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在俄

    亥俄州马丁斯费里或马丁渡口,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美国中西部小镇及其居民

    后来成了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的背景和人物原型。他毕业于岗庸学院后,一

    度在美国驻日本占领军陆军部队服役。复员后,又入华盛顿大学攻读并获得

    了理科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尔后,作为富布赖特基金会资助的学者前往欧

    洲,在维也纳大学从事研究。回国后,在多所高等院校讲授文学课。赖特最

    初两本诗集,绿色的墙和圣徒犹大,分别出版于1957和1959年。

    在谈到这些作品时,他说“我一向非常努力以艾德文阿林顿罗宾逊和罗

    伯特弗洛斯特为楷模写作”。同时,他还十分钦敬英国作家和诗人托马斯哈

    代,曾在他的墓前思索这位前辈“从大地学习”的“秘密”。他尊重他们的

    严肃。他说,“要让诗说点对人类有重要性的东西,而不能只是炫耀词藻。”

    他热爱自然,对自然的美有一种特殊的敏感,而且认为,自然美有陶冶性情

    的力量;他关心人,特别是那些被社会摈弃的、受冷落、被歧视啊男人和女

    人。他认为这类人的形象动人心弦、发人深思。出现在他笔下的,有越狱的

    逃犯,有被邻人窥破**的同性恋女人。有失偶的孤寡。但是,到树枝不

    会折断1963和我们是否该在河边聚会1968问世时,风格已经

    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形式方面已和弗洛斯特所代表的那种封闭型传统诀别而

    转向“开放、更接近口语的诗行,更多的随意转换,更常见的超现实主义手

    法。而对“社会弃儿”的同情也发展成为干预意识和对政治问题的浓厚兴趣。

    这种变化,应该归因于他对南美诗人聂鲁达、纪廉、巴列霍和奥地利诗人特

    拉克尔的翻译和刻意学习。

    赖特于1980年逝世时、继为他赢得1972年普利策奖的诗歌合集

    1971之后,又出版了两位公民1973和献给开花的梨树1977。

    内容概要宝石

    在我身后的空中有这个洞穴,没有人会去触动:一个隐居处,一种

    环抱着一丛火焰之花的静寂。当我迎风直立我的骨骼转化成为深色祖母

    绿。

    在丧失尽我的儿子以后。

    我面对月亮的摧残:1960年,圣诞天黑以后南达科他州边境附近,

    月亮出来狩猎,到处,发射烈火,沿着一种钻石廊道行走。

    在一棵树的背后它栖息在一座白色城市废墟上:霜,霜。他们到哪里

    去了,那些往日的住户都已匆匆离去,连同阴郁的面孔。

    我受不了这个,又向前走,活着,孤独,孤独,经过烧焦的地下仓库,

    经过隐蔽的乞佩瓦人和挪威人的坟墓。这个寒冬的月亮把宝石残忍的火

    倾泻在我手中。死的财富,死的手,月亮暗淡下去我在美丽的亚美利加的

    白色废墟上迷路。

    幸福

    在通往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的公路近旁,暮色在草地上轻盈跃动。那

    两匹印第安小马的眼睛阴暗充满柔情。他们从柳树林中高兴地走来,欢迎

