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心灵能量全集精校版

    作者:唐略

    类型:学术研究

    内容简介

    心灵能量一书,以心为,将七情、五行性格与心肝脾肺肾五大系统疾病的对应关系作了深入细致地分析,以生活化的案例向我们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养生不只是养身,更重要的是养心。

    心生百病,同样心也能治百病。心是最好的药。

    总之,这是一本放大心灵能量,教会你心灵治愈,重拾生命真谛的心灵励志书。

    编辑推荐:

    心灵能量编辑推荐:心,是人体的君王,统领一切。它既掌控着物质属性的心脏,又掌控着精神属性的心灵。心不仅主宰着人的喜怒哀乐,也主宰着人的疾病与健康,甚至主宰着人的命运。病由心生。疾病,源头上说是心病。

    病,人生遇到的一切不愉快事情,都可以说是病。身体上的不舒服固然是病,心理上的不愉快也可以是病,道德素质恶劣可以是病,人际交往中的挫折和失败都可以是病。

    心灵治愈术

    静心,让心灵回归宁静,要领是尽量做到没有杂念,通过静坐减少杂念,借助睡眠扫除杂念。

    观想,集中心念观想某一对象,激发内心的精神力量,保持心灵的开放性,让每一个念头都成为良药。

    正见,就是活在当下,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不想过去,也不想未来。过去的是烦恼,未来的是妄想,都是虚幻的;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只有当下,当下才是实实在在的。

    作者简介:

    唐略,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师承于江西名医胡有衡先生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付亚龙主任医师。现主持清艾轩中医学堂,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及中医研究,主张从人的性格角度去认识人的健康和命运。出版中医普及类畅销书药到病自除,点校出版中医古籍多部,并任“北京大学传统医学战略丛书”编委。

    第一章心态、性格与疾病的方程式

    心,是供血的器官。心也是精神器官,它就像居住在我们身体内的一个神,控制着我们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可以让我们快乐,也可以让我们烦恼,可以让我们幸福,也可以让我们痛苦

    黄帝内经说:”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恍惚之数,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它们刚刚发端的时候并不明显,只有一些细微的动静和变化,也就是一些小小的情绪,小小的思虑或念头,我们完全不拿它当一回事,但这些细微动的静和变化可以持续不断地发生,还可以千倍万倍地放大,如星火燎原一般,最终影响人的健康乃至生命。

    心是什么,病为何物

    1心是人体的君王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学了点”生理卫生常识”,马上狂妄得不得了,说:”心是用来供血的,与思想、感情无关。所以,我们平时会说心里想、心里高兴、伤心这些都不对这些创造和使用语言的人,都不懂科学”后来见识多了,才觉得当年的想法很可笑。

    万事万物都是关联的,哪能如此轻率地下结论呢

    那么,”心”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心脏既是人体的中枢,又是五脏的元首。所以,如果把人体比作是一个国家,那么,心就相当于国王,其他脏腑就相当于国王手下的股肱大臣。这是黄帝内经中巧妙而贴切的比喻: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三焦者,决读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见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心是人体的君王,统领一切。在他的手下,宰相肺、将军肝、谋臣胆、使臣膻中、地方官膀胱以及那些管粮仓的脾、管水利的三焦、管制造的肾、管运输的大肠,等等,各级官吏,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人体这个组织才能良性运行。

    更为通俗的话说是:人体就像一个公司,有负责管理的,有负责采购的,有负责生产的,有负责销售的,也有负责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的,所以它能一直运行下去。即使有时候采购来的原料不那么干净,工厂也能够及时协调人力物力,加强清洗,大不了多产生一点废水和垃圾,由清洁工人多运点儿出去,啥都不妨碍。当然,前提必须是公司的老总精明能干,善于协调。如果老总一天到晚不务正业,整天只想着个人名利,沉溺于酒色财气之中不能自拔,那么,公司必然经营不善,或采购不齐,或生产效率降低,或产品积压,或厂房垃圾成堆、废水满地,或工人之间、各级领导之间矛盾重重、钩心斗角于是,各种各样的毛病就产生了。这些毛病的根源在哪里在老总老总就相当于人体五脏中的心。

    所以,黄帝内经紧接着说:

