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在电脑公司上班的邻居,详细询问了每种鼠标的性能、价格、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情况。邻居很在行,给她一口气介绍了10多种鼠标,她一下子记不下来,就用一个本子将邻居讲的全都记录了下来。后来,为了进一步了解鼠标以及电脑的最新资讯,她又订阅了在中关村发行的达成快讯、慧聪商情等资讯杂志,迅速完成了对鼠标的“知识积累”。

    1996年5月,王秀芬在中关村一个批发商那里买进了两只“米苏米”鼠标,每只进价50元钱,开始了她的“鼠标之旅”。货进回来的当天,正好有客户来买打印机,王秀芬就有意识地向客户推荐了刚进回来的两只鼠标。那位客户看了,觉得这种鼠标的性能和功能不错,且保修期为一年,便以每只52元钱的价格买了下来。当天进的货当天就卖出去了,尽管两只鼠标只赚了4元钱,但王秀芬十分高兴,她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一条赚钱的门路。

    在确定如何销售鼠标的策略的时候,有一个人给了她很大的启发,当时在科苑电子市场有一位姓段的老板,总是将电脑鼠标的价格压到每只仅赚05元钱的程度,但他每天光零售就是400多个,也很赚钱。因此,人们都戏称他“段五毛”。“段五毛”的故事给王秀芬的启示是:赢得市场份额有时比获得利润更重要,市场占有率才是一个公司最为重要的生命线。

    第十章点击命运:下岗女工成了“鼠标巨头”2

    每个鼠标赚5毛,王秀芬是承受不起的。但王秀芬从此便将每个鼠标赚“两元”作为自己的原则定了下来。这样,她在第二次进货时,进了5只“米苏米”鼠标,很快就卖光了。此后,10只、15只、50只王秀芬每次都让进货量增加一点,但她的销售却越来越好,市场的供求量也越来越大。

    这时,王秀芬在科苑电子市场又发现,许多销售cpu、主板等电脑零件的商家也都在销售鼠标。但遗憾的是,他们中都没有一个人专门卖鼠标,因为大家都觉得这种东西利润低,赚不到几个钱,为它专门开一个柜台,不划算。但王秀芬算了一笔账,当时,中关村科苑电子市场共有1000多个柜台在卖鼠标,就算每一个柜台每天销售两个的话,这里一天也要卖出2000多个鼠标;如果每只鼠标赚两元钱,那么2000多只鼠标就可以赚4000多元钱

    1996年8月,王秀芬得知,她以前卖打印机时认识的一位名叫司诚的经理,负责“米苏米”鼠标在中国的销售代理业务。为了进到最便宜的货,她便亲自找到司诚经理,要求做“米苏米”的二级代理商。司经理知道王秀芬一向做事踏实,加上又是老关系,因此当即便答应了。不过他在合同规定,可以给王秀芬最优惠的价格,但他每次提货不超过1千只鼠标。

    王秀芬拿到“米苏米”鼠标的分销代理权后,就想垄断中关村科苑电子市场上的鼠标销量。于是,她就去电子市场,一个柜台一个柜台地低价推销鼠标。一些柜台的老板觉得鼠标是小件货,本来就赚不到钱,而每次到外地去进货又很少,现在有人专门送上门来了,价格又不贵,便都答应了。这样一来,王秀芬的鼠标销量便一下子扩大了好多。

    8月,王秀芬第一次从司诚经理那里进了2600只“米苏米”鼠标,进价是46元钱。第二天,她就以475元钱全都卖给了科苑电子市场的其它柜台。这一天,她一下子就赚了3000多元钱。

    从此,王秀芬不再卖打印机,而将自己的柜台改为了鼠标专柜。

    5年后终成“鼠标巨头”

    电子销售市场的透明度很高,市场竞争也特别激烈。虽然王秀芬已经选定了卖鼠标作为发展方向,但对于创业起步阶段的她来说依然是困难重重。

    众所周知,中国电脑行业的硬件配备市场,目前还处于秩序混乱状态,市场被大量假货充斥着。刚进入这一领域不久的王秀芬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便又代理了知名品牌“双飞燕”鼠标的代销业务。刚开始,一个做“双飞燕”鼠标的代理商给王秀芬的都是真货,她也十分地相信他。可后来王秀芬收到的货返修率非常高,于是她便起了疑心。在王秀芬的再三追问下,这位代理商才告诉她,后来出的货都是假的。他还开导王秀芬说:“王大姐,我也不瞒你我们做这种小本生意,本来利润就低,你不卖假的,哪有钱赚呀。再说,鼠标损坏得越快,我们赚的钱不就越多。”王秀芬听后十分气愤,马上便换了一个进货渠道。

