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小的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

    但是要做出一个决定还是太难了。

    他自觉不自觉地找了一些不参加比赛的理由人们只要想原谅自己,

    总会找到一些理由的。但内心的斗争没有停止,因为他自己也知道,那些

    理由的作用不过是用来掩盖自己内心的一种卑鄙的感情。最后,他终于决定

    参加比赛。

    斯特列什涅夫毫不怀疑观众都知道今天这场比赛不平常。但是他想,

    恐怕没有一个人会知道他是抱着怎样的心情来参加比赛,而且他是输定了

    的。第九圈跑了一半,他就向前猛冲,他的“敌手”紧跟在他后面,这正是

    他所希望的。他用了最大的决心和力量坚持着。在他的带动下,那年轻人心

    中被对尖锐斗争的热望鼓舞着,发挥了他的潜在的力量,在最后几十公尺的

    猛冲中赶过了斯特列什涅夫。

    报告员用响亮的声音宣布:“运动员斯特列什涅夫以前创造的记录,被

    库尔却托夫以缩短整整三秒又十分之八秒的时间打破了。”掌声像山崩地裂

    般响了起来。斯特列什涅夫感到有着说不出的悲哀,同时又非常高兴。他也

    很有兴趣地知道,这些年来他第一次重新达到了自己的记录速度。

    意外的是,他发现人们对他的欢迎和欢呼甚至超过了对胜利者。一个

    教练以沙哑的声音对他说:“这样的失败等于许多次的胜利。”

    这是一场艰辛的斗争,是运动场上的,也是内心中的。在前面我用了

    “扣人心弦”这样的字眼,这并不过分。作者从正面和侧面,直接和暗示,

    刻划了斯特列什涅夫内心的犹豫、矛盾、苦恼。我感同身受地紧紧跟随着他,

    我了解他的心情,一如我自己正在受着考验。当他终于决定参加比赛,我是

    这样兴奋。当他在比赛中途艰难地支撑着使出全部力量时,我**也感到紧

    张。一直到最后,他被击败了,我也感到内心的空虚和悲哀。而当人们对他

    的失败他的真正的胜利欢呼时,我有了眼泪。斯特列什涅夫原来想不参

    加比赛的最大理由是自己青春的力量和身体已一同衰老。但是,他记起了在

    战争时期进攻一个阵地的情况,三次冲锋都在惨重的损失中失败了,连长要

    他们进行第四次进攻。一个弟兄说:“实在没有力气了,指挥员同志”连长

    回答:“瞎说,你只知道自己的力气,但是除了它,你身上还有一点儿别的

    东西哩”那阵地终于被占领了,如同斯特列什涅夫在这“一点儿别的东西”