    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出处同上

    如果我们身体中这个国王英明,且善于统理,那么,自然是”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五脏六腑安和,身体康健,精神健旺,整个人体欣欣向荣。如果国王是个昏君、暴君,那么,手下官吏就会贪污**、玩忽职守。可是,心靠什么统治人体呢一靠血,二靠神明。所以古人常说”心主血”、”心主神明”。

    心,是供血的器官。人身上哪里能没有血呢营养物质要通过血液的循环输送到全身。心也是精神器官,它就像居住在我们身体内的一个神,控制着我们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可以让我们快乐,也可以让我们烦恼,可以让我们幸福,也可以让我们痛苦,它既掌控着物质,又掌控着精神,所以,心理所当然地成了”君主之官”,也就是人体的君王。

    当身体出现故障的时候,人的精神就会发生变化,比如,失血的人会精神恍惚,肝病的人会更加容易生气,发热的人会心烦同样,当心情有变化的时候,身体也会跟着起变化:高兴的时候人的气色会好,悲伤的时候人会神色黯然,发愁或生气的时候人会吃不下饭

    人的心理和生理其实是互相影响的。”心者,神明所居。”如果说心里真的居住着一位神明,那么,这位神明不仅主宰着我们的喜怒哀乐,也主宰着我们的疾病与健康,主宰着我们的命运。

    2心本来该有的样子

    心属火,它应该像一个火炬,安静地燃烧着。心灵的本原状态,应该是宁静而喜悦的。这种喜悦是淡淡的,而不是狂喜。心这位君王,是不容冒犯的。恶劣的情绪,如生气、着急、紧张、窝火等,很容易冒犯心君。心一旦被触动,身体就很难安分。于是,五脏震动,百脉沸腾,身体这个国家就开始乱套了。所以,古代的养生家无不认为:嗔怒可以生灾,忧思可以成疾。

    心作为君主之官,要如何才能成为一代明主,而不是一个亡国之君呢无非靠这三点:第一,没有贪心;第二,不耍脾气;第三,不犯糊涂。

    国王本不应该有贪心,因为整个国家都是他的,他已经很富有了。但有的国王偏偏喜欢占有金银财宝,不断搜刮各地的奇珍异宝、古董珍玩。这样一来,首先是苦了百姓,他们不堪搜刮啊;其次是害苦了那些官吏,他们不再履行自己的职责,而是一门心思地考虑如何搜刮百姓了。这样下去,国家迟早会乱。人的贪欲,其实是心的贪欲。吃得再好、穿得再漂亮、钱再多,心都不能满足,还想要更好的,得不到更好的,他就犯愁、气恼、着急、心烦全身都被折腾得够戗。

    国王本应很慈悲、很亲切,因为他的权力实在太大了,如果发怒,会吓死人的。但有的国王偏偏老是喜欢吹胡子瞪眼睛,动不动就火冒三丈,一生气就丧失理智,胡作非为。这样一来,大臣的日子就难过了,既要执行国王的命令,又要为国王一气之下造成的损失负责,左右为难,同时因为伴君如伴虎,一天到晚诚惶诚恐。在人身体里面,如果心生气了,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做出不理智的事情,那是大脑和手脚不得不执行君主的命令;吃不下饭,那是脾胃吓得缩作一团;面红耳赤,那是血液不听使唤,开始乱涌这种大动荡,身体是经受不起的。

    国王本应很有智慧,深明大义,明察秋毫。但有的国王偏偏是个昏君,是个糊涂虫,愚蠢、固执、麻木、荒唐。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不明事理。遇到好看的昂贵的东西就想据为己有,也不想想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个东西;遇到困难就无端生气烦恼,也不想想生气烦恼对解决问题是否有帮助;遇到别人比自己优秀就嫉妒,也不想想嫉妒对自己是有利还是有害;明明知道某种生活方式对健康无益,却还是要继续这种生活方式心中的神明一昏庸,我们做事情就完全任性子、凭感觉了,而此时的性子全是我们内心恶劣的东西,感觉也是不长眼睛的。

