是两篇带着强烈寓言色彩的小说。它们都没有展开主角的社会生活

    和社会关系,也极少接触到人物的身世,而是将中心放在人物与大海的搏斗

    上。因而,我们无法谈作品反映现实的深度,只能比较体现在作品中的作家

    的精神状态。那是由他们的世界观决定的。同时,这里面也还有社会因素:

    海明威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家,看不到他笔下的英雄在他们生活在其

    间的那个社会中的出路,他的迷惘的心情也可以看作是对那个社会的否定,

    虽然是一种消极的否定。而邓刚则表现了对社会主义祖国光辉前途的坚定的

    信心。

    当然,在艺术手法上,海明威是比邓刚成熟、老练。我只想指出一点,

    在老人与海中,生活气息是更浓厚一些,老人的性格也较丰满,而迷

    人的海在情节的安排上有点过于追求寓意的表达,那两个海碰子的性格是

    稍嫌单纯了。但是,邓刚对待生活的激情和昂扬的精神是可贵的,他使我们

    更热爱那迷人的海,使我们也向往那为错鱼所守护着的神物1984年

    3月9日鄂城墩

    深沉的灵魂

    读休士的黑人谈河流

    我熟悉河流:我熟悉那些像地球一样古老的可流,比人类血管里流的

    血液还要古老的河流。

    我的灵魂成长得像河流一样深沉。

    我在幼发拉底河中沐浴,当朝阳还是年轻的时候。

    我在刚果河畔盖小茅屋,河水抚慰我进入梦乡。

    我眺望着尼罗河,在河边建起金字塔。

    我倾听密西西比河的歌唱,当亚伯林肯顺流而下新奥尔良,我看见

    它的浑浊的胸膛在夕阳中闪着金光。

    我熟悉河流:

    那些古老的幽冥的河流。

    我的灵魂成长得像河流一样深沉。1这是美国著名黑人诗人休士1

    9021969发表的第一首诗,题目是黑人谈河流。写这首诗时,

    他还是一个中学生,不到二十岁。而这是他著名的诗篇。

    page78

    我初读这首诗,也是在年轻的时候。当时不大能领会诗的涵意,但感

    觉到了诗的美,感觉到了流动在诗中的真挚的情绪,受到了感动。几十年来,

    我曾多次重读这是一首经得起多次重读的诗,而由于多少地接触到一点

    黑人的历史,对于这首诗的感受逐渐更深刻了一些。

    近两百多年来,一部黑人史是血泪斑斑的受难史。黑人受到侵略、镇

    压、剥削,而且成千上万的人被强迫离开了他们的故土,主要是运到了美国,

    成为奴隶,像牲口一样地被拍卖。他们的悲惨的命运在小哈里特比彻斯

    托的著名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得到了生动的反映。近几十年来,他

    们的政治待遇和生活状况逐渐地有一些改善,但还是受到歧视、迫害。

    但同时,黑人也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书写了一部斗争史。他们在受难

    中从来没有停止过斗争,还爆发过几次震动了美国的起义。在黑人文学中,

    就有着不少号召黑人起来斗争、反对种族歧视的作品。休士自己也写过不少

    这一类的诗篇。其中著名的如让美国重新成为美国、我也歌唱美国等。

    在黑人谈河流中,作者没有接触到黑人的受难和斗争。它只是通过黑人

    种族与几条河流的联系,象征性地然而又是形象地表达了它的历史行程。但

    是,这首诗却是有助于激发黑人的斗志的。

    诗人所要表达的是:黑人是一个古老的种族,曾经有过比较平稳的岁

    月,在大地上辛勤地劳动,对人类历史也作出过贡献。作者用充满了诗意的

    形象和深挚的感情叙说着黑人的过去,可以说,年轻的休士是有些将那美化

    了。他不是故意这样做的,而是由于目睹了当前的黑人的悲惨的命运,使他

    在眷恋的心情中回顾了过去还没有沦为奴隶时的黑人的生活,而且不自觉地

    赋予了它以诗意和色彩,用以来同惨痛的现实相对照。诗里面还写到了为黑

    人的解放斗争过的林肯从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新奥尔良时,“我”倾听密西

    西比河的歌唱,而河流的“浑浊的胸膛在夕阳中闪着金光”。这里闪耀着

    虽然是朦胧地斗争和希望的光波。

    诗人通过具体的形象将黑人的历史与几条古老的河流联系了起来,这

    构思是巧妙的。而全诗的重点更在于表达这一点:

    我的灵魂成长得像河流一样深沉。

    短短的十几行诗中,两次重复了这句话,而且是将它作为全诗的收束:

    一个回荡着的余音受到歧视,受到迫害,然而,我的灵魂是你不能摧毁

    的。事实上,诗里的河流我们还可以赋予它另一个含义:生活的河流。我是

    在那些古老的河流中,也是在生活的河流那里面浸透着我的血水中成长

    得更为深沉的。

    这首诗,没有直接号召斗争,但对于黑人,这可以起到启发和激励的

    作用,使他们觉醒起来,增强自信和尊严感。这正是为了进行斗争所需要的。

    而对于迫害他们的人,这是一个庄严的宣告:虽然受到这样的歧视和迫害,

    我们还有着像河流一样深沉的灵魂,因为我们是没有被征服、而且不可能被

    征服的。

    诗里面的“我”,是指的黑人种族,年轻的诗人所表达的情思,凝聚着

    个人的独特认识和感觉,但那的确同时表达着广大黑人的思想感情。通过抒

    发自己的认识和感觉,达到将自己与“大我”融合在一起的境界,这正是诗

    人最可贵的品质。

    记不起是哪一个美国诗人,当人们要他解释他的诗时,他说:你要我

    用笨拙的语言将诗复述一次么而我在这里,确实是用笨拙的语言复述着休

    page79

    士的诗,其中还可能有一些牵强附会甚至歪曲了原意的地方。但是,我表达

    的是我自己读了这首诗后的感受。至少,我的感受有一点应该是对的:遭受

    过无数苦难和有着悲惨命运的黑人,有着人的尊严感,是永远不会屈服的。

    而且,他们一定会有他们的光明的将来,一如休士在另一首诗中所歌唱的:

    我们应当有一个太阳的国土而不是这个生命寒冷的地方黑人谈河流

    这首小诗,是单纯的,然而并不简单。在诗里面,单纯是力图将丰富的生活

    体验通过凝练的方式传达出来。

    而且,既然是生**验,那当中当然也就流贯着真实的感情。这感情

    表面舒缓、平静,却蕴含着深不可测的力量,显示着深沉。这诗的节奏是并

    不强烈的,而在这并不强烈的节奏中,内在情绪的回旋却达到了一种超出一

    般的力度。它像一条河缓缓地、缓缓地流进读者的心中,在读者的心中激荡

    着

    听笛人手记后记

    这本小册子中的短文,都是关于外国文艺作品的读后感。其中在大

    海面前虽主要是谈我国青年作家邓刚的迷人的海的,因为也联系谈到

    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所以也收进来了。

    写得最早的一篇是阴影中的凯旋门,在一九七四年。十年浩劫中期,

    我因有病,得以走出了“牛棚”,摆脱了劳役,在家里休养。我的书是早已

    被抄得一干二净了。病中寂寞,也由于积习,很想读一点什么,就向几个还

    敢于和我交往的年轻的友人求助,他们是还有办法弄到一些书的。在借来的

    书中,就有雷马克的凯旋门。这本书我早在解放前就读过,也就是一般

    地看看,觉得写得不错,但内容早已忘记了。这次仔细地重读了一遍,引起

    了许多感触,就在激动的心情中写下了那篇读后感,其中是寄托着自己的某

    些情怀,融合着自己的某些心情的。当时当然完全没有想到发表,只是和另

    外写下的几篇短文以及一些诗,悄悄地在几个接近的人中传看过而已。

    没有想到,五年以后,在一九七九年的四月,正在筹办的外国文学

    研究来约稿,我就带着试一试的心情将这一篇送了去,后来就在该刊的第

    一期上发表了。当时我的问题还没有处理。因而,我不能不感激该刊主编徐

    迟同志和其他几位编者的好意和感佩于他们的勇气。在被迫离开了二十多年

    后,我是带着这一篇文章重新走回文坛的那以后不久,诗刊也发表了

    我的诗。

    这篇东西在读者中引起了一些反响,有几位我所尊敬的友人也表示了

    兴趣。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后来,文汇月刊的主编梅朵、谢蔚明

    同志约我辟一个专栏,我冒昧地答应了。专栏定名为听笛人手记。那是

    因为在写阴影中的凯旋门的前后,我还写过一篇短文,介绍了柯罗连科

    的中篇小说盲音乐家,用意在于表达我对当时虚伪的创作倾向的厌恶,

    那收尾是这样的:“我多么希望,在我的窗口也能听到那样动人的笛声,有

    着特别真挚的感情、有着纯洁诗意的笛声”。我想在听笛人手记的

    page80

    总题下,写一点有关外国文艺作品的读后感。

    开始,我还能坚持一两个月写一篇,后来就时断时续,几乎停顿了。

    这是由于我还有一些别的杂务,当然也是由于我的懈怠。但也还有一

    个原因:写这样的东西,我感到很吃力,而且并不是随便选一篇作品,就可

    以提笔写的。我不是作一般的作品分析,而是想写出自己的感受,并寄托自

    己的情怀,通过对作品的解释,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艺术的某些

    追求。甚至有时只是借题发挥,介绍作品倒是在其次的。

    因而,我只能评介使我激动,并引起了我的深思的作品,它可能并不

    是长篇巨著。

    所以,我是毫无计划性的。我写海的沉默,是想探讨一下“人”的

    问题;写悲剧与赞歌是关于人生与艺术的思索。我想到要谈一谈沉重

    的时刻,则是因为有时候我也经历着对自己失望、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时刻,

    想通过托马斯曼笔下的席勒的奋起来鞭策自己。谈巴乌斯托夫斯基的文章

    有好几篇。他作为一个有独特风格的作家,是值得注意的,而我对他确实也

    有所偏爱。

    考虑到我所介绍的作品未必都是读者读过的,而且,也为了写得较为

    生动,我对作品都作了简短的复述。这是一项看来容易而在我是异常费神的

    事。我不仅要表达出那主要情节,而且想传达气氛和情调。在情节的复述中,

    也就夹杂着我的议论和感想。总之,我试图不要写得那么干燥和枯涩,不要

    败坏了读者对原作的印象。

    我不知道我的努力收到了怎样的效果。当一位前辈友人告诉我,他看

    了我的介绍以后,又重读了一遍海的沉默时,我感到欣慰了。我也很感

    激一些友人的鼓励,使我有勇气将这本单薄的集子奉献给读者。

    曾卓1984年12月15日门槛

    山 居

    小记之一

    如一只小帆船,搁浅在沙滩上,我在那所空落的房子里住了半月,现

    在又移居到山中朋友家来了。

    孤零的一排平房坐落在山腰。屋前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园子,零乱的栽

    种着一些我喊不出名字的花木;野草丛生,衬得非常荒凉。其实,这就是一

    个荒凉的地方。前前后后都是山,虽然下山再走不多路就是大街,但这里毫

    无市声的喧嚣。日夜只听见树木为风所欺凌而发出的哀鸣。想起两句诗:“夜

    坐听风,昼眠听雨”,就常悠然地笑了。

    朋友是一个不多见的沉默人。如我一样恰恰只有一个年轻人的年纪,

    却为一些不当烦恼的事烦恼着,常常有一支烟吊在嘴上。看他在暮色里,一

    人独坐在园中,青烟从口中缓缓吐出,迷惘地看着远山,若有所思。他的苦

    痛我了解,按说是应该劝一劝他的,但这两天,自己也因一点小事感到郁郁,

    有时且不免要从他手中将烟卷接过来。所以开口不得。

    page81

    来到山中不满十日,已像挨了好久的岁月。才一到这里,风雨也就跟

    着到了这里。白日,坐在窗前,看苍白的天空,细细的雨丝。夜来,山居习

    惯早睡,朋友和朋友的家人都安寐了。我独自坐在山屋里,将正在看的书合

    拢,将烛光吹灭,夜色就漫进了屋子。站在窗前看看,四面黝黑,不见一星

    灯火,如站在稀有人迹的荒野中。曾听友人说,月圆的夜间,还听得见狼嚎

    与猫头鹰的悲啼,那境界想起来很神往。此刻却有松涛声与风声令人觉得凄

    凉。

    这样的白日与黑夜,冥坐室中,很易有所思念。离开原来住处的前两

    天的黄昏,和一个天真的小女孩在田埂散步。绕了一个不小的圈子,又望得

    见她的家屋的时候,她说她该回去,握着我的手说:“再会。”走了几步,却

    又回头问我此后将到哪里去。我笑着讲:“不知道,大概是很远很远的地方

    吧”她睁大了眼睛,似乎奇怪我的“不知道”。接着她指着远远的山峦和白

    云:“比那还远么”

    现在想来,似乎有点悲哀,正如和她散步一样,我还在这连接着的山

    中绕圈子。“远方”好响亮的名字。但也如同她所指点的白云一样,给我多

    少异样的想往呵。我只能遥遥的看一看,低头瞧瞧自己踏破皮鞋的双脚,因

    而羡慕在天空任意飞翔的巨鹰的双翼。

    我想到许多世事实在太难说,譬如住在山间友人家,饱食终日,应该

    算是属于所谓“享清福”的了,我却常常有着一些难言的感情。

    原因呢

    莫非我是想起黄昏时陪我散步的小女孩也许是的。孩子们的天真与

    纯洁,明明使我看到了未来的日子。

    莫非我是厌恶自己在这样的夜间,写着这样的文字也许是的。我不

    说文字无能,它能够做到刀枪所不能做的事。但我还有应该做的事,我怎能

    久居此地。

    还是推开窗子看一看吧怎样的一天星斗但愿明日好晴,我真该去

    了,肩我的行李,告别好心的朋友,走我的路1941年8月

    星

    山居小记之二

    夜间,几个朋友摆几把竹椅在山头纳凉。山中不知早暗。满山虫声“唧

    唧”,四野却依然显得十分寂静。四面都是山,缀着参差的松林,黑魆魆的,

    比天空还黑。偶有几粒灯火,也不及满天的星亮。

    提到星,是的,这两天的星星繁多。也许是因为久雨新晴,于我特别

    感到亲切。朋友们谈着天,我却沉默不语,仰头看星。

    听到旁人提及童年,母亲向他们指点那些星的名字时,我总感到一些

    惆怅。我的母亲是苦命人,整日劳碌,一任我的童年消磨在顽皮与撒野中,

    不必说教我认识星,连她自己都可能不认识。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我爱上了星。她们遥远而又亲近,古老而又年轻,

    ...  </P></TD>

章节目录

曾卓散文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曾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曾卓并收藏曾卓散文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