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既然有了

    好去处不抓住机会那才可惜呢。小忠来公司两年了,很勤勉

    地工作,有几个大客户都是小忠争取的。老板对他很满意。

    所以,小忠递上辞职书时,老板很觉意外,挽留不住之下,叫小

    忠结清宿舍的房租再走。

    虽然钱不多,可小忠是越想越不服气,四处对人说老板

    “孤寒”的话,结果惹火了老板,吵了起来,不欢而散。

    小忠服务的新公司原来是一家没有实力的空壳公司,小

    忠过去没有一个月就倒闭了。那段时间小忠很落魄,重新找

    工作时,他真正尝到了艰难的滋味。

    这是好些年的事了。两年前,小忠又一次跳槽了。这次,

    小忠老老实实按照公司的规矩办妥移交手续,还专程上门拜

    32

    访了老板,谦虚地承认自己跳槽给公司造成的影响,请求老板

    的原谅。老板送他出门时,特意叮嘱说:“以后有什么需要尽

    管来找我。”

    又如前一次跳槽一样,小忠服务的新公司很不理想,只好

    跳出来自己开了间小公司。虽然小忠有管理经验,也熟悉不

    少的客户,可公司还是走到了几乎倒闭的关口。小忠说:“当

    公司出现严重的资金不足时,是我后来服务过的老板伸了援

    手帮我过了难关。”现在,小忠的公司正步入正轨,生意日渐红

    火。

    跳槽在现在的职场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好聚好散真的很

    重要,不要耿耿于怀自己为公司付出了多少,刻意将自己的成

    绩放大。你的辞职,意味着老板愁着顶替你的人,也正痛着。

    如果吵一架再走,你可能得一时痛快,但这一念之差,你将失

    去的可能就是无数次的机会。

    15眼色:境外老板的经典小气

    经常听人说老板精明,公司老板如果是境外来的,打出来

    的算盘你想也想不到。

    老张说,他的老板原来跟人合资的时候,总公司设在南京

    东路附近的大楼里,后来对方撤资了,老板在生意并没有受到

    任何影响的情况下,把总公司撤回了他在浦东环线外的生产

    厂区,而且是简易工棚。老板一再说,大家艰苦一下,等到跟

    法国人的合资谈成了,咱们在这儿造一幢现代化的小楼。只

    是这谈判谈了又谈,一直没结果,老张也就只好天天奔波一个

    33

    多小时上班、下班,天天坐在简易工棚里盼望合资谈成的那一

    天。

    老方说,你这老板虽然精明,那还是在大处着眼,我那台

    湾老板可就厉害了。老方的台湾老板很喜欢出风头。有一次

    老方联系了一档电台直播节目,老板既兴奋又紧张,还生怕主

    持人和导播看不起他,特意打扮了一下,临去前还问老方,对

    方几个人,要不要给他们送点小礼物老方说,咱们本来就在

    节目里投了广告,再说人家既然同意了,就不会贪你什么。不

    过,你一个大老板做点小小的表示,也是人之常情。果然,老

    板拿了一叠公司产品的礼券放进提包,老方估计有千把元。

    到了电台,主持人和导播都很热情,境外老板显然是松了

    口气。直播进行得非常顺利。结束后,老板千谢万谢,就是没

    有把礼券拿出来。老方以为老板忘了,就在门口悄悄提醒了

    一句,但台湾老板背对着人家冲老方直使眼色,意思是别做

    声。原来,老板记性好得很,看人家这么热情,不送礼券也没

    关系,能省就省了。

    我跟老张、老方说,你们的老板虽然小气,但我碰到一个

    境外人的精明才算是经典呢。有一次,我跟一个协会出去旅

    游,团队里有一个境外人,长得十分儒雅斯文,而且还扎了个

    时髦的辫子,让人觉得他颇具艺术气质。果然,在车上这位仁

    兄滔滔不绝,旁征博引,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赢得大家一片

    景仰之心。这位境外老兄说话一套一套的,对传统文化和西

    方文化都颇有见地,而且还深受现代商业管理学的熏陶,举出

    许多先进经验的例子来,让我等对物质文明有了新的认识。

    虽说他的言语中颇有一些优越感,我们也就认了这个差距了。

    车到一处景点,导游说大家准备好零钱买门票,港台和海

    34

    外人士门票要贵20元。大家正在议论票价为何不一样呢,却

    发现境外老兄已经悄悄把辫子拆掉,正把长头发使劲盘到帽

    子里去,还冲我们笑笑说,这样就看不出我是境外人了吧。而

    他那一口软糯糯的闽南普通话也一下子变得字正腔圆了起

    来。回程的车上,他又准备高谈阔论给我们做讲座,我们这些

    还在物质混沌期的人却是没有什么兴致再听了。

    16调侃:学历和年龄的二律背反

    “你的个人条件很好,但对不起,我们更希望要男生”听

    到招聘人员礼貌的拒绝以后,马天妮没有任何惊讶,她接过简