    做到”没有贪心”、”不耍脾气”和”不犯糊涂”,也就戒除了贪、嗔、痴。而贪、嗔、痴正是修身养性的大忌,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导致诸多疾病和厄运的”三毒”,更是佛家力求戒除的东西。贪心大的人,想要某个东西却得不到,心里一恼,嗔心就起来了,或者看到人有我无,更是不痛快,妒忌心就起来了。人在愚痴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妄想:梦想着今天得到这个明天得到那个,总觉得张三这里也不对李四那里也不如我就跟走马灯似的,平时,我们心里一瞬间要涌起多少个念头一天、一年又要涌起多少个念头呢这些念头,又有多少不是出于贪、嗔、痴,不是夹杂着怨、恨,恼、怒、烦等恶劣情绪呢人有这么多念头,就会神明不安,作为君主的心要一直随着神明而动,其实很累啊

    杂念和烦恼,是人体各种重大疾病以及疑难杂症的总源头。人的心整天被这些东西包围着,不但不能明白事理、顺应天道,而且很容易做出伤害身心的事情。这时,疾病就会来警告我们,给我们带来**上的病痛,算是敲个警钟,这是很好的事情。生病了,我们应该马上反省自己:我到底起过哪些恶劣的念头和情绪我到底做了哪些亏了良心或有违道德的事情然后真心忏悔,并付诸行动马上改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身体的状况,治疗起来也才会更顺利。如果不明白警钟的意义,不懂得在自己的心态和行动上采取措施,反而怨别人、怨环境,这就像地震警报响了,你却还躲在屋子里不出来,如果不幸被砸死,该怨谁

    如果能在没病的时候反思自己的行为,检点自己的过失,那么,快乐和幸运就会主动向我们走来,烦恼、厄运和疾病自然会离我们而去。

    3病是人生的厄运

    有位医界老前辈曾说,”不管什么人,只要你知道了病是什么,就可以减少90的疾病。”说完,他就考我:”你说,病究竟是什么”

    我说:”如果仅仅把病说成是身体的毛病,那未免也太肤浅了。人生遇到的一切不愉快事情,都可以说成是病。身体上的不舒服固然是病,心理上的不愉快也可以是病,道德素质恶劣可以是病,人际交往中的挫折和失败都可以是病。”

    听完,老先生很赞同我的回答。

    其实,我的这一理念也是受别人启发得来的。早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就包括四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做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能适应社会、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算真正的健康。但可惜的是,人们往往把这四者割裂开来,大多数人甚至只注重身体健康,而没有想到这四者是四位一体、互相影响的,其根源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字:心。

    心健康,一切都健康,就什么病都没有。心不健康,你就免不了要生病。

    人都会有七情六欲,哪能没有一点情绪呢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说的这”七情”,其实都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要是没有这七情,人生也未免太寂寞、太乏味了。可是,如果这七情过度,就会影响五脏:大喜则伤心,所以有人中了彩票会心脏病发作;大怒则伤肝,所以有人在盛怒之下,肝阳上亢,突发脑溢血;过度忧思则伤脾,所以有人心中有烦心事就吃不下饭;大悲则伤肺,所以有人在悲伤的时候觉得胸闷气短;惊恐则伤肾,所以有人受了惊吓会阳痿,甚至大小便失禁。

    过激情绪,还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气在情绪的影响下,乱套了。血随气走,也就跟着乱套了。

    无论是五脏被伤,还是气血乱套,都会使人产生疾病。轻则造成身体不适,重则成为恶疾,要人的命。

    情绪会影响人的行为:过于高兴,人就会麻痹大意,结果乐极生悲;过于生气,人就会出言不逊,干出蠢事;过多的忧愁思虑,能让人患得患失,犹豫不决;过多的悲伤失落,能让人心灰意冷意志消沉;过多的恐惧,能让人畏畏缩缩,停滞不前。

    人是群居的动物,一个人的情绪还会影响他人。适度的七情,是与人交流的媒介,可以向别人传达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感受,但过度的情绪,又会给别人带来不愉悦。过于高兴,以至于得意忘形,会使人嫉妒;过于发怒,会使人害怕,也会使人厌恶;过于忧愁、悲伤,会让身边的人跟着你忧愁、悲伤,大家一同陷入阴霾;过于惊恐,会让人也跟着你害怕,或是觉得你没出息。

    当恶劣的情绪影响到自己的行为,甚至影响到别人的情绪时,你的命运就要受到影响了。为什么有些人不讨人喜欢为什么总有些人孤立无援,四处碰壁,一生坎坷这也是人生的病啊身体的病痛只是小病,命运的坎坷则是大病,它会让人痛苦一辈子而恶劣的情绪正是这种大病的病根。

