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在企业家学习班上讲经说法,兼职任教。他的演讲使面前一位位身价百万、千万甚至亿万的年轻企业家们深受教益。有几位企业家回到单位后还特地打长途电话以他家,向他表示感谢,并告诉他,每天都在用他所传授的方法坚持思维锻炼,而且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2000年,周士渊应邀去婷美公司为打工一族们演讲。他用行动向大家表明,要想先知,就要先行,而千里之行则始于习。用他引用的话说:“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性习惯;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同时,周士渊尤其强调了个人积极心重要性:”新东方学校的校长俞敏洪,初入北大时,由于自己来自农村,土里土气,周围的人便送了他一个不友好的外号土鳖。他刚开始不明白土鳖是什么意思,便翻开字典去查,结果字典上写着土鳖属珍稀动物于是,他心里便无比高兴”顿时,台下笑声、掌声雷鸣般地响起。

    要培养打工者个人的毅力,首先就应分析所要做的事情的可行性、必要性;再去开拓,开拓自己有兴趣的事,积跬步以至千里,以便养成习惯;第三,注意逐项去做,划分项目阶段,戒盲从,禁草率;最后,一本好书伴随始终。周士渊言喻:“养成习惯,好比一根缆绳一天打上一股,要不了多久便牢不可破。”讲台上的周士渊儒带当风、侃侃而谈,三个小时的演讲,他竟气不长出,临风自若,谁又曾知道,青年时的他曾经上吊轻生呢

    逆商链接:

    周士渊用关爱的激励提升你的逆商

    周士渊能够从阴影中超脱,挥别昨日的眼泪,自信地笑对明天。他得宜于身边所有人真诚的关爱。他经常背诵羊皮卷中的一段话:

    今天,我开始新的生活;

    今天,我爬过满是失败创伤的老茧;

    今天,我重新来到这个世上,我出生在葡萄园中,园内的葡萄任人享用;

    今天,我要从最高最密的藤上摘下智慧的果实,这葡萄藤是好几代前的智者种下的。

    今天,我要品尝葡萄的美味,还要吞下每一粒成功的种子,让新生命在我心里萌芽。

    我要在智慧的指引下,走出失败的阴影,步入富足、健康、快乐的乐园,这些都超出了我以往的梦想。要开始新的一天,不要因一直沉缅于过去,而不能在新的一天里投入到新的使命中去。

    第十三章巾帼千秋成霸业,弄潮红颜定乾坤1

    访当当网上书店的联合总裁俞渝

    她具有丰富的企业兼并和金融领域运作的经验;

    她熟识并擅长企业并购;她所接触的服务领域涉及高新材料、钢铁企业、工程机械、石油、汽车、银行

    她永闯华尔街;

    她挑战网络新经济;

    她的生活因跌宕而多姿;

    她的生命因坎坷而壮丽

    现如今网络经济的洪流如潮般涌来,风起云涌中群雄逐鹿,在新经济形式的指引下当当网上书店应运而生。当当网上书店是世界上最大的中文书店。由idg、lchg、softbank和科文公司共同投资。当当网上书店现有100余名员工,提供超过20万种图书。另外,每天还以200种新书的速度更新。又谁又会想到这样一个实力雄厚的网上书店的联合总裁竟是一个不让须梅的巾帼之仕。今年6月份,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会见俞渝期间,饶有兴趣的浏览了当当网上书店。美国驻华大使见到当当网上书店的联合总裁俞渝微笑着说:“我要买书”

    片片段段的曾经,定格到永远的俞渝

    童年在俞渝眼中并非绮丽多姿,但至今,在她内心深处总有些儿时的驿动,令她难以忘怀。那便源于她的外婆一位达观、坚强、励炼的老人。

    外婆是湖南人,独自一人在长沙创出一翻轰天伟业。而后,突如其来一把大火,将数年来的付出与辛勤付之一炬,但永不泯灭的是那份执著。后来,举家迁至四川成都,又是外婆独自一人开始二次创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事业做的比原来还要大,在创新的辉煌。人的一生起伏跌宕过到老,解放后,作为资本家的外婆,再次遭受彻骨的打击,所有的资产都被政府没收

    俞渝买的第一栋房子便送给了外婆,当时外婆已经80多岁了,身患胃癌,但依然硬朗、豁达。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改变的仅仅是物境,那始终不渝得是外婆的坚强与平和就是这份坚强与平和抚慰着俞渝那颗稚幼的心走过校园,走过华尔街,走过悲伤与喜悦