    后来广东、深圳那边专门生产假货的,在看到王秀芬的鼠标专柜后,找到他说,他们是生产假货的,但是利润很大,问王秀芬要不要。王秀芬生气地马上回绝他们说:“我们现在这把年纪了,让市场里的人说我的货都是假的,那多没面子呀,有的时候人活着不能光为赚那几个钱啊”结果那些人便只好知趣地走了。

    王秀芬坚决不卖假货,表面上失去了很多利润,但她的人品却赢得了正品代理商的信赖,获得了更宽广的正品货源。继成功地代理了“双飞燕”鼠标后,她又相继顺利地代理到了其它品牌的电脑鼠标。到1998年底,她一共代理了“罗技”、“阿泰克”、“联想”、“吉拉斯”、“大师”和“新贵”等100多种品牌的电脑鼠标。

    王秀芬做生意实实在在,从不欺骗客户。她不仅保证供给客户正品货源,还经常把客户丢在她那儿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还给客户。

    1998年12月的一天,一个不太熟悉的河北客户在她那里进货后,竟把价值数万元的电子软件丢在了王秀芬的柜台上了。幸好每次一旦有大客户来买鼠标,王秀芬都要将客户的电话登记下来以便有问题能及时反馈。王秀芬发现后马上打电话找到失主,并把软件还给了对方。此后,这个河北客户始终与她保持着长久的友谊和业务往来。

    就是靠着这股对顾客与客户的真诚,王秀芬的生意一天一天地好了起来。但就在这个时候,生活的考验又来了。

    1999年8月,中关村科苑电子市场拆建,王秀芬的鼠标专柜搬迁到了中关村硅谷电脑城。这时,由于电脑零配件销售市场竞争加剧,出现了竞争者不惜一切代价压低价格与同行竞争的局面。为了留住客户,王秀芬经常一分钱不赚也要把货卖出去,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王秀芬也没有放弃良好的售后服务。

    2000年3月,一个供货商找到了王秀芬,承诺为自己的产品提供终身服务,但后来有一位客户购买该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找上门来时,该商家却硬是不认账,为此和对方大吵了一架。为了守信于每一位客户,她自己给这个客户更换了一个新鼠标。此后,王秀芬决定哪怕自己赔钱,也要为那些被厂家“坑”了的顾客换货。

    2001年初,王秀芬终于靠良好的售后服务,在竞争中打败了对手,将自己的鼠标生意进一步做大了。如今,他在经营硅谷两家分销店的同时,还在硅谷电脑城显眼处租了个柜台;为方便顾客购买,他又在海淀区海龙大厦4楼和北京通县一家电脑城分别开了一家分店。现在,他的几个分销店不仅卖得十分红火,而且还把河北附近几个市的鼠标市场都垄断了,鼠标品种也达到了120多种。

    经过5年的努力,王秀芬依靠自己的诚信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仅在北京市内就发展了5家分销店,每天的销售额达到了10多万元,销售网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她也真正成了中关村首屈一指的“鼠标巨头”。

    采访结束后,王秀芬十分谦逊地说:“鼠标巨头这个称号用在我身上实在是有些言重了。其实一个人只要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创业道路,并能坚持一步步地走下去,相信成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愚公之所以失败了,关键是他不知道还有挖隧道或者其他的方法翻越高山,这其中隔行不隔理”

    逆商链接:

    王秀芬挖掘自己的宝藏提升你的逆商

    我们在前面的例子中讲述了一个名字叫班符特生的人,他的两条腿断掉了,但他用自己的努力弥补了身体的缺陷。缺陷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认识到自己缺陷并勇敢地去面对它,并以此作为自己努力的动力,缺陷也就成为一项资本了。本文的主人公王秀芬不仅能够笑对下岗的逆境,而且能够正视自己腿部残障的事实。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造物主最伟大的奇迹,造物主赋予我们足够成就一番事业的能量。王秀芬,一个普普通通的下岗女工,以她的亲身经历再次验证了这一不变的事实:你若想成功就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如同一座深埋地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存方式,上帝给我们每一个人都画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并赋予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优势潜能。因此,我们之所以不成功,只是因为我们尚未挖掘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宝藏。每一位下岗待业的朋友们应当觉醒:我是我命运的主宰,我是我灵魂的舵手,我有能力掌控我无限光明的未来

    朋友们,从阴影中超脱,挥别昨日的眼泪,自信地笑对明天吧:

    “今天,我开始新的生活;

    今天,我爬过满是失败创伤的老茧;

    今天,我重新来到这个世上,我出生在葡萄园中,园内的葡萄任人享用;

    今天,我要从最高最密的藤上摘下智慧的果实,这葡萄藤是好几代前的智者种下的;