    的帮助下终于战胜了他自己。我懂得了这“一点儿别的东西”就是对真理的

    爱,对祖国的爱,对集体的爱;而且,也是对作为一个完美的人、一个真正

    的人、一个无愧于大写的“人”的爱。

    现在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可以来冷静地面对自己,不要害怕深入自己的

    内心;我们是不是有时也遇到和斯特列什涅夫类似的情况,在个人的利益与

    集体的利益之间犹豫跋徨我们是不是有时也企图在一些漂亮的言词下来掩

    盖自己的私心

    我们是不是有时找寻一些理由来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

    更进一步,可以问一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因为害怕受到损伤,有时对

    于明知不合理的事情缄默无语我们是不是有时违背自己的良心说一些言不

    由衷的话我们是不是有时会对一个无辜的人扔出石头,以表明自己的“清

    白”我可以列举许多这样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

    page7

    中经常可以遇到许多这样的问题。这些也都是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对

    我们的大大小小的考验。

    可怕的是,我们往往不能认识自己内心中那些不洁的东西,而心安理

    得地将它保存了起来,甚至让它发展了起来。

    可怕的是,我们有时虽然能够认识到那些东西是不洁的,却用一些自

    欺欺人的辩解将它掩盖起来。

    可怕的是,我们认识到那些东西是不洁的,也想将它清除,却没有足

    够的决心和毅力。

    因为那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们往往在个人的利害得失中犹豫不决,

    常常是想着,下一次再改吧。而一次妥协就可能导引第二次,第三次以

    至无数次,以至到最后完全丧失了斗志。

    我们其实应该知道,真理、理想、正义这些都不是空洞的字眼。

    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的渴望,对正义的执着都不应该仅仅是口头上的

    漂亮话。而可悲的是,我发觉,我们有些人甚至连口头上也不屑于说这些了。

    他们自认为是从许多痛苦中得到了教训,谨小慎微,瞻前顾后,心中渐渐熄

    灭了曾经照亮他们的火焰,不再能听到那呼唤他们前进的声音。

    他们用尽一切方法保卫自己,想使自己活得好一些,却没有想到,他

    们因而失去了活着的意义。

    我常常含泪仰望那些踏着蒺藜前进的强者,那些奉献出自己孩子的母

    亲,那些在风雨中仍紧紧握着自己爱人的手的妻子,那些敢于安抚被诬为“叛

    逆者”的尸体痛哭的吊客,那些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圣徒,那些含笑献身的烈

    士而我自己,我承认,有时却在一点私念下低下头来,有时考虑到个人

    的安危,家庭的幸福,而在真理面前背过脸去高尔基说过,即使要战胜

    自己的一个微小的缺点,也需要作最大的努力。现在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微

    小的缺点,而是隐藏在灵魂深处的一些污秽的东西,那是历史的、旧社会的

    影响,那是现实生活的复杂、曲折的反映,因而更需要巨大的决心和艰苦的

    努力。

    人应该达到时代所要求的高度,即使我们离那高度还很远,也应该一

    步一步地攀登。而道路不是平坦的,每跨出一步都需要努力。但只要你有这

    样的决心,你就能够有力量跨出这一步。如果说,一次的妥协能够导引第二

    次的妥协,那么,一次的胜利也可以导引第二次的胜利的。你的同志、朋友,

    你的亲人都可以帮助你,但最主要的,还是在于你自己。

    斯特列什涅夫在万公尺比赛中失败了,但全场观众都向他欢呼,邀请

    他和新纪录的创造者一同绕场一周,走一个胜利者的光荣圈。他开始还有些

    羞羞答答地不好意思。但他想,也许他确实是有权利走这胜利者的一圈的。

    今天他不是取得了所有胜利中最艰难的一次胜利:对自己本身的胜利了么

    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的胜利,而且,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灵魂中自私自

    利这些卑鄙感情的胜利。

    “作为一个溜冰运动员,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胜利者的道路,但作为

    一个人,这也是他新的、光辉的道路的开端。”而我们每一个人也是都能找

    到这样的开端的。问题在于你的决心。1975年

    page8

    战士诗人哲人

    读罗莎卢森堡的狱中书简1

    有一本书,在我处境艰难、感到痛苦和失望的时候,曾经使我得到安

    慰和鼓舞,而且给我以很大的艺术享受。这其实只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严格地说,它甚至不是文艺作品。我所指的是罗莎卢森堡的狱中书简。

    这是一束从敌人的监狱中寄给友人的信。不是偷偷地传送出来的,而

    是必须经过敌人检查的信。因而,它不能够谈一些可能被敌人认为是违碍的

    事情和问题,只能写一些平淡的、零碎的感想和小事。但是,即使是这样,

    这一束信札还是闪着耀眼的光芒;即使谈的是小事和片感,还是反映出了作

    者的人格的光辉,如同一滴海水也还是会反映阳光一样。罗莎卢森堡1

    8711919,国际工人运动的卓越的活动家,德国**的创始人

    和领导人之一,是卡尔李卜克内西、威廉皮克、梅林、蔡特金的战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坚决反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右翼领袖的政策,投身到