    1965年5月,俞渝出生在重庆,于北京长大。自幼学习俄语,但上中学时要靠英语,她便在暑假时将两本英语教材熟记于脑、烂背于心。结果,不仅取得了好成绩,还考进了重点班,当上了英语科代表。

    当她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就读时,第一次有人告诉她:“学习不能背,中国人就是爱背,一定要有originalthinking自己的想法。”还有一外教珍素,常让俞渝进行辩论,以提高她的思辨能力。对于他们,俞渝以感激谢师恩。从大三开始,俞渝便经常旷课,在外边时而申请学校,时而去做翻译。

    自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俞渝进了一家拥有2500多人的合资企业做总经理秘书兼翻译,当时她只有21岁。在一次谈判中,美国人是有组织、有秩序地打一场仗,将一切可以设想到的情况都做成图,列成表。中方的经理们包括俞渝的父亲在内,完全是凭借自身的经验与随机的应变力,其结果不言而喻。

    在家中,俞渝是父亲的好女儿,在谈判桌上,是各司其职、各为其主的商业竞争对手。这就是俞渝对待生命的挚真,对待事业的执着

    中国人的激情只有中国人感受得最真切

    在合资企业时,当美国人要回国度假的时候,总爱说:“ocivilization”我们要回到文明中去了。“难道我们这儿都是野蛮的吗”俞渝心中愤愤不平。当时,美方的总裁sb是美国第七舰队的三星上将,在一次开会时说了一句很侮辱中国人的话。俞渝作为翻译,不想把事情闹大,便对他说:“sb我不想大家吵起来。”sb很傲慢的看着俞渝:“ok,butidont care”

    俞渝一气之下,把笔一摔,冲出门外,说:“我不干了”那是她第一次撂挑子。经过了那件事之后,无论是美国人对待工作细致严谨的态度,还是傲慢无羁的中伤之语,都成为俞渝决心去美国留学的动力。

    第十三章巾帼千秋成霸业,弄潮红颜定乾坤2

    没有一千次的打磨,一万次的汲取,就没有现在的俞渝

    一次,外交部组织一个团到美国12个城市宣讲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俞渝也被借去,列为其中。机会来时不易,俞渝也非常珍惜。于是,俞渝便去美国的奥瑞根大学申请学习,结果面试通过。考取了奥瑞根大学文学院国际商业专业之后,麻烦接踵而来,微积分的教材看不懂,补不懂计算机知识,补不到一年,囊中羞涩,所剩无几。于是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先是到了一家七万多人的民营企业做电燃设备销售,又到搞森林制品的公司做销售。攒了一些钱之后,在别人的引导下开始攻读纽约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及国际商务a。

    与此同时去了瑞库特公司做国际快递,主管亚太地区183条航线。92年毕业时,代表a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致辞。

    勇闯华尔街,风雨成功路

    告别纽约大学之后,俞渝便开始了商战华尔街的生活。93、94年是俞渝最紧张的两年,基本上没有休息过,每天要工作十四、五个小时。第一笔业务是为一家石油公司做一笔交易额近1亿美元的咨询业务。而后的日子事业做得越来越大,到九五年的时候,她有点不想干了,开始失眠、忘事,便开始去加勒比海、欧洲、西西里群岛、古巴等地放松自己。觉得每次交割完之后总有一种失落感。身处异乡,只有坚持的信念来伴她走过一个个思乡的夜晚,只有那远方的遥寄给予她搏击的动力,但有一件事情的发生改变了俞渝的生活。

    在美国对她第一个工作的总裁bob在美国的企业界地位越来越高,后来当了abb美洲总裁,掌管着好几万人和几十亿的销售额,她经常对俞渝说:”你不要怕失败,当你失意的时候可以到abb来,我总可以给你一年六位数的薪水。”但有一次bob去塞尔维亚,所乘的飞机失事了。后来,俞渝还参加了他的葬礼,那件事的发生,让俞渝觉得生命的脆弱

    择偶的时间比择偶的对象更重要

    爱情是事业的基石,是沐浴的甘淋爱是包容,爱是默契、是互补,是一个眼神、一丝话语没有爱的空间荒芜一片,但是,如果在不适合的年龄谈及这个字,爱情的步伐前进一步,事业的脚步便会倒退两步,这一点俞渝十分注重。九五年时,俞渝已经三十岁了,仍旧孑身一人,一种无形的危机感冲斥着她。