    4恶劣的情绪是疾病的根源

    很多人第一次登台演讲时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面对几百名听众,心里非常紧张,四肢发抖;明明是夏天,但依然感觉毛孔在收缩,汗毛在竖起;平时明明说话很流利,但这回一开口就结巴;讲了不到几分钟,就觉得嘴里发干

    紧张,一个小小的心理状况,为什么会导致这么多的生理反应呢类似的还有很多:害羞的时候,满脸潮红;生气的时候,出气很粗;要是遇到着急或心烦的事呢可能整夜都像翻烙饼似的睡不着

    这些现象往往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总以为是临时现象,情绪一过就啥事都没有了。如果某人喝了敌敌畏、吸了煤气,那他知道这是中毒了,但如果自己被吓成某个样子、急成某个样子或气成某个样子,他会说:”这是心理作用。”根本不当一回事儿。难道”心理作用”都是虚幻的吗

    恶劣的情绪能搅动气血。首先会出现皮下发麻、指尖发麻,接着便有可能是心跳加速、身体颤抖、头晕眼花、头痛,甚至昏厥。美国医学家约翰辛德勒根据他几十年的行医经历整理了一组数据:在常见病中,由不良情绪引发的疾病比例是:颈椎疼痛占75,咽喉肿大占90,头痛和头昏眼花占80,疲劳占90,胃胀占99。这些症状的出现,都是因为人体气血的循环系统被恶劣情绪搅乱了。

    恶劣情绪,还能直接影响内分泌,产生毒素。科学研究表明,脑垂体在恶劣情绪下产生的荷尔蒙,没一个好东西:它们当中有的使血压升高,有的使肌肉僵硬,有的使神经痉挛,有的会影响肾功能,还有的要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正常工作,继而产生更多的毒素。恶劣情绪对身体的危害,比打一棒或捅一刀要严重多了,我们千万不要小看它。恶劣的情绪一动,一些毒素就产生了,它们就埋在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像地雷一样,随时都能引爆;而且,恶劣情绪每动一次都会埋下种子,第二次就更容易产生更恶劣的情绪。

    更可怕的是,当生气、着急、窝火等不良情绪等形成为一种习惯后,人就会终日被恨、怨、恼、怒、烦等恶劣情绪纠缠,这些恶劣的情绪产生的毒素日积月累,最终成为恶疾大病的祸根。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隔三差五地挨棒子、挨刀子,更不可能时不时吞服一点毒药。但如果我们总是处在这种恶劣的心情下,就等于是在持续不断地挨刀、挨棒、吞毒药。紧接着,迎接我们的就会是各种各样的病

    五行性格与命运

    1五行性格的特征

    人的情绪都是从性格中来的,要掌握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的秉性,就要认清自己的性格。心理学家喜欢对人的性格进行分类研究,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传统心理学是根据阴阳五行来给人的性格进行分类的。这就是五行性格,同时每一种性格又有阴、阳两面。

    金、木、水、火、土这五种性格,都有些什么特征,哪种好,哪种坏呢其实,这五种性格各有特点,不存在优劣之分,每一种性格又都有阴和阳两个极端。五行性格配上阴阳,于是,木性格有阳木和阴木,阳木是木性格具备的优点,阴木是木性格产生的缺点,其他依此类推。我们不妨把这些性格的主要特征先在这里列出来,以后再仔细分析:

    阳金性格的特征是:为人讲义气,活泼、机敏,人情周到,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阴金性格的特征是:轻狂,自以为是,势利,喜欢区别对待身边的人。嫉妒心强,说话带刺。

    阳木性格的特征是:正直,有主见,能自立,有仁爱之心。阴木性格的特征是:傲慢,不服人,刚愎自用,不易听取别人的意见,我行我素,容易跟长辈或上级对抗。

    阳水性格的特征是:为人平和,喜欢清静,举止儒雅,富于智慧。**性格的特征是:懒惰,邋遢,遇事多忧虑、易退缩,容易烦躁,没有耐心。

    阳火性格的特征是:深明事理,为人谦逊,懂礼节,举止大方。阴火性格的特征是:行为拘谨,爱慕虚荣,喜欢与人争理,得理不让人,有时会做出荒唐的事情。

    ...  </P></TD>

章节目录

心灵能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唐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唐略并收藏心灵能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