    今天,我要品尝葡萄的美味,还要吞下每一粒成功的种子,让新生命在我心里萌芽。

    我要在智慧的指引下,走出失败的阴影,步入富足、健康、快乐的乐园,这些都超出了我以往的梦想。要开始新的一天,不要因一直沉缅于过去,而不能在新的一天里投入到新的使命中去。”

    第十章一步步走向生命的希望1

    坎坎坷坷话仁可

    32岁的她曾经一无所有

    32岁的她曾经拥有千万

    32岁的她曾经割腕轻生

    32岁的她再次迎接辉煌

    从一无所有到家资千万是一段无悔的旅程

    仁可16岁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起就知道,自己活泼好动的性格是不适合从医的,毕业后虽然分配到湘西一所中医院做一名医生,但总觉得自己的世界应该在外面,外面的世界无际、无忧、无我

    她喜欢旅行,在一次外出旅行返回时,有些晕车,蜷缩在火车的一角有些作呕。这时,迎面走来一个消瘦的小伙子,突然坐在她对面说道:“你没事儿吧你一个孕妇怎么能自己出门呢”仁可一下子就跳了起来,“你才是孕妇呢,瞎说什么呀”

    就这样,他们相识了,他在长春当大学老师,仁可在湘西任医生,天各一方,但每天都会用电波将彼此相连,所以咫尺天涯,也就不觉得远了。慢慢的,他们相知了,半年后,他们相爱了一段奇缘,一生浪漫最终,仁可不顾父母与亲友的反对,毅然地选择了离开医院。临行前,院长对她说:“仁可,不要后悔”那一年她22岁,5年后,当仁可再次去看望他们的时候,院长再次对她说:“后悔当年没有你的魄力呀”

    仁可的母亲是在长春长大的,所以初到长春,与男友便一同去看望在长春的亲戚们,亲戚们在当地都是些功成名就的大人物,但对于她这样突如其来的晚辈,还是有些忧虑,怕仁可成为他们的负担。因此,男友当即向大家承诺:“仁可来长春我会负责的,不用诸位劳心”那一刻,仁可知道了,亲情在利益的冲突中也会脆弱的。

    初到长春,仁可茫然无措,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便只能整日影随在男友的周围,男友是个从哪里跌倒便能立即从哪里爬起来的精名能干负责的男人。没多久,他便毅然辞职,与三个朋友一同开了一家主营平面设计、打字印刷的小公司,并决定让仁可负责公司刚刚成立的媒体代理部。

    说是公司只有四个老板,仁可一个员工,大家挤在一间不足7平米的小门市房里,整日不分昼夜地忙碌着。初到公司,她根本就不知道何为媒体代理,后来才知道,就是承揽媒体的广告,然后四处去拉广告,听起来简单,但对于一个二十二岁刚离开大学不久的小女生来说,还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当时正值隆冬,东北的寒风是刺骨的,仁可穿着一件厚厚的羽绒服,不知所措地在街上瞎转,看到一家公司,便没头苍蝇似的撞进去,见到别人就问:“做广告吗”对方反问道“中缝多少钱14版多少钱”仁可一下子就晕了,不知道“中缝”、“14版”是什么意思,被人家数落的像落汤鸡一样,灰溜溜地出来了,就这样接二连三地撞了几次南墙,碰了一鼻子灰,却毫无结果。

    突然一天有朋友给仁可打电话,说有家公司要为他们生产的锅炉做广告,她乐呵呵地便去了。一到现场傻了眼,这家公司在马路边挖了很多长长的沟壑,然后将锅炉管道铺设进去。大冷的天儿,也不知道管道周围哪里来的脏水。现场来了很多家广告公司的业务员,那家锅炉厂的老总当即宣布:“谁要是肯与我一同钻进管道,然后从另一端爬出来,亲自检测一下我们的新产品是否有漏洞,我就与谁签这份广告代理合同”大家面面相觑,看着直径只有肩宽的管道和脏水,没人吭声。这位老总说罢,便一头钻了进去,等他七拐八弯地从几十米外的另一端爬出来时,整个人变成了泥人。他回头看,没人跟来,正当他失望地向回走时,从管道口又爬出了一位非洲黑人一样的小姑娘,那就是仁可,仁可对这位经理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可要说话算话”