    1996年,科文公司总裁李国庆在美国和美国人谈合资的事情,通过别人的引见便找到了俞渝,并向她咨询。俞渝只是告诫他“钱不是最重要的,主要的是控制权。”点睛之说,李国庆牢记在心。后来,俞渝回国公出,就住在奥林匹克饭店,正好和李国庆的公司对门,李国庆便总是来找俞渝咨询合资的事,其实,从那时起李国庆便醉翁之意不在酒。

    李国庆给俞渝最深的印象是,“李国庆属于从什么地方摔下来,他便能立刻站在自己的脚上,他有很强的生存和应变能力。”回想起那段往事俞渝微笑着说:“我觉得结婚的对象是谁并不太重要,结婚的时间很重要,时间成熟了你自己便成熟了,对方也成熟了。谁在你很想结婚的时候出现,那基本上就是他了。”说至此,俞渝欣慰的笑了。

    当他们在美国结婚时,神父读完圣经后李国庆完全不懂,这时应该给新娘戴上戒指,他还在那里站着,俞渝便捅了捅他,这时他才把戒指戴在了俞渝的手上。旁边的人又说:”现在你可以吻你的新娘了”他还在那里站着,俞渝低声对他说:“吻我一下”

    顺爱情洪流,扬事业风帆

    九五年俞渝和一个从goldenstackes来的分析师吃饭。席间,分析师问俞渝“你知道亚马列逊吗”俞渝摇头作答,说:“谁是亚马逊”

    后来,俞渝和李国庆聊及此事,李国庆顿悟其中奥妙:书,最值钱的就是出版社和读者的直接联系,而亚马逊通过网络实现了这种联系。从此,俞渝夫妇与网上书店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李国庆认识到要实现网上购物一定要实现三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所谓资金流就是结算,物流就是配货服务,那么信息流呢,要靠一个相关的数据库来提供。当时李国庆和俞渝便开始制作中国第一个与图书有关的数据库,叫做中国可供书目。因为他们发现,中国没有可供书目数据库,而西方这个产品已做了一个多世纪,他们要走前人未走过的路,艰辛无数

    从做数据库开始到今日的当当,俞渝的创业里程上,尽洒辛勤的汗水,一路播种,一路耕耘,一路又是浸透汗水的收获。时至今日,当当已顺利的完成了四次海外融资,这业绩中融入了俞渝的为人之本;融入了俞渝的经营之魂;融入了俞渝对待事业的执着;对待生命的真诚

    逆商链接:

    俞渝通过在逆境中把握机遇来提升你的逆商

    昙花虽美,只在瞬间绽放,无论早到,还是迟来,都属于错过,而俞渝则是一个面对机遇果敢而主动的人。俞渝的成功首先靠的是一种勇气,当她认定了目标便会不失时机地勇于尝试,从她出国、报考a一直到她与丈夫创办当当网站,无不尽显身处逆境中的她在机遇面前果敢自信的品格

    对机会的把握值得我们深思熟虑,但别因胆怯使我们与机遇无缘。机会绝不会落在那些犹豫不决者的身上,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一个办事果断的人。认定了目标而不敢尝试,便是一种怯懦。因此,逆境中的朋友们,当机遇在你身边飘忽不定时,你所要做的便是迅速而准确地抓住它

    第十三章后记

    生命中的感动

    幸福被苦难感动着,成功被失败感动着,文字被笔锋感动着,生命中的感动又是为谁呢

    感动1:采访完仁可,正好是6月24日,10年前的这一天是仁可和男友初次见面的日子,采访她的当天上午,仁可沿着他们两人当年相识的足迹从北京站走到西客站,去了当年北京站旁两人一同吃早点的小吃店;去了她曾以泪洗街的西单步行街一切如故,今天的她仍旧走在昨天的感动中。

    问了这么多问题,惟独有一个问题是我所不敢问的,我发现在她的床边放着一张婴儿的照片,她的朋友低声地告诉我,“是她的女儿,早早地夭折了”面对一个因父母远在海外无以尽孝而深感愧疚的女儿;面对一个仍活在昨天爱人怀抱中的妻子;面对一个只能在照片中对女儿说爱的母亲我把这份感动献给那些不孝的儿女,不懂得珍惜的夫妻,不称职的妈妈们

    感动2:初见牟青,他便用那双强有力的军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一切来得是那样自然,没有半分造作。坐在牟青家的客厅,品一口清茶,听一段倾诉,领略一段人生。不知道还有多少像牟青一样的青年,抱着若隐若现的憧憬,在生活的窘困中手拉肩扛;在颠簸的苦旅中迷失自我;在与现实的挣扎中痛失那个已经支离破碎的梦更不知在这些年轻人中会有多少个如牟青一般的钢铁汉子,即便在磷壁上燃尽自己,也定要现一世光辉

