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而是金融信息的问题。金融信息的控制权现在完全不在我们手中。比如,世界上所有的转账都要经过欧洲和美国两个清算中心,也就是说他们拥有所有的转账记录。而清算中心的性质却是私人的,他们背后的大银行家可以利用这些信息,以及雄厚的实力操纵市场,左右价格,中方企业早已立于不胜之地了。

    南都:可是我们知道大型金融机构应该会用一道“防火墙”来分隔开可能有利益冲突的业务,保证客户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

    宋:是的,他们公开宣称的是这样。但是具体这道墙是不是真的按照规定执行利益当前,银行家是否会信守承诺我个人表示怀疑。中国人对国外机构缺少应有的警惕性,大家都相信国际惯例,但这些国际惯例实质是为制定者服务的,我们在制定这些规则时没份,进入国际金融市场总会掉进设好的陷阱里。

    明年还会爆发金融海啸第二波

    南都:此前你在书中提议收购海外银行网络,在国际金融界不再客场作战,那么这次金融海啸是不是正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宋:时机还没到。就像我以前提到过的,现在只是金融危机的第一波,从现在到明年2季度算是短暂的退潮,看起来比较平静。不过明年4到9月可以期待海啸的第二波爆发,信用掉期市场会发生违约危机。而接下来还会有第三波,第四波,我们将会看到美国排名前五的大银行倒下,比起来先前倒下的华互根本算不上什么。不少中资银行卷入外汇套期中,前景很危险。利率掉期市场的规模高达600万亿美元,等到这第三波的利率火山爆发时,情况可想而知。

    大银行家才是金融海啸的赢家

    南都:现在看起来金融海啸之下所有的人都是输家,海外投行和对冲基金也没有例外,那么最后的赢家是谁钱到底去了哪里

    宋:首先要弄清楚,海外大银行和大银行家不是一回事。现在不是说影子银行吧依我看来拿走钱的是大银行家和对冲基金。确实很多对冲基金赔了,不过对冲基金和对冲基金也不一样,可能还有10是赚了吧我宋鸿兵当时凭很简单的逻辑都能预见到次贷危机,那些大银行家又怎么会看不到钱应该是早转到了开曼群岛这些离岸银行,但那里是监管的黑洞,所以说我们以后必须争取获取金融信息的权利。这一次单说金融方面,中国当然是输家。

    信用违约掉期的惊险梦游

    2008年6、7、8月以来,美国金融市场风云突变,形势急转直下,全球股票市场出现了罕见的集体暴跌行情。笔者曾在6月16日次贷危机没有过去警惕美国金融风险升级第一财经日报中明确指出,“美联储完全清楚问题的严重性,一场巨大的金融海啸已不可避免,发生的时间段就是2008年6月到2009年夏,但直到目前为止,美联储完全没有向世界投资者发出任何预警。在毫无警觉和预防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的广大投资人势必遭受重创。”

    7月12日,历经11天银行挤兑,美国第二大房贷银行indyc轰然倒塌,这是美国历史上破产的最大存贷银行及第二大被关闭的金融机构。

    9月7日,房利美、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托管,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金融拯救行动。

    9月16日,美国第四大投行,拥有158年历史,资产高达6000亿美元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美国股市当日狂泻504点,创下美国2001年911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同日,已有94年历史,资产高达9000亿美元的美林公司rrilllynericarp。至此,华尔街五大投行高盛、摩根士坦利、美林、雷曼兄弟、贝尔斯登中,三家已经灰飞烟灭,仅剩高盛与摩根士坦利尚在风雨中飘摇。

    2008年以来,美国已倒闭了11家银行,另有117家可能破产的银行正被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严密监控,其中最有可能很快破产或被兼并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包括:华盛顿互惠银行u、hovia、aig等。当美国最大的存贷银行wau级别的银行再倒闭2-3家时,fdi自身也将陷入资不抵债的窘境,这个仅有452亿美元自有资产的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竟然为比自身资产总量大101倍的全美银行储蓄保着险,当它出现危机时,如果美国财政部不紧急救援,必将导致整个美国银行业的挤兑风潮。