    我的朋友和我。我们跨过铁丝网步入牧场,他们整天在那里吃草,非常寂

    寞。由于我们来到,他们浑身颤动,掩不住内心的欣喜。象易动感情的天

    鹅,他们羞怯地低下了头。他们相亲相爱。没有一种寂寞能和他们的相比。

    兴奋复归安谧,他们开始在昏暗中咀嚼初春的嫩草。我真想把那瘦小的一

    匹搂在怀里,因为是她向我走过来用鼻子拱过我的左手。她黑色相间,

    长鬃散披过额头。轻风使我动念爱抚她长长的耳朵那马耳象姑娘手腕的皮

    肤一样细嫩柔和。我突然省悟如果我能一步跨出躯体,我就会开放成花。

    一本坏书使我抑郁,我向休闲的牧场走去,邀昆虫作伴如释重负,我

    让那本书跌落到一块石头背后。我登上一片略微隆起的草地。我不想打扰

    那里沟蚂蚁,他们正走成单行沿着篱桩向上爬去,搬运着小小的白花花瓣,

    投下我看得透的淡淡的阴影。我闭上眼睛片刻,谛听。几只衰者的蚱蜢

    已经疲倦,此刻跳得吃力,他们的大腿沉重。我想要听他们,他们能奏出

    明净的声音。这时,欢快悦耳,远处,一只不见形影的蟋蟀开始了,在

    枫树林里。

    向j埃德加胡佛作忏悔

    藏身在一座废弃的石头教堂里一名黑人士兵一页页翻阅他无法看懂的

    美国陆空军条例。

    我们的父,昨夜我吞食了一片云的翅膀。在城里,我曾偷偷溜去和一

    棵病树同做祈祷。

    我辛辛苦苦累得要死,神父,我通过了一块块巨大的石头,我藏在星

    星扣讽树下,我却无法找到我自己的面孔。在鼓风炉的群山之中那些树也

    不愿理睬我。神父,黑色飞蛾伏身在大地的岩床上,在等待着。

    而我对自己的祷告词也害怕。神父,宽恕我吧。我做时并不知道是在

    做什么。

    作品鉴赏杰姆斯赖特在50年代末期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就有不同

    凡响的表现。他第一部诗集绿色的墙1957出版后,曾被wh奥登

    译为那一年那鲁青年诗人丛书中最佳诗集。但是,努力以弗洛斯特为楷模的

    早期作品,无法超过弗洛斯特的影响。晚期,借鉴聂鲁达、日列霍和特拉克

    尔、从中吸取营养,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具有浓享新超现实主义色彩的风

    格。宝石,是这种风格典型代表作。在丧失尽我的儿子以后,我面对

    月亮的摧残:1960年,圣诞,从标题到整首诗,都属于同一类型。传统的

    诗歌语言经过改造,逻辑和语法也失去原来面貌。连续常被切断,暗示压倒

    陈述。意象跳跃,意象叠加,现实意象与超现实意象的交错,被大量使用,

    把诗歌作为表现和认识手段的作用场拓向意识的深层。象宝石这首诗,

    似乎难解,然而每一行都可解,而且可作多解。例如:身后的空中,有这个

    洞穴”,可解为死亡,而“迎风直立时骨骼化为祖母绿”,可解为生命留下

    的不朽事物。但是,这种诗宜读,不宜解。作为整体的诗歌艺术生命和魅力

    将在某一解中丧失殆尽,一首给人以丰富美感和启示的诗,将蜕变成为破译

    过后的密码稿而其味如腊。诗的内容和诗的形式密不可分,离开了诗的形式,

    诗的内容就不再是诗。1960年圣诞,意象和结构都更复杂。但是,跳跃

    的意象之间,流动的意识之间,仍有脉络可寻。标题本目,就是真与幻的结

    合。整首诗,同样,由真入幻,真幻交织,又出幻归真。时间,是真实的:

    1960年圣诞天黑以后;地点,是具体的:南达科他州边境附近。但是当月亮

    出场后,变化发生了。核心意象是月亮的意象,其他意象和联想都由此而生。

    月亮,据希腊神话,其女神是狩猎女神,狩猎是杀生,在这首诗里,似乎就

    被诗人借喻为死神,而白色,这皈洁的月色便成了死亡之色。以此为索引,

    则这首诗也就不难理解了。这是用超现实主义手法结构成的一幅以清冷的月

    色为基调的拼贴画,隐含着深沉的悲伤。但是到最后一节,读到“我在美丽

    的亚美利加的白色废墟上迷路。”境界顿时开阔,情绪也由单纯个人的丧子

    之痛上升到忧国之思。至于“死的财富、死的手”,则是由于“死”dead,

    有多种衍生义,死是没有生命,死是失去知觉,因而可以读作“没有价值的

    财富、失去知觉的手”。幸福,并不费解,诗人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他的

    一次经历,真实或虚构的经历,在跨过文明的铁丝网,进入与人世烦嚣隔绝

    的“寂寞”自然环境,和自然或原始状态的生命那两匹印第安小马产生

    一种心灵沟通和默契时的喜悦,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一种寂寞能和他们的相

    比”,可理解为绝顶的寂寞,但是更应该读作幸福的寂寞。最后一句,“我

    突然省悟如果我能一步跨出身躯,我就会开放成花”,这是在喜悦情境中

    对于喜说极致的向往。在早期一首诗里,他就曾假口于一个同性恋女子,在

    想象到摆脱**和痛苦而获得自由和喜悦的独白中说过,“直到我的灵魂突

    然开放,象蓝色瓦斯的火之花在半空中舞踊:摆脱这**铁的牢笼。”只

    是在这里的表述更为简洁、精致。准确的把握,细腻的陈现,清新的语言,

    亲切的形象,是他这类诗的魅力源泉,向j埃德加胡佛作忏悔,只

    要知道胡佛其人是美国犯罪学家和联邦调查局局长,陆空军条例是军法,就

    可以理解,该忏梅的不是这首诗里的黑人逃兵,而是连人们的灵魂也要控制

    的联邦调查局长,或者,形成那种压力,使得人们对自己的祷告词也担惊受

    饱的制度的缔造和维护者。在哈定总统:题中,他的笔锋就指向了这种

    制度的最高代表。

    赖特后期,不再热衷于在诗中塑造人物,而有了较大的个人开放性。作

    为语言艺术家,在形式的探索方面,他有无休无尽锲而不舍的精神,他永远

    在创新。而在面对某些超现实主义诗篇时,读者尽可以采取陶渊明读书的态

    度,不必求其“甚解”,那类诗有一种诡谲美,美在解与不甚解之间。

    江枫

    约瑟夫布罗斯基约瑟夫布罗斯基诗选

    作者简介约瑟夫布罗斯基1940美国作家。原霜苏联。1940

    年5月24日出生于列宁格勒。双亲都是犹太人。父亲念过大学,担任过海军

    指挥官,复员后找不到固定工作,在一家小报做摄影记者。母亲是托脱维亚

    人,会德语,在建设部门当小职员。布罗斯基早在童稚时代就感受到他所属

    民族的压力。他厌恶正规教育,15岁即退学流浪,在工厂、锅炉房、医院太

    平间打零工,并随勘探队出没边远荒漠找矿,遍尝艰辛,历尽炎凉,一面在

    社会大课堂中成长,一面沉迷于自己所钟爱的文学海洋。他几乎读遍全部俄

    国诗歌,又自学波兰语,英语,抱着词典啃外国当代作品,对弗罗斯特,艾

    略特,叶芝,奥登,邓恩等大诗人深为敬佩,决心献身文学事业。布罗斯基

    18岁开始写诗,但国内无从发表,只能以“地下出版物”形式流传,而美国

    一家出版公司却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版了他的俄文版诗集。他为诗而累,

    为诗而苦,曾遭当局查讯,两度被拘入精神病院,1964年又以“社会寄生虫”

    罪名被判5年强迫劳动。经艾赫玛托娃等救援呼吁,18个月后获释,1972

    年被驱逐出境,先到维也纳后赴美国定居,1977年入美籍,现在纽约大学任

    教。布罗斯基在美国先后出版的诗集有俄文版短诗与长诗1965,一

    个美丽纪元的结束1977和罗马哀歌1982,英文版诗选1973,

    言辞片断,1977以及英语散文集小于一1986。他出色地继承

    了俄国古典主义传统,且融汇外国诗歌精华,成为“不断革新诗歌表现手法

    的高手”。布罗斯基所经历的东西方生活背景,使他的创作“主题异乎寻常

    的丰富,视界极其开阔”。他于198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迄今为止获此殊

    荣的最年轻的作家。不久前,苏联报刊陆续发表了他的诗作。流亡者又“回

    到了”故乡。

    内容概要本质

    于是玛丽对基督说:“你是我的儿子或上帝你被钉到了十字

    架上,哪里是我回家的路我是否能通过我的门心中却依然困惑不解:

    你死了或活着你是我的儿子一或上帝”基督向她回答说:“

    无论是死是活,女人,这都一样儿子或上帝,我都是你的。”

    作品鉴赏人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今天大多数西方人都在思考的问

    题。有的认为,当人闭上眼睛,撤手西去,最终都要归到善,归到真。还有

    的认为,无论是死是活,是神是人,这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是否领悟到

    什么,你是否已经认识到你自己。本质这首诗取材于圣经,讲的是

    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又得以复活的故事。当时,他的母亲玛丽亚曾

    守护在耶稣订死的地方,直到地震发生,主的天使告诉她,耶稣已经复活,

    玛丽亚欣喜若狂,亟想把这一喜讯告诉耶稣的门徒,可她找不到回家的路。

    耶稣曾说过:凡实行我天父旨意的就是我的母亲、兄弟、姊妹。圣经里也

    说:“你们要从窄门进去,因为那通向灭亡的门是宽的,路是好走的,朝着

    这方向走的人很多。那通向生命的门是多么窄,路是多么难走,找到的人恨

    少,”于是,玛丽亚问耶稣,到底是她的儿子还是上帝,她感到无所适从,

    她一定要找到她走的路。她认为自己通向生命的门太窄,难以通过,更不知

    道生命究竟是属于自己还是属于主。诗人在这里,借耶稣的话忠告人们,无

    论是主,或是普通的人,无论活着或死去,都是一样,只要找到自己,找到

    归路,顺依天命,你就无所谓是生是死,是神是人了。这就是永恒,这就是

    本质。诗人选取这一则圣经故事,为的是更准确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布罗斯基不仅对宗教很感兴趣,而且也是一位深这的思想家。他有独到的见