    历,马上转奔另外一个招聘台,但旁边几个希望应聘的女大学

    生还是不由得发了获:“又不要女生,我们怎么不行”当记者

    追问马天妮时,她深吸了口气,然后装作很轻松的说:“习惯

    了”

    女本科生:底层的无奈

    应届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就业机会不等式:男研究

    生>男本科生>女研究生>女本科生,党员加半级。很多女

    大学生对这句话颇为认同,在她们眼中,一个不等式把自己在

    就业过程中所处的无奈境遇描述得淋漓尽致。而在现在就业

    形势越来越严竣的今天,正如北京化工大学的文淑同学所说,

    “现在的用人单位挑花了眼,研究生,男,各种各样的要求

    都摆出来了。一个一个的标准把我们女本科生温柔地排除在

    外”

    即使是目前特意打出招聘女大学生的职位,提出的要求

    35

    也非常苛刻,对身高、体重、视力、长相都有要求。为了在招聘

    会上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参加招聘会的女生大部分都细心地

    修饰一番,力图使自己看起来端庄秀丽。中央财经大学的王

    蕊同学告诉记者,过去自己从来不化妆,但是为了就业,在师

    姐和同学的指导下购买了化妆品,在脸上涂脂抹粉,化妆品是

    女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一笔不小的开销。

    女研究生:学历难以承受年龄之重

    考虑到就业难,女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率远高于男

    生。然而,经过3年个别两年制院校除外的苦读,忍受3年

    的清贫,女研究生们走向职场时却尴尬地发现,硕士帽的重量

    比不上年龄增长的砝码,就业机遇的天平并没有向自己倾斜。

    很多女研究生表示,不少用人单位在看了自己的简历以后表

    示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他们的工作,但还是委婉地表示,

    他们更需要男研究生。女研究生们在寻找其中的原因时认

    为,既然自己的能力并不比男研究生差,比来比去,就是因为

    自己是女性,而且是离生育不远的大龄女性。一位不愿意透

    露姓名的女研究生苦笑着说,“25岁,男人都是晚婚了,我们

    呢”

    现实情况是,现在对女生来说,年龄小就是比较优势。在

    市场经济下,用人单位都很实际,尤其是企业,招人的目的就

    是要你尽可能多干几年活,而女研究生毕业时一般都已经二

    十五六岁,恰恰处于女性结婚和生育的高峰年龄,用人单位认

    为未婚、未育的女研究生很可能在工作后的短时期内就要求

    婚假、产假,不仅会影响工作,而且还会提高雇用成本。所以

    在某些情况下,女研究生的就业条件比不上本科生。很多单

    位考虑到年龄因素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给女研究生。

    36

    正因为如此,不少女研究生开始怀疑自己当初选择读研

    是否正确。中国人民大学的王珏同学告诉记者,自己本科毕

    业时本来有相当不错的单位,但是因为一心想深造,努力考了

    研究生,本以为能力的提高会使自己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可是

    如今年龄一天天大起来,突然发现和男研究生竞争,很难说自

    己有绝对优势,和一群小妹妹竞争,自己在年龄上输了一大

    截。

    偏见依旧存在

    虽然枟劳动法枠明确规定不允许就业歧视,国家也三令五

    申要求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不得以性别为原因拒绝女大学生。

    但真正落实起来却困难重重,正如北京工商大学的任凤仙老

    师所说,不说是对女生的歧视,但偏见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女

    性的生理因素决定大部分女性将来会结婚生子,会有产假和

    计划生育假等,不少用人单位认为招聘女生可能等于招聘来

    一系列的麻烦,而看不到在处理恋爱、婚姻、就医等问题上,男

    性同样要消耗一部分精力和时间,只是男性这一现象有较大

    的隐蔽性没有产假、计划生育假等,因而形成社会对女大学

    生的传统偏见。

    17职场:工作幸福感的12大杀手

    工作,几乎占据了我们生命中13强的时间。生活幸不

    幸福,和工作是否幸福休戚相关。近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工作幸福指数调查”,共有5350位