    很显然,美国的整个金融体系面临着严峻的危机时刻。

    实际上,真正令美国政府和华尔街极度恐惧的并不是银行破产本身,而是这些机构所创造出的高达600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可能发生崩盘,这一世界金融史上规模空前的超级“堰塞湖”正在发生危险的溃决,特别是其中62万亿美元的信用违约掉期redit default s, ds已构成了对全球金融市场稳定的迫在眉睫的重大威胁。这正是贝尔斯登在72小时之内被吞并、美林在48小时被收购、两房被政府突然接管的真正原因。这一至关重要的信息被美国的媒体有意地“忽略”了。

    美林和贝尔斯登都是ds的超级玩家,其中贝尔斯登就是高达13万亿美元ds的风险对家,9月8日两房更面临高达14万亿美元ds合约的清算,美国政府接管两房的本质就是以美国政府的国债违约赌博来置换两房无可避免的债券违约所造成的高达1万亿美元的即时违约支付,这样规模的即时偿付金额将毫无悬念地摧毁华尔街几乎全部的金融机构。如果没有财政部的立刻介入,美国金融体系在9天前就已完全崩溃了。

    什么是信用违约掉期ds

    信用违约掉期是1995年由摩根大通首创的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金融资产的违约保险。长久以来,持有金融资产的机构始终面临一种潜在的危险,这就是债务方可能出于种种原因不能按期支付债务的利息,如此一来,持有债权的机构就会发现自己所持的金融资产价格贬值。如何“剥离”和“转让”这种违约风险一直是美国金融界的一大挑战。

    信用违约掉期的出现满足了这种市场需求。作为一种高度标准化的合约,信用违约掉期使持有金融资产的机构能够找到愿意为这些资产承担违约风险的担保人,其中,购买信用违约保险的一方被称为买家,承担风险的一方被称为卖家。双方约定如果金融资产没有出现违约情况,则买家向卖家定期支付“保险费”,而一旦发生违约,则卖方承担买方的资产损失。承担损失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实物交割”,一旦违约事件发生,卖保险的一方承诺按票面价值全额购买买家的违约金融资产。第二种方式是“现金交割”,违约发生时,卖保险的一方以现金补齐买家的资产损失。信用违约事件是双方均事先认可的事件,其中包括:金融资产的债务方破产清偿、债务方无法按期支付利息、债务方违规招致的债权方要求召回债务本金和要求提前还款、债务重组。一般而言,买保险的主要是大量持有金融资产的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而卖信用违约保险的是保险公司、对冲基金,也包括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合约持有双方都可以自由转让这种保险合约。

    从表面上看,信用违约掉期这种信用衍生品满足了持有金融资产方对违约风险的担心,同时也为愿意和有能力承担这种风险的保险公司或对冲基金提供了一个新的利润来源。事实上,信用违约掉期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热烈追捧,其规模从2000年的1万亿美元,暴涨到2008年3月的62万亿美元。其中,这一数字只包括了商业银行向美联储报告的数据,并未涵盖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的数据。据统计,仅对冲基金就发行了31的信用违约掉期合约。

    致命缺陷

    问题是,信用违约掉期市场存在着重大的制度性缺陷,62万亿美元的规模将整个世界金融市场暴露在了一个前所未有和无法估量的系统性风险之下。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信用违约掉期完全是柜台交易,没有任何政府监管。格林斯潘曾反复称赞信用违约掉期是一项重大的金融创新,在全球范围分散了美国的信用风险,并增加了整个金融系统的抗风险韧性,他认为银行比政府更有动力和能力来自我监管信用违约掉期的风险,从而坚决反对政府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然而,事实是信用违约掉期已经发展成为一枚正在嘀嗒作响的“金融核弹”,随时威胁着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的安全。