    解。此诗尽管写得十分严谨,却毫无说教之气,极熟练地择取一点,把深藏

    于头脑中灵感,借助于神的光环呈现给世人。在西方,以宗教为题材的诗实

    在是数不胜数,但象布罗斯基所写的这种清新明晰而又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则

    不多见。他意不在宣教,不过是借上帝的嘴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其引经据

    典的目的也不是故弄玄虚,把读者引入深奥难解的死胡同中,相反,他是把

    人们从繁复的教义中解放出来,看到光明的未来。布罗斯基的诗独辟蹊径,

    非常硬朗,出自于书卷却毫无书卷之气,确实给人一种坚实感和开阔感。

    张锦

    卡尔桑德堡桑德堡诗选

    作者简介卡尔桑德堡18981967,1878年1月6日出生在美国

    伊利诺伊州盖尔斯堡一个瑞典裔贫苦劳动者家庭。从13岁起,就不得不中断

    学业,开始从事各种各样的体力劳动:赶车送牛奶、擦皮鞋,洗碗碟,在理

    发店打杂,为戏院装换布景,给砖厂运送砖块,进陶瓷厂当徒工,还在麦收

    季节到农田里去卖苦力。

    1898年,由于向往冒险生活,他在美西战争爆发后,作为盖尔斯堡晚

    邮报的战地通讯员志愿入伍,没有打上仗,吃了不少苦,战后,入隆巴德

    学院学习,未及毕业匣离开了学校。他更爱课堂外的广阔天地,到过许多地

    方,甚至和流浪者为伍,并在匹茨堡监狱里服过10天劳役。他的经历使他熟

    悉下层人民的不幸,并对他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1904年,他回到盖尔斯堡,为一家报纸工作,同年,出版了一木薄簿的

    诗集轻率的狂喜,但是,直到1914年哈蕾特芒罗主编的诗刊发表

    他的一组诗,其中的一首芝加哥使他获得了200元的勒文森奖,他才开

    始引起诗坛的注意。1916年,他的芝加哥诗抄出版,引起一片争议,也

    使他名声大振,并奠定了他作为具有独创精神和独特风格的诗人的地位。卡

    尔桑德堡,不仅仅写诗,他还写小说,写儿童文学作品,写新闻通讯,搜

    集和整理民间诗歌,而且写传记文学,尽管是他那卷本的散文巨著林肯传

    先于他的诗歌为他赢得了象普利策奖这样的荣誉,但是他不朽的声誉是诗人

    的声誉,到1967年7月22日逝世,除其他散文作品和民歌集以外,继芝

    加哥诗抄之后出版的诗歌作品还有:玉米剥壳人1918、烟与钢

    1920,日光炙烤的西部石片1922,早安,美国1928,

    人民,是的1936,诗歌总集1950和新诗集1957等。

    内容概要芝加哥

    世界的宰猪屠户,机床制造者,小麦堆垛工,铁道运动员,回家货运

    的装卸手,暴躁的健壮的喧闹的阔肩膀们的城市:人们告诉我你邪恶,我

    相信,因为我看见你涂脂抹粉的女人在煤汽灯下勾引农家少年。人们告诉我

    你不正直,我说,不错,这话果真,我看见枪手杀人,逍遥法外,又再次杀

    人。人们告诉我你残酷,我回答,在妇女和儿童的脸上我看见饥饿肆虐的痕

    迹。这样答复过后,我再转过身去,向我的这座城市发出讥诮的回报以讥诮,

    对他们说:来吧,请让我见识一下,还有哪一座城能这样昂首高歌,为充满

    了生命活力,粗犷、灵巧而自豪。在辛苦忙碌的劳动间隙,吐出富有磁性的

    诅咒,半裸着身躯、热汗淋漓,这是一位魁梧强悍的拳击师,矮小软弱的城

    镇形成鲜明对比;象舔着舌头伺机出动的狗一样凶猛,象与荒原作斗争的野

    蛮人一样灵巧,光着头颅,挥着铁锹,破坏,设计,建造,摧毁,再建

    造。在浓烟下,满嘴灰尘,露出洁白的牙,哗笑着,在可怕的命运重轭下,

    象哗笑着的年轻人一样哗笑着,象哗笑着的战无不胜、不知天高地厚的斗土

    一样哗笑着,为腕上的脉搏、肋下的心脏是人民的而夸耀着,哗笑着,哗笑

    着,哗笑着,青春的暴躁的健壮的喧闹的哗笑,半裸着身躯,热汗淋漓,由

    于是宰猪户,机床制造者,小麦堆垛工,铁道运动员和国家货运的装卸手而

    自豪。

    雾

    雾来了,迈着小猫的脚。

    它停下来望了望,城市和海港,默默地蹲着,然后又继续向前。

    草

    把尸体堆起来,在奥斯特利茨,在滑铁卢。把他们埋掉,再让我来工作

    我是草,我覆盖一切。

    把他们堆起来,在葛底斯堡。把他们堆起来,在叶普尔,在凡尔登。

    把他们埋掉,再让我来工作。两年,十年,过路人会问向导,这是什么地

    ...  </P></TD>

章节目录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文美惠/朱雯/施蛰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文美惠/朱雯/施蛰存并收藏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