    那天,仁可不仅争取到了那份广告代理合同,而且那家公司下一年所有的设计、印刷工作都交给了仁可所在的公司。

    万事开头难,但有了第一次,也便有了进取的信心,工作也就越做越顺利,媒体代理部的员工也就越来越多。每天早上,仁可这个部门的人是上班最早的,因为他们有每天的例会制度,每次都由仁可来主持,并由前一天业绩最棒的业务员向大家介绍工作经验。而且,仁可会为大家制订严格的奖罚制度,这样一来,不仅带给大家压力,同时也给予大家作出业绩的方法与信心。同时,仁可还会把一些广告商的信息告诉给那些仁可认为有潜力,但尚未做出业绩的员工。但仁可带领的团队并非只以盈利为目的,在长春有200多家广告公司,这些广告公司只要见到电视、报纸、杂志上哪家公司做了广告,便一窝蜂似的纷纷给人家打电话,或是恶性降价,或是高回扣提成,尽其所能的挖其他广告公司的墙角。这样一来,大家相互攻击,致使整个长春广告代理市场混乱一片。

    因此,仁可告诫她的团队人员:凡是在媒体上做过广告的商家,我们在近期就不要再与其联系,只去挖掘新的客户,虽然这样做难度很大,但为了整个行业市场的健康发展,我们别无选择我建议大家,书信不如电话,电话不如面谈,每人都应以积极诚恳的态度登门拜访,绝不能像其他广告公司那样欺骗客户,明明一份报纸的发行量只有5万份,却要说成30万份。在“诚者有信”的宗旨指导下,仁可带领她的团队,在公司打拼7年的过程中,做到的营业额分别是300万元,400万元,700万元,1500万元,2300万元,3000万元,3500万元

    业绩虽然日见增长,但却始终没有一项业务是来自知名企业的。未见汪洋,怎知自己是小溪呀,于是,仁可便将目光锁定在长春市屈指可数的几家大集团公司身上,其中便包括吉林省最大的一家商贸集团。一提起这家集团公司的总裁,在长春哪个不知,谁人不晓,于是,仁可便决定先从拜访总裁入手。打定主意后,便贸然登门。

    那是在1992年的冬天,22岁的她身着一件棉夹袄,手里拿着名片便来到了总裁办的门前。未曾进门便被秘书拒之门外,

    “你和老总约好了吗”

    “没有”

    “那就请回吧”

    “麻烦你将我的名片转交给总裁,我是广告公司的”

    递过名片后她便在总裁办门前的长椅上坐等召见,这时才发现,原来长椅上坐满了各大广告公司的业务员。时钟滴答,时间闪过,转眼间已经下班了,她却还不知总裁长什么样子。

    第二天一早,仁可照例像其他广告业务员一样,早早地坐在长椅上等。但只能见到一个淳朴威严的庄稼汉进进出出,却不曾见过西装革履,一派绅士风度的总裁。实在等不急了,便询问忙碌的秘书:

    “总裁在吗”

    “刚刚进去的就是。”

    “那不是庄稼汉吗”

    “那就是总裁”

    仁可哑然不语

    到了第三天仁可才与总裁说上一句话:“您好我是盛佳广告公司的。”总裁也只说了一句话,“我们没有什么广告业务,你走吧”

    等了三天只等来一句冷冷的拒绝,仁可不甘心,于是,便有了接下来更为漫长的等待。第四天、第五天第九天

    第九天来等总裁的时候,长椅上早就只剩她一个人了。长春的冬天,冷得让人心寒。那天的雪实在是太大了,那天的仁可也实在是急了,“我只是想给总裁递张名片,只递一张我就走。”我在心里不停地告诉自己。没想到为了递一张名片竟等到了夜里11:00,总裁和夫人才走出办公室。

    “哎小姑娘,你怎么不回家你不是广告公司的吗难道这几天你一直在这里等”看着在角落里冻得瑟瑟发抖的仁可,总裁说:“到屋里来,里面暖和”

    总裁办金碧辉煌,气派非凡,“你找我干什么”

    “这是我的名片,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是盛佳广告公司的。”

    “没别的事了”

    “没了”

    仁可和这位老总就这样认识了;就这样接到了这家集团公司赶赴广交会所需全部印刷品的业务;她与男友就这样得到了总裁3年后400万元的资助;她在9年后就这样被总裁挽救了生命;她与现在的创业伙伴在10年后就这样再次得到高总200万元的资助仁可说:“人本受恩而来,还恩而去,此恩来世难报”

    好的业绩来之不易,一次,仁可代表公司与区政府的相关领导吃饭,洽谈公司承揽市中心几个巨幅街边灯箱广告的事宜。仁可是个善言谈而不胜酒力的人,但几位领导又偏偏和她频频碰杯,仁可左躲右闪也躲不开,最后,领导们生气了:“仁可,我有一个提议,你一瓶,我三瓶。把这酒喝了,这街边广告就是你们的,不喝,咱们今天就免谈”仁可这个人就怕激将法,人家一激她

    ...  </P></TD>

章节目录

逆商----我不信,这个世界没有我的位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陈大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大为并收藏逆商----我不信,这个世界没有我的位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