    信用违约掉期的另一个巨大风险是没有中央清算系统,没有集中交易的报价系统,没有准备金保证要求,没有风险对家的监控追踪,一切都是在一个不透明的圈子里,以一种信息不对称的形式在运作,目的就是为了交易商们获得最高的收益。

    与此同时,信用违约掉期早已不再是金融资产持有方为违约风险购买保险的保守范畴,它实际上已经异化为了信用保险合约买卖双方的对赌行为。双方其实都可以与需要信用保险的金融资产毫无关系,他们赌的就是信用违约事件是否出现。这种对赌的行为和规模早已远远超出信用违约掉期设计的初衷。

    两房ds的惊险梦游

    2006年夏季以来,美国房地产价格暴跌了25,4万亿美元的财富已灰飞烟灭。以大约33倍杠杆运作的两房显然无法消化这种规模的损失,两房的资产支持债券s的违约率急升67倍,这是导致两房自有资本金损失殆尽的直接因素。我们原本估计两房在9月30日高达2230亿美元的短债滚动借新债还旧债时将会失败,从而导致现金流断裂,但美国政府于9月7日提前介入以避免矛盾的表面化,达成了消解ds危机于无形的目的。

    政府的托管行为提前触发了信用违约掉期的“违约事件”条件,那些豪赌两房不会发生违约的超级赌徒们在9月8日将立刻面临高达1万亿美元违约支付金额,这些必然失败的支付将产生庞大的信用违约掉期更大范围的扩散,至9月11日,违约总额将达到10万亿美元,而9月12日违约总额将高达20万亿,9月13日以后,世界几乎所有主要金融机构都将不复存在了。当然,事情并未出现如此糟糕的局面,这是因为政府托管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隐性好处。那就是,政府保证两房债券不会出现违约。实际上,美国政府是用国家信用来置换两房债券的信用,其实质就是以美国国债出现违约的可能去替代两房债券出现违约的可能。显然,作为美元的发行者,美国永远可以开动印钞机去偿还以本币支付的国债,从而使美国国债出现违约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样一来,两房的债券违约的可能性大大地降低了。

    这就是9月8日当两房最大的13家信用违约掉期的风险对家们坐在一起还能够心平气和地喝着咖啡,微笑着探讨关于两房ds交割方面的细节问题的秘密。

    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是美国政府的直接干预挽救了本来应该已经崩盘的62万亿美元的信用违约掉期市场。全世界的金融市场其实已经不知不觉地在鬼门关前梦游了一回。

    梦游的人自己还不知道,可看梦游的人却吓出一身冷汗。

    我的天,但愿人们不再梦游

    当心美国“资产毒垃圾”

    早在1970年代,美国的银行业就已经开始相互买卖房地产按揭贷款的债权。1970年由美国吉利美ginniee首创世界第一个按揭抵押债券srtgagebackedsecurities。

    他们将条件非常接近的许多按揭债务集成在一起打包,然后制成标准的凭证,再将这些有按揭债务作为抵押的凭证卖给投资人,债务利息收入与债务风险也同时“传递”passthroughs给投资人。后来,联邦国民住房抵押贷款协会fanniee,房利美也开始发行标准化的s债券。

    当银行系统使用s债券方式迅速从被按揭贷款套牢30年的困境中释放出来时通常只有几个星期的时间,同时将全部风险转嫁给了社会。

    在s的启发下,一个更为大胆的想法被实践出来,即资产抵押债券abs,assetbackedsecurities。银行家们想,既然有未来固定本息收益做抵押的s能够红火,那推而广之,一切有未来现金流做抵押的资产都可以使用同样的思路进行证券化,这样的资产包括:信用卡应收账款、汽车贷款、学生贷款、商业贷款、汽车飞机厂房商铺租金收入,甚至是专利或图书版权的未来收入等等。

    资产证券化的本质就是,只要能够透支的,都可以今天就变现。abs市场规模近年来迅速膨胀,从2000年到现在规模已经增加了两倍,达到了198万亿美元的惊人规模。

    次级和alta按揭贷款:

    资产毒垃圾

    银行家的胃口永难满足,当大部分普通人的房地产按揭贷款资源开发殆尽后,他们又将眼光盯上了原本不合格的人。这就是美国600万贫困或信誉不好的穷人和新移民。

    美国的按揭贷款市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优质贷款市场prirket,“alta”贷款市场,和次级贷款市场subprirket。

    次级市场总规模大致在13万亿美元左右,其中有近半数的人没有固定收入的凭证,这些人的总贷款额在50006000亿美元之间。显然,这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其回报率也较高,它的按揭贷款利率大约比基准利率高23。

    次级市场的贷款公司更加“拥有创新精神”,它们大胆推出各种新的贷款产品。这些贷款的共同特点就是,在还款的开头几年,每月按揭支付很低且固定,等到一定时间之后,还款压力徒增。新产品深受追捧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人们认为房地产会永远上涨,只要他们能及时将房子出手,风险是“可控”的;二是认为房地产上涨的速度会快于利息负担的增加。

    “alta”贷款的全称是“alteativea”贷款,它的对象是那些信用记录不错或很好,但却缺少或完全没有固定收入、存款、资产等合法证明文件的人。这类贷款被普遍认为比次级贷款更“安全”,而且利润可观,毕竟贷款人没有信用不好的“前科”,其利息普遍比优质贷款产品高1到2。

    “alta”贷款并不比次级贷款更安全。自2003年以来,“alta”贷款机构在火热的房地产泡沫中,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丧失了起码的理性,许多贷款人根本没有正常的收入证明,只要自己报上一个数字就行,这些数字还往往被夸大,因此“alta”贷款被业内人士称为“骗子贷款”。

    贷款机构还大力推出各种风险更高的贷款产品。如无本金贷款产品是以30年artizationschedule分摊月供金额,但在第一年可提供1到3的超低利息,而且只付利息,不用还本金,然后从第二年开始按照利率市场进行利息浮动,一般还保证每年月供金额增加不超过上一年的75。

    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则允许贷款人每月支付甚至低于正常利息的月供,差额部分自动计入贷款本金部分,这叫做“negativeartization”。因此,贷款人在每月还款之后,会欠银行更多的钱。这类贷款的利率在一定期限之后,也将随行就市。

    到现在为止,“alta”拖欠率比起已经冒烟的次级贷款市场来还不太明显,但是其潜在的危险甚至比次级市场还要大。“alta”的贷款协议中普遍“埋放”了两颗重磅定时炸弹,一旦按揭贷款利率市场持续走高,而房价持续下滑,将自动引发这个市场的内爆。

    在前面提到的无本金贷款中,当利率随行就市后,月供增加额不超过75,这道最后防线让许多人有一种“虚幻”的安全感。但是这里面有两个例外,也是两个重磅炸弹,第一颗炸弹名叫“定时重新设置”5year10yearreortization的作用,很多人的贷款总债务在不断上升,他们唯一的希望是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扬才能卖掉房子解套,否则将会失去房产或吐血甩卖。第二颗炸弹就是“最高贷款限额”,人们固然可以暂时不去考虑几年以后的定时重设,但是“negativeartization”中有一个限制,就是累积起来的欠债不得超过原始贷款总额的110到125,一旦触及这个限额,又是自动触发贷款重设。这是一个足以要人命的定时炸弹。

    次级贷款cdo:

    浓缩型资产毒垃圾

    次级房贷和alta贷款这两类资产毒垃圾的总额为25万亿美元。这些资产毒垃圾必须从次级房贷银行系统的资产账目表上剥离掉,否则后患无穷。怎样剥离呢就是通过资产证券化。

    本来以次级房贷为抵押品的s债券易生成但难脱手,因为美国大型投资机构如退休基金、保险基金、政府基金的投资必须符合一定的投资条件,即被投资品必须达到穆迪或标普的aaa评级。次级房贷s显然连最低投资等级bbb也不够,这样一来,许多大型投资机构就无法购买。正是因

    ...  </P></TD>

章节目录

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宋鸿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宋鸿兵并收藏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最新章节