    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中,因而多次被捕入狱。这一束信是一九一六年七

    月一九一八年十月,她在狱中写给李卜克内西夫人的。

    她在信中谈读书的感想,谈一些往事,谈一些生活中的印象,也谈小

    鸟,谈动物,谈花草,谈自然的景色。当她自由的时候,她忙于革命工作,

    不大可能有闲情谈到这些,更不大可能将这些写下来。正像许多革命者一样,

    只有在监狱中,她才有较多的空闲,又被限制着不能谈别的事;而她写信的

    对象又是她的挚友,她才会这样随便地漫谈。这样,我们就窥见了作为一个

    战士的她的心灵的另一面。这对我们是珍贵的,使我们对她有了更全面的了

    解。

    她在我们心中是更亲切了。这对我们是珍贵的,也因为,在读着这些

    短信的时候,我们不能不为作者的人格和心灵所感动。我常常翻阅这本小书,

    每一次我都沉浸于其中,引起了心的颤动。这对我们是珍贵的,也因为,这

    些信札是写得如此朴素、真挚、美丽,好多地方是真正的诗。

    卢森堡在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就参与了革命斗争,以至受到敌人

    的追捕。她躲藏在一辆牛车的稻草堆中,从祖国波兰流亡了出来。那以

    后,她一直坚持斗争,一直到悲壮地牺牲。她写过不少政论性的著作,就是

    在狱中,她还偷偷写过一些论文和传单。她还对一般人认为枯燥沉闷的政治

    经济学有深入的研究,在这一方面有专著梅林的马克思传中关于资

    本论的那一章也是她写的。就是这样的一位战士,而在我们读了这

    些短信以后,才知道她的心灵是这样的丰富,感情是这样的细腻。

    她说,在她的斗室内,“通过千丝万缕直接而微妙的细丝和外界千百种

    大大小小的动物联系起来”,“内心和生物自然界息息相关”。她能懂得鸟兽

    的鸣叫声中各种最细致的差别和感情,她的心会因鸟儿的鸣啭而颤抖。她满

    怀哀怜地将被一群蚂蚁围攻的受伤的小虫解救出来。她对一只半死的蝴蝶低

    语。她为了有些鸟类竟然默默无声地灭绝下去而悲痛,甚至哭泣起来。她的

    丰富的同情心特别表现在对一群水牛的态度上。那些水牛产自罗马尼亚的草

    原,是战利品,拖着沉重的货车到监狱里来,受到赶车士兵的毒打。她写着

    她站在一匹淌血的水牛面前的心情:

    page9

    那牲口望着我,我的眼泪不觉簌簌地落下来这是它的眼泪啊,就

    是一个人为了他最亲爱的兄弟也不会比我更无能为力地目睹这种默默地受难

    更为痛心了。那罗马尼亚自由而肥美的绿色草原遗落到多么遥远不可及的地

    方去了那里阳光普照,微风轻拂,多么和这里不同啊那里鸟儿清脆地鸣

    啭,牧人富有旋律的呼啸声也和这里多么不同啊可是在这里这个陌生

    的恐怖的城市,这阴郁的厩舍,这些搀杂着烂稻草的、令人作呕的腐朽的草

    料,这些陌生的、可怕的人们,以及这殴打,这从新的创伤涔涔流出的血滴

    啊,我的可怜的水牛啊,我的可怜的、亲爱的兄弟,我们两个都是那

    样无力、疲惫地站在这里,在痛苦、无力和怀抱着热望这几点上我们是相同

    的。

    这是被敌人称之为“嗜血的卢森堡”写的。我们可以不理睬敌人的这

    种污蔑,但是不是我们有的同志也会认为这是“过分温情”呢

    她是那样热爱大自然,她常常用“这是多么美啊”来赞叹一棵大的黄

    杨,一簇小花,一个黄昏。仅仅一朵玫瑰色的云彩就能够使她心旷神怡。

    她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生的乐趣,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甚