    看着这曾经历经磨难的军旅巨星,多少偶像派歌星会黯然失色。我就把这份感动献给那些妄想一夜成名以及已经一夜成名的少男少女们;

    感动3:高尔伏球场上的**,那一举首,一低眉,那一颦一笑,一动一摆,你决然不会想到她竟是指挥数百人,销售业绩达三个亿的副总经理。我不禁感叹,幸福的婚姻、美满的家庭是女人的生命,但决不是生命的全部。在中国的销售行业,大浪淘沙,群雄逐鹿,最终熔炼出的不是灰烬,就是黄金

    我便把这份感动献给那些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轻狂激进,初如社会的年青人;

    感动4:采访王秀芬是在中关村的一家“肯德基”,她拖着一条残障的腿还要和我挣着付钱。想想当初刚刚下岗时的她,失落、无奈但凭借着一份朴实、善良与执着的坚持,她成功了

    就把这份感动献给所有抱怨命运不公的下岗职工们吧;

    感动5:第一次见乔大夫,我竟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哪里像一位年近五十的人呢,精神矍铄,温文儒雅。在这么多亲友、同学以及周围陌生人的歧视中,乔大夫依然如我,这是何等平和的心态所能做到的呢坐在乔大夫的诊所里,听他们夫妻二人的一路艰辛,看他们夫妻二人的甜蜜对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就把这份感动献给那些在逆境中信命由天,自怨自哀的人吧

    今天之所以能把这些感动呈献给大家,绝非我一个人的功劳。

    首先,感谢常淑查主任以及参与本书出版的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同仁们,为本书得以顺利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感谢本书所有受访者,在百忙之中毫无保留地与我畅谈他们的人生历程,其中尤其要感谢仁可、李严、李刚、宇轩夫妇我的这些好友们的帮助;感谢我的好友于飞翔,没有他的帮助,本书是无法与大家如约见面的;同时感谢我的姑姑,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刘畅博士,百忙中欣然为我作序;感谢我的老搭档吴姝,挥毫泼墨,为本书制作了精美的插图;更应该感谢曾经资助我到北京求学,看着我长大的家人,没有他们,即使我长成参天大树,也依然没有根茎;最后,感谢北京,这个处处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大都市,使我能够体会到地下室的阴冷,月薪百元的窘困,体会到在酷暑中黯然昏到时心底的声音:我不信,这个世界上没有我的位置

    感谢逆境中的苦难感谢世间所有无私的爱谢谢

    陈大为

    2004于北京

    第十三章逆境缄言

    胜利属于最坚忍之人

    拿破仑

    逆境是对人们原则的考验,若无此考验,人们很难判断自己是否诚实。

    费尔丁

    被克服的困难就是胜利的契机。

    邱吉尔

    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伏契克

    象季节的飞逝一样,人生的哀乐也是变换不停的。

    莎士比亚

    失败是一种教训,它是情况好转的第一步。

    菲力普斯

    人们没有权利单单记住人的眼泪,而看不见眼泪化成彩虹。

    阿拉贡

    行动是治疗忧愁的唯一方法。

    里伟斯

    越是缺少担负悲哀的勇气,悲哀压在心头越是沉重。

    莎士比亚

    如果人们不对悲伤屈服,过度的悲伤不久就会自己告终的。

    莎士比亚

    失败是什么失败是教育,是走向成功之路的阶梯。

    菲力普斯

    气度狭小就被逆境驯服,宽宏大量则足以把逆境克服。

    欧文

    问题解决之前,尽可能地全力思考。但是事情决定了,就压根儿再不要去忧虑。

    卡耐基

    伟大的人物都是走过了荒沙大漠,才登上光荣的高峰。

    巴尔扎克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鲁迅

    不会从失败中找寻教训的人,他成功的路是遥远的。

    拿破仑

    失败的次数愈多,成功的机会也愈近。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人。

    费德

    默认自己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制造机会

    拿破仑

    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

    俾斯麦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

    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伏尔泰

    错误与失败是前进所不可缺的训练课程。

    查宁

    人生求胜的秘诀,只有那些失败过的人才了若指掌。

    柯林斯

    一个失败只证明这一件事:我们成功的决心还不够强烈。

    波维

    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

    ...  </P></TD>

章节目录

逆商----我不信,这个世界没有我的位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陈大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大为并收藏逆商----我不信,这个世界没有我的位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