    在职人士填写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职场人士的工作

    37

    幸福感并不是很强,整体工作幸福指数处于中等偏下状态,而

    且在工作中负面情绪体验比较多,包括愤怒、受到威胁、痛苦、

    担惊受怕、气馁等。看来,职场还需要更多幸福的阳光。

    比较而言,这么几类人群的工作幸福感稍强一些:

    性别:女性>男性

    女性的“工作幸福指数”为276,而男性的“工作幸福指

    数”仅为252,这可能是由于男性的工作压力比女性更大吧。

    教育程度:高学历>低学历

    从参与调查人群的教育程度来看,教育程度越高,“工作

    幸福指数”越高。“初中或以下”教育程度的“工作幸福指数”

    仅为245;而“硕士或以上”教育程度的“工作幸福指数”则高

    达281。

    行业:医疗卫生>运输物流

    可爱的白衣天使也是职场中较为幸福的一族,也许是救

    死扶伤能赋予他们沉甸甸的成就感吧而从事“运输-物流”

    行业的人士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的“工作幸福指数”是所

    有行业中最低的。

    得分最高的三个行业是“医疗-卫生服务”、“政府-公共

    事业”和“互联网-电子商务”;得分最低的三个行业是“运输

    -物流”、“金融业”和“石油-化工-原材料-矿产”。

    组织类型:公务员>国企员工

    看来看去,公务员算得上职场中最幸福的人群了Ω移Ω动Ω书Ω城Ω,紧随其

    后的是民企和外企员工,国有企业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则不得

    不“叨陪末座”。

    工作年限:两头高,中间低

    从工作年限来看,职场新人和工作经验超过10年的“老

    38

    法师”工作幸福感较高,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状况。初

    入职场,新人眼中的一切都那么新鲜,只要有事干,就会感到

    幸福。可是一年以后,他们发现,职场并不像当初想象中的那

    么美好,对前途、方向产生迷惘,“工作幸福指数”也随之进入

    漫长的“蛰伏”期;转机发生在十多年之后,这时,多年的积累

    带来质变,事业有所成就,工作幸福感也随之达到巅峰状态。

    职位:高层>低层

    不同职位的工作幸福指数刚好与职位高低成正比关系,

    即职位越高,工作幸福指数值越高。“高层管理者”、高级专业

    人员、中层管理者、中级专业人员与一般员工的得分依次为:

    318、288、275、260、232。

    工作幸福感的12大杀手

    认为自己所在单位的管理制度与流程不合理超过

    60

    对薪酬不满意超过50

    对直接上级不满超过50

    对自身的发展前途缺乏信心接近50

    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接近40

    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不满意404

    工作量不合理336

    工作与生活之间经常发生冲突263

    工作职责不明确196

    与同事的关系不融洽164

    工作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116

    对工作力不从心115

    39

    18职场感悟:白领的雇员情结

    这几年,关于白领的话题一直很热闹,热闹几乎让人忘记

    了“白领”的本来身份雇员。

    阿刚在白领群中潇洒、雅皮,无论是出入洒吧、陶吧,还是

    假日里到郊外体验小农生活,分分秒秒之中,满脸都能自始至

    终保持春风满面,洋洋得意的表情,那表情让人看着就如上世

    纪70年代时在人群中宣布自己是三代贫农,在80年代又在

    大街上抱着砖头似的手机狂呼乱喊,我是万元户。

    可一回到公司营销部经理助理的位置上,阿刚所做的第

    一件事,就是毕恭毕敬地站在老板近似于苛刻的目光面前,汇

    报工作。

    阿刚所在的营销部在公司是很重要的部门,可总共四个

    人的地方却有一个经理,一个副经理,二个经理助理。

    阿刚的智商其实就是老板的智商,老板叫他立正,他的脚

    大拇指就只能朝外绝不敢朝里“稍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

    老板脸色突然难看,阿刚比谁都明白,他什么时候离开了“白

    领”,自已也就基本上告别了21世纪的幸福生活。

    有一次我对阿刚说,这年头炒老板鱿鱼多的是,你怕什

    么阿刚一脸自得地说,说得轻巧,每个月几千上万的工资、

    岗位,辞职了你发工资给我啊

    从阿刚的身上我发现作为人的**生活,其实已经泛化

    成一种名叫雇员情结的玩意儿。

    怕被解雇、善于察言观色、拼着老命也要保证自己的业绩

    40

    超前,在有机会和没机会的时候,在老板面前表现自己的与众

    不同,故意制造一些小事端搞几句小批评、小建议凸显自己的

    个性。

    雇员情结是最中国化的“资本主义心理情结”,特别是对

    于现代活跃在场面上,风头正劲的七八十年代的新生一代来

    说,当他她们越来越热衷于阅读“职场表现谋略”、“礼物是

    职场关系的点金石”、“聪明博弈妙法”之类的文章的时候。

    从他们的目光到灵魂,都有一股浓浓的、连他们自己都觉

    得不可思议的心思弥漫开来。

    他们太留意,太在意已经拥有的身份、地位、享受、待遇,

    包括每一个跟着老板去打一次高尔夫球的荣耀。

    19调侃:不能做医生的n大理由

    一、高危职业。如果你是一个工人,你修理一千台机器,

    有999台修好啦,有一台给你越修越坏,甚至修得不走了,你

    会因此挨揍吗你会丢饭碗吗你会因此成被告吗会坐牢

    吗医生会。

    二、高压力。各位扪心自问,自己的工作就从未出过错

    工作时你从未忘记过什么从未出过乱子从未办砸过事

    你们可错十次、百次、千次,医生却一次也不能,能不战战兢兢

    吗

    三、高要求。医学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学科,想不被淘汰,

    想不出事故,医生只好不断看书、看书、再看书,医院不断的考

    试、考试、再考试。区里也会考计算机、英语、操作活到

    41

    老,学到老、考到老,乃真实写照。这还不行,你旁边的人读博

    了,留洋回来了,硕士都成最低文凭了,你能不再考我婆婆

    是医生,现年五十有七,严谨治学,每天看完新闻后必看书到

    睡觉,我奇怪公公为何未与她离婚。先生以坦言宁可我做全

    职太太,也不愿我做他妈no2,我已经决定如果有小孩,他要

    想学医,则打断他的腿。

    四、高负荷。住院医生要管十几张床,每床病人的病史你

    要了如指掌包扩他以前得过什么并他老爸老妈是死是活,死

    是何种死法,等等他的每一项检查结果也要记得,不是记高

    或低于正常即可,而要精确到数字,因为主任随时可能问起。

    整个病房其他病人是什么病,其轻重程度也要了解。每天查

    房不停倾听、微笑、解释、简单体检开医嘱、写病程记录到

    时间要写、主任、主治查房要写、病情变化要写、改变用药要

    写、病人不爽要写,写写写期间不停会有家属问问

    问开完医嘱,有手术的,上手术,下午,继续写,整理出院病

    历,如果值夜班,时间安排是:13号上午8点到11点上班,11

    点到12点吃饭,12点到15点值班,15点到18点休息,18点

    到14号8点值班注意:值班可以睡觉,但值班绝非睡觉,8

    点到12点正常上班,下午休息,15号正常上班。星期6上午

    无论住多远,回医院查房,无补休,如果想升主治,恭喜,先做

    一年住院总,吃喝拉撒都在医院。司机高负荷会出车祸,医生

    高负荷会怎样,你自己想。

    五、低收入。与最低保障水平比,阿拉不低,但阿拉的投

    入产出比不合比例,瞎子给人算命,10元一次,瞎子,文盲,我

    看一次门诊,12元,我,硕士,我每做一次诊断,动用了我8

    年的学习投入及4年临床投入,而这12毛还不全归我,吐血

    42

    ...  </P></TD>

章节目录

人在职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周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鑫并收藏人在职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