    至在单独监禁的狱中也是如此。在一个寂静无声的漆黑的夜里,她在囚房中

    静静地躺着,身子像是被冬日的黑暗、烦闷和不自由的黑布层层缠裹住。但

    她的心却由于一种无从捉摸的、奇怪的内心喜悦而怦怦跳动着,就像是在辉

    煌的日光下走过一片绚烂的草原一样。狱卒沉重、迟缓的步伐在潮湿的沙砾

    中发出的吱吱声,对于她也像是在唱一支短小悦耳的生活的歌。在黑暗里,

    她向生活微笑,仿佛她已得知一个魔术的秘密,这秘密能制裁一切邪恶和令

    人沮丧的谎言,并能把这一切化为纯然的光明和幸福。

    凡是受过单独监禁的人就知道那是多么痛苦。恩格斯说,那是往往会

    把人逼疯的。我也有过一点这样的经验。在孤独的煎熬中,我常想到一些先

    辈们,从他们的榜样中吸取力量。

    其中有两位妇女,一位是俄罗斯的薇娜妃格念尔,我读过她的狱

    中二十年,她的从容和镇定帮助我镇定下来。但我更多地却是想到卢森堡,

    想到她对待生活和对待痛苦所达到的那种哲人的高度。

    她不是那种“万物静观皆自得”的遁世者,也不是那种“留连光景惜

    朱颜”的玩世者。

    她对生活的美的感受,她对大自然的爱,对动物、鸟类的爱,是根源

    于她对生活的爱。而她能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把握住生活的美妙和奇

    趣,能够生活在陶醉里,能够“披着一件绣满灿烂的繁星的外衣通过人生”,

    这件外衣保护她不受一切细屑繁琐的杂事和一切烦恼的侵扰,则是由于她对

    将来、对真理的信念。热烈地有所爱,因而强烈地有所憎,同情一切受

    难者,为人类的幸福而斗争,这一切溶化在她的内心中,溶化在她的生活中,

    成了她的本能,像呼吸一样地自然。她不能有别样的选择,不能有别样的生

    活。如果让她站在斗争的一旁,将比把她关在监狱中更使她痛苦。她知道她

    为什么而斗争和受难,她知道她为什么必须斗争和受难,因而,她说:“不

    管一切如何,你仍然要平静和愉快。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也就必须这样对待

    生活,要勇敢、无畏、含着笑容地不管一切如何。”与斗争融合为一体,

    与信念融合为一体,伟大的热情创造了伟大的人。因而,她可以说:“不论

    我到哪儿,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就会跟我同在。”

    有人说过:对于真实含义上的战士,就是真实含义上的诗人也应该为

    page10

    之低头的。我想说,在真实的含义上,战士、诗人、哲人原是相通的。真正

    的战士也就是诗人即使他一生中没有写过一行诗,然而他的一生就是美

    丽的诗;也就是哲人正是由于对生活的明澈的认识,才能使他英勇地斗

    争,从容地受难,而在必要时,又壮烈地献身的,如同卢森堡。

    是的,卢森堡有时也会感到很悲痛,有时也会感到疲惫无力。但这不

    正说明她是一个真正的人么作为一个人,她有着人的感情。但也正因为如

    此,就更能显出她能超越于这一切之上的坚强了。

    是的,卢森堡也有过错误,甚至不止一次犯过错误。但作为一个人,

    她怎么可能没有错误呢问题在于,她的错误是认识和理解的原因,而不是

    由于私心。

    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德国工人阶级奋起推翻德皇威廉后,卢森堡获得了

    自由,重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而在第二年的一月,她就被残酷地杀害了。

    在她生前最后写的那篇政论秩序统治着柏林中,她以无比愤怒的心情谴

    责了替资产阶级绞杀革命的社会民主党叛徒,同时她也宣告了对无产阶级革

    命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心。她说:“你们的秩序只是建筑在浮冰上的宫殿”,

    “革命是永存的革命必将通过失败与胜利,走向自己伟大的目标”,革

    命“将在你们发抖的音乐齐奏声中宣告:过去我存在,现在我存在,将来我

    存在”这是壮丽的诗。但是,我也为她所写的这些朴素、真挚、珍珠

    般闪光的短信所感动。血管喷出的是血。列宁曾将卢森堡比作是一只鹰,就

    在这些短简里面,我们也看到了鹰的心。这些短简告知了我们应该怎样生活,

    应该怎样做一个真正的战士,做一个真正的人。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也都能

    像她那样:不论我到哪儿,

    只要我活着,

    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就会跟我同在。1980年

    无愧于“人”的人

    我最初读到尤利乌斯伏契克19031943的绞刑架下

    的报告1,是在一九四八年的秋天。这是一个人在死狱中的手记。他幸运

    地从一个事实上是“自己人”的看守那里得到了纸笔,有机会时就偷偷地写

    几行。他要说的话是那样多,而死神随时可以抓住他,所以他常常耽心自己

    不能写完。在他写了最后一页不久,就被处决了。

    这是名符其实的绞刑架下的报告。

    然而,令人惊异的是,这是激荡着欢乐的书:生命的欢乐,战斗的欢

    乐。作者自己就正是这样说的:“我们为欢乐而生,为欢乐而战斗,我们也

    为欢乐而死。因此,永远也不要

    ...  </P></TD>

章节目录

曾卓散文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曾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曾卓并收藏曾卓散文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